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零二四年九月入手了八十贝斯的电子巴扬手风琴,轻便,音色多样,开始玩起来!</p> <p class="ql-block"> 二十五,《美丽的姑娘》</p><p class="ql-block"> 1=2/4,1/4;</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11;</p><p class="ql-block"> 左手:手风琴,贝斯1。</p> <p class="ql-block"> 琴弦上的牧歌记忆</p><p class="ql-block">——电子巴扬琴演绎《美丽的姑娘》札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指尖轻叩琴键,电子巴扬琴的泛音如天山融雪般流淌开来,《美丽的姑娘》那熟悉的旋律便在方寸琴箱中苏醒。这首流传已久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带着草原的辽阔与牧人的热忱,在电子琴键的震颤中,晕染出别样的怀旧情愫。于我而言,用电子巴扬琴练习这首曲子的过程,既是与一段民族音乐记忆的对话,也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回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其民歌多源于草原生活的真实写照,《美丽的姑娘》便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首。歌曲以直白而炽热的情感,赞颂着姑娘的灵动与美好,旋律中既有哈萨克族音乐特有的五声音阶韵律,又暗含着牧歌式的自由转调,像极了草原上随风飘荡的牧笛,清脆而悠远。最初接触这首曲子时,我总在把握民族韵味上感到困惑——电子巴扬琴作为现代乐器,其精准的音色与数字化的发声方式,似乎与民歌原生的质朴感存在着某种“距离”。但当我反复聆听原版民歌录音,跟着旋律哼唱那些带着颤音的乐句,渐渐发现电子巴扬琴的优势恰在于此:它能将草原民歌中不易捕捉的泛音细节清晰呈现,又能通过音色调节,模拟出冬不拉的弹拨质感与库布孜的弓弦韵味,让传统民歌在现代乐器的演绎中焕发新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练习的过程,是与旋律的磨合,更是与情感的交融。歌曲的开篇乐句舒缓悠扬,如同晨曦中的草原慢慢舒展画卷,电子巴扬琴的低音区沉稳浑厚,恰好承载起这份宁静与悠远。我刻意放慢触键速度,让每个音符都带着轻微的延音,仿佛能看见哈萨克族青年骑着骏马,在草原上远远眺望心仪姑娘的身影。进入副歌部分,旋律陡然变得明快热烈,十六分音符的密集节奏如马蹄声声,充满了活力与激情。这时,电子巴扬琴的高音区音色清亮通透,我借助琴键的弹性,让指尖在黑白键间快速跳跃,试图还原出民歌中那份不加掩饰的喜悦与执着。练习中最难把握的是中间的转调段落,哈萨克族民歌的转调往往随性而自然,带着游牧民族特有的自由不羁。起初,我总是在转调处出现节奏卡顿,后来索性放下乐谱,跟着感觉哼唱,让身体记住旋律的起伏规律。当指尖终于能流畅地完成转调时,忽然体会到那种突破瓶颈的畅快——就像骏马挣脱缰绳,在草原上自由驰骋,旋律也随之有了灵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电子巴扬琴的音色调节功能,为这首怀旧民歌增添了更多层次。我尝试将音色切换至“民族弦乐”模式,琴音瞬间变得温润绵长,仿佛有冬不拉与小提琴在交织共鸣,让歌曲的怀旧感愈发浓厚;切换至“木管”模式时,音色又变得清亮空灵,宛如草原上的风穿过松林,带着一丝淡淡的惆怅。这种音色的转换,不仅让练习过程充满趣味,更让我对民歌的情感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美丽的姑娘》不仅是一首情歌,更是哈萨克族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的写照,电子巴扬琴的多元音色,恰好能将这份复杂的情感细腻呈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练习间隙,我常常会想起小时候在新疆生活的片段。那时邻居是哈萨克族牧民,每到节日,他们便会弹起冬不拉,唱起悠扬的民歌,姑娘们穿着绣花长裙翩翩起舞,笑声与歌声回荡在草原上空。《美丽的姑娘》便是那时最常听到的曲子,只是当时懵懂的我,只觉得旋律好听,却不懂其中承载的情感与文化。如今再用电子巴扬琴弹奏这首曲子,那些尘封的记忆忽然变得清晰起来:草原的青草香、冬不拉的弹拨声、牧民脸上淳朴的笑容,都随着旋律一一浮现。原来,怀旧从来不是对过去的简单追忆,而是在熟悉的旋律中,重新感受那些曾被忽略的美好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日子在指尖的琴键上悄然流逝,《美丽的姑娘》的旋律也渐渐在我心中扎下根来。电子巴扬琴的现代质感与哈萨克族民歌的传统韵味,在反复练习中达成了奇妙的平衡——它没有刻意复刻原生民歌的粗犷,也没有丢失民族音乐的灵魂,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让这首怀旧曲子穿越时空,抵达听者的内心。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余音在空气中久久不散,我仿佛又看见草原上那个美丽的姑娘,在牧歌的旋律中,向着远方微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便是音乐的魔力,也是练习《美丽的姑娘》带给我的最大感悟:传统与现代并非对立,怀旧与创新亦可共生。电子巴扬琴的琴弦上,不仅流淌着哈萨克族民歌的牧歌记忆,更承载着我们对美好时光的永恒眷恋。</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燕子归来》</p><p class="ql-block"> 1=F 4/4</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7;</p><p class="ql-block"> 左手:手风琴,贝斯1。