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礼记》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石,而集体备课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的备课形式。2024年09月12日,淮滨县实验小学郑营分校开展了语文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b></p> 本单元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集体备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手足》《日月山川》4篇识字课,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教材将识字编排在拼音学习的前面,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不仅让学生体会汉字学习乐趣,还可以发挥汉字对拼音学习的帮助。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学习汉字。</b></p> 本课教材分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口耳目手足》是一篇看图识字的内容,让学生认识简单的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五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的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b></p> 主讲人说课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次主讲人郑欣宇老师向我们介绍她的备课内容,郑老师介绍说: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旅程中,识字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这不仅关乎语言能力的提高,更是认知世界的第一步。而在刚开始的一年级课程中,《口耳目手足》这一识字篇章无疑引领着孩子们探索五官与四肢的奇妙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首先,五官是人们感知外界的重要工具,每个人通过口、耳、目、手、足来与环境交流和互动。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深入讲解这些基本概念,让孩子们理解它们的实用性与重要性。在《口耳目手足》中,生动的字形、丰富的部分描绘及其发音,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节课我会通过生动的动画朗读,帮助孩子们掌握汉字的书写与发音。在这之中,“口”、“耳”、“目”、“手”和“足”五个字的字形写法虽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口”代表着人类交流与表达;“耳”则是听取知识的重要工具;“目”则是观察世界的窗口;“手”与“足”更是行动与探索的代表。借此机会,我引导学生讨论五官与健康、安全和学习的关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为了让孩子们掌握汉字的笔顺书写,我采用一些富有趣味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绘画和游戏的结合,使得孩子们在快乐中记忆字形。比如,孩子们可以在桌面上画出字的笔顺,再用手指在空气中书写,形成动感的学习体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我认为学习并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下的时候,家长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来增强孩子的理解。带孩子们去公园观察花草树木,告诉他们“耳”听到了什么,在吃东西时指着“口”并讨论味道的不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总结来说,《口耳目手足》不仅是课堂上课堂上简单的识字教学,它更是孩子们认知世界、表达自我的一扇窗。通过生动的学习方式、家庭的积极参与的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b></p> 集体研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针对《口耳目手足》这课内容,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各抒已见,老师们认真研究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关注单元整体,突破重点、难点,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措施,为课堂教学奠定敦实的基础。从整体的教学设计到具体的细节处理、板书设计、每一处细节无不体现着教师们的专心和用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另外,在集体教研中,大家还将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困惑进行了共同探讨,也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整个备课过程中,老师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畅所欲言,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思想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各备课老师积极认真,探讨教学方法、总结教学重点、切磋教学艺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本次集备活动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展现了团体的风采,老师们打开了教学思路,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加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淮滨县实验小学郑营分校的全体语文老师们一定能够坚持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