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回望与前瞻,共筑教研基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 2024年9月14日下午四点,在无棣县车王镇中学的教师阅览室内,智慧与激情交织,一场关于教育未来与创新的盛会——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会议正式拉开帷幕。教研组长与备课组长们齐聚一堂,共谋学校教科研发展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 会议开始,教科室李金泉主任引领大家回顾了上一学期的教科研成果。他既肯定了教师们辛勤耕耘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也毫不避讳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李主任深情寄语:“加强集体备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金钥匙。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科组长的领头羊作用,明确教研目标,细化备课组计划,确保每位教师都能按时到岗,共同为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p> <p class="ql-block"> 深耕课堂,以研促教显成效</p><p class="ql-block"> 随后,张国亮校长的发言如春风化雨,温暖而有力。他深入剖析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鼓励备课组发挥集体智慧,精选习题,提升作业质量,并倡导分层作业,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强调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扎实推进以学历案为主要载体的大单元教学改革势在必行。</p><p class="ql-block"> 1、回归一个原点:以学习为中心。</p><p class="ql-block"> 2、坚持两条底线:以课标为引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p><p class="ql-block"> 3、立足三个原则:预习要充实,培养预见性、合作探究要真实,落脚深刻性、巩固拓展要扎实,突出丰富性。</p><p class="ql-block"> 4、贯彻四个标准: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教促学、教学相长。</p><p class="ql-block"> 5、把控五个工具:以学历案为载体、以合作为平台、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多媒体为辅助。</p><p class="ql-block"> 6、实现六大改变:</p><p class="ql-block"> 第一目标由教到学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第二教师教的方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第三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第四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第五课堂评价方式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第六课堂教学特色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的发言更是高瞻远瞩,为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他深刻阐述了教科研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教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教师成长的阶梯。”他坚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开创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新局面。”</p> <p class="ql-block"> 名师引领,内涵发展谱新篇</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还特别强调了“青蓝工程”的重要性,鼓励老教师倾囊相授,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p><p class="ql-block"> 随后以“以研促教,与你同行”为主题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开始,师父与徒弟在在协议书认真签下名字。</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李金泉主任宣读了师父与徒弟的职责,明确指出:</p><p class="ql-block"> 师父要做到“三带”:</p><p class="ql-block"> 1.带师德。2.带师能。3.带特长。</p><p class="ql-block"> 徒弟要做到“三学”:</p><p class="ql-block"> 1.学为人。2.学理念。3.学本领。</p><p class="ql-block"> 努力做到一年内具备教学常规技能,两学年内具备熟练的教学技能并胜任本职工作,三年内成为学校教学骨干。</p> <p class="ql-block"> 会议在热烈而充实的氛围中落下帷幕,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作风投入到新学期的教科研工作中去。</p><p class="ql-block"> 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无棣县车王镇中学的教科研工作定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学校的内涵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