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道~219藏新线自驾

蒲公英

<p class="ql-block">  国道219是世界上最艰险的公路之一。翻越了举世闻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岗底斯山、喜马拉雅山,翻越16个冰大坂过44条冰河,全线经过的大部份地段为“无人区”。</p><p class="ql-block">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道路最险、路况极差和环境最恶劣的高原公路。这就是新疆至西藏的公路。</p><p class="ql-block">219国道起点为喀什地区叶城县零公里石碑,终点为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全程2140公里。途径的地级以上行政区主要是喀什-和田-阿里-日喀则。</p><p class="ql-block"> 从叶城往阿里海拔相差很大,一天之内可以从海拔数百米的新疆地段上升到五干余米的麻扎大坂路段,对几乎所有旅行者的身体素质、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五个人,两台车,出发!</p> <p class="ql-block">原计划二十天的行程,走了二十四天,驾行12000多公里。仍意犹未尽。藏新线,我的户外自驾游,起步即是巅峰!感谢队长殷总规划的超值小众路线,以及他们夫妻两人的专业引导!感谢两位老同学的陪伴及照顾!</p> <p class="ql-block">首站甘南,走进藏王故里,秘境卓尼!</p> <p class="ql-block">金色银耳,还有黑色银耳,生平第一次见到的!</p> <p class="ql-block">路过博峪镇</p> <p class="ql-block">洮砚又称洮河绿石砚,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就成为贡品闻名于世,洮砚石料主要产于洮河流域的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喇嘛崖底,因此地历史上属洮州管辖,石料又濒临洮水,因此得名,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并称中国三大名砚。</p> <p class="ql-block">‌卓尼县的万亩梯田景区‌:这是一个依山而建、层次分明、线条优美的景点,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境内。每年的6、7、8月是油菜花季,景区内布满了层层叠叠的金黄,景色非常迷人。</p><p class="ql-block">这些地方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各有特色,适合不同喜好的游客前往探索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顺道想去色达,结果查询预约还需要两三天才可以排到门票,小遗憾,期待中…</p> <p class="ql-block">‌‌洛克之路‌是一条位于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道路,全长约106公里,连接‌扎古录和‌扎尕那。这条路线因其极具挑战性的路况和令人惊叹的美景而声名鹊起,成为甘南自驾旅游的最经典路线之一。‌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洛克之路的起点是‌卓尼县扎古录镇,终点是‌迭部县扎尕那景区。这条路线穿越了草原、峡谷、瀑布、雪山、溶洞等自然景观,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体验。约瑟夫·洛克,一位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曾在20世纪初在甘南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考察研究,他的考察路线后来被命名为“洛克之路”。</p> <p class="ql-block">撒隆达‌对‌藏族人来说,是一种非常神圣且重要的祈福仪式,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其核心意义在于祈求神灵保佑,表达对‌神山圣湖的敬意,以及向诸神祈求福运,为自己和亲友送去美好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一望无垠的碧绿草原上矗立着深灰色的火山岩,刚与柔的结合竟然如此和谐完美</p> <p class="ql-block">鲜花插在哪里了?</p> <p class="ql-block">姐妹一起扎藏辫儿</p> <p class="ql-block">藏民之家</p> <p class="ql-block">往迭部县方向</p> <p class="ql-block">牧区的王</p> <p class="ql-block">‌格萨尔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这一地区被誉为“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是格萨尔文化资源最富集、表现形式最有特色、文化特征保持最完整、说唱传承人最多、影响力最广泛的地区之一‌1。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区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涵盖玛沁、甘德、达日、班玛、久治、玛多6个县,地理范围与果洛州行政区一致‌2。此外,格萨尔文化不仅是藏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载体,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其史诗《格萨尔王传》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扎着脏辫,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在玛曲县清冷的街道上,看着浓郁的民族风建筑,感受着纯朴厚道的藏族同胞的热情豪爽,那一股无需适应即可融入的亲切是其他地方所不具有的。</p> <p class="ql-block">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卡拉山自西向东,迂回曲折,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形成了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大转弯,隔河与甘肃省相望。</p> <p class="ql-block">‌‌阿万仓湿地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是一个集自然美景与丰富生态资源于一体的旅游</p> <p class="ql-block">今日,正好赶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县第二届年保玉则文化旅游节在细雨中拉开帷幕,千匹良种河曲马组成的马队方阵成为草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马术表演队身姿矫健,展示出草原儿女的勇敢与热情!</p> <p class="ql-block">走进游牧民族的帐篷里,39岁的妈妈已经有了七个子女</p> <p class="ql-block">烧着牛粪,吃着糌粑</p> <p class="ql-block">班玛县属于青海</p> <p class="ql-block">牧民的孩子也像他们的牛羊一样散养着,但各个都很皮实</p> <p class="ql-block">玛崩垭口不仅是青海省达日县与四川省石渠县的分界地标,同时也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它位于G345国道上,是连接两地的重要通道。