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月啊!》(上)卷首语】</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11,农历甲辰年八月初九,周三,阴雨天。</p><p class="ql-block"> 昨日午后下雨,庆幸这甘霖来得及时,殊不知其却一发而不可收,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且雨势之大不容小觑,直觉得过犹不及,太过浸淫,太过粘湿,太过溽热,甚至觉得和黄梅天有得一拼。</p><p class="ql-block"> 奈何世事容不得横加干涉,自有其安排,也往往事与愿违,亦实在令人无可奈何。最好的应对,便是顺其自然,便是心平气和,便是臣服其中,便是如如不动……</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客观环境影响生活的话,生活有时难免不太理想,但庆幸自己始终没有放弃,并总是正向思维,坚信美好总在。当然,热爱生活的同时,也可表现为偶尔不爱,如时而精神会焕发,而时而意志却消沉,这并不奇怪。诚如诗人王计兵所言:“我时常/万念俱灰。也时常死灰复燃”。这是人之常情、常态吧?!即便伟大如大作家的托尔斯泰都未能幸免。他在日记里写道:“1858年9月19日:很愉快。决定了,应当爱、应当劳动!就这样。/1858年9月20日:很累。不想爱了,也不想劳动了。” </p><p class="ql-block"> 于我而言,今日的阴雨,的确令人情绪有点消沉,体感也累,加之昨夜后半夜三四点才迷糊睡去,辗转反侧,睡眠质量并不高,一直时睡时醒,昏睡至今下午才起来。好在起来后,立马自我警示,调整身心,自我勉励,提振精神,投入日常尘事的同时,不忘每日例行的修行功课。</p><p class="ql-block"> 梁漱溟言:“人活着不难,活着不生厌世之感难。”越深入世间,越是如此。因此,“江湖再见”,既是不错,亦非幸事,顺其自然即可。热爱生活,与多情善感亦非矛盾,时常消极者亦可能常觉生活的美好。无怪乎有人调侃道:“没出息没关系,有气息已经很棒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一切尽在你自己!情绪之喜乐和悲愁轮替,如同日月之阴晴圆缺,实在正常不过。世界尽管不那么理想,但我们还是应感恩“存在”的伟大。爱与不爱,亦是常态。无须四季常青,疲惫时枯萎,快乐时开花即可。顺缘、平和、感恩地活着,自然会觉知和拥有美好。</p><p class="ql-block"> 因此,“但愿你幸福,不致在风暴中/别过脸去”(丝绒陨)!</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将阳历九月上旬的点滴所感汇集于《九月啊!》(上)中,并分享与你,愿您喜欢!愿您开心、吉祥!</p> <p class="ql-block">1,20240901。【《我漫行的八月》(中)卷首语】</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01,农历甲辰年七月廿九日,周日,多云转晴天。</p><p class="ql-block"> 今日,连同昨夜,可谓是一整天的昏睡,并时睡时醒。昨夜半夜两点多躺下,辗转反侧、反侧辗转了好一会,才迷迷糊糊睡去,今晨七点多醒来一次,复又睡去。如此这般,时睡时醒了好几次,直至傍晚才起来,才不得不起来。</p><p class="ql-block"> 奇怪的是,这期间并不觉着饿。本想干脆就不起来了,就当是今晚早睡算了,干脆明日起来。然则,想着今日的例行创作还没完成,还有些事得做,必须得完成啊,便不得不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起来后,照例地,简单梳洗和清理,煮水泡茶,倾倒垃圾,熬些绿豆汤(今日还有点想吃绿豆汤,也想把现有的一些绿豆尽快消灭了),煮了两根玉米(现有的玉米也得尽快吃)。随便吃点,全当果腹。</p><p class="ql-block"> 生活平淡如水,稀松平常。远行回来后,似又逐步在恢复慵懒散漫和随意静宁的生活,仿佛亦是从动如脱兔转入了静如处子的状态,或者说也是从显在、动态生活复又转入“宅居”、静态生活。</p><p class="ql-block"> 其实,动态和静态、内在和外在,本就是一体两面,只不过表现形式和突出重点貌似有所不同,貌似此一时彼一时也。而且,无论是置身于、沉迷于大自然的美景,还是在屋里静坐独处,于我而言,都是因环境不同而在突出重点地觉受、体味这种“一体两面”。</p><p class="ql-block"> 我在这种觉受和体味中,天地人都成为了我观想、觉照的对象、环境以及其它更为扩展的“一切”。我喜欢这种舒展的生活和存在方式,喜欢这种逸兴壮思,从中我既获得自由和散漫,同样其亦在喂养着我的灵气和呼吸乃至更多。</p><p class="ql-block"> 所以,“远游”或“远行”或“漫行”,有时并非指身体在外的行动,更指心之所向、心之所及。因而,“远游”或“远行”或“漫行”有时亦不一定是有形的,它完全有可能臻于或遁于“无形”。