</p> <p class="ql-block"> 音色:双簧管。</p> <p class="ql-block"> 琴键上的归燕</p><p class="ql-block"> ——《燕子归来》练习手记</p><p class="ql-block"> 电子手风琴的金属按键在阳光里泛着微光。当《燕子归来》的旋律从指尖流淌时,我仿佛看见长白山麓的樱花正簌簌飘落,图们江畔的朝鲜族阿妈妮提着铜盆走过青石板路。</p><p class="ql-block"> 初遇这首曲子时,总觉得电子合成器的音色太过冷硬。那些装饰音如同朝鲜族姑娘发间的银饰,本应在传统伽倻琴上叮咚作响,却在我的手风琴上显得有些笨拙。直到某个清晨,我试着将风箱的呼吸调得像溪边水车般舒缓,颤音模仿着阿里郎民歌里的转调韵味,琴声突然有了温度。</p><p class="ql-block"> 朝鲜族音乐里的"长短"节奏是最大的挑战。我望着窗外随风起伏的树枝,突然领悟到:这不是机械的强弱规律,而是插秧时节农夫们此起彼伏的号子,是秋千架上少女们裙摆划出的弧线。</p><p class="ql-block"> 现在每次按下Bass键,我都想象自己正敲响长鼓。左手的贝司不再是简单的和弦支撑,而是构成了朝鲜族民谣里"三弦"的低音声部。当右手旋律在高音区盘旋时,风箱开合的力度变化,恰似燕子掠过水面时激起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虽然电子手风琴的触感不同于传统乐器,但只要用心寻找,任何琴键都能弹奏出民族音乐的魂,我用了双簧管的音色像似对燕子的呼唤,窗外的桂花已谢,初冬慢慢袭来,可我的琴声里,永远栖息着春天的燕子。</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三,《我爱这蓝色的海洋》</p><p class="ql-block"> 1=C 3/4</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5;</p><p class="ql-block"> 左手:手风琴,贝斯1。</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以琴为舟,逐音向海</p><p class="ql-block">——电子手风琴演奏《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指尖在电子手风琴的黑白琴键与贝斯键之间往复跳跃,当熟悉的旋律随着风箱的推拉缓缓流淌,《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不再是乐谱上冰冷的音符,而是化作了心中涌动的、鲜活的蓝。这段练习时光,不仅是技巧的打磨,更是一场与旋律、与乐器灵魂对话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初接触这首曲子时,我总在节奏与音色的平衡上碰壁。电子手风琴的优势在于音色的丰富性,可如何让它模拟出大海的层次感,却成了第一道难题。开篇的引子部分,我曾一味追求“宏大”,将音色调至最饱满的管弦乐模式,结果反而显得刻意生硬,失去了海浪初起时的柔和与辽阔。后来反复琢磨原曲意境,尝试将风箱的推力放缓、减轻,用近似“气声”的触键方式按下琴键,搭配电子手风琴特有的“单簧管+弦乐”混合音色,才终于捕捉到那种晨曦中海面泛着微光、微风轻拂的静谧感——原来风箱的“呼吸”,才是电子手风琴表达情绪的关键,就像海浪的起伏自有其韵律,急不得,也慢不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节奏的把控则是另一重考验。曲子中段转入欢快的旋律,描绘海军战士的豪迈和海浪奔腾的场景,这里的十六分音符密集且富有动感。起初我总被贝斯键的伴奏节奏带乱,左手的低音与右手的旋律像是两条平行线,无法融合成一个整体。我索性将段落拆解,先单独练习左手贝斯的固定节奏型,让指尖形成肌肉记忆,再用慢速将左右手旋律“拼接”,每一个音符都对应着心中对海浪“推-涌-落”的想象。当速度逐渐提升,指尖的动作从“刻意控制”变成“自然跟随”,我忽然感受到一种奇妙的契合——电子手风琴的键盘反应灵敏,只要指尖力度与风箱配合得当,就能让欢快的旋律像奔涌的浪花般灵动,既不拖沓,也不杂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让我着迷的,是电子手风琴对“海洋意象”的诠释空间。结尾部分旋律重回舒缓,带着对大海的眷恋与赞美。我尝试左手用轻柔的分解和弦模拟海水的涟漪,右手旋律在高音区缓缓延展,风箱慢慢收束,让最后一个音符带着轻微的延音渐渐消散。那一刻,仿佛真的站在海边,看着夕阳为海面镀上金边,海浪轻轻拍打着礁石,心中满是平静与敬畏。原来,电子手风琴并非只是机械地还原音色,它更像一个“情绪转换器”,通过指尖的力度、风箱的深浅、音色的搭配,将演奏者对曲子的理解,转化为可被听见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段练习经历,让我对电子手风琴有了全新的认知:它既有传统手风琴的温情与力量,又因电子音色的多样性,拥有了更广阔的表达维度。而《我爱这蓝色的海洋》这首曲子,也不再是一段需要完成的练习任务,而是成了我与乐器、与音乐对话的桥梁——每一次推拉风箱,每一次触碰琴键,都是在与旋律中的“海洋”相拥,与音乐里的热爱共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十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p><p class="ql-block"> 1=C 3/8</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5;</p><p class="ql-block"> 左手:手风琴,贝斯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指尖上的红色记忆:</p><p class="ql-block">手风琴奏响《革命人永远年轻》有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几天每当我按下熟悉的琴键,《革命人永远年轻》的旋律从指尖流淌而出时,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红色记忆,忽然变得鲜活起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起初,我只把它当作一首普通的练习曲,专注于识谱、按键、控制风箱,力求节奏准确、旋律流畅。