玛崩垭口的海拔高度为4719米,其地理位置和高度使其成为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地方,同时也是许多旅行者和探险者向往的目的地。此外,玛崩垭口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探索</p> <p class="ql-block">转经轮</p> <p class="ql-block">僧人们在晨读</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家人在祭奠逝去的亲人</p> <p class="ql-block">玛尼石(Marnyi Stone)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玛尼堆。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石渠玛尼堆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而玉树玛尼堆则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p><p class="ql-block">‌规模‌:石渠玛尼堆的规模相对较小,而玉树玛尼堆的规模更为宏大,占地面积比一个足球场还大,石堆的高度和宽度都超过了石渠玛尼堆。</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石渠玛尼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苯教时代,而玉树玛尼堆则与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传说有关,这些石堆上刻有《六字真言经》和各种佛像,成为藏族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文成公主庙</p> <p class="ql-block">离开青海</p> <p class="ql-block">星夜兼程,和牦牛来了个亲密接触,凌晨一点多赶到德格入住</p> <p class="ql-block">最惊心动魄的一段路,两辆车走散了,又遇下雨修路,道路不通,导航迷路,山路上牦牛随意出入</p> <p class="ql-block">德格印经院由德格第十二代土司却吉·丹巴次仁于公元1729年创建,它是四川德格县更庆镇更庆寺的一部分。印经院全名是“藏族文化宝库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藏语简称“德格巴宫”,是西藏三大印经院之一,也是康巴藏区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在历代德格土司和很多著名学者的关怀与支持下,印经院不断地扩建,历经十代土司主持刻印、增补、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才形成了印经院后来的规模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整个印经院建筑高18米,占地面积3880平方米。印经院在历史上曾收藏有超过30万块刻板,近代有所损坏,现有旧板21.7万多块,是藏区刻板收藏最丰富的机构。印经院内分藏版库、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及佛殿、经堂等。德格印经院成立260多年来,德格版书籍不但畅行于整个藏区,还流传到汉、蒙等地区和国外,它不仅以兼容并蓄、版本良好、印刷考究闻名于世,而且也以其收藏各类印版的数量丰富、内容完备,在国内外享有盛誉。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德格县城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雀儿山以西,金沙江支流色曲河下游峡谷地带。地处东经98°34′,北纬31°48′。县城海拔3240米,面积约1.2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及流动人口达到2万余人。县城地势狭窄,南北布局狭长,城北至城南约3.7公里,周边被藏式民居所环绕,为甘孜州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p><p class="ql-block">德格县城为藏区闻名的文化古城,自古为川、藏、青三省军事,政治要塞,也是全县政治、贸易、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一个地方的美并不仅限于它的繁花似锦,而是倾心于它亘古不变的韵味和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在这里不仅让你触摸到大自然的温度,也让你体会得到先人们留下的痕迹。</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世代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纯朴善良的藏族人民用他们的智慧谱写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德格成为跻身于藏区三大文化中心之列。德格藏民宽广的胸怀使更是让这里成为齐聚藏传佛教五大教派的文化名城。有“康巴文化中心、格萨尔王故里、南派藏医发祥地”之称</p> <p class="ql-block">在当地农家乐,参加德格当地人家的婚礼,</p> <p class="ql-block">隆重的婚礼庆典</p> <p class="ql-block">金沙江雅砻江 两江交汇处</p> <p class="ql-block">秃鹫,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孜珠寺位于‌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孜珠山上,海拔约4800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也是‌雍仲苯教最古老、最重要的寺庙之一。‌孜珠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由大成就者第一世穆邦萨东大师创建并传承至今。现任住持为‌丁真祖普俄色活佛。孜珠寺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研究藏族古老雍仲本教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西藏琼涅拉山】2023年9月,琼涅拉山垭口位于西藏自治区G317国道昌都地区丁青县境内。垭口海拔4430米,属高原寒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3.4℃,冬半年气候寒冷、干燥,夏半年温和、湿润,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没有明显无霜期。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雪灾、霜冻、冰雹、大风、洪水、泥石流、滑坡等。</p> <p class="ql-block">安吾拉山口海拔5089米,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字排开的连绵雪山,全部银装素裹,神情冷峻地矗立于天地之间,仿佛一排白衣甲士在列队,其中有两座形如扇面的雪山犹为漂亮,如一对姐妹花并排站列。</p><p class="ql-block">行走在川藏北线317国道上,一路雪山林立,风景优美,宛如行走在画中,而巴青县的安吾拉山口则更是美得犹如仙境一般。