</p><p class="ql-block"> 诚如此刻,我很喜欢这种臻于或遁于“无形”的状态,并于不断回味中,感悟更多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木心先生说过:“一年容易,春季最好,夏令爱男子,冬天爱少女,秋高气爽爱自己。” </p><p class="ql-block"> 此刻,阳历九月到了,愿你永远置顶自己的感受,既爱自己的明媚,也爱自己的破碎。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只可爱的幼兽,需要时时被关爱,需要给予其力量。而当你喜欢自己的时候,世间万物都会喜欢你。</p><p class="ql-block"> 愿你以及你的生活都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将《我漫行的八月》(中)分享与你,愿您喜欢!愿您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 美篇地址:https://www.meipian.cn/56f7y3sa?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3341117</p> <p class="ql-block">2,20240902。【《我漫行的八月》(下)!》卷首语】</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02,农历甲辰年七月卅日,周一,晴转多云天。</p><p class="ql-block"> 今日,是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而且,今日是2024年第三十六周的第一天,距离2025年还有120天。</p><p class="ql-block"> 流年流月若此,于江南此地来说,仍是身上常粘湿,动辄出汗多,但也是爽然清凉天在望了。</p><p class="ql-block"> 此刻,恰听到了电台正播报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某地方,已开通暖气了,说是那里的年平均温度在零下。世界之大,千差万别。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啊。同样刚进入九月,此地仍用冷空调和电扇,彼处却已在供暖气了。</p><p class="ql-block"> 爽然清凉天,毕竟已在望,令人身心无不向往和渐趋清凉。诚如: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焚荡淫怒痴,圆照了见佛。五彩图圣象,悟真非妄传。扫雪万病除,爽然清凉天。赞此功德海,永为旷代宣。</p><p class="ql-block"> 岁月不声不响,我且不慌不忙,亦越加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如果说,时间是海洋,我则是岸边的礁石,永远被崭新和不同的波浪冲打和拍击,却一直未曾动摇,也未被磨损,但变得更加圆润了。因而,于我而言,时光既是如此倏忽匆匆,却又如此恒定长青。</p><p class="ql-block"> 波伏娃说:“因改变而软弱,因改变而强大。”无论如何,改变的程度和结果,端看各人的认知力、意志力、行动力和觉悟力。</p><p class="ql-block"> 一生不长,一日不短。一日慢慢,一生漫漫。日常因琐碎雷同而显冗长,一生因探寻意义而转瞬而过。追忆似水流年,恍如昨日即是今日、今日亦是昨日,而明日可能亦是今日或者今日可能亦是明日…… </p><p class="ql-block"> 那么,保持从容平和,以慢慢生活彰显漫漫人生吧。</p><p class="ql-block"> 如此,我更加敏锐地觉受和感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以文字不懈表达,用心深切表达。</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将《我漫行的八月》(下)分享与你,愿您喜欢!愿您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 美篇地址:</p><p class="ql-block">https://www.meipian.cn/56g3kami?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3341117</p> <p class="ql-block">3,20240903。【老调新弹•一萼红•即感】</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03,农历甲辰年八月初一,周二,多云转阴天。</p><p class="ql-block"> 今日,进入农历八月了,意味着离新年春节亦不过三分之一略多时间了。</p><p class="ql-block"> 今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迷上了躺着特别是似睡非睡或闭目养神间听天猫精灵播送长篇都市玄幻小说,竟然一发而不可收。不仅听着不累,比用眼阅读轻松,可见耳根之圆通好用;而且对于小说文句的推敲铺陈、结构和格式的把控,以及各类知识和场景的运用等,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描摹。