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工作室成员间的交流,2024年9月12日,青田县初中科学学科(名师)工作室第5次研修活动暨读书分享会在温溪镇第一中学举行。县初中科学教研员单俞刚,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导师参与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共三项内容。</p> 文件学习 <p class="ql-block"> 第一项内容由张佳佳老师带领我们解读《丽水市中小学“浙丽科学+”提升行动方案》文件。该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论述精神,致力于提升全市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丽水市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积极贡献。</p> 读书分享会 <p class="ql-block"> 第二项内容为工作室成员之间的读书分享。老师们在读书分享中,相互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探讨更多的教育思想。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带着自己的收获和思索,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几位工作室成员的读书体会:</p><p class="ql-block">金宇辉:</p><p class="ql-block"> 在具体实施层面,我特别喜欢书中提到的“创设引入”、“聚焦工程设计过程”和“将评价整合到设计挑战单元中”这三个环节。特别是“创设引入”部分,它要求我们在设计挑战单元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的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去。</p><p class="ql-block">程浩:</p><p class="ql-block"> 初接触这本书,一直到学习完,我感觉自己在吃力地“坚持”着,用“坚持”这个词是因为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小的挑战,理解伴随着痛苦。起初我埋怨本书专业名词过多,且其中外国的教育制度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为我理解本书中所举例子提高了难度,但之后我发现了问题所在,专业名词晦涩难懂是因为平常我接触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过少,缺乏基础的积累,而文化背景差异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作为肩负着教育使命的老师,更应该去了解熟悉去主动接受多元的教育文化,而不是故步自封。</p><p class="ql-block">徐艳艳:</p><p class="ql-block"> 大单元教学的设计思路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传统的分科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略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体性。大单元教学则强调以主题为核心,将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整合,形成具有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教学单元。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也要求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主动学习。</p> <p class="ql-block"> 读书分享会的最后,青田县科学教研员单俞刚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阅读《跨学科课程如何设计》这本书时的所思所想,并鼓励青年教师多读书,多思考,多积累。</p> 讲座学习 <p class="ql-block"> 第三项内容是由宁波市海曙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朱红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初中科学案例型教学论文的撰写》。朱红老师结合自己发表的论文,为我们深度剖析了案例型教学论文的撰写方法。</p> <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工作室成员听完讲座之后的几点思考和感悟:</p><p class="ql-block">李娜:</p><p class="ql-block"> 朱老师向学员们传授了课例型教学论文、理论应用型论文、反思型教学论文和论证型教学论文这四种论文的结构结构和关键要素。结合具体文章进行讲解,帮助学员们找准方向,理清思路,加深对案例型教学论文的理解和撰写。</p><p class="ql-block">郑晓霜:</p><p class="ql-block"> 论文作为讨论或研究某个问题的文章,其撰写过程应遵循“问题-思考-研究-成文”的逻辑顺序。这让我意识到,作为初中科学教师,我们需要具备专业敏感性,能够从日常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将其转化为研究课题。</p><p class="ql-block">程浩:</p><p class="ql-block"> 朱红老师的讲座让我对教学论文撰写有了全新的理解。我意识到,作为教师,我们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以创新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教学现象。这不仅能够提升论文的质量,也能够促进我们的教学思考和实践。在今后的教学和论文撰写中,我将努力运用这些理念,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刻的思考,来丰富我的教学工作和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胡森林:</p><p class="ql-block"> 讲座中,讲师详细阐述了课例型论文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对教学实践的总结和反思,更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通过撰写课例型论文,我们可以将教学中的问题和经验转化为理论成果,与同行分享交流,共同促进初中科学教学的发展。</p><p class="ql-block">金司诺:</p><p class="ql-block"> 讲座期间,我们屡屡被朱红老师强大的逻辑思维、优秀的表达能力所折服。朱红老师的论文被人说“看起来很好写”,我猜想,这离不开她的素材之详尽、表达之清晰、结构之优美,如此才构成了流畅易读的文章。之后我也会仔细学习朱红老师的论文以及写作方法,争取学有所用。 </p> 活动总结 <p class="ql-block"> 本次科学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不仅拓宽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深化了对跨学科单元设计的理解,还切实提升了我们的论文撰写技能。活动促进了思维碰撞,激发了研究热情,更为我们的专业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引了明确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