</p> <p class="ql-block">索县最高峰岗拉山峰垭口</p> <p class="ql-block">岗拉山口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夏曲镇,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和旅游景点。‌‌12</p><p class="ql-block">岗拉山口不仅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也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它的海拔高度为5190米,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高海拔地区。这里立有一块标明海拔高度的石碑,玛尼堆上挂满了经幡,是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岗拉山口不仅是通往纳木错的通道,也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重要山口。站在岗拉山口,可以眺望到碧蓝的‌纳木错湖,景色壮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然而,由于这里的高海拔,游客在前往岗拉山口时需要注意身体状况,避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p> <p class="ql-block">达木寺位于西藏比如县茶曲乡,是一座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因神秘的天塟台和骷髅墙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走出达木寺,心是沉重的,有生亦有死,即便是富甲天下也免不了殊途同归,不要抱怨生活,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吧。</p> <p class="ql-block">江古拉山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县。从那曲出发,沿317国道驱车前往索县,途中翻越海拔4700多米的江古拉山垭口。</p> <p class="ql-block">巴桥拉山位于‌G317川藏北线色尼区,是川藏线上的一个重要地理标志。</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的宫堡式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布达拉宫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主持兴建,始建于631年,后因吐蕃王国解体而遭破坏。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为巩固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地方政权,重建布达拉宫,并不断扩建,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布达拉宫按佛教坛城布局设计建造,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共13层,是集宫殿、灵塔殿、佛殿、行政办公机构、僧官学校、‌僧舍等诸多功能的大型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品尝纯正的藏餐</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回到拉萨,不到玛吉阿米餐厅感受一下,喝杯甜茶,就算白来拉萨了。 有这么一种说法,青年男女到玛吉阿米喝杯甜茶,不用多久,就会找到自己心中的伴侣。 玛吉阿米坐落在西藏拉萨市八廓街的东南角。玛吉阿米,即藏语“未嫁娘”的意思。 玛吉阿米这个名字,出自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情诗,相传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而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幽会的地方,就是这座土黄色的小楼</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上的藏族店家</p> <p class="ql-block">藏服留念</p> <p class="ql-block">因我去北京办签证录指纹,所以其余人在拉萨住了两天,我回来后我们一起去珠峰脚下</p> <p class="ql-block">‌‌乃钦康桑峰,又称‌宁金岗桑峰,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江孜县,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这座山峰位于江孜县、‌仁布县和山南地区的‌浪卡子县交界处,具体位置在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的317省道旁。乃钦康桑峰的海拔高度为7191米,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位于‌雅鲁藏布江之南,‌喜马拉雅山以北,是‌拉轨岗日山脉的东段部分。乃钦康桑峰的周围耸立着十多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主峰,是西藏中部的四大雪山之一</p> <p class="ql-block">乃钦康桑峰的景色壮丽,山体雄伟,顶部尖锥突起,形如鹰嘴,常年被冰雪覆盖。由于高寒的气候,山峰终年白云缭绕,飘撒粒雪,形成了厚达20至100米的冰层。这些冰层在重力的作用下缓慢移动,形成了多条冰川。‌卡若拉冰川是乃钦康桑峰下的一条著名冰川,它的融水是‌年楚河的东部源头之一,滋养了沿途的居民。</p> <p class="ql-block">嘉措拉山口,也称定日界,这里也是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口,巨大的保护区标牌竖立在公路上,无数的经幡迎风飘扬。嘉措拉山口5248米,水泥标高牌上挂满了五彩经幡。海拔4000米以上植被稀少,天空细腻柔软,山地粗砺坚硬。视野的上半部是纯净的瓦蓝色,下半部是单调的赭红和灰黄。除了灰色的山路,几乎没有生命痕迹。藏民在人迹常至之处扯起经幡,经幡用蓝白红绿黄5种颜色,以其强烈大胆同那天地的单调达成了平衡。</p> <p class="ql-block">318,路过终点,期待起点!</p> <p class="ql-block">加乌拉山口,是前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途中的一个垭口。在世界上唯一可以观赏5座8000米级雪峰的观景平台(从左向右排列的顺序是:玛卡鲁峰、洛子峰、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希夏邦玛峰)。</p> <p class="ql-block">108道拐‌,也被称为“珠峰108拐”或“世界之巅的景观大道”,是前往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的必经之路,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到珠峰大本营的路上。这条公路以其蜿蜒曲折和高度差而闻名,考验着每一位行驶者的驾驶功底。珠峰108拐实际上有125个拐弯,整体呈现螺旋状,最高点‌加乌拉山口的海拔为5210米,而山脚下的海拔大约为4500米,落差约700米。‌</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除了南极北极,还有第三极!