可随着练习的深入,简单的音符渐渐串联起更厚重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手风琴特有的音色,带着一种天然的怀旧感。它不像钢琴那般华丽,也不似小提琴那样悠扬,却总能用朴实的旋律触动人心。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的歌词在脑海中浮现,我仿佛看到了先辈们那些意气风发的身影——他们穿着朴素的蓝布褂,怀揣着理想与信念,在艰苦的岁月里乐观前行。旋律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在诉说着他们不畏艰难、永葆青春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练习过程中,最难把握的是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起初,我只是机械地演奏,旋律虽对,却少了灵魂。直到一次偶然,我在网上看到了一位老艺术家的演奏视频。他的手风琴技艺或许不算顶尖,但眼神中的坚定与热忱,随着旋律起伏的情感表达,让我瞬间明白:这首歌唱的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信仰。于是,我开始试着放慢速度,在长音处拉长风箱,让旋律更有呼吸感;在激昂的段落加重按键力度,传递出革命者的豪情壮志。渐渐地,我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与旋律同频,指尖流淌的不再只是音符,还有对那段红色岁月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如今,每当我拉起这首《革命人永远年轻》,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它让我明白,红色经典从不是尘封的历史,而是能跨越时空、直抵人心的精神力量。我们或许无法亲历那些烽火岁月,但可以通过这些经典旋律,汲取勇气与信念,让自己的生活焕发光彩。</p><p class="ql-block"> 手风琴的旋律还在继续,阳光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我知道,这段与红色经典相伴的练习时光,将会成为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笔,激励着我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与昂扬的斗志,勇敢地走向未来。</p><p class="ql-block"> 2025.10.9</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一,《我和我的祖国》</p><p class="ql-block"> 1=E 6/8 9/8</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11;</p><p class="ql-block"> 左手:手风琴,贝斯1。</p> <p class="ql-block"> 琴键上的赤子心</p><p class="ql-block"> ——练奏《我和我的祖国》有感</p><p class="ql-block"> 窗台上的国旗贴纸被秋风掀起一角,手风琴的风箱在客厅里拉出细碎的嗡鸣。国庆将至的日子里,与《我和我的祖国》的每一次相遇,都像是在琴键上展开一场与家国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初练时总被旋律里的温柔绊住手脚。这首曲子没有激昂的号角,却藏着最细腻的情愫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 的乐句需要右手在中低音区轻揉慢捻,左手贝斯的和弦转换要像云朵掠过山岗般柔和。有次练到 “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风箱收得太急,音符突然破音,倒像是把心底那句没说出口的滚烫话语,猝不及防泄了出来。</p><p class="ql-block"> 电子手风琴的音色调节成了情感表达的密钥。试过用明亮的铜管音色,却觉得少了几分亲近;换成弦乐叠加手风琴原声后,副歌部分突然有了绸缎般的光泽。当左手按下属七和弦的瞬间,窗外恰好飘来邻家孩子哼唱的旋律,两个声部在空气中交汇的刹那,突然明白这首曲子的魔力 —— 它从不是独奏的乐章,而是千万人共同的心跳节拍。</p><p class="ql-block">最近常在傍晚练习,夕阳穿过琴键在谱架上投下长短不一的影子。那些反复打磨的滑音,像是抚摸过长城砖缝里的岁月;渐强的收尾乐句,总让我想起天安门广场上缓缓升起的国旗。</p><p class="ql-block"> 风箱开合间,指尖的茧子似乎都有了温度。原来练琴不只是技巧的精进,更是在旋律里重新认识脚下的土地。当最后一个泛音消散在暮色里,远处的路灯次第亮起,像极了乐谱上跳跃的音符 —— 我的祖国,从来都在这些平凡而温暖的瞬间里,在每个被旋律打动的心跳里。</p><p class="ql-block"> 2025.9.25</p> <p class="ql-block"> 二十,《游击队歌》</p><p class="ql-block"> 1=G 4/4</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5;</p><p class="ql-block"> 左手:手风琴,贝斯1。</p> <p class="ql-block"> 指尖跃动的战歌</p><p class="ql-block"> ——《游击队歌》 练琴小记</p><p class="ql-block"> 指尖在指尖在电子手风琴的琴键上跳跃,耳畔传来的不仅是明快的旋律,更像是穿越时空的号角。