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传说

龙的传人

<p class="ql-block">鞑子,即鞑靼,古民族名。又作达怛、达旦、塔塔尔等,为突厥统治下一个部落。突厥亡后,逐渐成为强大的部落。相传元蒙掌权时,鞑子对汉族和其他民族实行高压统治,尤其是把汉族当做最卑贱的奴隶,奉行严厉的民族歧视政策,除建立各级地方元蒙统治机构外,有的地区汉族家里还要派驻一个鞑子兵,用以牵制和监视汉人,汉人称之为“家鞑子”。</p> <p class="ql-block">这些家鞑子无恶不作,白吃白喝汉人的不说,平时要还要拥有绝对的特权。为防止汉人造反,白天不许汉人一起聚集,外出要向家鞑子请假,全村用一把菜刀要由鞑子保管;更可气的是,鞑子拥有对汉人新婚妻子的“初夜权”。汉人对这帮无恶不作的鞑子兵深恶痛绝,恨之入骨。</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一个普通的农民,怀揣着改变命运的壮志,决心用智慧与勇气,为民族的尊严而战。于是,在全国范围内暴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p> <p class="ql-block">故事的转折点,就发生在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月饼,这寻常的节日食品,成了起义的信物。朱元璋命人将起义的密令藏于月饼之中,借中秋节老百姓互赠月饼之机,将起义的火种撤向祖国的大江南北。</p> <p class="ql-block">当夜,一轮明月高挂,起义的烽火瞬间燃遍四野。百姓们手持简陋的武器,以勇气和智慧对抗压迫者。月光下,一场史诗般的战斗上演,最终,压迫者被推翻,汉人重获自由之身。</p> <p class="ql-block">这一夜,不仅推翻了一个朝代,更是智慧与勇气的胜利,是民族精神的觉醒。月饼,从此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它成了智慧与勇气的象征,提醒着后人,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智慧与勇气总能开辟出一条希望之路。</p> <p class="ql-block">我家住在鲁西北平原,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叫“鞑子"的村,如离我们村较近的张鞑子丶李鞑子村。据说,住茌这些村的“村鞑子“比较好,他们不伤害百姓,与乡亲们打成一片,还千方百计为村民谋利益,所以,杀鞑子时他们在村民掩护下免遭一死,后加入汉族成为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