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秋时节话友情》</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酷暑,迎来北京最美的季节--初秋。</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日5日星期五。和曾经地质队的老朋友刘立军,刘学刚约好,去看望曾经同事,受人尊敬的杨医生,侯师傅老两口……</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我们这四家可为”巧合之家“。其一,杨医生两口和我们两口是相差一轮的鸡猴;其二刘立军,刘学刚从陕北知青招工到陕西地质四队,巧的是和杨医生,侯师傅所在的二队合并成一个队;其三,我在73年被推荐上了西安地校,刘立军碰巧成为我上一届的师哥;其四,侯师傅是山东人,可杨医生,刘立军,刘学刚和我都是北京老乡。而我们仨的媳妇凑巧都是内蒙古赤峰的;更巧的是刘学刚的老伴和我老伴还是一起长大的发小;而我们又一起从陕西地质局调到赤峰开展铁矿会战。而后又调入河北地质四队……这么多的巧合也就成为我们友谊的渊源……</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我们虽都居住北京。但相聚一次也不是很容易。疫情前小聚过几次,都是安排在杨医生家。每次大家都乐此不疲,笑谈往事。少不了经历或做过的趣事,糗事,尴尬事……</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疫情后的第一次小聚,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老早就从各自的家中出发 ,但无奈北京的交通,待最后一位刘立军到达,已是上午的十点半了。</p><p class="ql-block"> 几年未见,大家的热情可想而知,最令人惊喜的是杨医生老两口,精气神那叫一个好!这哪像一对耄耋老人,简直就是童颜鹤发,和以前判若两人。(大家可看视频和照片)杨医生依旧快人快语,底气十足;侯师傅也是气色红润,神态轩昂。唯一没变的是在杨医生面前仍然语败下风,唯命是从……问其他俩养生秘诀,杨医生豪爽地说:嗨,啥秘诀啊?就是放宽心,想得开,少与某人较真章……侯师傅接道:对!少说话,多干活,执行命令不打折……多么风趣的老两口,逗得我们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时间真快呀!算下来杨医生,侯师傅已是耄耋之年;刘立军,刘学刚则是年过古稀;最小的我也都超过甲子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我们曾经陕西地质队的青涩。(杨医生,侯师傅还书生气十足,刘立军,刘学刚初步入社会,我也刚从西安地校毕业);赤峰白音敖包的浪漫。(刘立军,刘学刚和我都在赤峰收获了爱情);河北隆化铁路小学废弃教室的生活。(八零年从地质部四队调入河北地质四队,驻扎在隆化铁路小学旧址);第一次搬到承德市水泉沟,有了自己第一处住房的喜悦和烦恼……一幕一幕在脑海里掠过……</p><p class="ql-block"> 当然记忆最深的无非是曾经聊过和经历过的那些乐呵事……</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末, 杨医生从北京医学院,侯师傅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同分到陕西地质局地质二队。卫生所医生的她和技术员的他很快就进入了恋爱阶段。那时候野外生活非常困难。一次,在野外工作的侯师傅好不容易从老乡家买了一只乌鸡,托人带给杨医生。从小在北京长大的杨医生一看这鸡除去毛白哪都黑,心想这肯定是病鸡不能吃,第一时间就给扔了。侯师傅回来听说后真是哭笑不得,于是就有了下面的经典:</p><p class="ql-block">侯师傅:人家那是乌鸡,能不浑身黑吗?</p><p class="ql-block">杨医生:我没见过浑身发黑的鸡,就以为是病鸡呢!</p><p class="ql-block">侯师傅:你还是学医的,就不知乌鸡?</p><p class="ql-block">杨医生:我学的是人医,又不是兽医!</p><p class="ql-block">侯师傅:那“乌鸡白凤丸”你该知道吧?</p><p class="ql-block">杨医生:我是西医不管中医事,隔行如隔山你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八二年冬天,我们从隆化搬到承德。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楼房里生炉子。炉子的功能是做饭烧水,烟筒的功能是取暖。当时烧的是石煤,石煤的特点就是不着火,记得第一次用炉子烧水,从早上烧到中午愣是一壶没开。为了解决难题,大家都买了家用鼓风机。这下热闹了。下班回到家,家家嗡嗡响。火苗窜的高,家家尘土扬。衣服就别说了,关键是大人小孩眼睑下方上都会留有淡淡的黑漬,那叫一个统一。于是就有了一段顺口溜:地质四队人,出门带标志,大人和孩子,眼睑留黑渍……</p><p class="ql-block"> 直到八九年,单位对家属楼改造加装暖气,才让地质队人有了一张干净的脸……</p><p class="ql-block"> 今天说着昨天的故事,还是不禁令人捧腹……</p><p class="ql-block"> 后来刘立军两口调回北京,我调离了地质队,老伴回北京陪读,再后来杨医生在卫生所所长的位置上,侯师傅在承德地质勘察院院长的位置上,刘学刚在队办公室副主任的位置上相继先后退休回京。再后来……呵呵,就是现在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回想起我们的经历,既有平淡的生活,又有烦恼乐趣。甭管咋说还是和国家发展同步前行。由软弱贫穷到强大富裕……</p><p class="ql-block"> 现在退休的我们衣食无忧,与欢乐为伴,健康生活成为我们的唯一。想想我们曾为国家付出的微薄之力,看看国家现在给我们的丰厚待遇,知足啦!</p><p class="ql-block"> 聚会结束了,大家依旧意犹未尽,不舍分开。争取吧!勤联,勤问,勤关顾!努力吧!多聚,多聊,多乐呵!……</p><p class="ql-block"> 期待着再次聚会!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于大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