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黄菇的培育观察日记

沈思彤

<p class="ql-block">  大家了解过榆黄菇吗?其实呢,它是一种木腐性食用菌,营养价值高!为增强科学探索和实践创新意识,丰富我的假期生活,我对榆黄菇——这种极具价值的植物展开深入观察,并且进行对比实验,通过改变湿度、阳光、温度等条件,控制其他变量,从而得出榆黄菇的生长变化及适宜它的生长环境。</p> <p class="ql-block"> 目录</p><p class="ql-block">一、种植记录阶段</p><p class="ql-block">1、实验工具准备</p><p class="ql-block">二、成长阶段</p><p class="ql-block">1、初期观察</p><p class="ql-block">2、菇芽萌发期</p><p class="ql-block">3、水分、温度对菇芽的重要性 </p><p class="ql-block">4、菇芽出菇期--对比实验</p><p class="ql-block">5、菇朵长成期</p><p class="ql-block">6、菇朵快速变化期</p><p class="ql-block">8、水分助菇成长</p><p class="ql-block">三、采摘阶段</p><p class="ql-block">四、菇的生长变化和对比总结</p> <p class="ql-block">观察实验前,首先对两个菌包进行标记,分别为1号菇、2号菇;准备好小喷壶,在出菇1到2厘米以后使用;尺子则是为了准确测量菇芽、菇朵的直径;温度计用于测量每日温度情况。</p><p class="ql-block">小科普:我通过网络查询以及卖家咨询了解到关于榆黄菇的相关生长特点、环境等相关知识。它是可以放在室内的客厅,餐厅,卫生间,花盆底下等,冬天要远离暖气片,地暖等发热体,尽量放在湿润的环境中,温度范围在10---35度之间的环境中。榆黄菇出菇三要素:1.温度适宜2.水分充足3<s>.</s>湿度</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8日 星期四 晴</p><p class="ql-block">为了让榆黄菇更快出菇,我按照说明书上将菌包上面的袋口撑起,留一个硬币大小的小口,保持有充足的空气,在出菇前我没有给它们浇水。为了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在干燥的时候,会给带袋子外浇水,保持潮湿。</p> <p class="ql-block">二、成长阶段</p> <p class="ql-block">1、初期观察</p> <p class="ql-block">通过2天观察(水分和温度比较):1号和2号菇都没有出菇,而且发现袋内有小水珠。2号菇在第3天时发现小水珠的量并没有1号菇的多。</p><p class="ql-block">我的推测:这主要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水容易蒸发,冷凝就容易产生小水珠。</p> <p class="ql-block">2、菇芽萌发期</p> <p class="ql-block">观察的第4天早上,我发现2号菇包里长满了一颗颗白色的东西,看起来像发霉了一样,随后我连忙前去查看1号菇,居然也有此现象。</p> <p class="ql-block">经过确认,原来这些是榆黄菇的嫩芽。原来是榆黄菇出菇了,但是我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榆黄菇的嫩芽是白色的呢?随着问题的产生,我对榆黄菇的研究就更加感兴趣了,对此现象我进行了猜测--会不会是菇包袋子开口太小,或因为菇包营养不良造成的?最终通过网络调查得知,是因为菇包湿度不够。找出原因,便补漏实验不足,我给1号菇和2号菇进行包裹,喷水,时刻给它们保持湿度,提供更多的水分,以保持湿度。</p> <p class="ql-block">3、水分、温度对菇芽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1日 星期日 晴</p> <p class="ql-block">解决完一个问题,又冒出另一个疑惑:我认为2号菇应当出菇比较快,为什么1号菇也出来了呢?带着这些疑问,我继续观察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4、菇芽出菇期--对比实验</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3日 星期二 晴</p><p class="ql-block">掀开它的“被子”,1号菇的顶部并没有什么菇芽,中间处竟长出了许多如豌豆般大的菇芽,仔细看2号菇顶部有少量菇芽,中间部及底部出现许多小白颗粒!它们大概有十几粒,只有半颗米粒那么大,聚在一起。我伸手触摸,硬硬的;去闻一闻,还有一股淡淡的“菇味”。</p><p class="ql-block">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我推测:因为受到阳光的照射1号菇的顶部水分较少,因此顶部很难出菇芽,而2号菇处于阴凉通风的地方,水分充足,生长会比较均匀。