地球第三极是指‌青藏高原,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拥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p> <p class="ql-block">穆朗玛峰‌,简称珠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主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边界上。它的岩面高程为8844.43米,雪面高程为8848.8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被誉为“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6500万年前,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边缘的冲撞挤压,形成了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珠峰位于东经86.9°,北纬27.9°,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地形极端险峻。珠穆朗玛峰的北坡位于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珠穆朗玛峰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迹,也是人类探索精神的象征。早在19世纪初,珠峰就成为世界登山家和科学家向往的地方。1953年,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和尼泊尔人‌丹增·诺尔盖首次成功登顶,开创了人类攀登珠峰的新纪元。至今,已有超过1000人成功登顶珠峰,他们发现了多条登山路线,丰富了人类对极端环境的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等地,总面积达33819平方公里,旨在保护极高山生态系统、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该保护区不仅对科学研究具有重大价值,也是当地藏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地。</p> <p class="ql-block">晚上就住在他们家</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阿里,总是少不了一措再措。一个个如翡翠和蓝宝石一般的“措”,美得让人舍不得离开。但也有例外,有个叫拉昂措的湖,人们称之为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其与“世界的中心”圣湖玛旁雍措仅是一路之隔。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据说有时候玛旁雍措上空一片晴朗,拉昂措上空却会是云层翻卷。鬼湖无风三尺浪,常日阴云笼罩,凄风苦雨,浊浪滔天。湖的周围没有植物,没有牛羊,除了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拉昂措周边没有当地的居民,没有生机,一片死气沉沉!</p><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邂逅鬼湖,却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曾经面目狰狞的样子,此刻呈现出蓝宝石一般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突击拉山‌,也被称为突击拉山口,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是通往‌阿里地区的重要通道。这座山的海拔高度为4920米,其地理位置和高度使其成为旅行者和探险者的重要目的地。突击拉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绝佳观赏点,也是连接西藏不同地区的重要垭口之一。‌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突击拉山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其自然美景上,还在于它作为文化和地理分界的象征。当地藏族同胞常说“到达突击拉达坂,就是仲巴的地界”,这表明了突击拉山在地理和文化上的重要地位。此外,突击拉山周围的自然环境恶劣,但景色壮丽,吸引了无数旅行者和摄影师前来探索和拍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自然景观,突击拉山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例如,‌华山医院第二批‌援藏医疗队就驻扎在仲巴,这支队伍是目前全国多支援藏医疗队中海拔最高的一支,体现了人类对高海拔地区的探索和适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突击拉山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的胜地,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文化和地理意义的地方,吸引了众多旅行者、摄影师以及科研人员前来探索和研究。</p> <p class="ql-block">雅江源仲巴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雅鲁藏布江与万山之祖的珠穆朗玛峰一样,是万水之源,被称为藏民族的母亲河。其水能蕴藏量达11347万平方米,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雅江流域是西藏最富庶的地方,其上、中、下游贯通着整个西藏地区。其上游主要河流有紫曲河、促贡藏布、琪玛永荣曲、库比藏布、达荣藏布、荣列藏布、荣居藏布、巴江藏布、乃荣藏布、热格藏布等20余河流汇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雅鲁藏布江江源发祥地系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境内“杰马央宗冰川”,源出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那木那尼峰东端,海拔6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江河源,也是日喀则地区仲巴县吉拉乡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西藏阿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的羌塘高原核心地带,平均海拔4100米以上,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阿里则是屋脊上的屋脊。</p> <p class="ql-block">在这初秋的时节,终于来到这个被称为“藏西秘境、天上阿里”的地方,来到这片让人魂牵梦萦的高原,用心灵去感受高原的奇美,用镜头去展示藏族同胞的淳朴善良。</p> <p class="ql-block">马攸木拉山是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的一座重要山脉,其海拔高度为5211米,藏语意为“母亲的恩惠”。‌这座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还在地理上具有重要的分水岭作用,是西藏阿里与‌日喀则的地理分界线。