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通商口岸</b></p><p class="ql-block">西方列强通过战争等方式,强迫清政府开放沿江沿海等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p> <p class="ql-block">近代中国的商埠,基本上分两类:</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类是约开商埠,这类商埠是继 鸦片战争后外国强迫中国履行 不平等条约而开的商埠。这类商埠,中国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停止开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第二类是自开商埠。</b></p><p class="ql-block">但这种自开商埠,实际上也是屈从于外国的要求或海关协议的结果。从以上“商埠”的定义和分类可以看出,《 北京条约》中增开的天津为商埠,应是约开商埠。而《 天津条约》开放 牛庄、淡水等十处通商口岸,是根据不平等条约开放的,也应是约开商埠。</p> <p class="ql-block">总数</p><p class="ql-block">近代历史上中国共开放口岸104个, 亦称110个,包括 胶州湾, 旅顺口, 威海卫, 大连湾, 香港, 澳门六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详细情况</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5个:</b></p><p class="ql-block">中划定的通商口岸由北至南依次为 上海、 宁波、 厦门、 福州,加上原来唯一的通商口岸 广州,一共五处。英国也由此逐步打开了中国市场。(5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858年《 天津条约》10个</b></p><p class="ql-block">开放 牛庄(后改 营口), 台湾府( 台南), 潮州( 汕头), 登州( 烟台), 淡水, 琼州, 汉口, 九江, 南京, 镇江。(10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京条约(1860年10月24日): 天津、 大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烟台条约》4个(1876年9月13日): 宜昌、 芜湖、 温州、 北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1890年3月31日): 重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印议订附约(1893年12月5日): 亚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续议缅甸条约附款(1897年2月4日): 腾越、 梧州、 三水(三水县江根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续议 通商行船条约(1902年9月5日): 长沙、 万县、 安庆、 惠州、 江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续订藏印条约(1906年4月27日): 江孜、噶达克、亚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8月6日): 伊犁、 塔尔巴哈台(今 塔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11月24日): 喀什、 库伦(今 乌兰巴托)、 张家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犁条约(1881年2月24日): 肃州( 嘉峪关)、 乌鲁木齐、 哈密、 古城( 奇台)、 吐鲁番、 科布多、 乌里雅苏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法天津条约(1858年6月27日):台湾(台南)、淡水(台北)、潮州、琼州、 江宁(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续议商务专条(1887年6月26日): 龙州、 蒙自、蛮耗(今 曼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续议商务专条附章(1895年6月21日): 思茅、 河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美通商行船续约(1903年10月8日): 奉天(沈阳)、 安东(丹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日 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沙市、重庆、 苏州、 杭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商行船续约(1903年10月8日):长沙、奉天(沈阳)、 大东沟(丹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16个(1905年12月22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菲尼克斯( 凤城)、 辽阳、新民屯( 新民)、 铁岭、通江子(通江口)、法库门( 法库)、宽城子( 长春)、 吉林、 哈尔滨、 宁古塔(宁安)、 珲春、 三姓(依兰)、 齐齐哈尔、 海拉尔、 瑷珲、 满洲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1909年9月4日): 龙井、局子街( 延吉)、头道沟、 百草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 利益均沾的原则,一旦与上述国家中的一国签订条约开放商埠,则其他国家自动取得在相应商埠地的一切权利。其中,日本在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的四处商埠地,被一些中国历史学家算作租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辟商埠1898年,清朝帮办</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自辟商埠</b></p><p class="ql-block">1898年,清朝帮办路矿大臣 张翼奏请朝廷开辟 秦皇岛为商埠。 光绪皇帝钦定,将秦皇岛辟为商埠。1899年,福建 三都澳、湖南 岳州被开辟为商埠地。1904年,山东巡抚 周馥与其前任 袁世凯联名上奏朝廷,要求 济南、 周村、 潍县三地自开商埠,于5月得到批准。济南由于地处 津浦铁路和 胶济铁路的交点,迅速从闭塞的内陆城市成为华东的一个经济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