</p> <p class="ql-block">这几天高温,我前去观察1号菇,透过塑料膜,我发现菌包上的黄色白色片状增加了许多,但是令我不解的是:今天1号菇怎么会有一股刺鼻味道扑面而来?仔细一看还怎么有点发黑了?我便把两包菇放在一起仔细观察着,不一会儿我发现1号菇包里没有小水珠,而2号里可见少量水珠。我信誓旦旦地推测,应该是温度太高,蘑菇缺水才导致它发黄起皮,随后赶紧为其补水,果不其然,水分立刻被菇包吸进去了,看来我的推测是对的。再仔细观察2号菇,中间部位菇芽长大的特别快,雪白的片状颗粒都变成一个大饼块一样,随时准备突破重围,可是它们生长在中间没有开口菇朵会出不来,于是我想到一个办法,用刻刀在菇包侧边长菇芽的地方划了几个口,让它们可以顺利地从缝隙里出菇。</p> <p class="ql-block">5、菇朵长成期</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4日 星期三 晴</p><p class="ql-block">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观察菇。我随手一拿,怎么这里鼓鼓的?打开一看,发现菌棒上长出了一座嫩黄色的“小城堡”,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原来菇包中上部一朵又长又粗的菇芽!仔细一瞧,菇芽头部被分成两瓣,其中一瓣上有着黄黄的小菇头,我数了一下,有20来朵!大小参差不齐,凑近一闻,菇的气味十分浓愈,再仔细一数,下面也有几朵菇芽已经破口而出,美丽的榆黄菇即将要以最美的姿态展示出来了!</p><p class="ql-block">看完2号菇来到阳台看1号菇会给我带来什么惊喜呢?打开湿毛巾一看,菇芽有明显增大增厚,但没有2号菇这样“茂盛”,也就只能继续等待了。</p> 6、菇朵快速变化期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6日 星期五 晴</p><p class="ql-block">我又发现了一处不为人知的秘密,据观察,2号菇的菇芽比较粗壮,而且菇朵也比较饱满,1号菇生长缓慢,菇芽前期看起来也比2号菇要“衰弱”一些,有些扁扁的,这样对比下来,1号菇生长速度明显赶不上2号,我想接下来观察中,它将成为我“重点保护对象”,做到不让1号菌棒内水分蒸发速度过快,而降低它的生长速度。</p> <p class="ql-block">早上起床发现1号菇菇芽最大直径4.5cm,其中有3朵菇芽厚度增加,整个形状变大,奇怪的是菇包袋口处2颗菇芽长的异常快,之前比2号菇都还小,直径达到3.7cm,看来它不甘示弱,也要赶超2号菇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2号菇长势依旧迅猛,榆黄菇的芽如吹了气一样,变大了好多,从昨天早上4.5CM,到今天8.2CM,菇朵叶片也明显长大,最大直径达到1.3CM,疑惑的是个别菇朵叶片都出现半枯萎状态,颜色没有昨天的那么鲜黄,呀!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我对着2号菇仔细观察,枯萎的地方都呈现在左边,右边菇朵都是正常生长,喷水又是均匀喷,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抬头仰望,思考着,突然间“空调”映入我的眼帘,终于找到罪魁祸首了,我猜测问题原因就是昨夜我把菇左边一面正对着空调,一夜下来,冷空气空气湿度太干燥,菇的水分被吸走,导致菇枯萎。</p><p class="ql-block">找到原因后,我立马给2号菇转移阵地。</p> 7、与众不同的菇朵 <p class="ql-block">观察完菇包,我脑子里又蹦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菇都是从中间部位长出?顶部很慢或没有?带着这些疑问我咨询了卖家,原来每个菇的出菇长大的地方是不一定,所有的菇芽也不一定都会长大的。1号菇和2号菇都只长出两朵,其余地方的菇芽就没生长出来过。</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7日 星期六 晴</p><p class="ql-block">1号菇长出来了!晚上6:24观察小菇朵都还没绽放,只是一个直直的菇杆,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8:50分阳台上掀开一看,瞧这傲慢的姿态,长势与众不同,别的菇都是往侧边探出脑袋,唯独它向上提拔,根虽然没2号菇粗大,但这架势绝不输于它,一朵朵漂亮的榆黄菇嫩嫩的,犹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各自绽放!</p> <p class="ql-block">8、水分对菇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8日 星期日 晴</p><p class="ql-block">早上起来赏菇,显得整个⼈神清⽓爽,增添⼀丝清凉,观察发现两包菇还是没有新的出菇点,各自都是原来两个菇朵在生长,不过今天1号菇和2号菇长势可喜,观察发现1号菇顶部这只菇朵水分比2号菇还要足,显得朝气蓬勃,菇朵数量不断增加,细数了下大大小小有23朵了,其中最大菇片直径达到1.9cm,最小0.2cm,根部到顶部直径6cm,菇朵的形态也千奇百怪,有平展型、半圆型、漏斗型。