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战老战友中秋小聚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吴克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12日,因回来宾执行临时带孙任务的我,又踏上了“来者上宾"这片故土。</p><p class="ql-block"> 离开家乡50多年,回来后茫茫人海,熟悉的乡音却没见认识的人,自然而然想起1969年,就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来宾500多位战友参军出征,参加援越抗美战争的那段历史,因而,兵的情结涌上心头,于是电话联系战友梁自宽,他叫我开车到滨江园小区。</p><p class="ql-block"> 在梁自宽家喝杯茶的功夫,他就联系上了今年八一建军节战友聚会的召集人农有寿、蔡居通、卢恒才及潘守新等战友,梁自宽请我们就近在小区大门的小餐馆喝小酒叙叙战友情。</p><p class="ql-block"> 潘守新战友说,小饭店没有空调太热了。我说,想想当年在越南战场的艰苦就不热了,大家合着笑声,开怀畅饮,话匣子就打开了。</p><p class="ql-block"> 那年我们跨过友谊关,援越抗美,热血青春,搏杀疆场。</p><p class="ql-block"> 越南战场,盛夏酷暑,血汗和泥土共染。流汗、流血、受伤、牺牲,我们英雄铁二师“不怕苦、不怕死”;抢修、新建、运输、防空作战,钢铁运输线“打不断、炸不烂”。敌炸我修,随炸随修,随修随通,确保畅通。</p><p class="ql-block"> 援越抗美,英雄的铁二师(一支队)第一支部队出国参战,也是最后一支部队凯旋归来。297人壮烈牺牲。袒碧血忠肝,红心染杜鹃。英雄济济,壮志凌云。战场悲壮故事,栩栩如生;英雄鲜红血泪,永远流淌。仰英雄之丰功,飘厚德之馨香。承历史之厚重,弘薪火之光芒。</p><p class="ql-block"> 星流斗转,江河流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援越抗美,历史千秋记载,英雄参战部队、参战人员,功绩弥久荣光。修铁路共948公里。承担河内至友谊关、河内至老街、东英至太原、克夫至太原,554公里,反敌机空袭抢修。头顶轰炸机,脚踏定时弹,抢修铁路桥梁车站。敌机乱窜,炸弹瞎扔,硝烟弥漫,弹痕凹坑;枕木燃烧,钢轨扭曲,桥梁断裂,车皮倾翻。官兵机智勇敢,灵活作战,常与美机错高锋,白天敌机来无常,夜晚抢修时更长。同时,创建“三条轨”铁路,改造原铁路,米轨列车、准轨列车同运行,提升运输量18倍。</p><p class="ql-block"> 一支队所属33个高射机枪连,每连装备9挺12.9毫米口径单管高射机枪。他们埋伏在高山丛林中,不停转移阵地,灵活机动地发挥低空火力,集火近战,以较劣势武器装备,对空作战668次,击落美机119架,击伤美机135架,俘虏美飞行员8人,击毙4人。</p><p class="ql-block">英雄济济,壮志凌云。战场悲壮故事在我们心中,栩栩如生;英雄鲜红血泪,永远流淌。仰英雄之丰功,飘厚德之馨香。承历史之厚重,弘薪火之光芒。星流斗转,江河流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浩翰援越抗美,历史千秋记载,英雄参战部队、参战人员,功绩弥久荣光。</p><p class="ql-block"> 参战老兵,人老精神不老,战友情深,初心不改,忠诚志坚。</p><p class="ql-block">中秋月圆,万家团圆。恭祝所有参加援越抗美的战友身体健康,中秋节快乐!</p> <p class="ql-block">情暖小餐馆</p> <p class="ql-block">梁自宽战友</p> <p class="ql-block">农有寿战友</p> <p class="ql-block">卢恒才战友</p> <p class="ql-block">潘守新战友</p> <p class="ql-block">作者本人</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宣誓出征</p> <p class="ql-block">战地宣传鼓动</p> <p class="ql-block">俘虏美军副司令</p> <p class="ql-block">俘虏美国飞行员</p> <p class="ql-block">作者参与的多福大桥抢修</p> <p class="ql-block">严阵以待</p> <p class="ql-block">对空作战</p> <p class="ql-block">作者所在的二连侦察班合影</p> <p class="ql-block">当年回国后作者被借调到铁二师宣传队,这是宣传队在新建的襄渝线最高铁桥紫阳大桥战地演出场景</p> <p class="ql-block">作者最近参观国防科技大学</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吴克帅,广西来宾,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修业于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1969年2月参军并出国参加援越抗美战争,1971年入党。1975年退伍后曾任国家大型企业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政治工作部部长、高级政工师兼机关党委书记、市政协常委、《中国矿业报》记者等职。退休后经来宾市委同意,被聘任为来宾市党史专家库专家、来宾市地方志专家库专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