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古镇。 它东接江津区朱杨镇,南临长江,与江津区石蟆镇隔江相望,西靠朱沱镇,北邻何埂镇,距永川城区约40公里。松溉古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p><p class="ql-block">古镇的特色在于其“三清七绝”,</p><p class="ql-block">还有“九宫十八庙”堪称“祠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于2008年成功申报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在2024年4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还被命名为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端,其名称由来的传说有多个版本。一种说法是因为一位举人在外地做官后回到松溉时,将“溉”误读为“既”,这个读音便被保留下来。另一种说法是乾隆皇帝乘船到松溉时,将地名误读为“松既”,由于无人敢纠正皇帝,所以这个读音也被广泛接受。然而,松溉名称的由来有史可查,据清光绪《永川县志·舆地·山川》记载,松溉是以境内松子山和溉水得名,称为松子溉,简称松溉。</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历史悠久,南宋时期,陈鹏飞、苏东坡、张子绍三位因被秦桧诬陷而贬职的官员在此设馆教学,表明当时松溉已有场镇。明清时代,松溉古镇水路繁忙,商号林立,市场繁荣,有“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之说。2008年,松溉古镇入选第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目前,松溉古镇保留着相当一部分古老的建筑,如罗家祠堂,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松溉古镇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古建筑群,是重庆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古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不仅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还因其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和石板路而受到游客的青睐。</p><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一个旅游度假胜地,还因其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此外,松溉古镇还是著名影星陈冲的故里,历史上曾两度置县衙,1937年抗战时期曾在此办纱厂支援前线,这些都为古镇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特色为“三清七绝”。</p><p class="ql-block">“三清”指的是松溉古镇的三个独特景观和环境特点,分别是:</p><p class="ql-block">清幽的环境:古镇因其宁静和远离喧嚣而闻名。</p><p class="ql-block">清洁的石板路:古镇的主要道路由石板铺成,保持了清洁和整洁。</p><p class="ql-block">清新的江风:由于古镇临江而建,江风带来了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七绝”则是指松溉古镇的七个独特景观和文化遗产,包括:</p><p class="ql-block">明清建筑群:包括吊脚楼、四合院、穿斗屋等传统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祠堂和庙宇:如罗家祠堂、陈家大院等,展现了古镇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蜿蜒5千米的石板路:古镇的主要街道,充满了历史韵味。</p><p class="ql-block">夫子坟:纪念一位著名的学者或官员。</p><p class="ql-block">古县衙:展示了古代地方政府的建筑风格和管理方式。</p><p class="ql-block">陈公堰:一项古代水利工程,同时也是一处优美的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长江温中坝:位于长江上游,是重庆地区最大的中坝之一,也是松溉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罗家祠堂是重庆市范围内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一座祠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罗家祠堂位于松溉古镇的松子山街22号,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四川解元、时任黔南太守、贵西巡道的罗文思倡议扩建。罗奇英,作为罗氏第十四代传人,为此提供了大力支持。祠堂的扩建始于乾隆四十年,历时三年,于乾隆四十三年完成,取名“世德堂”。现存着康熙皇帝赠题词的“罗府宗祠”匾额。</p><p class="ql-block">罗家祠堂现属清代建筑风格,其正祠的横梁、石墩以及两堵烽火墙上雕刻的花草、鸟兽、石龙和人物战场等细节依然清晰可见,展现了精湛的雕刻工艺。正殿前面设有木质戏台,后面则是供奉罗氏历代祖宗的神主牌位,体现了深厚的家族文化和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解放后,罗府祠堂曾被征为粮仓,但在2007年清明节前得到了修复,吸引了川、黔、渝等地的罗姓后人前来参加祭祖活动,展现了罗家祠堂在当地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罗家祠堂不仅是松溉古镇的文化标志,也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它见证了罗氏家族从元末至今的历史变迁,包括家族的迁移、发展和文化传承。特别是罗氏家族在历史上的文化成就,如连续四代中举,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显示了罗家祠堂在家族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此外,罗家祠堂还保存得比较完好,里面有完整的族谱和房长选举室,成为了松溉古镇的一大人文景观。游客可以在此了解罗氏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体验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家族祭祀的仪式感。