1号菇的中上部这只菇朵根部就显得稍稍干燥,顶部菇朵密密麻麻长出,大约有40-50朵。1号刚出生的小菇是最脆弱的时候,喷水少喷,每天喷两遍,每遍喷三下,等过两天菇大了以后,再多喷几下,一定不能让菇上面有积水。</p> <p class="ql-block">2号菇整个菇的体积庞大,根部依旧在变粗。黄黄的“花瓣”朝内翻卷,有的像蛋卷,有的像漏斗,有的像缺了一角的荷叶,姿态万千,令人惊艳。菇片最大直径3cm,根部到顶部直径已达到9.5cm,摸上去很光滑,很有弹性。</p> <p class="ql-block">总结:1号和2号均已出菇,接下来注意事项就是喷水次数、喷水量、出菇的地方不能用东西盖住等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午间12:28小观察:1号菇片不断在生长,最大直径2.2cm,比早上大了0.3cm,中间位置的菇朵,早上还是像一粒粒小颗粒,午后室外温度有38℃,菇朵完全分开了,大小不一,有50来朵。</p><p class="ql-block">晚间观察发现1号菇上的两根菇朵呈明显变化,生长方向不同,最大生长菇芽直径达8cm,最大菇朵:3cm,其中一片菇芽长出许多菇朵,其中17朵正常生长,其余有点干枯,菇朵形状不明显,给予适当喷水,继续期待明天变化。</p>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9日 星期一 晴</p><p class="ql-block">今天一早上起来我就来看我的1号菇,他顶上那些菇骨已经长的很大了, 菇直径达到8.3厘米,菇朵最大直径约为4.3厘米。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有一个菇朵竟然缺失了一角,它让我不禁想起了《失落的一角》这本书。再看看下面这朵菇,他虽然很小很小,但是已经枯萎了,咨询卖家得知,有一些菇朵就是会长不大,昨天它就应该采摘了,如果不及时采摘,他就会马上枯萎。</p> <p class="ql-block">三、菇采摘期</p><p class="ql-block">晚上18:00,我对2号菇进行采摘啦!而1号菇生长缓慢点,就继续生长观察吧!采摘的时候,我用手轻轻握住菇的根部,旋转连根掰下,漂亮的菇朵显得超级饱满,摸起来超级丝滑,闻起来特别新鲜。随后将2号菇下面那朵小菇也一直同摘下清洗。</p> <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下1号菇刚采摘的菇,通体是金黄色,菌盖是明亮的黄色,菌柄短粗,一层白白的颜色犹如披上一件外衣,菌肉是微微偏白色的。榆黄蘑看起来也像一个喇叭,有的也像一朵金黄色的鲜花。细心观察一会儿,我都被它的美给深深吸引住了。这朵菇直径:6.5cm 菇朵:4cm,因此我授予它“最美菇朵”</p> 五、菇的生长变化 <p class="ql-block">1号菇和2号菇生长记录和对比总结</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用图文结合方式展示了每个阶段菇的生长变化。</p> <p class="ql-block">1号菇和2号菇生长直径变化</p> <p class="ql-block">从折线统计图中我们发现2号菇的生长坡度明显比1号菇要大,菇芽初期直径明显大于1号菇,后期生长迅猛。1号菇菇芽较小,前期生长较缓慢,后期生长速度依然慢于2号菇。</p> 黑平菇的观察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7日 星期三 晴 </p><p class="ql-block">观察完榆黄菇,我又想通过其他菇来展开对比实验,看看不同的菇种在不同温度变化下,会给它们的生长带来什么改变?于是让妈妈给我购买了黑平菇。又一场科学探究之旅开启!</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 晴</p><p class="ql-block">在湿度相同温度不同的情况下,我发觉1号菇内有大量小水珠,而2号只有少量小水珠,它们底部水分也有不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9日  星期五 晴</p><p class="ql-block">今天发现整个菇包布满菌丝,仔细观察发现1号菇袋口处菌丝较昨天明显增多,可见少量菇芽,颜色呈白色。而2号菇顶部有少量菌丝,但未出菇芽。</p> <p class="ql-block">开心的一刻,我的1号菇美美的出菇啦!为了让菇更好生长,我决定将它袋口剪开。</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0日 星期六 晴 </p><p class="ql-block">哈哈,菇朵终于长出来啦!它们探出脑袋,各显姿色。由于黑平菇品种跟榆黄菇不一样,所以它是直接长出骨朵的,细数了下大概有15朵,刚冒出头就戴上了一顶小帽子,菇直径长度约为2.56 cm,它的小帽子下面还有一层灰灰的颜色。而这次更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处于干燥、有阳光的地方——一号黑平菇,却先长出了菇朵,而二号菇却一尘不变。看来我第一天的推测错了,1号菇生长快于2号菇。</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1日 星期三 晴</p><p class="ql-block">午间的时候,我把1号菇拿进书房观察,短短几分钟后,我发现菇朵颜色怎么变淡了?