而且,它好像形成了第三平行世界(似睡非睡间的力量和作用最强),它和作为“睡着”时的梦境所形成的第二平行世界一起,共同展示了多样世界的诸多可能性,无疑亦是对“清醒”状态时娑婆世界的弥补和丰富。</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自然地想起了一些名人的话,并体悟更深:</p><p class="ql-block"> 麦克斯•埃尔曼的话:“对待自己温柔一点,/你只不过是宇宙的孩子的子,/和植物、星辰没什么两样。” </p><p class="ql-block"> 奥斯卡•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弗吉尼亚•伍尔夫说:“也许我不会变得'著名'或'伟大',/可我要继续冒险,/继续改变,开阔眼界,拒绝被人践踏,/重要的是释放自我,/不受限地找到自己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大画家黄永玉说得真好:“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p><p class="ql-block"> 鲁皮•考尔也说得好:“你爱自己的方式,/会教会他人如何来爱你。”</p><p class="ql-block"> 这些句子,在美好的九月,会引起更好的共鸣。如果说,八月很适合看巧云,则九月无疑是很好的月份。如林清玄所描摹,“中秋圆月、云淡风清、温和爽飒”,都在九月。而且,“三四月做的事,八九月自有答案。”(余世存)</p><p class="ql-block"> 进入阳历九月第三天的今日,天气还是闷热,电扇通宵达旦,扇个不停。每日温水冲凉,仍是粘热不爽。不过,心中已植入清凉,通过静宁获得清凉,通过清凉提升祥和,通过祥和增进慧悟。</p><p class="ql-block"> 夜已黑。晚安!</p><p class="ql-block"> 《一萼红•即感》词云:</p><p class="ql-block"> 天时阴,园植繁茂许,石几挂绿簪。曲径石卵,墙腰枝老,密叶层叠沉沉。新植共园成家筑,犹四季常青引蝶禽。此心拳拳,万物谐在,快意登临。</p><p class="ql-block"> 娑婆世界尘事,观云赏山水,目及荡心。感悟多几,念思舞燕,恍然幻境迷寻。记日日点滴感集,融天地日月明光金。待得积淀厚时,静水流深。</p> <p class="ql-block">4,20240904。【老调新弹•念奴娇•秋光】</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04,农历甲辰年八月初二,周三,多云转晴天。</p><p class="ql-block"> 天气很好。九月的天光有一种干净爽飒之美。昼夜依旧轮替,周而复始。不过,流光倏忽,良辰短暂,寻胜的意图却常在、长在。只愿追风赶月,不留遗憾。</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琐碎日常的物质生活是轨道、体制内,则理想和精神生活便是旷野、体制外。对此,现实和理想,如何排序?月亮和六便士,如何平衡?如何探索和找寻出真正适合自己的较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诸如此类问题,如这黄昏明艳的霞光般,在此时此地,又一次喷薄而出。而心底,似乎积攒的底气更足了,并有信心走得更远更好。当然,这种底气,重点是尽最大努力对浮尘日常进行调整、修补和完善,把扑面而来的平淡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样挺好。这是修行,亦是在感恩、享受世界,这未尝不是英勇。</p><p class="ql-block"> 进入处暑节气以来,江南此地,“秋老虎”仍在肆虐,气温还在三十多度,闷热仍是如影随形。刚花了一个多小时清洁屋子,又是满头大汗、汗流浃背。所幸,已非那种“三伏天”的燥热了,新秋之味已然在上了。</p><p class="ql-block"> 夏日终究是要过去了,连江南此地天上的云也是,已一改夏日时的浓云成块之貌,而显疏散自如之状了。初秋之云的飘逸、纤巧、轻盈,尚不至于令人“伤秋”,加之秋光轻浅、秋水如镜,倒是会引人遐想,浮思翩翩。</p><p class="ql-block"> 再三日,便进入“白露”节气了。想到秋意会更浓了,心底涌起了欣喜和雀跃感。</p><p class="ql-block"> 《念奴娇•秋光》词云:</p><p class="ql-block"> 争流屏舸,忆少时,尝与密林为侣,秋高气爽人聚到,欢闹美景无数。秋风爽凉,秋光消愁,更祈甘霖雨。秋意摇动,昔今凝成诗句。</p><p class="ql-block"> 光暮,园枝婷婷,行人少见,疏散浮云去。静观斜阳艳渐落,旷对夏过秋驻。初秋绽新,风颜抚浪,乐此人间住。感悟多少,日日词文诗句。</p> <p class="ql-block">5,20240905。【老调新弹•浣溪沙•晚安】</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05,农历甲辰年八月初三,周四,晴转多云天。</p><p class="ql-block"> 仍是好天。