马攸木拉山口因其高海拔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许多旅行者和探险者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犹抱琵笆半遮面</p> <p class="ql-block">西藏之美对人的吸引是强烈的。无论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峰,赭黄的山体,皆以神秘般的色彩冲撞人们的视觉,而当金灿灿的阳光在群山、江河、荒原、沟壑上勾勒出纵横交错、粗犷黝黑的阴影时,让人不禁由衷感叹大自然的神来之笔</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阿里,总是少不了一措再措。一个个如翡翠和蓝宝石一般的“措”,美得让人舍不得离开。但也有例外,有个叫拉昂措的湖,人们称之为鬼湖,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其与“世界的中心”圣湖玛旁雍措仅是一路之隔。令人感到神奇的是,玛旁雍措上空一片晴朗,拉昂措上空却是云层翻卷。鬼湖无风三尺浪,常日阴云笼罩,凄风苦雨,浊浪滔天。湖的周围没有植物,没有牛羊,除了那些慕名而来的游客,拉昂措周边没有当地的居民,没有生机,一片死气沉沉。</p><p class="ql-block"> 海边人见惯了大海的浪涛,想不到这西藏高原的湖泊倾起的浪也一样令人惊心,涛声如鬼哭狼嚎。</p><p class="ql-block">想不到第二天一大早去看鬼湖,却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昨天一副面目狰狞的样子,呈现出蓝宝石一般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普兰县是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阿里地区南部,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侧的峡谷地带,与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兰县具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境内有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这些地方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旅游胜地。此外,普兰县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国家级、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级非遗项目,以及相应的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传习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兰县的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相对较少。2019年,该县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7969万元。在文化旅游方面,普兰县积极发展旅游业,通过打造‌非遗展示中心、文化展示中心、‌民俗商业街等,致力于将普兰建设成为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兰县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它坐落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是从中国进入印度和尼泊尔的必经之路,具有重要的边防战略价值。因此,普兰县不仅是西藏重要的边境县之一,也是中国在西部的战略要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野羚羊</p> <p class="ql-block">札达土林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境内象泉河谷,分布在海拔3750到海拔4500米之间,总面积约246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典型、分布面积最大的第三系地层风化形成的土林,于2005年被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这些奇特的“土质山林”地貌,是远古时期该地所处的湖盆沉积层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随着水位下降、湖盆抬高,经过亿万年漫长时间的风化剥蚀形成的。</p><p class="ql-block">神奇壮美的札达土林,可誉为“时光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札达土林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这种地貌在地质学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万年前的地质变迁。据地质学家们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到普兰之间是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线递减,冲磨出“建筑物”的层高,历经风雨侵蚀,在壁立陡峭的山岩上雕琢出今日的模样。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这一切全是大自然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古格王朝,一个最接近天空的遥远国度。曾雄踞西藏西部,弘扬佛教,抵御外侮,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然而在辉煌了将近700年后,一夜之间消逝的无影无踪,偌大的古格王国仅留下恢弘的遗址和珍贵的历史遗物。</p> <p class="ql-block">‌‌狮泉河达坂‌是位于‌新藏公路上的一个重要山口,海拔4782米,是通往‌阿里地区的必经之路。这个名称在当地语言中是对“垭口”或“山口”的叫法,反映了该地区独特的地形特征。狮泉河镇,一个海拔4300米的小镇,坐落在国狮公路和新藏公路的交汇处,其名字来源于流经该镇的狮泉河,这条河流发源于‌冈底斯山脉。1964年,随着新藏公路的通车,狮泉河镇得以诞生,成为了连接西藏与新疆的重要交通枢纽。‌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狮泉河达坂不仅是地理上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和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清政府在此设立军事据点的历史,以及后来新藏公路的开通,对研究西藏古建筑中的防卫设施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此外,狮泉河达坂的壮丽景色也是吸引旅行者和摄影爱好者的一个重要原因,站在这里可以远眺阿里高原的壮丽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狮泉河达坂不仅是新藏公路上的一个重要地理标识,也是西藏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和地理具有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狮泉河镇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的一个镇,位于噶尔县北部,东邻‌革吉县,南连‌普兰、‌札达县,西接‌印控克什米尔,北靠‌日土县,行政区域面积为1042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狮泉河镇的常住人口为24112人。