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一年十二月,月月有圆缺,但中秋的圆月分外耀眼,承载着月圆人团圆、平安阖家欢的愿望。中秋,也成为了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一词,大约出现在西周时期,古人以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为“秋月”或“三秋”,而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所以叫“中秋”。把中秋作为节日,源于对月亮的崇拜。古人认为太阳代表苍天,月亮代表大地。八月是收获的季节,要感谢大地的恩赐,这就有了“秋祀”,“秋祀”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月。 到了魏晋时期,登楼临轩,酌酒赏月,逐渐成为习俗。唐代初年,中秋开始成为约定俗成的重要传统节日。 自然,月,成为了中秋的主角。<br></h3> <h3>我是小小朗读者,芙蓉小学一 1班陈颜堇然。请听我为大家诵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br></h3> <h3>《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