</p><p class="ql-block"> 又到黄昏,出门赴约,也同九月做郑重的欢聚。</p><p class="ql-block"> 日光渐微,夕阳沉沉西坠,然余晖仍惊艳铺陈。无云遮蔽的一大片青天在和谐微笑着。须臾,有一些秋云薄薄散去,夜色亦逐渐浓郁了。</p><p class="ql-block"> 远行回来后,好几天未出门了,确切地说是未去市里看看了。本地和周遭的情况更多的是从网络世界和广播得知。</p><p class="ql-block"> 不过,生活每日仍是“遇见”和“错过”的交替轮转,仍在纠纠缠缠和兜兜转转。当然,各种相关场景,始终在场的,也只有自己。但是,也有不少时候,可能对自己亦视而不见,或自我博弈,甚至无法认清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不过,都没关系。</p><p class="ql-block"> 见山、见风、见自己,即使是不一样的自己,也都是自己。燕七在《蒲公英的梦》里说得好:“风吹散了我们/但愿会把我们再吹拢/或者,让我们独自成林。” </p><p class="ql-block"> 初秋的夜晚,清朗、沉静,暑气貌似歇止了,但体感仍热,行动的车内仍开空调。包厢内,空调的凉意渗入,缭绕于房内,熏熏然,令人舒爽。而觥筹交错、热语寒暄、阔论高谈,更是把欢聚推向高潮。人来人往,事来事去,缘分顺应,风轻云淡……</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归程伴随着秋风。突然想起了春上村树的话:“风带着一种意图包拢你、摇晃你。风知晓你心里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晚安!</p><p class="ql-block"> 《浣溪沙•晚安》词云:</p><p class="ql-block"> 江南秋里驻彩旌。语热论阔碰金觥。聚欢凝化词韵声。</p><p class="ql-block"> 须臾尘情宽爱恨,无常朝暮乐前程。娑婆世界总怀情。</p> <p class="ql-block">6,20240906。【老调新弹•念奴娇•存在】</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06,农历甲辰年八月初四,周五,晴转多云天。</p><p class="ql-block"> 好天晴日,总是令人心情亦晴朗,乃至涌起无穷感恩情愫。</p><p class="ql-block"> 不知从何时起,每日仰观天象已成了习惯,成了不自觉中之必做动作。倘若云朵漂亮、晴光朗照,便更是会仰观久一点。特别是,我对云天情有所钟,总是觉着:娑婆世界似乎越来越“卷”,人间无处不存在苟且,好在还有云朵、还有彩云,似乎会驮着浮尘旅人短暂奔赴浪漫和自由。</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伫立于南园鹅卵石曲径上,仰观着云天,凝望着晴空,缤纷厚重的情意自然涌现,既是感恩、庆幸渺小如蜉蝣般个体之“存在”,亦是在祈祷和臣服于天地万物之伟大“存在”。 </p><p class="ql-block"> 很久未闻之鸟儿们的啁啾声,在这午后,在这晴光朗照、云朵漂亮的午后,竟然此起彼伏、彼伏此起地响起,热闹了好一会,令人惊艳。看来,其完全接棒了已逝的蝉鸣,重出江湖了,颇有“舍我其谁”之慨而慷之勇和浩然之气概。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突然间,令人犹如置身春天之境,这种时空的逆转或递进,很是奇妙。</p><p class="ql-block"> 由万物“存在”而自然想起了“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观点:“存在先于本质”。以人为例,可否认为,首先有人,人遇见自己,并在娑婆世界涌现出来,然后再给自己探寻和下达定义?如此,在每一次的选择中不断接近答案、不断靠近人的本质。如此看,此观念不免有点悲怆,因为人在旅途,永远在成为“自己”的路上,却无法真正抵达“自己”。也即,人始终处在有常与无常中,想活明白却又很难活明白……</p><p class="ql-block"> 诗人辛波斯卡眼中的“存在”,一针见血:“我偏爱惦记着可能性,存在自有其理由。” </p><p class="ql-block"> 其实,仔细思忖,路有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重在对选择无怨无悔。如此,活着怎样都行,都能过好。因此,无需自加太多压力,而要不断消解压力,如此才好。对此,弗吉尼亚•伍尔夫说得好:“我只管静静地走好我的小路,我要关爱别人,我要无拘无束地飞翔,生活如此,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 </p><p class="ql-block"> 愿你成为自己的发明者、创造者!愿你是自己的种种可能性,以及是自己的一切未来!</p><p class="ql-block"> 《念奴娇•存在》词云:</p><p class="ql-block"> 晴日凝望,问云意、超逸漂移何会?天造地设,且认作、时空浑然无界。朗照新陈,鸟鸣四面,舍我其谁势。无常尘事,顺缘乐活生计。