我一脸惊讶,难道是温度关系吗?因为房间里温度较低,阳台温度高。随着“黑平菇的菇朵颜色变化会不会随温度影响而改变”?使我对黑平菇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想出来一个办法,把菇在室内和室外各观察20分钟看看。 </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2日 星期一 晴</p><p class="ql-block">实验证明:我的猜测没错,菇朵在温度越高的地方,颜色就越浓,在温度低的地方,颜色就浅。</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2日 星期一 晴</p><p class="ql-block">“ 彤彤快出来看”,随着妈妈的一声叫喊,我跑到阳台,被菇的生长速度惊住了,一朵朵犹如大喇叭样的菇朵正绽放开来,菇朵中间像一个漏斗,,再仔细一瞧它的背部也出奇漂亮,像一把扇子,轻轻一模,特别有弹性,菇的根部又粗又白,富有光泽。再仔细一瞧,旁边有几朵独立生长的菇却依然保持原有的大小,经查询,它们是不会出菇朵的,因为不是所有的菇都会长大。</p> <p class="ql-block">给菇测量下身高</p> <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2号菇还是没有变化,我非常疑惑,为什么1号菇都出完了,而它却还没出菇?难道这个菇不适合在阴凉地方生长吗?还是这个菇养坏了 ?带着这些疑问,经查询,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蘑菇是有生命的,生命本身就存在不确定性, 所以同样的品种即使在同样的环境下也会出现出菇不同步的现象。 其次,我们要保证菇的湿度,静等出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8月13日 星期二 晴</span></p><p class="ql-block">菇依然在发酵,顶部发酵明显,肉眼望去,就像发霉了一样,白白的一层。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8月16日 星期五 阴</span></p><p class="ql-block">继续等了几天,这个2号菇还是没有出菇,我难免有些失落,养了这么多菇为什么就它不会出菇呢?我考虑到这个菇淘宝收到货的时候菇包袋子破了,于是我让妈妈用胶带纸把它给粘起来,难道是胶带纸粘的太紧,导致菇包生长空间不流通?随后我大胆的做了个决定,把菇包上面袋口给剪掉,让整个菇包顶部露出,透气性好对生长速度更有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4年8月17日 星期六 晴</span></p><p class="ql-block">思来想去,我觉得可能更大原因还在于温度湿度的影响,为了更快出菇,我想到把菇架在盆里,盆底加点水,这样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继续用湿毛巾包裹菌包周身。最后用纸巾吸一下菌包水分,再保鲜膜单独包一下菌包增高袋口等方法,希望可以补救我的2号菇。</p> <p class="ql-block">黑平菇1号顺利采摘,而2号最终还是种植失败。在排除温度,湿度的情况下,我推测2号黑平菇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袋子被胶带纸粘的过于紧,导致菌包内缺少空气,水分无法吸收就无法出菇。</p> <p class="ql-block">从这10天的观察实验,我发现了黑平菇跟榆黄菇虽然品种不同,它们需要的生长环境及条件也不同:</p><p class="ql-block">(1)黑平菇在温暖条件下更利于菇的生长,而榆黄菇在阴凉地方更利于生长</p><p class="ql-block">(2)黑平菇的整个生长周期明显快于榆黄菇。</p><p class="ql-block">(3)出菇的部位也有不同,黑平菇出菇基本在顶部,而榆黄菇出菇基本在侧边</p> <p class="ql-block">六、活动收获</p><p class="ql-block">此次科学部落格的观察活动,让我收获颇多。我知道了菇的品种不同,需要的条件也不同,但它们唯一相同的条件就是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还有适宜的温度。哈哈,这不就跟我们在小学时培育的凤仙花、绿豆需要的条件一样吗? 一场观察实验活动不仅让我知道了培育植物的小秘密,从中也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种植过程中,发现自己更有耐心,每次看到观察都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心情,时而激动、时而失落、时而喜悦,最重要的是坚持,正因为如此,榆黄菇才会美丽绽放,所以只要我们认真对待一件事,努力去完成,它就会给你惊喜。</p>

号菇

出菇

黄菇

生长

年月日

观察

平菇

温度

水分

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