祠堂还提供了传统的餐饮服务,如九大碗等当地特色美食,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陈家大院是松溉镇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建于清朝晚期,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这座大院最初由陈朝钰建造,随后经过多代人的扩展和修缮,形成了现今所见的规模。陈家大院不仅体现了川东民居的建筑风格,而且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松溉古镇的重要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陈家大院的设计和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其结构为穿斗木质,板壁为墙,青瓦为顶,展现了典型的川东民居特色。大院内部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包括上堂屋、东西厢房和外侧临街商铺、作坊等,原有房屋上百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建筑已不复存在,如今保留下来的居家四合院,是大院的一角,由陈家的第四代外孙彭天佑老人居住和看护。</p><p class="ql-block">陈家大院的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不仅体现在其建筑本身,还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信息。陈朝钰建立的“家训”以及大院内的雕刻图案,如仙鹤蟠桃、凤凰牡丹等,都寓意着长寿、富贵、吉祥、人丁兴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大院内还保留了当年陈朝钰使用的床,这张床由整版香樟木镂空雕刻而成,香樟木的材质起到了防蚊驱虫的作用,使它得以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陈家大院不仅是松溉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著名影星陈冲有着密切的联系。陈冲的祖籍地就是这里,2013年陈冲回到大院寻根访祖,这一事件进一步提升了陈家大院的文化价值和知名度。</p><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陈家大院是一座集建筑艺术、历史文化、家族故事于一体的宝贵遗产,它不仅是松溉古镇的骄傲,也是永川区乃至整个重庆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p> <p class="ql-block">陈朝钰是永川松溉古镇的富商,是陈冲的曾祖父。</p><p class="ql-block">陈朝钰是清朝时期湖南移民到永川松溉镇的陈氏家族成员。他在重庆一家花纱商号学习做生意,学成后回到松溉镇,经营花纱生意,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富商。陈朝钰拥有“源顺庆”和“怡庆长”两个商号,成为松溉镇的富商之一。1906年,陈朝钰去世后,其长子陈海门继承家业,继续在松溉镇发展。陈海门是陈冲的曾祖父,他是一位开明士绅,将两个儿子送出偏僻古镇到大城市学习医学接受高等教育,使两个儿子成为著名医学专家。特别是长子文贵成为世界知名的细菌学专家。</p><p class="ql-block">陈家大院,是典型的川东民居风格。大院顺地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总占地面积约四亩,原有上堂屋、东西厢房和外侧临街商铺、作坊等房屋上百间。如今保留下来的居家四合院,仅仅为大院的一角,由陈家的第四代外孙彭天佑老人居住和看护。</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紫云宫面朝长江,背靠古镇,主宫依山势而建,雄奇壮美,素有“九宫十八庙之第一宫”的美称。 紫云宫不仅是全真龙门派道场,而且伴随着历史沉淀下来,成为松溉古镇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之一。它的建造时间和具体的历史背景虽然未在提供的资料中明确提及,但从相关资料中可以窥见,紫云宫不仅是古镇的宗教文化中心,也是游客了解当地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紫云宫作为“九宫十八庙”之一,是古镇“七绝”中祠堂和寺庙的代表之一,体现了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宗教氛围。此外,松溉古镇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游客。</p><p class="ql-block">所谓九宫十八庙是一种虚指,形容庙宇很多的意思。这个表达在许多古城和古镇中普遍存在,但具体包括的庙宇数量和名称各地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在松溉古镇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景点是“青云直上”石级和牌坊,它们通向古镇的魁星阁。这一路段和牌坊的设计寓意着学子们能够步步高升,学业有成。魁星阁作为古镇人耕读传家的精神寄托,保佑着世代学子学有所成。因此,虽然“青云直上宫”并非一个具体的建筑名称,但“青云直上”的寓意与古镇内这一路段和魁星阁的文化内涵是紧密相连的。</p><p class="ql-block">具体来说,“青云直上”石级陡峭而富有挑战性,它象征着学子们在求学道路上需要不断努力和攀登。而牌坊上的题字和雕刻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寓意,使得整个景点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在游览松溉古镇时,您不妨亲自踏上“青云直上”石级,感受那份来自历史的厚重与激励。同时,也不要错过参观魁星阁,了解古镇人对于教育和文化的重视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魁星楼是一座气势恢弘的三层楼阁,始建于明代,并在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这座楼阁由48根通天大木柱托起,通高33.15米,因其高度而被誉为“百尺楼”。魁星楼不仅因其宏伟的建筑而闻名,更因其供奉的魁星而受到尊重。魁星在儒士学子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视为“文昌第一化身”。魁星左手执“富贵花”,这象征着对高中魁首的士子赐予富贵。魁星楼的建筑和供奉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教育和学问的重视,以及人们对学子成功的祝愿。魁星楼上的魁星形象,蓝面赤发,右手高举朱笔,左手执“富贵花”,右脚直立鳌头,左腿朝后翘起,赤发怒目,青面獠牙,肌筋暴胀,右膝盖上为方孔金钱,这一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魁星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魁星楼不仅是一个建筑的实体,更是文化传承和精神象征,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子前来瞻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房顶雕塑风格体现了明清四合院的建筑结构特点。