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柿(Diospyros kaki Thunb.)[6],又名柿子,为柿科(Ebenaceae)柿属(Diospyros L.)的落叶大乔木,是作为果树栽培的代表种。柿原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阿尔及利亚、法国、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以黄河流域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五省栽培最多,生于海拔500~1500m的山坡或住宅旁。喜温暖气候,充足阳光和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适生于中性土壤,较能耐寒,亦能耐瘠薄,抗旱性强,不耐盐碱土。</p> <p class="ql-block"> 软枣,学名君迁。</p> <p class="ql-block"> 提起君迁子,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是什么。但一说软枣,大家就明白了。它是柿子的近亲,也是大多数柿树的砧木,也就是说大多数柿子树是嫁接在君迁子上的。大家一定吃过君迁子,果小肉不多,子不少。而柿子树正好相反,果大肉多没有子。而君迁子明明是一种柿子,却在民间被称为软枣、黑枣,这是因为它的果实很小,要比柿子小很多。当它成熟以后,挂在树上风干之后,就会变得软软的,颜色也不再是橙红色,而是黑色的了,因此就根据这些特性,称呼它为黑枣、软枣了。</p> <p class="ql-block"> 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柿科柿属的落叶大乔木,别名还有黑枣、软枣、牛奶枣、野柿子、丁香枣、梬枣、小柿。君迁子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幼树树皮平滑,浅灰色,老时则深纵裂。叶近膜质,椭圆形至长椭圆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初时有柔毛,但后渐脱落,下面绿色或粉绿色,有柔毛,且在脉上较多,或无毛,雄性柔荑花序单独生于去年生枝条上叶痕腋内,花序轴常有稀疏的星芒状毛。雌性柔荑花序顶生,花序轴密被星芒状毛及单毛,下端不生花的部分长达3厘米,具2枚长达5毫米的不孕性苞片。果实长椭圆形;果翅狭,条形或阔条形,具近于平行的脉。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p> <p class="ql-block"> 故乡的软枣</p><p class="ql-block"> 信义庄</p><p class="ql-block"> 吃着吃着从朋友手中劫来的柿饼,突然就想到了软枣,突然就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 软枣不是枣,甚至根本与枣沾不上一点边。大概因为其大小、形状与枣差不多,吃起来软软甜甜的感觉,故而村民习惯叫为软枣。儿时,看其黑不溜秋的样子,我和小伙伴戏称为“羊屎蛋子”。</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故乡山水的贫瘠,还是这软枣独有的价值,故乡的软枣树几乎遍布村庄的旷野。地头堰边,悬崖沟壑,不经意间,总有软枣树的影子。这软枣树大多野生,人工栽植的常常与柿子树相伴;有的树,甚至一边树枝上结着柿子,另一边树枝上则挂着软枣。最初看到的时候,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回到家神秘地说给爷爷,喜的爷爷合不拢嘴。“傻孩子,这软枣和柿子都是柿科植物,是可以相互嫁接的”。</p><p class="ql-block"> 故乡南山的“回龙地”,是宋家的“老墓田”,不苟言笑痴迷京剧的“九爷”就埋在那里。“墓田”地头长有两棵高大的软枣树,这树差不多是村里最大的软枣树了,看树龄怎么也有二三百年的样子。爷爷说:这是当年其老爷爷的老爷爷栽种的,为的是祈求宋家子孙,世世代代多子多福。这两棵树每年秋天都硕果累累,灰黄色的果子成串地挂满枝头。大多年份,霜降后,除留部分在树上喂鸟外,都要摘下来晒干,挑到集上换钱的。记不得从哪年起,娘淡淡地说:软枣没人吃、没人要了。之后的日子,村里的软枣就大多挂在树上,无人问津了。</p><p class="ql-block"> 这两棵树,留下了儿时太多的记忆,春天草木葱茏,山花烂漫的时候,玩累了,就恣意地躺在树下,享受春的爱抚。那啾啾的鸟鸣,那野花的芬芳,那暖而不燥的阳光,让人沉醉忘归。仲秋,崖畔上打完猪草,几个小伙伴,总要在树下刚刚犁好的地里撒撒野,或爬到树上眺望,寻找着自己的家园和远山的风光。树西不远的崖坡上,有一大片的芦荻,深秋时节,那随风摇曳、妩媚多姿的样子,令人心神荡漾。</p><p class="ql-block"> 软枣不摘,一到冬天,就成了鸟儿的乐园, 大雪封门的时候,一棵树上竟有几十只鸟儿聚餐。山里有一种黑色如斑鸠的鸟,专吃软枣,村民戏称为“软枣贩子”。有一年雪后,村里的猎人叔恒爷,竟一枪从树上轰下了十几只。凑巧奶奶遇上,要了两只,回来后剁碎炒制卷煎饼吃,那美味想起来至今还垂涎欲滴。</p><p class="ql-block"> 儿时村里家家户户,秋后都会凉柿饼、晒软枣,去邻家串门,走的时候,爷爷、奶奶差不多都要抓几把软枣,塞进你的兜里。小学时,去憨蛋爷家听评书联播《大刀记》、《渔岛怒潮》,大人们喷云吐雾,孩子们则是不停地咂着软枣。走的时候,一地的枣核,差点让一位叔叔滑倒摔伤。</p><p class="ql-block"> 软枣除了干吃以外,还有很多的吃法,儿时最喜欢的就是那软枣糖葫芦了。春节赶年集的时候,买完鞭炮,不缠着父母买串软枣糖葫芦是绝不回家的。</p><p class="ql-block"> 软枣还是一味中药,村里懂医的良爷说:这软枣是上了《本草纲目》的,最大的功效就是预防便秘,温补肾阳。儿时对什么“便秘、肾阳”根本不懂,但奶奶用软枣熬制酸梅汤清热、止渴,却是永远难以忘怀的。</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大概是水果品种丰富的缘故,这黑不溜秋的软枣,似乎已渐渐被人遗忘,不说城里,就是农村,也很少有人关注了。故乡的老软枣树,很多都已被砍倒当柴烧了。每每听说或看到,心,总似被针扎样的疼。</p><p class="ql-block"> 软枣,别看其模样不咋的,但却还有一个好听、浪漫的名字“君迁子”。早在1700年前,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就在《吴都赋》中提到“君迁”这种树,被同时代文人注释为“君迁之树,子如瓠形”。“君迁子”,这名字至于到底起于何代,何人所取,已无从考证,但仅仅从字面看,一定寄托了无限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时光流淌,岁月暗香,谦谦君子,灼灼其华。“羊屎蛋”样的软枣,难登大雅之堂,但也如苔花学牡丹。人生不能成就轰轰烈烈的事业,做一枚小小的软枣又有何妨。</p> <p class="ql-block">柿子树,2024年10月3日,在明故城拍摄。</p> <p class="ql-block">柿子树,2024年10月3日,在东营花半里B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