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邢台博物馆,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开元北路181号,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市级综合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5日上午,来到邢台博物馆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邢台博物馆整体建筑风格为唐风元韵,建筑包括一个主馆和四个辅馆,共有井地长风、千年邢窑、邢国史迹、 宋金明墓、镌石昭华、百年大业、邢襄记忆等7个常设展陈。</p> <p class="ql-block">邢台博物馆拥有藏品10000余件,精品文物有商嵌兽首直内玉戈、商“耳为父癸”兽首鋬兽面纹铜爵、唐邢窑“翰林”款白釉罐、错金四神几何纹长颈铜壶等。</p> <p class="ql-block">邢,是邢台最古老的地名,在甲骨文中就有记载,当时被称作“井”。公元前17世纪,西方姜姓井族顺河水东移,迁徙到冀南的时候,以族名命地为‘井’。邢地土肥水丰,百泉竞流,故称“井方”。</p> <p class="ql-block">黄帝曾躬耕于邢台干言岗,《诗经·国风》记曰:“出宿于干,饮饯于言”。并亲率邢人开发利用井水,建井田,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后世邢人为了纪念黄帝的凿井筑邑之德,合“井”“邑”二字为一字,这就是“邢”字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黄帝部落与蚩尤部落曾九战于邢台大陆泽,邢台成为华夏族融合的重要地域。大禹治水于邢台大陆泽。《史记》记曰:“北过逄水,至于大陆(大陆泽)”。</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060年,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筑邢城,建邢国,统辖邢地,历时四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卫国以反间计灭邢,汉简《孙子兵法》记曰:卫之兴也,卫师比在邢。周襄王二十一年(前631年),晋文公伐卫,邢国归晋,邢为晋国属地。</p> <p class="ql-block">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邢为赵国所属。赵王之子赵襄子曾食采于邢,故有襄国之称(邢襄大地一名之由来)。</p> <p class="ql-block">周烈王四年(前372年),赵成侯据邢,邢为赵国信都。</p> <p class="ql-block">“耳为父癸”铭兽首鋬兽面纹铜爵,1992年邢台市旧房开发公司南小汪公园东街住宅工地出土。重790克。一足尖缺,腹部有一洞。此爵为圜体高杯式,杯体偏长而优美。杯壁较直,口沿流折之后有二菌形柱。兽首鋬,三刀形足较长。腹部饰雷纹地兽面纹,一柱外侧有铭文“耳为父癸”。</p> <p class="ql-block">嵌兽首直内玉戈,1992年西周墓出土,重175克。铜兽首锈蚀,有裂纹。援狭长,凸脊,前锋锐尖,有阑,直内,援末嵌铜兽首,阑外二圆穿,内上有圆形单穿。</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分封,设郡县,在邢置信都县,属钜鹿郡,为全国36郡之一。</p> <p class="ql-block">汉高祖元年(前206年),项羽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为常山国都。</p> <p class="ql-block">1921年,邢侯簋出土于内丘县,后英籍希腊人尤氏乔治收藏,捐赠英国大英博物馆。该簋是周朝邢侯姬苴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周公而铸造的。簋内底有铭文八行,记载了周初天子册封邢侯之事。</p> <p class="ql-block">西晋永嘉六年(312年),羯人石勒纳张宾之策,进据襄国。</p> <p class="ql-block">东晋大兴二年(319年),石勒脱离前赵,于襄国称帝,国号“赵”,史称后赵明帝,也是中国唯一一位奴隶皇帝。</p> <p class="ql-block">隋代改襄国为邢州,唐朝李氏一族祖籍也在邢台。隋、唐之际,邢窑达到鼎盛。</p> <p class="ql-block">邢窑遗址</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p> <p class="ql-block">元中统三年(1262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邢台建元帅府。同年九月,改邢州为顺德府。至元二年(1265年),改顺德府为顺德路,隶属中书省。</p> <p class="ql-block">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中国元朝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仪器制造家。</p> <p class="ql-block">邢州古城</p> <p class="ql-block">清风楼</p> <p class="ql-block">玉泉夕照</p> <p class="ql-block">“邢州白瓷甲天下”,邢窑是河北四大名窑之首,是中国白瓷发祥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