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文字 / 东瑞(黄东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照片编选 / 蔡瑞芬</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写文章写了半个世纪,如果要问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我想有两条,一是尽努力把文章写好;二是不写最累。尽力写了,依然欠好,事关天份和水平,非战之罪;不写感觉最累,说明写成了习惯,假以时日,就可以将文字运作得娴熟。</span></p> 阿文(黄银英拍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个旅行团的领队兼导游也是,能力或有高低,但尽了责,也就对得起良心。好或差的评价,只能任由他人评说了;差,也许事关能力,何况评价未必全说得正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对阿文说,我要写篇《阿文颂》,他以为我说笑,我说,是认真的,我几乎所有小小说的主角都是小人物;我们的世界基本上都是由小人物组成。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忠职守,散发了人性的光辉,行行出状元。</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文就是这样的资深领队兼导游。</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领队兼导游素质的优劣,对旅行社的名誉和业务关系与影响巨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文因李天亮熟悉而被请来做我们“2024年仲秋新疆游”的领队兼导游。在红磡大环山的金兰会所的茶话会上,他对十一天的行程做了详细的介绍,还解答疑问。这个时候的印象,仅在外观,看上去的他,不愧为一位大帅哥。</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之后在途中的11天,他的出色,爆了大冷。他不仅有英俊帅气的、迷倒女性的好看面孔,而且还有令人震惊的工作劲头、超强的能力,将他的领队兼导游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感动了团友们。阿文11天旅程的倾情、全力的付出,把“全心全意为团友服务”这一句话用完美的行动圆满诠释,生动感人。</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长途旅游车上,他像检票员那样,几乎天天从车头走到车尾,不过不是检票,而是成了‘点心饮品大使’,派各种各样的水果美食,酸奶、葡萄、苹果、梨子、大枣、巴旦木、龙须糖,以及团员带来分享大家的花生、饼干、印度尼西亚糕点……接着回头再派干湿纸巾,配搭他的新疆导游阿兰(也叫小苏)则紧随其后,派垃圾袋。车子在惊险万端、颠簸不平的山路行驶,我们系着安全带,犹怕人飞出窗外,而他们却如履平地,在狭窄的车子甬道上来去自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到一个景点,他和阿兰在车门下扶大家下车,游览结束,抵达酒店,他的速度非常快,第一个下车跑去酒店柜台办手续,团员慢慢拉着行李,还未坐在沙发上休息,他已经在高喊名字,一一派房卡了。效率之高令人惊讶。更叫人欢喜的是,下车之前,他除了交代次日的温度、起床、早餐、集合时间、行程、里数等等细节用口说几遍,还在微信群组里用文字精要地写了一次。</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每天早晨,他化身为酒店的职员,大家还在等着吃早餐;他在洗手间用水龙头的水紧张地洗葡萄(准备分给大家吃)后,协助酒店职员将大家的行李搬到小推车,又帮司机将一个个皮箱搬进旅游车肚腹里。他用“迟到罚款100”的奖罚办法把我们这些长者们管理得服服贴贴,每天,车子总是按照预定的时间准时出发。</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旅途中无论在酒店餐厅或市里饭馆,他和阿兰为大家吃好操碎了心。他和阿兰,比餐厅服务员还勤快,一会拿来缺少的碗筷,一会协助厨房端菜捧饭拿酒,一会通融厨房,调整菜式,他和阿兰看到饭菜剩很多,就非常着急忧虑,好像父母般看到自己的孩子吃吃得少、吃不好而伤心难过。以前的一些旅行社,饭菜量质固定;一只牛角酥,都会争先恐后地抢;吃相难看,令人倒尽胃口;哪里能像阿文那样,调配鱼类、青菜等给大家?稍微吃不惯阿文尽量满足大家。</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阿文不像一些导游,摄影差劲或不太愿意为团友拍照,他明白游客的心理,都爱打卡拍照,主动为大家拍照,懂得怎样拿景,而且能掌握节奏,有的团友摆了七八款,而前方又排了长龙等他拍摄,阿文则顾全大局,每对或每人只给拍两至三款就OK。他的名言是“拍照不需要技巧”,其实意思就如巴金说的,写文章是无技巧的技巧,孰能生巧,效果还不错;阿兰在为团友拍摄的磨练下,摄影技术也大有进境。难得的是,阿文还经常捕捉一瞬间消失的精彩山水、风景片段,拍摄成视频或照片,留下记录,分享大家。</span></p> 阿文沙龙《天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论身手体魄,我亲眼看到他在那拉提金陵山庄,为大家提皮箱,一手一个大皮箱,走下十一二阶台阶,脸不红来气不喘;在巴音布鲁克,他从马路上下到草原拍摄大群羊群之后,听到团友请他拍照,他一口气从很陡的斜坡冲上来,看得好惊险。