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故城,位于中国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p><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是满语,史称“兴京”,汉意为横岗,即建在平顶山岗上的城。赫图阿拉故城,发掘面积35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该城横亘于群山拱卫之间,由内、外两城组成,内城中部地势低洼,有城内唯一一口饮水井“罕王井”。</p><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故城是一座拥有400余年历史的古城,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等众多清前时期的历史名人都出生在这里。</p><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城为努尔哈赤称汗的后金都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也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女真族山城,对研究清初历史、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赫图阿拉故城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有机会去赫图阿拉城,才知道烟叶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在努尔哈赤出生地门前,有一片绿油油的烟叶地。碧绿硕大的烟叶着实惹人喜爱。</p> <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故城里“老罕烟”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来源《抚顺广播电视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满族有吸旱烟的习惯,关东“三大怪”之一,“十八岁的姑娘叼着大烟袋”就证明吸旱烟是普遍现象。这种烟草不同于从海外传来的“洋烟”,无须烘烤,只宜晾晒,更不制成卷烟,只在烟袋锅里点燃吸用。所以,给长辈敬烟(点烟、点火)也跟早晚请安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习俗。</p><p class="ql-block"> 在赫图阿拉故城里有一块肥沃的土地种植的黄烟成色非常好。据说是当年努尔哈赤的“御用烟”。关于黄烟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很早以前,在城中住着一对非常幸福的夫妻,男的叫安守仁,女的叫黄叶仙,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幸福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夫妻俩到山上去采药,黄叶仙在爬山时脚底一滑不小心跌入山崖摔死了,安守仁非常悲痛,他把妻子葬在了自己家的门前,每天怀念妻子在妻子的坟上哭。</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他哭累了就睡着了,梦见妻子对他说:你醒来时会看到我的坟上会长出一种大叶植物,你就把它采下来晒干弄成粉末状之后,用纸卷起来抽,会在烟雾里看到我。他就照做了,果然在烟雾里看到了妻子,因为妻子姓黄他就叫这种植物为黄烟。这个美丽的故事也被努尔哈赤听说了,他也想效仿安守仁,看看自己的梦中情人,他也种了这种植物。但是努尔哈赤并没有看到心爱的女人。不过他发现这种烟叶可以提神醒脑,于是他就在城内大量种这种烟叶,也提倡八旗兵都抽烟叶。</p><p class="ql-block"> 据称,吸旱烟有提神醒目、抵挡风寒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许是去的时候还是初秋,绿油油的叶片也只有几枚呈现了淡黄色,景区内女性员工头戴围巾全副武装在清理花坛的杂草;而男性员工则在烟叶地里开始搬运那些汽车刚卸下来的黑油油的木桩。</p><p class="ql-block">员工们很娴熟的找好位置,搭好架子,找好支点,开始也不知道他们在干啥?当看见那一个个铁制挂钩时,才知道这将是未来的晾烟叶的场地。挂起来便于通风干的快吧?不禁感叹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望着碧绿泛着油光的黄烟叶片,情不自禁去拥抱美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赫图阿拉城,作为一个故城,虽逝去久远,只能回放当时的场景,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究了解。吸引我的不只有这些,有些知识需要慢慢消化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