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尼泊尔猴庙,又称四眼天神庙,是尼泊尔最古老的佛教寺庙之一,位于加德满都郊外斯瓦扬布山顶上。这座寺庙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亚洲最古老的佛教圣迹之一。</p> <p class="ql-block">进入猴庙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尊五方佛像。佛教中五方佛是指中央毗卢遮那佛和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四佛,这些佛在佛教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佛法修行的重要对象。</p><p class="ql-block">在修行过程中,信众可以向五方佛祈求保佑和指引,借此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雕像安放在一个圆形池子的莲花座上。</p><p class="ql-block">每年佛祖诞生日,猴庙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活动。届时,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涌入猴庙,共同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法会期间,人们穿着传统的尼泊尔服装,举行宗教仪式、焚香、诵经等活动,为佛祖祈福。此外,还有各种娱乐活动和表演,如舞蹈、音乐、戏剧等,让游客在感受浓厚宗教氛围的同时,也能领略尼泊尔多元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钟。</p> <p class="ql-block">流浪狗们在这里自由穿行。</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看到许多猴子,猴仔们正在认真捉虱子。</p><p class="ql-block">猴庙的本名叫斯瓦扬布拉特寺,意为“自体放光”。斯瓦扬布拉特在梵语的意思是自我实现或自我创造,也意指神的化身。这种精神在尼泊尔国民中成为刻在基因里的意识,在梵语中是保护者,领主的意思。猴庙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寺庙周围生活着大约3000只野生猴子,它们在寺院里自由活动。这些猴子不怕人,也不袭击人,传说它们的祖先是由文殊菩萨头发里的虱子变化而来。每年佛祖诞生日时,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吸引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p> <p class="ql-block">神情姿态各异的猴们。</p> <p class="ql-block">传说加德满都山谷原本是一片湖水,无人居住,后来有一位佛教圣人来此在湖中种下莲花,这些莲花形成了陆地,而其中一朵就形成了这座寺庙的主佛塔。相传释迦牟尼曾亲临此地,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这里随处能够看见佛教常用的经幡,经幡有五种颜色,红、绿、黄、蓝、白,分别代表着火焰、水、大地、蓝天和白云。</p> <p class="ql-block">主佛塔,是一座巨型的舍利塔,塔身为圆锥型,底座为四方形,底座四面绘有眼睛的图案,象征着佛眼法力无边,能看着加德满都的每个角落。佛塔由圆锥形13层相轮组成,表面镶镀着铜片和金箔。塔顶是结构复杂的华盖,华盖之上高竖着鎏金宝瓶;塔冠嵌有一颗巨大的宝石。</p> <p class="ql-block">在主塔的四周,还分布着一些小型的舍利塔和转经筒。</p> <p class="ql-block">主佛塔旁边还有一些被称为"山状”形制的佛塔,相比于“"覆钵状”的佛塔,它们则显得更为高挑。"山状”佛塔是受印度建筑风格影响产生的,则更接近尼泊尔本土风格。</p> <p class="ql-block">另一侧还有一座两层楼高的印度教寺庙,里面供奉着保佑儿童健康的哈拉蒂女神,两种宗教的建筑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方,不同信仰的人前往同一地点朝拜,体现了尼泊尔宗教的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一群学生在轮流上前烧香拜神。</p> <p class="ql-block">主佛塔的四周环绕着数不清的小型“覆钵状”佛塔,这些都是信徒们来此朝圣之后修建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覆钵状”佛塔群。</p> <p class="ql-block">围墙上的猴子们是一道可爱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母子相依。</p> <p class="ql-block">吃瓜群众。</p> <p class="ql-block">胸怀祖国,放眼世界。</p> <p class="ql-block">转完经筒的一家四口。</p> <p class="ql-block">虽然贫穷落后,但尼泊尔人的幸福指数很高,或许是信仰的力量吧?</p> <p class="ql-block">猴庙不仅是佛教信徒的重要朝圣地,也是佛教和印度教共尊的圣地。寺庙内还有各种建筑风格的佛塔和佛像,以及文殊苦萨庙等其他寺庙。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加德满都的全景,感受到寺庙的宁静和庄严。</p><p class="ql-block">猴庙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尼泊尔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