该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4年以前,当时属于扎西岗区加木乡境域,1999年建镇。截至2023年8月,狮泉河镇下辖5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藏布社区。‌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狮泉河镇不仅是一个行政单位,也是西藏阿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坐落在高原之上,拥有独特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由于地处偏远,狮泉河镇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成为中印边界附近的重要城镇。此外,该镇还拥有丰富的‌绿色产业聚集区,自2012年启动实施以来,逐渐发展成为阿里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狮泉河镇的名字来源于流经此地的狮泉河,这条河流是印度河的上源,发源于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峰北面的冰川湖,自南向北流至邦巴附近转向西流,最终流入拉达克地区。狮泉河的全长约405公里,流域面积约为27450平方公里,是西藏西部的主要河流之一。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狮泉河镇成为了中国与印度间的重要边界城镇,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拉梅拉达坂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191米,是西藏与‌新疆的分界线。翻越这座达坂意味着进入了西藏,沿途风光壮丽,自然景观丰富。它是新藏线上的重要山口之一,对于自驾旅行者来说,拉梅拉达坂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文化和自然的交汇点。在这里,旅行者可以体验到高原的壮丽景色和独特的自然环境,是探索世界屋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近4300米海拔处的阿里日土县日松乡,天空是领地,湿地是天堂,秋色为背景,鸿雁在天水间欢快穿梭、自由翱翔…</p> <p class="ql-block">世界屋脊那些纵横荒野自由不羁的生灵。</p><p class="ql-block">藏羚羊是藏地野生动物中最机警的一种,一般结伴而行。远远的,那颀长秀美的羊角每每为劳顿不堪的旅人注入一针强心剂</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班公措)又称措木昂拉仁波,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呈东西走向,平均海拔4400米,湖面面积639739.1亩,属东淡西咸,分布在日土境多玛乡乌江村境内,距离日土县城15公里左右,距离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135公里,属自然湖泊生态风光旅游景区。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东西长约150公里,南北平均宽约4公里,最窄处仅5米,平均水深5米,最大水深41米。[1] [2]</p><p class="ql-block">班公湖湖面海拔高度4240米,全湖水面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我国境内有413平方公里,克什米尔境内191平方公里。它的东西狭长约为150公里,100公里在我国境内,50公里在印占克什米尔境内。最大水深为41米,平均水深5米,矿化度2.16克/升,南北平均宽度仅为4公里,是一条典型的河道型湖泊。班公湖狭长的湖体造就了独特的景观效果。汇入班公湖的两条最大支流麻嘎藏布和多玛曲都位于湖体的东段,淡水来源充分,补给量大于蒸发量,湖水的含盐量维持在0.75克/升以内,使湖体东段为淡水湖;而中段和西段淡水补给量锐减,加以中段湖体最窄处只有100-150米宽,湖水在东西方向上的交替不畅,东部淡水很难持续向西补充,使西部湖水蒸发量大于补给量,湖水的含盐量从中部向西部增加至近20克/升,变成咸水湖。</p> <p class="ql-block">班公湖‌,又称‌措木昂拉仁波,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公里处,是中国的内陆湖泊。该湖泊呈东西走向,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公里,约占68.5%;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公里,约占31.5%。班公湖的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是一个高原湖泊,平均海拔4242米。湖泊东西长约134公里,南北最宽处有15公里,最窄处仅40米,湖水由东向西依次为淡水、半咸水、咸水。‌12</p><p class="ql-block">班公湖不仅自然景观壮丽,还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湖中有四个鸟岛,是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天鹅、‌斑头雁、‌鹤类、‌鹳类等。此外,班公湖还是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界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随着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班公湖逐渐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p><p class="ql-block">班公湖的地理位置特殊,它不仅是中印两国的自然边界,也是两国在历史上多次交锋的见证。湖泊东侧紧挨我国‌新藏公路,是新疆与西藏相互联系的必经之地。由于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班公湖在军事和旅游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向边防部队的每一位战士致敬!</p> <p class="ql-block">‌‌红土达坂‌是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松西村以南约11公里处的一个著名山口,位于‌新藏公路K743公里处,是该公路沿途最著名的山口之一。红土达坂的海拔高度为5380米,被认为是新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山口,同时也是中国最高的公路(国道建制)山口之一,甚至被认为是世界最高的国道公路山口之一。这个山口以其红色的岩层而闻名,与高原上常见的黄褐色土壤不同,呈现出明亮的红褐色,是‌阿克塞钦盆地和阿里高原的分水岭。‌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土达坂的自然景观属于高山荒漠类型,气候严寒干燥,降水量稀少。