这两周与《游击队歌》相伴的日子,让我对这首经典乐曲有了全新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初练时总觉得指尖与琴键隔着层薄雾。电子手风琴的键程比传统手风琴更短,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连奏总在换把位时卡顿。尤其是 “我们都是神枪手” 那句,右手旋律需要在高低音区间灵活切换,左手贝斯的节奏型又得保持稳定的进行曲风格,常常顾此失彼。某天深夜对着乐谱反复琢磨,忽然发现把贝斯的重音落在每小节第二拍,竟能巧妙呼应旋律里的铿锵感,仿佛能看见游击队员踏过青石板路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电子音效的调试是场有趣的探索。起初用默认的手风琴音色,总觉得少了些旷野气息。尝试叠加弦乐音色后,副歌部分突然有了群山回响的层次感;加入轻微的失真效果,竟让间奏里的装饰音透出枪炮齐鸣的张力。当指尖按下最后一个和弦,混响效果器让余音在房间里盘旋时,忽然读懂了乐曲里藏着的乐观 —— 那些轻快的节奏不是对战争的轻慢,而是绝境中向阳而生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现在每次演奏到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左手的贝斯总会不自觉加重力度。电子手风琴的数字化音色,竟让八十年前的旋律有了新的呼吸。原来经典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当现代乐器的电流与历史的脉搏共振,每个音符都在诉说:有些精神,永远年轻。</p><p class="ql-block"> 2025、9、16</p> <p class="ql-block"> 十九《金梭和银梭》</p><p class="ql-block"> 1= F</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5;</p><p class="ql-block"> 左手:钢琴 ,贝斯1。</p> <p class="ql-block"> 以琴音编织时光经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指尖轻触风箱,琴键在手掌下起伏,悠扬的《金梭和银梭》旋律流淌而出时,我忽然读懂了歌词里“时光如穿梭”的深意。在手风琴与时光的对谈中,我用音符将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的感悟,编织进每一段练习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初练《金梭和银梭》,被它明快的节奏与充满画面感的旋律吸引。前半段如银梭轻盈穿梭,跳跃的音符仿佛清晨的露珠在枝叶间滚动,灵动又鲜活;后半段节奏逐渐紧凑,金梭般急促的旋律,恰似时光匆匆流逝。为了精准还原这种意境,我反复练习切分节奏与风箱推拉的力度控制。每一次琴键的起落,都像是在与时间赛跑,让我真切感受到时光稍纵即逝,唯有全神贯注投入练习,才能不辜负每分每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练习过程中,攻克难点的经历让我对“珍惜时光”有了更深的理解。副歌部分快速的音阶转换,常让我手忙脚乱。有次连续一周都卡在同一小节,沮丧之际,我静下心来拆解难点,将每一个乐句细化练习。每天早起半小时,在晨光中专注练习,看着时间在琴键上凝结成进步的轨迹,我明白了时光不会辜负认真耕耘的人。就像歌词里唱的“年轻人,别消磨,珍惜今天好日月”,每一个坚持练习的瞬间,都是对时光最好的回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随着练习深入,《金梭和银梭》的旋律不仅融入指尖,更浸润了心灵。在琴音中,我仿佛看到织机上金梭银梭往来交织,编织出多彩的生活图景。这让我联想到生活本身——我们何尝不是在用时光为梭、热爱为线,编织属于自己的人生?练习手风琴的过程,如同打磨一件艺术品,需要耐心与热爱,生活亦是如此。那些练习时手指的酸痛、攻克难关的欣喜,都成了生活馈赠的珍贵礼物,让我学会在平淡日子里发现美好,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每一个当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当我完整演奏完《金梭和银梭》,收获的不仅是演奏技巧的提升,更是对时光与生活的全新认知。琴音如时光的信使,提醒我珍惜每一个能用来成长、感受、热爱的瞬间。未来的日子里,我愿继续以手风琴为伴,用音符丈量时光,以热爱书写生活,让每一个跳动的音符,都成为珍惜时光、拥抱生活的最美见证。</p> <p class="ql-block"> 十八,《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p><p class="ql-block"> 1=G</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5;</p><p class="ql-block"> 左手:钢琴,贝斯1。</p> <p class="ql-block"> 红色经典 永远传唱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指尖按下手风琴的黑白键,风箱开合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倾泻而出。每一个音符都似穿越时空的火种,点燃我心中对党的崇敬与热爱,在演奏的过程中,我对这首经典歌曲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与体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接触这首歌曲时,我便被它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朴实真挚的歌词所吸引。