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是德国第五大城市,全名叫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以与德国东部的奥得河畔法兰克福相区别。它是欧洲央行所在地,是发行欧元的地方。它的得名与查理大帝打仗从这里渡河有关。相传在8世纪的一天,查理大帝打仗时想从美因河渡河而不能,正无计可施时,看到一只母鹿涉水向河对岸走去,便寻迹而渡过河去,转危为安。于是在这里建了一座城,取名法兰克福,意思是法兰克人的渡口。从此这里就慢慢的发展起来了,2021年成为全球城市500强的24位。 我们是6月24日下午3点钟到的法兰克福。先去的老城中心——罗马广场,旧市政厅也在这里。广场建于中世纪,1944年被英国空军炸毁,二战后重建,如今仍然保留着中古街道的面貌。广场的中间竖立着正义女神喷泉,西侧是市政厅,其三个山形墙的建筑物,是法兰克福的象征,东侧是帝国大教堂。我们去的时候,正值欧冠联赛小组赛比赛正酣期间,广场上一个摄制组在采访法兰克福的球迷,“欧耶诶欧耶欧耶耶”的欧洲足球比赛的经典歌声响彻云霄,呼叫声、呐喊声震耳欲聋,好不热闹,围观的游人也被他们的激情所感染,大部分都“欧耶欧耶”的参与了合唱,有的则见缝插针的找角度与风流倜傥的主持人合影,如愿的兴高采烈,没有如愿的也满脸笑意,整个广场就像欢乐的海洋。 从罗马广场东侧穿过半木造市民住宅,就来到了与罗马广场一街之隔的法兰克福大教堂,它是一座哥特式教堂,建于13—15世纪间,14世纪日耳曼皇帝就是在这里加冕的,1562--1797年间,有十四位罗马帝国的皇帝在此举行加冕典礼,“皇帝教堂”就是最好的注释。 美因河上的铁桥也是法兰克福的标志性建筑。美因河是莱茵河的支流,河水清澈,波光粼粼,是法兰克福的母亲河。过去,这里只有一座吊桥,很不便于两岸车辆和人员往来,19世纪该城居民便多次向市政厅反映修建一座新桥,改善两岸交通,无果。于是,市民和工商业者自己组织协会,自己筹资,1869年开始在河上修建这座以协会名称命名的“铁桥(Eiserner Steg)”。刚开始过桥是要缴纳“过桥税”的,以偿还建桥资金。后来法兰克福市政厅看到铁桥改善两岸交通的作用,出资偿还了建桥资金。随着上下游桥梁的增多,车辆过河逐渐便利,此桥就多番改建,直到1993年才成为了哥特式钢架结构的人行桥,成为了到访法兰克福游客的打卡地。徜徉在铁桥上,感觉桥梁特别地厚重结实,美因河水在桥下不知疲倦地流淌,一艘艘游轮从桥下缓缓驶过奔向远方,河北的现代化建筑与河南绿荫掩映下的尖顶教堂相映成景。 铁桥两边护栏上挂着不同颜色、不同材质和不同形状的同心锁,它是世界各地到此一游的爱侣们的誓言之锁,心愿之锁,爱恋之锁!一把锁就是一个爱情故事,抚摸它,凝视它,仿佛打开了一本本厚重的爱情诗篇,一个个精彩绝伦、鲜活感人的爱情故事扑面而来:山盟海誓,矢志不渝;青梅竹马,一往情深;佳人才子,比翼齐飞;天长地久,白头相守;相濡以沫,情投意合;郎才女貌,志同道合;红豆相思,纸短情长……美好的爱情故事熏染了铁桥的浪漫色彩,奔流不息的美因河水,把浪漫带向了世界各地,接踵而至的游人,把爱种植在了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