</p><p class="ql-block"> 欣观仁智达人,见解怀远,经典千秋递。文意大江,汇流到、娑婆学海无际。温故长驱,知新兼顾,反思中成事。蝼蚁渺微,探胜叩问终对。</p> <p class="ql-block">7,20240907。【老调新弹•菩萨蛮•白露】</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07,农历甲辰年八月初五,周六,晴转多云天。</p><p class="ql-block"> 重要的是,今日“白露”(外文名:White Dew)节气莅临。此节气为全年之第十五个节气、秋季之第三个节气,意指太阳到达了黄经165度,斗指庚,阴气渐重,凌而为露,而秋为金,金为白色,故名“白露”。此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孟秋(初秋)结束、仲秋开始。 </p><p class="ql-block"> “白露”节气莅临,气候逐渐干燥,昼夜温差变大,天气渐渐转凉。其物候有三:“鸿雁(一大一小,两种不同的鸟,二月北飞,八月南飞)来,玄鸟(燕子,北方鸟,春分来,秋分去。南飞带来生机,北去则:“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归,群鸟养羞(馐:美食。指纷纷储食以备过冬。“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农事活动则重在灌水保温。</p><p class="ql-block"> 此时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有:收清露(“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酿五谷酒、饮白露茶、吃番薯、喝米酒、祭禹王、吃龙眼、采十样白(十种带白字的草药)、祭土地神(秋社)、赏菊等。相关起居养生则重在防燥、滋阴、润肺、益气和“贴秋膘”等,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支气管炎的发生。而且,虽然春捂秋冻是常理,但“白露身弗露”,不宜打赤膊。</p><p class="ql-block"> 秋风乍起,露水渐浓。中秋佳节临近,不由得更加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而一些诗句亦自然涌上心头。如杜甫作于秦州的《月夜忆舍弟》诗句:“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经》亦云:“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传唱,都在召唤着游子们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拳拳之心和温暖记忆。因此,“白露”何尝不是“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p><p class="ql-block">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今日“白露”莅临,昼夜都显安泰,人间动静,亦各有其乐自得。</p><p class="ql-block"> 白天阳光仍是嫩暖,絮云亦自得其乐;夜晚微风清凉,轻抚身颜,挺是舒服。</p><p class="ql-block"> 此刻,庭阶、窗台上和南园的太阳能花灯如散撒的星星,自由自在地闪烁不停,熠熠生辉,意犹未尽,仿佛亦是一种希望的召唤,令人在观照中更加确信:节气的转换,亦如各种变化不断的万物,充满生机,令人看到变化、转机和未来。</p><p class="ql-block"> 值此“白露”莅临,愿您吉祥!</p><p class="ql-block"> 《菩萨蛮•白露》词云:</p><p class="ql-block"> 江南白露秋色好,晴光朗照天不老。思念漫心堤,意与古会迷。 </p><p class="ql-block"> 花灯竞闪酷,繁枝清夜浴。闭目感余晖,漫想天可知。</p> <p class="ql-block">8,20240908。【老调新弹•菩萨蛮•即悟】</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08,农历甲辰年八月初六,周日,多云转晴天。进入“白露”节气第二天。</p><p class="ql-block"> 又是新的一天了,且已到晚上。傍晚时分,外出参加婚礼。坐在车里,时光恍如有所停滞。车经高架,一马平川,又蜿蜒盘旋,如穿过云中天堑,时空恍如交错。车窗外的世界,瞬间掠过,黄昏景象,在快速漾动的时空里,真如梦幻泡影,如梦亦似电。</p><p class="ql-block">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就像一根燃烧的香,每一秒都在变短。所以说,我们应该珍惜现有身份,抓紧使用,不再放逸。”触景生情,突然想到了今日看到的济群法师这段甘露文,心中猛然有所激灵。</p><p class="ql-block"> “是日已过”,当分外珍惜,亦当更加通过修行了悟生命的本质。也即,穿越迷雾,体认本心。从座上到座下,从白昼到夜梦,通过修行,以万万次地重见蓝天。