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博物馆的一级文物(上)

马倌

<p class="ql-block">  贵州省博物馆于1958年开馆,现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馆内目前有自然标本和古生物化石30余万件,历史文物5.3万余件。</p> <p class="ql-block">  现展出的主要是三个展厅。1展厅展出的是:史前及先秦时期;2展厅展出的是:秦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至宋元时期;3展厅展出的是:明代及清代贵州等。</p> <p class="ql-block">  文物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省博物馆旧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以及反映地方历史人文和文化多样性的各类一级文物,是该馆的展出亮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部分 史前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  兴义猫猫洞遗址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约占石制品总数的41%,且以刮削器为主。石片石器又占石器总数的82.7%,与国内同时期其他文化类型有明显差异。</p> <p class="ql-block">  毕节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端刮器。它是由变质灰岩的长型厚石片加工而成,为贵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毕节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镞。它是由燧石石片打制而成,为贵州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打制石镞,在国内同时代遗存中十分罕见。</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罐。该罐直口,单耳,溜肩,折腹,平底。上腹部饰黑彩和红彩组合的彩绘纹饰,属马家窑文化。</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的双肩石锛。该器石材色泽红润,通体精磨,有玉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  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罐。该罐侈口,双耳,溜肩,折腹,平底。上腹部饰黑彩和红褐彩组合的彩绘纹饰,属马家窑文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部分 先秦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  威宁中水征集的战国中晚期兽面纹青铜戈。该铜戈是贵州西北部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兵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三部分 秦汉时期</span></p> <p class="ql-block">  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的汉代石戈援鸡心形石范残件。该石范由阴线雕刻上下两个图案。</p> <p class="ql-block">  赫章可乐出土的西汉立虎辫索纹耳铜釜。该釜出土时侧立套于墓主头部,器壁外布满烟炱(tai)痕。</p> <p class="ql-block">  赫章可乐出土的西汉辫索纹耳铺首铜釜。该釜出土时侧立套于墓主头部,器壁外布满烟炱痕。</p> <p class="ql-block">  赫章可乐出土的西汉石寨山型铜鼓。铜鼓主要流行在滇池周边的滇文化遗存中。该地出土的铜鼓,反映着活跃在贵州西部地区的夜郎族群与滇族群之间有着广泛的文化交流。</p><p class="ql-block"> 该鼓出土时侧立套于墓主头部,被用于套头葬葬具。</p> <p class="ql-block">  赫章辅处征集的西汉石寨山型铜鼓。该鼓为双合模浇铸。</p> <p class="ql-block">  赫章可乐出土的西汉镶孔雀石铜镯。该镯共十九件,出土时十件戴于墓主之左臂,九件戴于墓主右臂。</p> <p class="ql-block">  威宁中水出土的西汉鲵鱼形铜带钩。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体现着佩戴者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  威宁中水出土的汉代狮形铜带钩。</p> <p class="ql-block">  威宁中水出土的汉代飞鸟形铜带钩。</p> <p class="ql-block">  威宁中水出土的西汉牛头形铜带钩。该带钩构思颇为巧妙。</p> <p class="ql-block">  松桃木树征集的汉代虎钮铜錞于。该錞于是东周以来巴人等族群使用的乐器。</p> <p class="ql-block">  赫章可乐征集的汉代“武阳传舍比二”铭铁炉。“传舍”是官府在交通线上设置的食宿站,用于接待过往官吏、驿传人员等。该炉是汉代四川盆地与贵州高原交通往来的实物见证。</p> <p class="ql-block">  兴义万屯出土的东汉铜马车(辎车)。该车为分段铸造,组装而成。马昂首翘尾,作拉车行走状。车带蓬,车厢长方形。是迄今为止国内出土汉代铜马车中较为完整的一辆,对研究汉代交通、青铜铸造工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兴仁交乐出土的东汉铜马车(轺车),黔西南州博物馆收藏。该车为分段铸造,组装而成。马昂首翘尾,作拉车行走状。车厢长方形,厢底菱形镂空。是贵州出土体量最大的车马模型。</p> <p class="ql-block">  两辆铜马车工艺精湛,分属官员(轺车)公务出行和官员家眷(辎车)使用。东汉车马制度等级森严,如果是百姓出行的话,就只能坐驴车或者步行了。</p> <p class="ql-block">  赫章可乐出土的汉代干栏式陶屋模型。</p><p class="ql-block"> “干栏”是中国古代对底层架空式房屋的称呼,为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该陶屋模型生动反映了汉式建筑与民族建筑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六盘水黄土坡出土的西汉龙首柄铜釜。该铜釜肩部一侧有一环耳,另一侧伸出一龙首长柄,造型精美。</p> <p class="ql-block">  兴义万屯出土的东汉陶水塘稻田模型。该模型呈圆盘状,一半为水塘,一半为稻田。盘内壁刻划树木,设计之巧,令人赞叹不绝。</p> <p class="ql-block">  兴仁交乐出土的东汉“巴郡守丞”鎏金铜印。该铜印麒麟钮,为子母套印。仅发现母印,印文为“巴郡守丞”四字。汉时,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佐之,尉典兵”。这是贵州目前出土级别最高的汉代官印。</p> <p class="ql-block">  这一时期的一级文物不仅展示了古代贵州地区的工艺技术和艺术风格,也反映了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谢 谢 观 赏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