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这里的气候变幻莫测,时而雨雪,时而冰雹,空气稀薄,对旅行者和行车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此外,红土达坂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汇聚地,也是文化和地理的分界线,北行十多公里即是号称藏家第一村的“松西村</p> <p class="ql-block">‌‌松西达坂是位于‌新藏公路北段的重要驿站,海拔5248米,得名于附近的‌松西村。‌‌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松西达坂是新藏公路沿途最著名的山口之一,其海拔高度为5248米,是新藏线北段上重要的驿站。这个地方得名于附近的松西村,被称为“‌藏家第一村”。松西达坂不仅是新疆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生活区,而且因其高海拔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被称为“死人沟”。这里氧气含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年平均气温零下20度,夜晚旅行者通常不敢在此露营。松西达坂的恶劣环境和对高原反应的挑战,使得这里成为考验旅行者意志和体能的试炼场。此外,松西达坂的地理位置也十分特殊,它是新疆进入西藏后的第一个高海拔达坂,翻越它意味着进入了更加严酷的自然环境。对于旅行者和探险者来说,松西达坂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标志,更是一种精神和体能的挑战象征</p> <p class="ql-block">界山达坂‌是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松西村的一个著名山口,它是‌新藏公路沿途的重要景点之一。界山达坂的海拔高度为5248米,属于石灰岩地址特点。这个地方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旅行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探访。‌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界山达坂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松西村,地处高原咸水湖龙木错西南岸,新藏公路K718公里处。</p><p class="ql-block">‌自然环境‌:界山达坂属于喀喇昆仑山支脉‌西罗克宗山与东罗克宗山的鞍部,自然景观以高山荒漠为主,气候严寒干旱,降水稀少,附近无人烟。</p> <p class="ql-block">奇台达坂是‌新藏线的第五座达坂,位于‌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垭口海拔5170米,是219国道上第一个超过5000米的达坂。‌‌12</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奇台达坂的特点包括其平缓的上山道路和“Z”形下山路。上山道路长约25公里,而下山路则是典型的“Z”形路,共有6个回头弯,长约10公里。这里没有深切的悬崖隘壁或连续的剪刀弯,因此考验的是旅行者的耐性。由于海拔高,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的四分之一,很多人在此会出现高原反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奇台达坂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新藏线上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它位于‌里程碑3087+600米处,距离‌赛图拉镇175公里、‌康西瓦达坂100公里、‌大红柳滩45公里、‌甜水海64公里、‌界山达坂197公里。这个达坂不仅是新藏线上重要的地理节点,也是自驾游和旅行者敬畏自然、探索西藏美景的重要一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奇台达坂的周围环境也非常独特,登上达坂后,眼前会出现一片开阔平坦的高原面,天边洁白无瑕的云彩与峰顶遥相呼应,展现出雄壮、悲怆、荒凉、磅礴的意境。这种自然景观与新藏公路的雄壮相得益彰,为旅行者提供了难忘的视觉体验。</p> <p class="ql-block">和田县红柳镇——历史上是实现藏北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和塔里木盆地文化交流、民间来往、物资沟通的一条重要古道。#</p> <p class="ql-block">‌‌康西瓦达坂位于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东端,是219国道上的一个重要地点。‌它不仅是‌新藏公路上的一个重要路段,而且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意义而备受关注。康西瓦达坂的海拔高度和其作为交通要道的角色,使得这个地方在地理和军事上都具有重要地位。此外,康西瓦达坂附近还有‌康西瓦烈士陵园,这是一个纪念为国捐躯烈士的地方,对于了解当地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三十里营房是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赛图拉镇的政府驻地,位于皮山县境内,具体位置在219国道上。这个地方因其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而闻名,它是新疆通往西藏的重要交通要点,同时也是通往边界地带的重要咽喉要塞,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此外,三十里营房还是赛图拉哨所遗址所在地,以及桑株古道的重要一环,这些因素共同使得三十里营房成为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赛图拉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下辖镇,地处皮山县县城南部,东与和田县相毗邻,南与印度控制克什米尔相连,西与喀什地区叶城县相接,北与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8250平方千米。[1]</p><p class="ql-block">原属康克尔柯尔克孜族乡,2010年1月11日,成立赛图拉镇;[1]截至2018年末,赛图拉镇有户籍人口664人;[2]截至2019年10月,赛图拉镇下辖1个行政村。[3]</p><p class="ql-block">赛图拉镇以畜牧业为主,草场面积38万亩,可利用草原而积36.4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8466亩;2011年,赛图拉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69万元。</p> <p class="ql-block">‌‌确定走槡株古道‌,也被称为桑株古道,位于亚洲心脏的喀喇昆仑山区,是一条长达110公里的古老路线。这条古道不仅是‌西藏通往‌新疆的重要通道之一,而且是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分支。它因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被德国探险家‌特林克勒称为“亚洲的忧伤之路”。</p> <p class="ql-block">槡株古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它是连接汉藏、沟通中原与西藏及周边国家的重要商道。在唐朝鼎盛时期,这条古道见证了无数商队和驼队运输和田玉、丝绸、花椒、石榴、核桃以及桑皮纸等物品的繁忙景象。