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0915离开抚顺,到新宾县永陵镇参观世界文化遗产—清永陵。</p> <p class="ql-block">天气不错</p> <p class="ql-block">说起永陵,必须介绍一下清朝关外三陵:包括清永陵、清福陵和清昭陵。</p><p class="ql-block">清永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陵,尊为清王朝的关外第一陵,位于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始建于1558年(明末),原来只是赫图阿拉的家族墓地,其中最有名的是努尔哈赤的先人,皇太极称帝后,给四位祖先封王。永陵始称兴京陵,顺治16年(1659年)改称永陵,寓意大清王朝“江山永固”之意,陵中葬着努尔哈赤的六世祖、曾祖、祖父、父亲及去、伯父、叔父及他们的福晋。永陵背倚启运山,南有烟囱山相照,中间临苏子河。可谓是两山夹一杠,代代出皇上。</p> <p class="ql-block">清福陵:</p><p class="ql-block">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的陵墓,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沈阳东郊,</span>俗称东陵。清福陵始建于1629年,同年,葬努尔哈赤及其皇后于陵内,1636年定陵号福陵,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它背倚天柱山(人工造山),前临浑河。</p><p class="ql-block">清昭陵:</p><p class="ql-block">又称北陵,位于沈阳市北端,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昭陵始建于1643年,与福陵同年竣工,后经康熙、嘉庆增建,成为“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也是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昭陵背依隆业山(人工堆成),前有人工湖,辽水右洄,浑河左绕,有包络万象,跨取八荒之势。</p> <p class="ql-block">永陵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永陵主要特点是“坐北朝南、神道贯穿、居中当阳,中轴不偏。”永陵选择在启运山南麓背风朝阳,窝风藏气的龙脉正穴之前营造宝鼎正殿。并由正穴向南修筑一条长约1公里的笔直通道,称“神路”,是陵寝的中轴线。也是陵寝的坐向线。享殿启运殿就建在中轴线北端,有“居中当阳”之意。启运门、正红门都在轴线上坐北朝南依次排开,即有层层拱护正殿的作用又有突出中心,强化皇权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正红门前神道一直延续到陵墓前,听说原来是黄土铺路,祭祀时需清水洒街,建筑时路面黄土下铺有砂石等很好的渗水物质,洒水后不会有半点积水。不过现在都已经是柏油路面了。</p> <p class="ql-block">永陵的正红门,通往皇陵后寝的一道总门户</p> <p class="ql-block">四座神功圣德碑楼</p><p class="ql-block">进入正红门后,是四祖碑楼。其中中间两座东为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碑楼,西为曾祖父,两边东为祖父,西为父亲的碑楼。</p> <p class="ql-block">碑楼后是启运门,它有三个门,中间是神门,不能走人,东为君门,西为臣门。</p> <p class="ql-block">启运楼两侧各有一块黄龙影壁,这个龙影壁不是琉璃的,而是用纯色的砖雕刻而成,历经300多年,惊叹这些砖雕还能如此完整。龙的形状非常威武,栩栩如生,彰显龙腾四海,霸气震天的气势。细看龙影壁构图,红色的是山,中间蓝色和白色的是海水,两山分开,海水升腾,一条黄色的巨龙,腾飞而起,象征着大清王朝的启运和上升。这块影壁现已成为永陵的网红打卡点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启运门,对面就是启运殿,里面有四个暖阁,供奉着四祖的神牌,两侧是配殿,分别供奉着伯父和叔父的神牌。因为他们作战勇猛,配享太庙了。启运殿里的楠木架,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啦。</p> <p class="ql-block">清帝东巡,永陵祭祖:清朝康熙、乾隆、道光、嘉庆曾9次前来祭祖,其中乾隆皇帝祭祖4次。</p> <p class="ql-block">民间流传着一个传说:当年,风水先生经过勘察,发现永陵背靠的启运山龙脉东西走向,龙头在西,龙尾在东,龙脊上有大小不等12座山头,遂预言其后世有12代天下,以中间3座为高。当地人说,高的山峰所对应的皇帝在位时间长,低的在位时间短。中间三峰正好与顺治、康熙、乾隆时期之鼎盛相对应。嘉庆帝后,清朝逐渐衰落,最后一峰隐约难见,几乎不能称其为峰,第12个皇帝溥仪便成了末代皇帝、亡国之君。</p> <p class="ql-block">神树传说:</p><p class="ql-block">永陵宝城上有一棵大榆树,被传为神树。话说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当政的时候,努尔哈赤祖先在长白山被其他部落打败,于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背着父亲的尸骨,沿着长白山走下来,打算给自己的部落找一个落脚的地方。这天,他来到苏子河畔,烟囱山下,见天色已晚,就住进附近一个小店。可是,店主人见他身背骨灰匣,说什么也不让他进店。无奈,他只好背着父亲的骨灰匣走出小店,来到龙岗山(即启运山)脚下,见有一棵大榆树,树干离地三尺分叉,于是便把骨灰匣放在上面,准备次日来取,然后回客店住下。</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他来取骨灰匣想继续走路,可是却怎么拿也拿不下来,他赶紧找来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这儿是块风水宝地,前有烟囱山相照,后有龙岗山相依,龙岗山有12个山包,你家里将有12代皇帝可作,天意不可违,你就把尸骨葬在这里吧。”</p><p class="ql-block">努尔哈赤的祖父葬好骨灰匣,就回到长白山,把部落迁到离龙岗山不远的赫图阿拉住了下来。后来,努尔哈赤以父祖被害为由,发布“七大恨”起兵,真的打败了明朝,做了清王朝开国皇帝。</p><p class="ql-block">据记载,1863年枝繁叶茂的大“神树”被大风连根拔掉,后烂掉了。现在这棵树是后人栽上的。</p><p class="ql-block">现在,这棵神树已经不复存在,只留下乾隆的《神树赋》永远铭刻在石碑上。只有神树的一段残根陈设在陵园,作为这棵“神树”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乾隆为神树做的“神树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