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晋”----山西旅游随笔(四)

武进空间

<p class="ql-block">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晋祠的名气太响,到山西旅游晋祠是必定要去的地方。第四天一早我们由忻州出发去太原的晋祠。天色灰暗,下着蒙蒙细雨,雨天大巴不准上高速的担忧又油然而生,但意想不到是今天大巴可以上高速,且一路畅通,直达太原晋祠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太原市晋源区,以其历史悠久、艺术价值高的中国古代建筑群和自然风光而著称于世。晋祠经过保护修缮,其所处地区也经过改造,美化了环境,建成了晋祠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  晋祠是祭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位诸候姬虞的祠堂,也是晋国宗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据史料记载,西周周成王封胞弟姬虞为唐,称唐叔虞,封地在今山西翼城为一方诸候,后叔虞宗族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地建祠宇,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p><p class="ql-block"> 晋祠见证了从西周封唐建晋到盛唐肇创文脉历史进程,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也是中国建筑艺术和文化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晋祠大门,1964年新建。</p> <p class="ql-block">  进了晋祠大门后是一条石板路,我们沿这条中轴线逐一浏览祠内古建。道路两边绿荫成林,第一个古建便是水镜台。水镜台是一亇非常有特色的古建筑,前戏台,后楼阁,周围是疏朗的走廊,是历经多个朝代不断增建,才呈现集楼、台、殿、阁四种风格于一体的建筑,规模壮观,造型雄奇。</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的正面是戏台,面对圣母殿。在晋祠的传统习俗中,每年都要举行迎神祭祀庙会,祭圣母水母等祭祀活动,在水镜台上演戏是活动主要内容之一,已成为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  水镜台前后有二块匾额,“三晋名泉”为清代杨廷翰所题。“水镜台”由清代杨廷翰的侄子扬二酉所题。楹联“水秀山明无墨无笔图画,鸟语花笑有声有色文章”由清代宁淳德所作,1983年由现代书法家刘炳森先生书写。</p> <p class="ql-block">  过了水镜台后,就是智伯渠和会仙桥。相传春秋末期晋国的智伯为攻取晋阳城,决晋水围灌。“智伯水灌晋阳”,结果导致“晋分三家”,成为中国历史上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后人利用这条旧水道加以修竣,成为灌溉水渠,故称“智伯渠”。</p> <p class="ql-block">  会仙桥横跨晋水智伯渠。相传明朝有一罢官失意的状元游祠时在桥上遇见仙女,人们便将此桥命名为会仙桥,名声大噪。</p> <p class="ql-block">  对越坊,是经中轴线通往圣母殿的必经之路,建于明代(公元1576年),为功德牌坊。“对越”二字由明朝书法家髙应元所题。意为“对越在天,恩德无量”。牌坊前台基蹲坐一对铁狮,气势威武,为牌坊增彩添色。</p> <p class="ql-block">  献殿,专为陈放祭品的场所。该建筑建于金代(公元1168年),整个建筑由木头卯榫而成,没用一根钉子,结构稳定,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似凉亭,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献殿的横梁上书有两行字:</p><p class="ql-block">“金大定八年岁次戊子良月创建”。</p><p class="ql-block">“一九五五年用原料照原式翻修”。</p> <p class="ql-block">  中轴线两旁分别建有钟鼓楼,都是明朝古建。</p><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系建在圣母殿和献殿之间“鱼沼泉”上的十字型桥梁。鱼沼泉为晋水第二泉源。又曰:圆为池,方为沼,沼多鱼,故名“鱼沼”。</p> <p class="ql-block">  在鱼沼上架桥,且是东西南北互通十字型桥,俯看似大鸟展翅欲飞,故称“飞梁”。“鱼沼飞梁”为晋祠国宝级桥梁,这种十字型桥梁是中国现存古桥中绝无仅有的,洵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殿内供奉的是唐叔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年间,是现存宋代建筑中时间较早、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瑰宝。</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前廊八根木雕盘龙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据介绍,此八根盘龙柱是龙和柱分开雕凿的,先有柱子,再将雕凿好的盘龙运用榫卯结构拼接合成一体,非常坚固,工艺精湛,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一派生气。</p> <p class="ql-block">  圣母殿横梁上悬挂的匾额:“灵源惠泽”、“泽被河汾”。</p> <p class="ql-block">德洋恩溥</p> <p class="ql-block">  周柏唐槐,植于圣母殿前,都是晋祠的千年古树。周柏距今有三千年。龙蟠虬屈,形似卧龙,俗称“卧龙柏”。</p> <p class="ql-block">  晋水有三个源泉:难老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泉水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是晋水的源头,长年不息,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是晋水第一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的“难老泉”匾额为清代傅山所题。</p> <p class="ql-block">  晋祠历经多个朝代,相继在晋祠增建不少建筑,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历史、古代文化、建筑艺术等一份宝贵遗产。我们仅沿中轴线参观了主要几个古建,便结束了晋祠的游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