但真正用手风琴去演奏它时,才发现每一个音符背后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情感。当我拉动风箱,奏响第一个音符,仿佛瞬间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在党的带领下,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那激昂的旋律,恰似他们奋勇向前的呐喊,激励着我在演奏时全身心投入,用音乐传递这份坚定与执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我对歌曲的理解也愈发深入。手风琴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让我有机会去挖掘歌曲中更深层次的情感内涵。比如,在演奏歌曲的高潮部分时,我通过加大风箱的力度,让音符更加饱满有力,仿佛看到了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民欢天喜地、热血沸腾的场景;而在一些舒缓的过渡段落,我则放缓节奏,轻柔地演奏,像是在诉说着党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每一次的演奏,都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通过演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演奏技巧,更在精神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它让我明白,我们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手风琴演奏更多红色经典曲目,让这些歌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感染更多的人。同时,我也会将对党的忠诚与热爱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激励我不断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奏响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之歌。</p><p class="ql-block"> 2025.6月</p> <p class="ql-block"> 十七:让我们荡起双桨</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5;</p><p class="ql-block"> 左手:吉他,贝斯1。</p> <p class="ql-block"> 琴键上的童年涟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六一前夕,我轻轻抚过手风琴的琴键,金属搭扣泛着温润的光。当《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从风箱里流淌而出,记忆的涟漪便在时光长河里一圈圈漾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首曲子虽然节拍有点难 ,但当"小船儿推开波浪"的音符总被风箱的喘息打乱节奏和音符,都藏着无忧无虑的童年。</p><p class="ql-block"> 再次奏响,风箱开合间,仿佛又看见红领巾在胸前飘扬。夏日的阳光透过教室玻璃,在琴谱上投下晃动的光斑;课间休息时,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争论着歌里的白塔究竟有多高。那些纯真的欢笑,早已化作琴键间永恒的温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岁月带走了红领巾和课间十分钟,却带不走音乐里封存的童年。当熟悉的旋律在指尖重现,我终于懂得,每个音符都是时光的琥珀,封存着最美好的年华。这个六一,就让琴声带着我,在记忆的长河里,再荡一次双桨。</p><p class="ql-block"> 2025、5、31</p> <p class="ql-block"> 十六:格桑拉</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5</p><p class="ql-block"> 左手:吉他,贝斯1;</p> <p class="ql-block"> 指尖流淌的格桑花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五一前夕的午后,阳光斜斜地漫进房间,将空气染成金色的河流。我轻轻弹奏巴扬手风琴,《格桑拉》的旋律如藏地的风,裹挟着野花的芬芳与雪山的清冽,从指尖缓缓流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带着酥油茶温度的曲子。使我仿佛能看见藏族同胞捧着青稞酒跳起弦子舞,银饰在阳光下叮咚作响;连绵的旋律似高原上舒展的云朵,载着吉祥的祝福飘向远方。每一个音符都像格桑花瓣,落在心田柔软处,漾起层层喜悦的涟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练习间偶有失误,可窗外鸟鸣与琴声交织,竟将瑕疵谱成了自然的协奏。一曲终了,心中满是“春有百花秋有月”的满足。原来音乐真的有治愈的力量,在这个即将迎来假期的日子里,它赠予我一份独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2025、5</p> <p class="ql-block"> 十五 :新疆民歌《吉尔拉》</p><p class="ql-block"> 右手:萨克斯 ,手风琴5;</p><p class="ql-block"> 左手:几它,贝斯1。</p> <p class="ql-block"> 《吉尔拉》之乐,疆之魅力——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每次旋律起时,我就被这首新疆特色的曲子深深吸引。