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次讲到买了四幅旧画的事,虽然是直接从藏家手中购入,亦是相熟的朋友介绍,但心中仍有点忐忑,并不是说卖家有意欺骗,而是担心她对画不甚了了,亦不知其祖辈留下的画之真伪。</p><p class="ql-block">四幅画拿回后,又重新装裱一次,装裱后的画比前清晰多了,仔细的观察后,得出结论:有两幅(琴甫袁桐的兰草图,及司马镛的飞禽图)应该是真品无疑,但司马镛的画不知何故左下角只剩一个印章,右边的题跋已被人挖去。</p><p class="ql-block">另两幅是高其佩的指画,细看画作有点疑惑,据记载高其佩是康熙朝的人,其画纸无可能比另两幅道光时的琴甫袁桐与司马镛还新。我虽不懂鉴画,揣测鉴画学不外乎是对比学,有对比才有辨别。于是花了一整天跑到广东美术馆里慢慢琢磨,</p> <p class="ql-block">到了广东省美术馆,内有从元到清的各朝画作,但却未见高其佩的画。对照同时期的古画,买回来的画,纸质的确比展品中康熙时的要新,估计是后人临摹。而看其画风及颜料色泽,应该不是近临的。仿古画主要集中在清未、民国及八十年代之后,而所购的画从表面看没有刻意做旧的痕迹,又比八十年代的画面要老,初步判断应该是晚清、民国的仿品。</p> <p class="ql-block">曾见卖古画的朋友发上来的一副晚清对联,纸质与我买的画类似,都是洒金纸,纸上金点已发黑。</p> <p class="ql-block">(左为朋友晚清的对联纸面,右为我买的画纸面)</p> <p class="ql-block">此画题跋为“且園指画”,且園道人乃高其佩名号,从网上查询,高其佩从未落此款,另外印章有两枚,刻有“指头生话”和“且園人”,看高其佩的画中之印,未曾找到此印款,如此推断,估计并非高其佩之作。细看画作,此作者的画工还是有一定功力的,不论在造型、线条,以及水墨的浓淡程度都把控得相对较好,不似出自新人之手。由于卖此画前自己没有认真弄清高其佩的画风,技法,亦未曾见过高的真迹。最主要的是以为熟人介绍,及流传有序,就掉以轻心。未经推敲,妄然入手,确是一个教训。即使流传有序,亦不一定是真品。(写此文以告诫后人)</p><p class="ql-block">(写于2024年3月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