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成了网红打卡地,格拉斯哥大墓地巡礼

美友10616927

<p class="ql-block">墓地文化是欧美的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他们的墓地大都建在城市中,或周边的小山上,坟墓没有封土堆,也没有好似大圈椅的水泥掩体,更没有量产的墓碑。一座座各种形状精雕细刻的墓碑竖立在绿草地里。墓地里经常有动物和鸟类居住其间,怡然自得。我在盐湖城的墓地中见过好几只小鹿在漫步,也曾在卡尔加里的墓园中看到很多五颜六色的小兔子在嬉戏。而墓地又常与一栋栋居民楼为邻,站在阳台上就能俯看墓地的一切,附近的居民也把这里当成休息,散步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格拉斯哥大教堂位于市中心,而大教堂的后面就是墓地所在。格拉斯哥大教堂是为了奉献给格拉斯哥的守护神St. Mungo而建,始建于公元1136年,历经三百年完工。由此推断是先有大教堂才有大墓地。想必把墓地建在与大教堂为邻的这块风水宝地上,是为了让这些亡灵可以得到教堂的庇护。但亡灵们会不会因此受到约束而不能像鸟儿一样进出自由呢?</p> <p class="ql-block">从教堂后门走过这座小桥,便进入了墓地。不知这座桥是不是奈何桥?惠看了后告诉我,那是叹息桥,英国有很多地方都有叹息桥,如剑桥和牛津就都有。是啊,人生不如意十八九,更何况生离死别,一声叹息总是不可避免的。</p> <p class="ql-block">正对着小桥的这座拱门型牌坊甚是宏伟,雕刻也很精致,符合其C位的身份。除了正门还有两个偏门,显然,就寝于此的不止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的碑文写了不少,从并不太准确的译文来看,这是基督教信徒立的碑。致那些已经到来,尚未到来,即将安息的人,耶和华才是希望。</p> <p class="ql-block">墓园里耸立着大大小小成千上万个各种造型的墓碑,有圆的也有方的,有雕刻动物的也有人像雕刻的,有哥特式的也有罗马式的。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石雕博物馆,令人目不暇接。据说能埋葬于此的大部分都是整个苏格兰地区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及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这是墓园中座最大的建筑。其墓碑上刻有公式,若不是自然风化后人新刻的,那就应该是数学家的下葬之地。</p> <p class="ql-block">这里安息的是备受人们尊敬的医学博士,大学教授。</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某法国啤酒的首席运营官?显然,逝于1961年的译文应该是不正确的,因为碑文上有更粗大的1882的字样。英文高手望留言矫正哦。</p> <p class="ql-block">这位大佬与其父亲都是部长哦</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这座墓碑大有鹤立鸡群的气势,来都来了就在墓碑前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原来是个商人,更是个新教徒。新旧是相对而言的,而‌19世纪新教徒‌主要指的是那些信仰基督教新教的信徒。19世纪有部歌剧就叫《新教徒》,在欧美巡回演出轰动一时。自新教有组织地大规模向海外传教开始,新教徒开始向全球传播。英国的传教力量在人力和财力方面一直在全球的传教运动中占据主要地位,1900年,来自英语国家的传教士人数占当时的传教士总数的四分之三。</p><p class="ql-block">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侗族大歌”的多声部就是由传教士带来的宗教音乐打下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格拉斯哥的大墓地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既保持了墓地的美观和宁静也体现了对死者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敬畏。使得墓地不仅是安葬亡灵的地方,也成为了一个可以让人缅怀和纪念的场所,更成了来格拉斯哥旅游的打卡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