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圆明园,万园之园

犇犇滴潮气先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郊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隔壁就是著名的清华大学,又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覆盖面积超过350公顷,它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园组成,合称圆明三园,三园呈倒“品”字排列,组成一个整体,其中圆明园是最大的,因此被统称为圆明园。它又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建造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作为皇家园林的圆明园曾被称之为“万园之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圆明园先后两次遭到西方列强的掠夺和破坏。两个强盗,抢走了圆明园的古董文物,一个叫英格兰,一个叫法兰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9月12日上午8点,我一早已经到达圆明园绮春园景区门口了,因为来的早,游客不是很多,这是我想要的效果。我算算连这次北京行已经是第5趟了,时光飞逝,圆明园还是27年前来游玩过一次的。圆明园面积真的很大,等于17个鸟巢,8.5个故宫。今天的打卡游玩路线,绮春园到西洋楼遗址区一路步行过去,看来今天的微信步数又要2万+了,哈~</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进入圆明园后,首先绕到绮春园的鉴碧亭。在湖面上,一簇簇睡莲开着妖艳的紫色花,一片片粉红色的荷花都在争先恐后竞相开放。水面上有锦鲤争食,青鸭戏水。小麻雀最烦人,叽叽喳喳的乱叫,还有小松鼠不怕人,在我脚边乱蹦乱跳悠闲的行于人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前往西洋楼遗址区的路上,沿着小路前行,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湖景和山景。步行路程快过半了,看到桥下湖边有个游船码头,还可以选择坐船前往西洋楼遗址区(船票35元)。这样可以省时省力直接到西洋楼遗址景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洋楼遗址区在圆明园的东北角,占地80亩,占圆明园总面积不到2%。走走停停经过45分钟的步行,终于来到了西洋楼遗址区。进门后右手边就是谐奇趣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看到的都是荒凉的残垣断壁,当时我的心好像被针扎了一下,内心久久不能平复,真的好可惜啊!原本这里的西洋楼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之后我陷入了长久低迷的沉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尽管已没有建筑的形状,但是身临其境站在废墟旁,眼前的情景还是令人震撼。康熙皇帝是圆明园的初建者,雍正的第二年(1724年),圆明园的扩建正式拉开了序幕。乾隆帝即位之后,对圆明园的景观重新设计,并加入了新的建筑群。圆明园为什么如此重要?雍正平均每年在园子住207天,乾隆住126天 嘉庆162天,道光最长的一年在这里住了260天, 咸丰216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西洋楼建筑群,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乾隆十六年(1751年)秋季建成第一座西洋水法工程谐奇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最终建成高台大殿远瀛观。建筑从西向东,大概有六组西洋式建筑,三组喷泉和无数庭院小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半惊艳,一半惊叹,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走过的路都是历史,追忆往昔辉煌,不忘历史之殇,这些断壁残垣是圆明园里独有的破碎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只剩下这些石头和地基,但从整体格局,仍可想见当年繁盛时的景象。所谓的谐奇趣,这里最早是放西洋音乐的地方,当年乾隆有一个西洋乐的班子,他来这里一边看喷水,一边听西洋式音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绕谐奇趣一圈后,漫步往北方向走,来到一个欧式迷宫黄花阵。迷宫中央是一座欧洲风格的石亭,相传乾隆皇帝在中秋节就是坐在这里看着自己的妻妾们提着莲花灯笼在迷宫里比赛,谁先抵达石亭便可获赏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紧接着从黄花阵出来,往东走就是方外观了,建于乾隆二十四年,目前只剩下大理石柱子了。方外观,原是一座两层三间西式楼,俗称新建水法殿三间楼,外墙用大理石贴面,加刻回文装饰,中式重檐庑殿顶,方外观也是乾隆维族妃子容妃做礼拜的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方外观往东走就是海晏堂。海晏堂平面布局为东西矩形,由朝西正楼十一间、后面工字蓄水楼、正门前、楼南、楼北喷泉群组成,是西洋楼景区最大的一处园林景观。乾隆二十四年(1759)建成,俗称水法殿十一间楼。</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晏就是风平浪静,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含义。海晏堂出名,是因为我们熟知的“十二生肖”兽首。兽首从前就安</span><s>放</s><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个景点上。如今,中间只剩下一个大贝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晏堂后面工字形蓄水楼遗址,是给附近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喷泉群的供水楼,工字蓄水楼东西两头外观为二层楼,实为提水用的水车房,中段平台楼下边是一座大型海墁高台,台上是蓄水池,俗称锡海。这是一座大型蓄水池,一次可蓄水162立方米。</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继续往西走,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水法了。这个遗址景点很出名,小学课本里的文本图案都用的是这张照片,它也是圆明园的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漫步在废墟里,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经历了一次时代的古今穿越。古代高手匠人,雕刻出这圆明园古建筑的立体的唯美画卷,它们或伟岸,或奇异,或庄严,用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美,为你诠释圆明园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水法的对面是观水法,当年皇帝就坐在这前面的台子上观赏大水法喷泉的。</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圆明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平地造园,堆山理水集大成的典范,被认为是中国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作品。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为掩盖抢劫掳掠罪行,点燃罪恶的大火,将所有庙宇、宫殿、历代收藏品都付之一炬。落后就要挨打,留给我们的也只有废墟背后的耻辱和警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