<p class="ql-block">从江人说:“七百融洞八百歹”。话里形容的就是从江县城西北面11公里外那个叫做大融的村子和对面山梁的大歹苗寨,一个依山而建一个傍水而生,俗语表达的就是这两个村寨之大,人口之多。当下,乡村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日趋边缘化、空心化,然这两村入学的孩子仍持续未减,是两村狠抓教育的结果。石振兰老师就是在大融村努力支持学前教育的一位排头兵,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这个村孩子的成长之路。</p> <p class="ql-block">大融村毗邻美丽的都柳江,村边江岸古榕参天,村寨隐蔽其中,大融村子里的孩子,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家中仅留有年迈的老人照顾孩子。村里的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监管,不少孩子表现出害羞不善于表达、有的变得自卑懦弱、多疑敏感,有的变得性格怪异、暴躁叛逆。老人不懂教育,只管孩子的一日三餐温饱,孩子们哭闹了最直接的办法就塞给孩子几元钱去小摊买零食,或者任由他们无休止的玩手机,根本忽略了孩子的体质健康、常规教养和心理健康。</p> <p class="ql-block">五年前,石振兰来到了这个村的幼儿园,面对校中园简陋的教学设施和单薄的教学师资她茫然不知所从,看到行为习惯和卫生状况令人堪忧的孩子像猴儿一样的满村子的乱窜,她下定决心要将学前教育这个工作抓起来,改变这一疾痼。石振兰清楚,孩子们已经缺失了家庭教育,如果再疏忽启蒙教育的话,孩子的不良成长将给他自己和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于是,她招唤了村里的一些有知识文化的年轻姐妹们,劝阻了她们外出务工的步子,用满腔的热情和爱心带领她们开始了她的乡村学前教育之路。</p> <p class="ql-block">农村孩子的卫生养成一直是一个难题,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她耐心教导,亲自示范。每天,石老师都会早早地来到幼儿园,亲自检查每个孩子的卫生状况,耐心地教孩子们如何正确洗手、刷牙,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们在儿歌声中记住卫生知识和生活常规,她还组织孩子们一起整理教室,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保持环境整洁,在石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的面貌也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除了卫生习惯的培养,她还注重孩子们的心灵成长。她经常和孩子们聊天,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心声,用温暖的话语安慰他们孤独的心灵,她深知每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只要用心雕琢,就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因此,她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和兴趣,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努力激发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热情。</p><p class="ql-block">在石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不仅在行为习惯方面有了进步,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有礼貌、如何与人相处的人。石老师经常告诉孩子们,虽然我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并不孤单,我们在幼儿园里有老师、有那么多的好朋友,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石老师的付出和努力,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们由衷的感激。五年的时间里,石振兰老师用她的爱心和智慧,改变了这所乡村幼儿园的面貌。如今,孩子衣着整洁、小手干净,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整洁干净的校园里每一个角落无不透视出石振兰老师的用心和用情。</p><p class="ql-block">石振兰老师脚踏实地的默默坚持着,她的初心和努力没有白费,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7年指导幼儿参加县级讲故事大赛被评为县级指导奖,指导幼儿的体操比赛被评为县级指导奖;2018年指导幼儿区角游戏获得县级二等奖。幼儿的能力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她自己也多次获得从江县人民政府和丙妹镇党委政府的表彰,获得“最美乡村教师”,“从江县优秀教师”等光荣称号。</p><p class="ql-block">诗经有云:“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很多人都容易迷失方向,被各种琐事和浮华所困扰而滞步不前,然而,石振兰在大融幼儿园这个绿榕掩映的校园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初心,努力奋进,成为大融村孩子和家长们心中的一束光,指引村里的孩子走向梦想的远方。</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