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灵魂的国度 色彩的天堂

一米阳光☀️

<p class="ql-block">德里门,作为印度首都最著名的建筑,堪称德里的灵魂地标。它不仅是新德里与老德里的分界线,更像是一道历史与现代交织的门槛。德里门以南,新德里的繁华展现着现代都市的风貌;德里门以北,老德里的古韵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在这里,现实与理想、传统与现代、贫穷与富裕被鲜明地标注与放大,仿佛德里门将一个城市划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然而,无论时代如何更迭,地标始终镌刻在人们的记忆深处。老德里,这座古都的所在地,承载着无数历史的足迹,不到老德里,似乎就无法真正领略德里的魅力。而新德里,则以印度首都的身份,彰显着国家的尊严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古印度,这片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贡献,为世界文明书写了辉煌的篇章。古印度的佛教,如同智慧的灯塔,先后照亮了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大地。从地理范围来看,古印度不仅涵盖了今天的印度,还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不丹、尼泊尔等整个南亚次大陆。古印度的文明,通常被称为“哈拉巴文化”,因其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又被称作“印度河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历史悠久而复杂,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与变迁。种姓制度、宗教信仰、多种民族的融合,使印度成为一个神秘而又复杂的国度。</p> <p class="ql-block">印度文学与哲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至前1000年出现的梵文经典《梨俱吠陀》。这部印度历史上最早且最重要的文献,不仅奠定了印度文学和哲学的基础,还孕育了婆罗门教的诞生。《梨俱吠陀》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内涵,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智慧与启迪。</p> <p class="ql-block">印度的种姓制度,起源于婆罗门教。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逐渐分化为四个等级。主管祭祀和宗教神权的僧侣阶层——婆罗门,因其权力的不断扩大,成为了第一个等级;在征服土著民族的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军事首领和武士——刹帝利,成为了第二个等级;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一般平民——吠舍,则成为了第三个等级;而沦为奴隶的土著居民,以及一些违反族规被高级种姓开除的雅利安人——首陀罗,成为了第四个等级。这种等级制度,不仅划分了社会的结构,也深刻影响了印度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婆罗门、刹帝利、吠舍这三个高等种姓的人,拥有获得“再生”的机会。他们的一生需要经历四个阶段的修行,即四行期。从5-8岁开始的梵行期,到25岁结束;从25岁到50岁的家居期;从50岁到75岁的林栖期;再到大约75岁左右的遁世期。如果能够完成这四个阶段的修行,便可以获得“再生”。婆罗门教的三大纲领中,掌握神权的婆罗门种姓,为了维护自身的崇高地位,不断为这种等级制度寻找理论依据。他们通过宗教的方式,将这种制度神圣化、固定化,使其成为印度社会不可动摇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古印度的这种等级观念,深深植根于印度人的意识与行为之中,延续至今。通过姓氏、肤色甚至人种,就可以轻易地区分出所属的阶级。这种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不仅影响了印度的社会结构,也塑造了印度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p> <p class="ql-block">不要因为印度的强奸、安全、挂满人的火车、卫生、贫穷等问题而望而却步。想真正认识印度,首先需要摒弃一些偏见,不能仅仅依靠道听途说来评判这个国家。印度,一个拥有无数遗迹和风景的国度,其文化的冲击与信仰的震撼,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深刻感受。</p> <p class="ql-block">在印度的街头,牲畜自由地在公共场所行走,仿佛它们也是这个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展现了印度独特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印度的交通工具多种多样,从传统的马车到现代的汽车,各种车辆无需交通管制便能和谐共存。这种独特的交通景象,成为了印度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城市宫殿,建于1728年,是斋普尔的第一大亮点。这座按照德里红堡式样建造的粉红宫殿,以其红砂石的材质和拉贾斯坦与莫卧儿的伊斯兰风格完美融合,占据了老城近四分之一的面积。如今,这座保存完好的宫殿部分被改造成“城市宫殿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丰富的军事与皇家用品,为游客展示了斋普尔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城市宫殿内有8个大宫门和许多小宫门,每个门都独具特色。正宫门前的两座石象雕刻精美,如同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座古老的皇宫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门外的马车和卫兵,更是游客拍照的热门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城市宫殿中的“爱之庭”,以其四扇象征春夏秋冬更替轮转的大门而闻名。绿门、莲花门、孔雀门、玫瑰门上的彩绘壁画鲜艳夺目,其中孔雀门的孔雀羽毛雕塑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与城市宫殿隔街相对的简塔•曼塔天文台,是斋普尔的另一大亮点。这座由萨瓦伊•杰伊•辛格二世于1738年建造的天文台建筑群,不仅是天文学与星象学的结合,更是宇宙、宗教与政治的完美再现。在那个年代,观察行星移动与探测宇宙秩序,不仅是科学的兴趣,更是掌握王国政权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琥珀堡,这座始建于1592年的城堡,是斋普尔的第四大亮点。由阿克巴大帝的将领、拉贾斯坦邦的王公拉贾•曼•辛格为了防止外族入侵而修建的琥珀堡,地势险要,周围环绕着蜿蜒的高墙。城堡的拱形屋顶、几何图形的细格子窗棂、大理石廊柱和花朵植物雕刻,深受莫卧儿建筑风格的影响。琥珀堡以其独特的奶白、浅黄、玫瑰红及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琥珀,故得名琥珀堡。</p> <p class="ql-block">琥珀堡内部规模宏大,分为四个主要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庭院。这座壮观的古堡,不仅是一座防御工事,更是一座华丽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琥珀堡的第二庭院,贵宾觐见厅或称公众大厅,是国王处理百姓纠纷和诉讼的地方。这座由27根柱廊支撑的大厅,采用粉红色砂岩和奶白色大理石建成,象征着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融合。其廊柱上的雕刻设计,体现了不同宗教的和平共处,展现了工匠的智慧与精湛的手工艺。</p> <p class="ql-block">琥珀堡内最值得观赏的,是建于1675年的玻璃宫殿。宫墙上的无数小镜子,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非常漂亮。其镶嵌镜片和彩色宝石的手法,与阿格拉著名的泰姬陵如出一辙。只需一点烛光,即可反射出千点光芒闪烁,犹如芒钻漫天飞舞,堪称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月亮水井,又称阶梯水井,位于琥珀堡附近。这座主要功能为蓄水的巨大水池,如今已失去了实际用途,但其独特的设计与历史价值,使其成为琥珀堡的一大亮点。</p> <p class="ql-block">比拉神庙,由印度实业家D. B. 比拉家族于1986年兴建,是斋普尔的第五大亮点。这座印度教寺庙,以其白色大理石的精美雕刻而闻名,是印度首批没有种姓限制的庙宇之一。神庙的三个顶,从左至右分别是印度教式、佛教式、伊斯兰式,展现了宗教的融合与包容。神殿内供奉着保护神毗湿奴和他的妻子财富女神拉克希米,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拜。</p> <p class="ql-block">水上宫殿,斋普尔的第六大亮点,这座建于1746年的水下建筑,位于群山环绕之中。水宫共有五层,其中三层浸泡在水底。船是水宫唯一的交通工具。在湖边远望,宫殿漂浮在水面上,夜景更是迷人。这座宫殿曾是一座五星级的酒店,如今虽已不再对外开放,但其独特的设计与美丽的景色,仍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泰姬陵,坐落于亚格拉城,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这座用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以其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的纯白色大理石建筑和玻璃、玛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