这些雕塑以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为基础,展现了传统宗祠文化的厚重和威严。具体来说,松溉古镇的房顶四角斗翘,每个翘角塑有一条龙,这种装饰风格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观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此外,松溉古镇的建筑还采用了正殿八根大柱的设计,柱脚石墩雕刻的花草、鸟兽、石龙、人物等图案依然清晰可见,横梁木质串架完好,正殿两侧是古砖所砌的高风火墙,门坊横石梁上也雕有花草、人物,十分别致。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古镇建筑的精美工艺,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玉皇殿作为松溉古镇的一大亮点,其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体现了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这座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每一块石头、每一根木头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通过精湛的雕刻技术,展示了古代庙宇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匠人的精湛技艺。玉皇殿的内部装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内饰逼真,细节之处体现了古代匠人的匠心独运。上层塑有魁星坐像,面朝清河,脚踩鳖头,手执毛笔,怒目而视,以镇清河水魔;下层则塑有财神坐像,身披战袍,坐于虎骑,手持宝剑,脚踩元宝,背景红日高照,祥云飘舞。这些精细的雕刻和布局不仅美观,还富含深厚的文化意义和象征。除了玉皇殿本身,松溉古镇还有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例如,古镇内的祠堂也展现了古代木雕、石雕等工艺的精湛,其中一些祠堂设计为两层通天楼台,四角飞檐,雕龙画凤,展示了古代匠人的匠心独运。此外,松溉古镇还融合了红廉文化,通过挖掘本土廉洁故事和传播清廉官吏故事,弘扬优良家风家训,打造了一个集廉洁文化和红色旅游为一体的教育示范点。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合,使得松溉古镇不仅是一个历史与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一个可以进行深刻反思和学习的场所。综上所述,松溉古镇的玉皇殿以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宏伟的建筑规模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该古镇不可错过的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县衙的红色文化陈列馆位于永川松溉古镇。</p><p class="ql-block">松溉古县衙的红色文化陈列馆不仅是当地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吸引着众多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学习,体验和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及红色历史。</p><p class="ql-block">古县衙——松溉人称为“老官庙”</p><p class="ql-block">位于凤凰山上,依山傍水,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徽派建筑和赣派建筑的特点,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精美和匠心。县衙内部布局严谨,设施完善,让人感受到古代官府的威严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秦家大院也是松溉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座大院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美和匠心。它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具有600多年的历史,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檐牙高啄,门关雕花,每一处都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精美和匠心。秦家大院相传是唐代名将秦琼后人的聚居地,大院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才华展示了古代庙宇建筑的风格和匠人的艺术才华。</p><p class="ql-block">秦家大院虽未开放,但曾经的辉煌仍可想象。这个院子曾是松溉镇的首富秦氏家族的居所,如今将变身为民宿区,让人期待不已。</p> <p class="ql-block">松溉历史名人</p><p class="ql-block">陈少南,字少南,号鸣翔,生于宋元丰戊午年即公元1078年,卒于绍兴癸酉年即公元1153年。陈少南曾被召为太学博士,兼崇正殿说书,后任礼部尚书郎,兼资政堂赞读和右皇朝。在朝为官时,因激怒秦桧被贬去惠州。到惠州不久,陈少南便辞官来到永川避难,并在松溉开馆办学,从未间断,直至去世。他与苏东坡、张子韶在江淮一带享有极高的声誉。陈少南在松溉至少在两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他的官品和人品,他身居“高庙”,做“朝官”、为“帝师”,赤胆忠心,忠诚国家;为人处事坦坦荡荡,不畏奸权,大胆直言。二是开馆办学,开教书育人风气之先。据史料记载,陈少南首开办学之风,后来的松溉教育一直比较发达,对后世儒风影响很大。松溉出过多位举人、进士,特别是该镇的罗氏一族,曾连续四代中举,六代出过贡生。陈少南故居陈列馆位于永川区松溉镇文昌宫居委会大阳沟45号,为中华民国时期的建筑物,是一座夯土筑造的建筑,整体布局呈四合院式,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该陈列馆原为松溉镇商会旧址,为了方便后人了解陈鹏飞的生平事迹,松溉镇专门把原商会旧址改造为“陈少南故居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戏台是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镇的历史韵味和文化传承。戏台位于古镇的核心区域,戏台的建筑设计精美,具有传统彩绘图案,如龙凤、花草、方格等,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魅力。