《吉尔拉》不仅仅是乐曲,更是一段流动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它以独特的曲式特点,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展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能歌善舞的特质。</p><p class="ql-block">首先,这首曲子的曲式结构独特而复杂。它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和旋律变换,使整个曲子在听来既有规律又不失变化。这种独特的曲式结构,既考验了演奏者的技巧,也赋予了演奏者极大的创作空间。我在练习的过程中,反复揣摩、研究曲式结构,以使我的演奏能够更贴近音乐的原貌。</p><p class="ql-block">然后是它的文化背景和内容表达。作为新疆地区的传统音乐,《吉尔拉》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它不仅体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也展示了他们的能歌善舞的特质。每一次演奏,我都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心底的欢快和热情,仿佛能够听到每一个音符都在述说着一个古老而充满活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在演奏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吉尔拉》的魅力。它既是一首富有情感的曲子,也是一首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的乐章。在练习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首曲子。我不断调整自己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以使我的演奏更加贴近音乐的原貌。</p><p class="ql-block">此外,我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运用技巧来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内涵,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进行演奏。这些经验不仅对我的音乐演奏有帮助,也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吉尔拉》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曲子。在练习演奏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音乐的知识和技巧,也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和豪迈。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进步,希望有朝一日能以我的方式,将这首充满魅力的《吉尔拉》演绎得更加完美。</p><p class="ql-block">以上就是我在练习演奏《吉尔拉》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同样热爱这首曲子的朋友们有所帮助和启发。让我们一起在音乐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共同感受《吉尔拉》带来的美好与魅力吧!</p><p class="ql-block"> 2025、4 </p> <p class="ql-block"> 十四:《伊犁河的月夜》</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5;</p><p class="ql-block"> 左手:几它 ,贝斯1。</p> <p class="ql-block"> 最近在练习演奏《伊犁河的月夜》这首曲子, 尽管演奏的很不尽人意。但是,手风琴的琴键下流淌出的《伊犁河的月夜》,仿佛是那曾经故乡的呼唤,唤起了我对伊犁河畔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和思念。</p><p class="ql-block"> 每当我拉起手风琴,轻轻推动风箱,那悠扬的旋律便在空气中回荡。这首曲子不仅是一首曲调,更是我对伊犁河、对那片土地、对曾经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乡的情感表达。每一次的练习,都仿佛在和过去的自己对话,重温那些在伊犁河畔生活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在琴声中,我仿佛再次看到了伊犁河的月夜。那河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仿佛一条银色的丝带在夜色中舞动。河边的杨柳轻轻摇曳,伴随着微风的吹拂,发出沙沙的声响。那些宁静的夜晚,我和朋友们在河边漫步,欢声笑语中留下了青春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练习这首曲子,不仅是对技巧的磨练,更是对情感的抒发。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我对故乡的思念,对那片土地的热爱。在琴声中,我仿佛能够感受到故乡的风,故乡的水,故乡的人。那些曾经的欢笑、泪水、感动和奋斗,都在琴声中得以体现。</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年时光匆匆而过,我在远离故乡的地方生活、工作。