</p><p class="ql-block"> 也许从根本上言,人间无非两样东西,一是影像,一是心念,影响人的也在于此。而这,一切皆是因缘所生。</p><p class="ql-block"> 婚宴现场,婚礼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彼此熟悉和不熟悉的众人见证了人间又一对新人的喜结连理,可喜可贺。生命的开枝散叶便是蕴含在如是无数的人间仪式中,都是因缘所生。</p><p class="ql-block"> 长夏过去,秋天终于来了,朋友之间联系似亦陡然多了起来。真如阿多尼斯说的“唯独秋,渗透所有的季节”。一场又一场的雨,扑面而来的风,都带着些许别样的凉意,把人推入了秋。 </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秋,诚如加缪所言:“秋是第二个春,此时,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鲜花。”无论是变甜的果实还是摇曳的叶子,同样是生命的绚烂。即便是在秋天,生命也有一万次的春和景明。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当然,人如植物,若想在秋天变甜,都需要漫长的准备。但是,也不必永远鲜活绽放,应允许偶尔枯萎,而后长出新芽。</p><p class="ql-block"> “是日已过”,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请务必珍惜当下。</p><p class="ql-block"> 《菩萨蛮•即悟》词云:</p><p class="ql-block"> 又贺新婚燕尔乐,时逢秋爽靓衫薄。轱辘过天桥,满城霓虹招。</p><p class="ql-block"> 婚礼和祥曲,新人花丛入。连理共贺枝,意犹未尽归。</p> <p class="ql-block">9,20240909。【老调新弹•菩萨蛮•独处】</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09,农历甲辰年八月初七,周一,多云转晴天。</p><p class="ql-block"> 今日,是2024年第三十七周第一天,距离2025年还有113天。流年流月流日,如是倏忽。又日“是日已过”。不由得感叹:“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如是人难度。”</p><p class="ql-block"> 天气仍热,电扇长开,静待还好,干活尤热,全身汗湿,热汗虚汗交融,身体倍感虚弱疲乏。由是,不得不分成几段干活,分几段间歇,如是忙活了几个小时。倘若干活亦是一种修行,则此亦算是: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p><p class="ql-block"> 家务活看似不起眼,且三天两头在做,好多还是不断重复在做,但总有忙不完的事。着实是印证了一句话:“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奈何尘事本是娑婆世界之影像,加之心念的作用,便妥妥地还在浮尘中纠缠、挣扎,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相差还甚远。</p><p class="ql-block"> 川端康成在其《花未眠》里有一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他说:“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总觉得这时,你应该在我身边。”“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从中可见,自然总是美的,且是无限的,但人一生能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且每个人感受美的能力亦是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有时候,某些“美”只能某些人、少数人能发现和感受到。而且,川断康成关于“花未眠”的这些话,无论是字面意思,还是言下之意,皆可见仁见智,似有很大的解读空间。</p><p class="ql-block"> 而我,则在凌晨四点左右,才迷迷糊糊睡去,在昏昏沉沉中睡去。虽然没有海棠花的召唤,但有长篇网文多声音口播小说在跌宕起伏地演绎,在通宵达旦地播着,充满了娑婆世界的激荡人生,仿佛构成了另一平行世界,和渐趋如如不动的修行世界,彼此映射,彼此觉照,成为了每日必做之功课,甚至可以废寝忘食、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川端康成还说:“幸运是短暂的,孤单是长久的。”他还自言常常会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这,颇令我感同身受。于细微处见精神,善于独处,内心真正的强悍,宁静而致远……这些特质,是思想者、写作者、创作者、研究者必备的共性吧。</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便是在享受静待、独处的自在,依然优雅而淡然。