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卫藏游记之法域的世界

彭鸿策

<p class="ql-block">  从西藏自驾归来,不觉已有4月之久,继续游记的纪录吧,作为中秋节给自己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藏区,是藏民族生活的地区,西藏是藏区,但藏区不只存在于西藏自治区,它还存在于我国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甘肃南部地区,幅员辽阔,根据方言不同和历史沿革,分成了三块:卫藏、康巴和安多三个区域。</p> <p class="ql-block">  卫藏地区,指除西藏昌都、那曲东南部分的现西藏自治区,分为前藏、后藏、阿里地区,前藏是拉萨、林芝、山南和那曲南部地区,后藏是日喀则地区,阿里在藏北高原上。卫藏地区寺院林立,高僧辈出,香火鼎盛,法会不断,是整个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故称:“法域卫藏”。</p> <p class="ql-block">  康巴地区,是对位于横断山脉藏区的称谓,包含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大部分、凉山州木里县,云南迪庆州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据研究康巴人具有多民族种族基因,身材普遍比其它藏区的藏民高大强壮,男人爱恨分明、彪悍神勇,女人则高挑健美、深情妩媚,因为男女都长得好看,被誉为:“人域康巴”。</p><p class="ql-block"> 关于人域康巴的故事和风景,在我的川西之旅中会详细纪录,在此略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安多地区,遍布于青海省的海西、海北、海南、黄南、果洛地区,还包括四川阿坝州北部,甘肃甘南州、天祝藏族自治县。这里有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有着和蒙古一样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是藏地最主要的牧区,多产良马,被称为:“马域安多”。</p> <p class="ql-block">  此次西藏之行,走丙察察从云南丙中洛进入西藏察瓦龙再到察隅县城,因察隅至墨脱、墨脱到派镇段国道G219未通车,绕道G559、G318到达林芝镇(途中由波密经嘎隆拉隧道穿过嘎隆拉山下降2仟多米,到达中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城一一莲花秘境墨脱),然后继续沿G219前往山南地区扎日、错那、勒布沟、拉康、白玛林措、普莫雍措、羊卓雍措,经江孜抵达后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日喀则市,从日喀则市沿G318前往定日珠峰景区、西藏最后秘境吉隆沟,离开仲巴县帕羊镇,进入了有“屋脊的屋脊”之称的天上阿里地区,经过圣湖玛旁雍措、鬼湖拉昂措、纳木那尼峰山脚,到达被雪山环抱的普兰县城,这里可能是国内唯一一个360度无死角观看雪山的县城,四月的普兰,四周全是白雪皑皑的雪山,只要天气好,清晨的日出和黄昏的落日,让日照金山的美景轻易定格在相框里(我们遇见了云雾雪天,遗憾错过,有时残缺也是一种美😀),膜拜神山冈仁波齐后,进入扎达土林、古格王朝,体验象雄古文明的辉煌和历史的沧桑巨变,到达此次西藏之行的最西端:狮泉河镇(现更名为噶尔县),这里是中印边境阿克塞钦地区我军最前沿的指挥部所在地,忍着高反的不适,看着沿途的军车和兵营,为守疆卫土的官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岁月静好,只因有你们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  G559途中桃花盛开的塞外江南一一古玉乡:</p> <p class="ql-block">G559国道上海拔4900米的德姆拉雪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G559国道上的冰河世纪一一来古冰川:</p> <p class="ql-block">四月G318国道旁美丽的然乌湖:</p> <p class="ql-block">帕隆藏布江旁海拔2720米,眼<s>睛</s>在天堂身体也在天堂的波密县扎木镇:</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后通公路的县城一一莲花秘境墨脱:</p> 东方瑞士小镇一一鲁朗 <p class="ql-block">中印战争东线(达旺方向)主战场,六世达赖喇嘛故乡一一勒布沟:</p> 在路上: <p class="ql-block">库拉岗日神山下解封的神秘朱措白玛林湖:</p> <p class="ql-block">浪卡子县旁美丽的羊卓雍措:</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北坡珠峰景区和加乌拉山口观赏到的五座8000米以上雪峰的胜景:</p> <p class="ql-block">有着“西藏最后的秘境,珠峰后花园”美誉的吉隆沟,也是中国与尼泊尔接驳的口岸:</p> <p class="ql-block">古象雄文明的发祥地一一扎达和一夜消失的古格王朝:</p> <p class="ql-block">  