但心中的那份眷恋和思念从未减退。每次演奏这首曲子,都仿佛是在和故乡进行一次深情的对话。我告诉故乡,无论身在何处,我的心都紧紧地与她相连。</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再次回到故乡时,我会带着这首曲子去看望伊犁河。我相信,在那片我深爱的土地上,有我曾经的梦想和回忆。我会用琴声诉说对故乡的思念和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我在用手风琴演奏《伊犁河的月夜》的心得体会。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的最好表达方式。在这琴声中,我找到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感恩之情的不灭之源。这份情感将永远流淌在我心中,陪伴我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p> <p class="ql-block"> 十三,《芦花》</p><p class="ql-block"> 右手:琵琶,二胡;</p><p class="ql-block"> 左手:吉他,贝斯1;</p><p class="ql-block"> 问题:弹奏不自然,身体没放松,还是功夫不到位!</p> <p class="ql-block"> 在音乐的广阔天地里,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全新的探索。最近,我使用数码手风琴,结合琵琶与二胡的音色,练习演奏了经典曲目《芦花》,这次经历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p><p class="ql-block">《芦花》,情感细腻,仿佛将听者带入了一片宁静的湖畔,芦花随风摇曳,数码手风琴以其独特的音色调控功能,让我能够轻松模拟出琵琶的清脆与二胡的柔美。在练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不同乐器的音色特色,但通过巧妙的融合,却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和谐之美。</p><p class="ql-block"> 在演奏时,我特别注意了手指的力度与节奏的控制,力求让数码手风琴发出的每一个音符都能贴近琵琶与二胡的韵味。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我终于找到了那种既保留原曲风味,又融入数码手风琴特色的演奏方式。</p><p class="ql-block"> 这次尝试不仅让我对数码手风琴的演奏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对音乐跨界融合的可能性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只要敢于勇于创新,就能在音乐的世界里创造出更多令人惊叹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芦花》经历,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音乐之旅。感受到了音乐跨越界限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热爱这门充满魅力的艺术。未来,我期待能够继续探索更多音乐的奥秘,用音符编织出更加绚烂篇章。</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三月</p> <p class="ql-block"> 十二,《今夜无眠》;</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 5;</p><p class="ql-block"> 左手:吉他,贝斯 1。</p> <p class="ql-block">手风琴练习《今夜无眠》的感悟</p><p class="ql-block">在悠长的音乐旅程中,我选择以手风琴这一独特乐器,去演绎那首充满深情与温暖的《今夜无眠》。每一次指尖轻触琴键,拉动风箱,都仿佛是在与音乐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p><p class="ql-block">《今夜无眠》的旋律悠扬而动人,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像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描绘着爱与希望的图景。在练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手风琴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它要求演奏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更要用心去感受每一个节奏、每一个和声的微妙变化。</p><p class="ql-block">通过无数次的重复与琢磨,我逐渐领悟到,这首曲子背后所蕴含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手风琴那独特的音色,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将听者带入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p><p class="ql-block">而每一次成功的演奏,都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喜悦。那种与音乐共鸣的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之静止。我深知,这种感悟与体验,正是音乐赋予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未来,我将继续以手风琴为伴,去探索更多美妙的音乐世界。