茨木则子(1926—2006)在其七十三岁时创作了诗歌《不去倚靠》,其中有诗句跃入了我的眼帘:“长活至此/心底所学,就这些而已/仅凭自己的耳目/自己的两足立于世间/有何不妥?/若要倚靠,就只靠在/椅背上”。从中,能强烈感知女性的独立与清醒撑起的精神风骨。</p><p class="ql-block"> 仲秋到了,其韵味与静待、独处堪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伴着无声轻漾的电扇风,感知着午后的晴光折射进粉紫色纱帘而在屋内形成的斑斑驳驳光影,品着带着豆香的龙井热茗,听着音乐,理解着世界,更新着自己,悠哉自在。</p><p class="ql-block"> 赫尔曼•黑塞说:“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直击人心。</p><p class="ql-block"> 《菩萨蛮•独处》词云:</p><p class="ql-block"> 仲秋忙碌微惆怅,晴光透帘斑驳帐。中秋临近时,心念多说辞。</p><p class="ql-block"> 云彩飘轻羽,扪心落笔语。爱我此尘家,小楼缤纷花。</p> <p class="ql-block">10,20240910。【老调新弹•青玉案•即感】</p><p class="ql-block"> 今日20240910,农历甲辰年八月初八,周二,阴天有时有雨天。</p><p class="ql-block"> 今日,是我国的教师节,致敬!祝愿天下的教师,关注生命的觉醒,成为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p><p class="ql-block">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感恩学生时代遇见的一些老师,令平凡的成长岁月,闪烁起了光亮。知识或许有些淡忘,但那片浇过水的地方却盛放了鲜花、结出了果实。</p><p class="ql-block"> 感恩已在天国的父母,你们结束戎马倥偬的军人岁月,转业来到了地方,双双选择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一直到退休。因此,跟随你们,我的青少年岁月长期在学校度过,并已镌刻进心里。</p><p class="ql-block"> 感谢学校,令成长的岁月丰富多彩,并看到了世界是辽阔的、是值得探索的。而且,逐渐懂得并迈出了坚信的步伐:生活不只有眼前,还有远方的声音、未来的召唤。我们可以成为小溪、成为江河、成为大海…… </p><p class="ql-block">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值此教师节,感恩生命中那些教会我们成长的人,节日快乐!</p><p class="ql-block"> 窗外,传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尚未至黄昏,但天色已胜过黄昏。这场雨来得正好,最起码,满园的绿植和众多的盆花亟待甘霖沐浴。</p><p class="ql-block"> 九月之秋,江南此地,亟待甘霖。江南的九月之秋,随着甘霖降下的,还有几许枯叶,似乎还引发了人的某些悲秋情怀。</p><p class="ql-block"> 而伤秋悲怀,自古以来便是被书写或吟叹的主题。还是苏子瞻豪迈,即使悲秋,却仍富有底气并大气:“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四季轮替,春去秋来,有得有失,有生有死,亦如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切无常亦是恒常。看清、悟透这个,自可活得洒脱自在、轻盈有趣。</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长,人可能在不断失去曾经的自己,但亦可能在不断锤炼、丰富和完善自己。无论得失如何,变或不变,都当活在当下、坦然接纳。毕竟,“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p><p class="ql-block"> 秋是炎炎长夏过后,最初的凉爽。江南此地,每年的炎热持续时间都较长,今年尤甚。即便此刻,轻漾的电风仍然吹拂着我,虽不一定赛过自然界的清风习习,但仍喜欢。孟浩然所言之“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的初秋诗境,在仲秋时节的江南此地才呈现。</p><p class="ql-block"> 愿您自在吉祥!</p><p class="ql-block"> 《青玉案•即感》词云:</p><p class="ql-block"> 甘霖祈中江南路。遣双耳、谛听去。回首年来匆匆度。游历多处,留影多是,行吟看处处。</p><p class="ql-block"> 午后座上觉秋暮。品茗听雨敲诗句。文武兼济天已许。煮妇仍是,写手达意,自在觉风雨。</p> <p class="ql-block"> 备注:所配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