由于其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吐蕃与唐朝还在西域对其进行了数次争夺,史书称其为“驮马古道”</p> <p class="ql-block">1927年,德国探险家‌艾米尔·特林克勒带领探险队穿越了这条古道,历时两个月,从印度列城到达‌塔里木绿洲。他在其著作《未完成的探险》中描述了这段旅程的艰辛与壮丽景色,称其为“亚洲的忧伤之路”,因为虽然这条路充满了挑战和危险,但同样也展示了世界的另一部分,吸引着无数探险者。</p> <p class="ql-block">在抗战时期,槡株古道还成为了“意外”的生命运输线,承担起了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任务。这条古道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还拥有壮美的自然风光,是自驾和徒步爱好者的向往之地。它途经的‌桑株达坂,海拔高达5030米,是整个线路中的难点之一,但沿途的风景和历史遗迹使得这段旅程充满了探索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桑株古道最高点</p> <p class="ql-block">大漠天路</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野骆驼</p> <p class="ql-block">在翻越桑珠古道时,马上就要出山了,轮胎被山石蹭破了,到达皮山县补胎了</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城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中心,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是一个集维吾尔族居民家庭生活、民族风情、传统手工艺、风味美食于一体的开放式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历经2000多年的风霜雪雨,被誉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活化石,也是研究古丝绸之路文化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景区内保存着许多古老的民居和手工艺作坊,游客可以深入体验维吾尔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此外,喀什古城还每天举行开城仪式,这是一项融合了乐舞迎宾、嘉宾入城等传统礼仪的旅游演艺活动,既保持了传统礼仪的基本程序,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体验性和互动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喀什古城景区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值得一游。</p> <p class="ql-block">这也简直太巧了吧!竟然能在喀什古城偶遇许仙同学!</p> <p class="ql-block">农家乐聚餐,偶遇陕西白水籍企业家</p> <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又称‌喀什噶尔山,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是‌昆仑山脉的一部分,属于西昆仑山脉的第二高峰。其主峰慕士塔格1峰的海拔高度为7546米,地理位置独特,地处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东帕米尔高原东南部,经纬度坐标为北纬38°16′32″、东经75°06′57″。慕士塔格峰与‌公格尔峰和‌公格尔九别峰共同屹立于帕米尔高原,形成了一道壮丽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冰山之父”。‌</p> <p class="ql-block">原本计划去的红其拉普因突发摩擦,封路了。</p> <p class="ql-block">吉日尕勒文化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距今约一万年。“吉日尕勒”塔吉克语意为“驿站”,遗址中有一座亚尔特拱拜孜古驿站,伫立在塔什库尔干河边,默默守护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新疆最壮丽的高原,哪里还深藏最后的秘境?</p><p class="ql-block">为此,我们寻向帕米尔最遥远的角落。</p><p class="ql-block">一道道大山如同高墙,不断挤压。</p><p class="ql-block">一小个村子犹如孤岛,夹缝中生存。</p><p class="ql-block">但生活在最边远山村,这里的塔吉克族人却有最温暖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中国唯一的纯种白人,塔吉克族人的鹰舞</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白沙湖留念</p> <p class="ql-block">新疆最壮丽的风光在哪儿?中国最西端,从喀什到塔县,短短290公里,犹如一条驶向天堂之路。</p><p class="ql-block">这是我深爱之地,新疆最美的高原。</p><p class="ql-block">很高兴更多人爱上它,又心怀矛盾,但愿这里的纯粹寂静,不会被改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是一条蜿蜒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公路,因其众多的弯道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也被称为‌瓦恰公路或‌高原天路,是连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恰乡与外界的重要通道。这条公路依山脊而建,蜿蜒穿行在海拔3000米至4200米之间,全长36公里,拥有608个弯道,其中许多弯道达到180度,甚至有270度的急弯,被誉为“中国第一弯公路”。盘龙古道的建设初衷是为了改善当地居民的出行条件,促进经济发展,而今已成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p> <p class="ql-block">烤馕基地</p> <p class="ql-block">新藏线零公里起点纪念碑其实经常被忽略,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家拍照打卡的其实是一个牌坊,整整的纪念碑其实是在路边的小公园里面。不过它的纪念意义远大于游玩价值。跨过这个牌坊,真正的新藏之行就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新藏线起点,天路零公里,昆仑第一城,路碑早已换,零公里还在!</p> <p class="ql-block">位于美丽的新疆塔里木盆地腹地的罗布泊,曾经是一片水草丰沛的湖泊,绿草成荫,牛羊成群。但如今,罗布泊已经干涸地开裂,成为了高温酷暑,风沙肆意的戈壁,这里也被称之为“死亡禁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19西藏段是一条世界级景观大道!全</span>世界平均海拔最高只有中国人可以全程走完的中国极致美景!当之无愧的国之王道!慢行219国道,是一种体会中国辽阔疆域和爱国情怀的旅程,祖国壮丽的山河与历史奇迹,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辽阔与中国人民的伟大!感受到了天地日月之间的浩然之气!我爱你!我的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