我相信,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音乐道路上,我会不断收获新的感悟与成长。《今夜无眠》曲子,它更是我音乐旅程中的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二月</p> <p class="ql-block"> 十一,《婚 誓》</p><p class="ql-block"> 右手:萧,小提琴;</p><p class="ql-block"> 左手:吉他,贝斯 1;</p><p class="ql-block"> 今天老师告诉我 83,86 拍的歌要注意连贯性,真是涨知识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用数码手风琴练习演奏了《婚誓》这首经典曲目,并尝试融入了萧和小提琴的音色,这次尝试让我对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p><p class="ql-block">《婚誓》原本是一首以深情、悠扬著称的乐曲,旋律中充满了对爱情的誓言与承诺。在演奏过程中,我通过数码手风琴的音色调节功能,巧妙地将萧的空灵与小提琴的柔美融入其中。当手指在键盘上跳跃时,我仿佛能够感受到萧音在山谷间回荡,又仿佛听到了小提琴弦音在夜空中悠扬飘荡。</p><p class="ql-block">这种音色的融合并非易事,它要求演奏者对乐器有着极高的掌控力和对音乐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中,我逐渐找到了那种既保留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的平衡点。每一次演奏,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沉醉于音乐的魅力之中,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p><p class="ql-block">这次用数码手风琴演绎《婚誓》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音乐跨越时空、连接心灵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对音乐保持着热爱与追求,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触动人心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元月</p> <p class="ql-block"> 十,《红河谷》</p><p class="ql-block"> 右手:小提琴;</p><p class="ql-block"> 左手:吉他,贝斯 1。</p><p class="ql-block"> 本来想 自定义抠图,结果头发太亮了没成功🥴只好智能啦! </p> <p class="ql-block"> 九,《小 白 船》</p><p class="ql-block"> 右手:小提琴;</p><p class="ql-block"> 左手:铜管组,贝斯 1。</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八,《喀秋莎》</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 5,长笛;</p><p class="ql-block"> 左手:吉他;</p><p class="ql-block"> 稳,准是练琴的基本标准!</p> <p class="ql-block"> 七,《格 桑 啦》</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 5,短笛;</p><p class="ql-block"> 左手:吉他,打击乐;</p><p class="ql-block"> 节奏快点的曲子太考验基本功了,小拇指一点也不给力,遇到它就卡顿,练了一千多遍了,还是不熟练,做不到弹奏自如!加油吧!💪💪💪</p> <p class="ql-block"> 六,《山 楂 树》</p><p class="ql-block"> 右手:手风琴 5;</p><p class="ql-block"> 左手:和弦钢琴,贝斯 1。</p><p class="ql-block"> 主要学习,练习了双音弹奏。</p> <p class="ql-block"> 五,《我的祖国》</p><p class="ql-block"> 右手:长笛,二胡;</p><p class="ql-block"> 左手:和弦,吉他,贝斯 1。</p><p class="ql-block"> 总感觉弦乐 2 太深沉,就改为长笛更嘹亮些。</p> <p class="ql-block"> 一,《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p><p class="ql-block"> 右手大提琴,合唱;左手和弦,低音手风琴,贝斯 1,录音效果不好左手低音基本听不清楚。</p> <p class="ql-block"> 二,《马兰花开》</p><p class="ql-block"> 右手,小提琴,曼陀林 2</p><p class="ql-block"> 左手,和弦,吉他,贝斯 1</p> <p class="ql-block"> 三,《满怀深情望北京》</p><p class="ql-block"> 右手,长笛;</p><p class="ql-block"> 左手,和弦,吉他,贝斯 1。</p> <p class="ql-block"> 喜迎国庆,群云合奏留影!</p> <p class="ql-block"> 四,《我的祖国》</p><p class="ql-block"> 右手,弦乐 2,二胡;</p><p class="ql-block"> 左手,和弦,吉他,贝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