他体力足够,身手灵活,还有一颗乐意为大家做事的心。</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论口才,阿文“没的顶”,标准的普通话,字字咬音清晰,幽默加夸张,令车内常常笑声飞扬,驱走旅途上的寂寞和疲劳;他说话的重点,在于旅程的注意事项和一些风俗人情,而阿兰重在有关新疆的民间传说、各种历史典故和爱情故事,磁性的声调最初令个别团友听得吃力,慢慢也习惯了,无不被她的热情、积极、朝气昂扬的工作精神所感动。</span></p> 阿兰(杜威文拍摄)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三十年来,我们参加不知多少次旅游团,有些加入后,才知道好像被卖猪仔一样,素质差的领队导游志不在带团,兴趣只在迫使团友购物敛财,花在购物的时间不知多少?常常有一种被砍得一颈血的感觉。还有,到了一个景点,导游或领队远远在下车地点等候,不肯替团员拍照,如此等等,犹如赶鸭子,匆匆走过场。哪里有像阿文、阿兰那样的,全程跟足,像是我们的大保姆,包揽一切,什么都做,不该做的也做。受阿成阿兰的照顾,我们都成了他们的小儿女。借瑞芬对阿文说的一句话:阿文真是一位暖男!</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的高潮是在昌吉的农村。绵绵细雨中,大巴士停在葡萄园外,我们看到阿文下车和他的家人们热烈拥抱。原来我们被带来参观他姐姐家的葡萄园外,还允许任意采摘带走。通常我们见惯的是“假公济私——利用公家的身份,一些灰色地带和资源,巧妙地肥了自己的腰包。例如乘着自己的领队导游身份的方便,不顾利益冲突,让大家参观他姐姐的葡萄园,采摘后称重付款。事实是倒过来,团友们回港前,每人都获赠一盒葡萄。手笔之大,也很震撼团友的心。回到香港后,我们将葡萄分赠亲戚好友、邻居楼下,无形中也就宣传了新疆。我们在在商言商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未见过这样颠覆认知的举措。</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像新疆这样大而美的、旅游资源极端丰富的旅游胜地,正需要像阿文和阿兰这样优秀的导游率领游客游览,那会是一种锦上添花,令新疆客源之多达到一种极致。推而广之,祖国那样地大物博,如果旅游业从事者,个个都是阿文,素质也很阿文,中国定会变成一个真正的旅游大国,完全指日可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东瑞,原名黄东涛,祖籍福建金门。在印度尼西亚度过青少年时代,六十年代初期于雅加达巴中读中学。一九六零年九月至一九六四年八月在集美中学就读至高中毕业(46组)。一九六九年国立泉州华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一九七二年移居香港。曾任《读者良友》《青果》编辑。一九九一年与蔡瑞芬女士创办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任董事总编辑。业余从事写作。作品多次获奖。一九九零年以《山魂》获得香港市政局“中文文学创作奖”散文组冠军。二零零六年荣获“小学生最喜爱作家”,著作《校园侦破事件簿》获选“中学生好书龙虎榜十大好书”及“最受小学生欢迎十大好书”。二零一一年获中国郑州小小说组委会颁发“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二零一二年凭《转角照相馆》获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小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二零一三年五月获郑州颁发小小说业界至高荣誉“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二零一六年一年内更获四个奖项,如“世界华文微型小说杰出贡献奖”等,而长篇小说《风雨甲政第》《落番长歌》获得金门县文化局颁发“第十三、十四届浯岛文学奖长篇小说优等奖”等。自八十年代起历任各种文学创作比赛评判达百余次,如香港市政局中文文学创作奖、香港公共图书馆学生中文故事创作比赛、澳门文学奖、青年文学奖、马来西亚乡青文学奖、印度尼西亚华文历届金鹰杯文学奖、新加坡文学评论奖评判等,并曾受邀在大陆郑州、上海、泉州、港、澳、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隆、泗水、棉兰、楠榜、牙律、马来西亚吉隆坡、金宝、新加坡等地大、中、小学和各种文学组织演讲文学课题。现受聘为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副主席、香港华侨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香港儿童文艺协会名誉会长、印度尼西亚华文作家协会海外顾问等;现任香港华文微型小说学会会长、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副会长、香港金门同乡会副会长等。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著作已出版《迷城》、《暗角》、《人海枭雌》《出洋前后》、《蒲公英之眸》、《天使的约定》、《转角照相馆》、《雪夜翻墙说爱你》、《失落的珍珠》、《无言年代》、《飘浮在风中的记忆》、《为何我们再次相遇》、《走过红地毡》、《雨中寻书》、《边饮咖啡 边谈文学》、《流金季节》、《我看香港文学》、《艺术感觉》、《晨梦夕录》、《校园侦破事件簿》《风雨甲政第》《落番长歌》等近150种。</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