天上阿里,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大名赫赫的神山之首冈仁波齐和圣湖之首玛旁雍措就在阿里普兰县境内,它们和西藏的其它神山圣湖,专门在《天上卫藏游记之神山圣湖》详细描述,现在只看看在阿里路上的行车记录,就感觉云那么低,似乎触手可及,天那么近,似乎人飘在空中…</p> <p class="ql-block">  行驶在卫藏地区,除了世界第三极极致的自然风光外,你不可能不遇见寺院、僧侣、信众,不可能不看见经幡、转经筒、玛尼堆,而拜佛拜神供奉神佛僧侣念经转经这些宗教仪轨已经深深融入进了藏民的思想和生活中,成为其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了解一些宗教方面的知识,能让人更好地体验西藏旅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毕<s>竟</s>那些雪山湖泊都被藏民赋予了神圣的寓意,具有神明的特质,我们只有知道这些,才会明白藏族同胞们转山转湖的含义了。</p> <p class="ql-block">  远古时期的西藏高原,生活着以部落为单位的各种高原先民,因生存环境恶劣,出自对大自然和未知事物的敬畏,崇拜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山石草兽以及神灵和鬼魂,信奉万物有灵,逐渐在阿里地区的古象雄文明中形成原始苯教并传播至整个高原藏区,在精神上统治着西藏各部落;公元七世纪,佛教开始从大唐中原和印度、尼泊尔这两条途径传入西藏,与苯教在藏区展开了长期的斗争,在斗争中佛教吸收了苯教中的很多教义仪轨,最后形成了藏传佛教,又称为喇嘛教;同时吐蕃部落在卫藏山南地区崛起,到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各部落建立吐蕃王朝,藏王松赞干布为从政治思想上统一西藏各部落,接纳并大力推广藏传佛教,以取代各自为政的苯教;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显宗寂护大师和密宗莲花生大师应邀入藏,弘传佛法,并建成了西藏第一座正规寺庙一一桑耶寺,后密宗莲花生大师与苯教高手斗法,尽败苯教高手,制服苯教,从此藏传佛教密宗教义统治了西藏,到吐蕃王朗达玛灭佛前,称为藏传佛教的前弘期;朗达玛灭佛后一百多年,阿底峡大师于1042年入藏在阿里地区传教,他致力于调整显密两宗的关系,纠正了藏传佛教中重视密教的倾向,对藏传佛教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振兴和影响下,藏传佛教又在藏区盛行开来,并衍生发展为:宁玛派(红教,又称旧教,始于前弘期,尊莲花生大师为初祖)、萨迦派(花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四大派系,藏传佛教空前发展,后来藏传佛教又传播至蒙古汗国和大清王朝,其萨迦派高僧八思巴、格鲁派达赖班禅分别受到蒙古王朝、满清王朝的扶持,在整个藏区形成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是为后弘期;苯教在与藏传佛教斗争失败后,也吸取失败经验吸收了不少藏传佛教的教义充实发展自己,演变为雍仲苯教(黑教,可称为苯教2.0版本),由于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转向康巴地区发展,得以很好的保存,国内摄影圈有名的四川阿坝县黑教晨雾,这个晨雾中的朗依寺就是雍仲苯教寺院。</p> 朗依寺晨雾: <p class="ql-block">扎日神山转山是藏民传统的转山活动,由于神山南面为印度实控区,扎日神山转山被迫中止多年。</p><p class="ql-block">扎日神山下的机甲寺:</p> <p class="ql-block">莲花生大师闭关七年的修行圣地,与不丹一山之隔的宁玛派红教寺院一一卡久寺:</p> <p class="ql-block">日喀则市市南的尼色日山下历代班禅大师驻锡地一一扎什伦布寺:</p> <p class="ql-block">  返程走阿里北线、中线,经过一措再措,纳木措圣象天门还没开放,直接翻越念青唐古拉山脉,前往西藏首府日光之城<s>——</s>拉萨,<s>像</s>一首歌唱的那样:回到拉萨,回到了布达拉宫…,又像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写的诗: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p> 布达拉宫: 功德林寺: 八廓街: <p class="ql-block">西藏唯一的财神庙一一扎基寺:</p> <p class="ql-block">  一措再措和雪域神山,另用一篇游记记录,敬请关注下篇游记:天上卫藏游记之神山圣湖。</p> <p class="ql-block">  在青藏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因地理气侯、生活方式的不同,藏区三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藏人都有同一个信仰,那就是:藏传佛教。无论你是游走在法域卫藏,或是在人域康巴,还是在马域安多,那林林总总的寺院白塔、冉冉升起的飘渺桑烟、随风飘扬的五色经幡、随处可见的玛尼石堆、三三两两的长袍僧侣、手摇转经筒的男女信众、衣衫褴褛磕长头的虔诚藏民,无时无刻都在提醒你,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这是一个有信仰的世界,这里缺氧,但从不缺少信仰。</p> <p class="ql-block">  本篇中采用了同行旅友:老张,烟魂,恐龙的照片和视频,在此一并感谢🙏🙏🙏,期待下次同行,收获更多的美图美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