戏台的屋顶上还有阴阳鱼的图案,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此外,戏台的门额上分别写着“出将、入相”,照面枋上雕刻着传统戏曲人物故事,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享受和文化体验。</p><p class="ql-block">戏台在古镇的繁华时期是社会活动的中心,各种传统戏曲、地方戏剧在这里上演,吸引了众多观众。戏台的保存和利用,成为了松溉古镇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体验到古镇的历史和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松溉古镇戏台成为了古镇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戏台的保存和维护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高度重视,确保了这一文化瑰宝能够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亲身体验和了解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以及松溉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溉古镇的九大碗是一种传统筵席,由九道主菜构成,是当地代表性食物,也是各大筵席必不可少的美味。 这种传统风俗自清代至民国年间开始盛行,至今仍然流传,是当地民间婚庆喜事和节日节庆的必备菜肴。</p><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九大碗”和永川秀芽茶,也是这里的一大特色。品尝一碗“九大碗”,或是坐在临江的茶馆里,泡上一杯永川秀芽,可以让人体会到什么是恬淡岁月、悠闲时光。这样的体验,让人心神荡漾,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岁月悠然。</p><p class="ql-block">松溉筵席为何统称“九大碗”?据长辈们介绍和考证,“九”字含有吉祥之意,民间信仰有“九九长寿”、“九子登科”、“九州方圆”等。现在松溉“九大碗”主菜仍为九种,但上桌的菜品不仅仅是九样菜,即使是桌上摆的菜品有一二十样,人们还是习惯使用传统的叫法,称之为“九大碗”。</p><p class="ql-block">松溉九大碗不仅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传统风俗,成为了松溉古镇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永川的三大土特产是永川豆豉、永川秀芽和永川松花皮蛋。</p><p class="ql-block">永川豆豉是重庆永川区的特色食品,具有300多年的历史,属于毛霉型豆豉,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氨基酸,香气浓郁,滋味鲜美。它不仅用于烹饪,也可作为佐餐,是川菜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具有开胃助食、解表祛汗的功效。2008年,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永川秀芽是永川区著名的特产,是一种针形名茶,属于绿茶类。它产于重庆市永川区的五大山脉茶区,具有清澈亮绿、鲜醇回甘的特点,享誉中外。永川秀芽的制作工艺包括摊青、杀青、揉捻、抖水、做条和烘干等五道工序,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具有促进血钠排除、防止蛀牙、抗氧化及防止老化的功效。它曾多次在国际国内名优茶评比中获奖,2019年还被列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p><p class="ql-block">永川松花皮蛋是一道传统的汉族名菜,属于重庆菜。它具有独特的风格,蛋白和蛋黄上显有松叶花纹,蛋白呈茶褐色或桃油色的琥珀状,蛋黄外黄内绿,蛋心是彩色硬心或鲜红半固体糖心,口感固而不硬,稀而不流。永川皮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是永川的一大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永川松溉古镇的十里长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底蕴,成为了该古镇的一大亮点。这条蜿蜒曲折的石板路,全长约5公里,两旁绝大部分是民居,店铺很少,商业氛围不浓,人也不多,给人一种幽静、原生态的感觉。它是古镇的“七绝”之首,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古镇的恬淡、幽静氛围。</p><p class="ql-block">走在十里长街上,可以感受到古朴的青石板路、吊脚楼、四合院、祠堂、寺庙、古县衙等建筑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这里曾是永川县衙的所在地,有着“九宫十八庙”之称,其中保存较完好的是罗家祠堂,始建于明朝初年洪武年间,至今仍保存着康熙皇帝赠匾题词的“罗府宗祠”匾额。</p><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十里长街不仅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商业街道,也是当地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曾将松溉划为纺织实验区,开办新运动纺织厂和农场,宋美龄曾来到这里视察。这里的历史文化遗迹丰富,有古县衙、陈少南故居、紫云宫等,还有独特的民俗表演,如赛龙舟、龙灯、腰鼓、钱枪等,展现了松溉古镇的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的街道文化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气息,还体现了古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展现了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些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松溉古镇独特的街道文化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松溉码头作为古镇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观赏长江美景的绝佳位置,站在码头上,可以欣赏到长江水滚滚东流的壮阔与浩渺。</p> <p class="ql-block">松溉古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氛围的地方,尤其是古建筑保护特别的好,让人们欣赏到原汁原味的美景。而且还是一个充满自然美景和独特风俗习惯的旅游胜地,如您有机会又有兴趣的话还是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