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片叶子 一一读《树树若为秋》有感

远方

<p class="ql-block">  去年二月份,我写过一则《大单元教学:在突围中走向学习任务群》(叶根娟著)读后感,文中我说我有点“小失望,因为它不是我以为的散文集,她的散文于她的语文教学同样优秀,甚或更为优秀。”叶根娟在微信中回应我,散文集不久也会有的!没想到,只这一年多的时间,散文集《树树若为秋》就出现在了眼前。</p> <p class="ql-block">  一口气读完了《树树若为秋》,掩卷而思,刍荛之见从她的自序开始: </p><p class="ql-block"> 叶子(叶根娟微信的备注)在书的自序中说:“一个醉心工作的人,她也应当投入生活。”叶子醉心工作自不必说,而“投入生活”导出了她人生丰盈的另一面,用她自己的话说,“这种生活代表着情趣和意趣。因为来一趟人间,不容易。”纵观这130多篇散文,篇篇散发着她认为的那种情趣、意趣以及感慨“来一趟人间,不容易”的背后沉思。</p> <p class="ql-block">  这种情趣和意趣是真诚的。说叶子的散文充满真知不太好说,但充溢真念,那是一定的,她不无病呻吟,不假情假意,时时真诚,处处真诚:</p><p class="ql-block"> 她对待亲人是真诚的。在《在田间》、《父母天地心》和《一个屋檐下》这三篇散文里,奶奶、父亲、母亲、姐姐、弟弟、妹妹、丈夫、女儿悉数登场,表面看来,笔触轻描淡写,实质深深“散发着人间的气息和温暖”(杨承尧),在《想起父亲》一文中她说:“父亲,所有的回忆都嵌在我的血肉里,永远也不会远去和老去……”满腔的爱意浓浓地弥漫在她不急不徐的文字之中;</p> <p class="ql-block">  她对待师长、朋友是真诚的。在《恩师如父》里,叶子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她的教学启蒙老师吴友之,吴老师也是我教研的指导老师,读此文时我也想起了他“……一边思索一边微笑,然后随着缭绕的烟圈,吐出几句意味深长的话来”的场景;《见书如面》里的沈大安老师,恰巧也是我的业务导师,虽然学科不同,但沈老师“书写的无字之书”,也同样深深影响了我。叶子在文中叙述了她与沈老师谈书、藏书的故事,文末一句:“见书如面。我想,继续读下去,热爱下去,是对恩师最深切的怀念。“如此,我想,没有比这样更好的表达了;《两个热水瓶》里,那个因自己不小心打破两个热水瓶而不依不饶,让她赔钱的食堂师傅,她坦然承认这是“年少时的噩梦”,然后面对女儿“你恨那个食堂师傅吗?” 的提问,“我”只是轻轻地摇摇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她对待鸡狗鸭猫、对待生活亦是真诚的。《做猫》里,她说道:猫的教育在家畜里,乃至在动物界里都是卓尔不群的,然后因为猫不自立,它没有自尊和自在可言,由此,她站在猫的角度说出了一个想法:“做猫的辛苦,恐怕是牛马所不能体会的”;《狗年月》里,对于那只“劣迹斑斑"的"小恶狗",她也真诚地为它这样开脱:“很有可能,这只小恶狗得了抑郁症或者是神经分裂症,才做出那样以暴还暴、令人不齿的事情来的。”《乡下的蛇》里她甚至为蛇鸣不平:“实际上,大多数的蛇是没有毒的,有毒的蛇也不是无缘无故乱咬人的。蛇活一世,与人积怨太深了。”《边走边漏》让人忍俊不禁,活脱一个满心欢喜的人。她在文中这样调侃:“我像一只沙漠里的骆驼,驮着漏了的米袋子,走一路,洒一路,漏下了东西,漏走了时光,越走越轻,渐行渐远。”, 只这随意的叙述,她让自己的“烂记性”有了更为生动滑稽的意趣。</p> <p class="ql-block">  这种情趣和意趣是磊落的。叶子的散文不下套子、不试着绑架读者的思想,在她的笔下,无论描述什么,她甚至没有巧设端倪,总是直白地娓娓道来,意思就在一字一句中,大大方方,明明亮亮,欢快的文字自不必说,即便有些伤感,也叫人看了舒心:</p><p class="ql-block"> 读叶子的散文,很容易跟作家李娟的散文作对比,李娟说“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嘴里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是衣服。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 叶子说“不知什么时候,侍者送上了一个油灯,一小截宽宽的红烛在里面轻轻荡漾。凝眸的瞬间,所有快乐的,痛苦的,在此刻都已渐渐飘远。”你不用挖空心思地想,此刻他们的思想就是你的思想。</p><p class="ql-block"> 《葵花》之寓意就飘浮在字里行间:“我敢断定,她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么迷人。因为她们不低下头来看自己。”——做人不要一味地向他人看、向前看,有时需要停下来看看自己!朴素的文字,朴素的思想跃然纸上。</p><p class="ql-block"> 我也去过绍兴沈园,因为没有叶子的文学想象和思想基础,全然没有叶子《沈园一梦》所描绘的那般感悟,但这不要紧,因为有了叶子明亮的文字,使得我又一次跟着她的脚步、跟着她的思想感悟到了人的情感世界的丰富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  这种情趣和意趣是正能量的。叶子这洋洋洒洒的散文话题,几乎没有高大上的题材,以小见大则大,以小见小则小!但无论“小”还是“大”,文字的意味都是积极向上的! </p><p class="ql-block"> 我想她不是没有捕捉高大上的题材的本领,也不是没有以小见大的本事,比如参观卢浮宫,她不可能没有看到来自本国的藏品,然后借机感慨点什么,可她偏偏写了《卢浮宫的三个女人》,人们同样需要艺术之美,艺术之美总会在一刹那间激活人性之美! </p><p class="ql-block"> 叶子的文字读不出半点谄媚,她的文字不讨好人,不居高临下,不盛气凌人,不算计人,不粉墨自己。她写流浪歌手周云蓬,只是为告诫自己:“不开花,不繁茂,即将速朽,没有灵魂,是要被春天责备的“;写《窈窕非淑女》的许沁只是为表达对许沁“恨许沁,骂许沁,许沁不在想许沁”的爱意。</p> <p class="ql-block">  《树树若为秋》就像一片叶子,她安静、谦逊,在闲暇的日子里,读这样随性又理性的散文,思想能走得更自由、更远!</p><p class="ql-block">(注:除前两张外其它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