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而小天下!

CHY

<p class="ql-block">  受“登泰山小天下”的影响,一直有登泰山一览众山小的夙愿!受诸多因素影响久未成行。退休后尤想登顶泰山,历练一次意志,考验一下体力,验证一遍关节。初秋气候冷暖适中,又刚过暑假旅游热,查了周、六日天气,决定用周末两天,重圆泰山梦!北京南站到泰山高铁站(泰安站)用时125分钟,很是便捷,泰安站位于中国最繁忙的京沪线,每隔十分钟左右就有一趟高铁列车穿梭而过。早六点三十出发,八点三十五到达泰安站!滴滴打车20分钟到达徒步登顶的红门游客中心,外观比较简洁的游客中心,与五岳独尊的泰山不太搭!此路径为古代传统登山路线!</p> <p class="ql-block">  人文泰山对高于花甲年花的有登山需求的客人,实行免门票费优惠!缆车及中巴五折优惠!给了我们一点小惊喜!</p> <p class="ql-block">  红门古城楼的第一印象,显示了泰山的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一天门”是泰山的第一座石牌楼!左边的石碑刻有“盘路起工处”,示意泰山盘山路由此开工。右边的石碑刻有钦差大臣题写的“天下奇观”,从字迹和石碑工艺看为泰山发掘之初设立。</p> <p class="ql-block">  “登高必自”石碑是嘉靖甲子仲春,古相弘斋翟涛题,青社载玺顿首书。此碑位于泰山登山起点孔子登临处石坊稍前东侧。语出《中庸》“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意思是登高一定从低的地方开始,远行一定从近的地方起步。</p> <p class="ql-block">是否“云山胜地”?请友人赐教!</p> <p class="ql-block">“勇登仙境”</p> <p class="ql-block">  过一天门后即是“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革命烈士纪念碑”(第一纵队第三旅原系浙东抗日纵队,抗日战争胜利后,为贯彻党的和平民主建国方针撤至山东);东西两面刻着“功业与日月争光”,“英名与泰岳并寿”,碑下部铭刻着在解放泰安战斗中牺牲和被国民党军飞机轰炸殉难的烈士共708名。</p> <p class="ql-block">  山阶的花岗岩护栏,如此厚重!我俩仔细观察确定是天然石材制作。</p> <p class="ql-block">  “不成功毋宁死”,革命者的铮铮誓言!</p> <p class="ql-block">‌ “名言莫罄”。意思是再美好的语言也赞不尽泰山的美景。‌‌“名言莫罄”题刻位于万仙楼北,摩崖高120厘米,宽143厘米,系民国甲子年(公元1924年),苑梦九题书。刻文共8行,大字径30×27厘米,楷书体。</p> <p class="ql-block">“初步登高”的恐高!😂😂</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中流砥柱”!</p> <p class="ql-block">  “蔚然深秀”意味着山上草木茂盛,山色幽深秀丽。‌</p> <p class="ql-block">  泰山石刻“步玉清”是光绪辛巳仲夏,历邑(是济南的历城)杨逢霖敬题。 “步玉清”,“玉清”者,仙境也。登泰山犹如步入仙境!</p><p class="ql-block">“洞天福地”,隶书体,与“步玉清”同框!系清光绪己亥 年(1899)秋,历下刘廷桂立。“洞天”即指山洞,“福地”意为得福之地,“洞天福地”按道教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己亥年(1899)年仲夏,历下苏容德、刘芳桂镌立,隶书。“肤寸升云”,又曰“肤寸兴云”,是赞誉泰山能兴云致雨,神乎其神。没认出来是个“肤”!太过肤浅了!</p> <p class="ql-block">有点“到此一游”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这个“二虫”意境深远!度娘解释是“风月无边”!值得品味!</p> <p class="ql-block">到了“斗母宫”已经是渐入佳境!</p> <p class="ql-block">  斗母宫,古称龙泉观,又称斗姥宫,别称妙香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泰山上现存唯一的佛教寺院建筑。斗母宫坐北朝南,分为前、中、后三院,南北长65米,东西宽16.5米,占地面积1073平方米,建筑面积860平方米。斗母宫体现了中国建筑技艺的精湛,极具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反映了较高的园艺水准,碑文、题记也对中国古代文学以及篆刻艺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宫内的“天然池”!</p> <p class="ql-block">宫内的“步云楼”!</p> <p class="ql-block">宫后的小溪!</p> <p class="ql-block">  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未能考证到出处!</p> <p class="ql-block">“我亦登临”就“渐入佳境”了!</p> <p class="ql-block">  非常有趣!据考证“瞻布”与“瞻㳍”均为清文人刘少和所题!布为泰山旱季的瀑布,㳍为泰山雨季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攀登路过的第二座牌楼!</p> <p class="ql-block">  “革命要用彻底的方法,才可永久享幸福”!草民容易接受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请高人辨认?</p> <p class="ql-block">“云路”?</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石牌楼!</p> <p class="ql-block">“万古长春”泰山永存!</p> <p class="ql-block">辨认无果?</p> <p class="ql-block">  “天衢”是泰山上一处著名的石刻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天衢”本意指天上的道路,象征着通往仙境或高境界的通道‌。“天衢”石刻由江阴缪玉瓒、泉州王永恒等人题写,他们于光绪年间同游岱顶时留下了这一墨宝。</p> <p class="ql-block">  总理奉安纪念碑位于泰山东麓,在柏洞与歇马崖之间的盘道东侧。1929年,山东人民为纪念孙中山灵柩移葬南京而建。碑由碑座、碑体和碑首三部分组成,碑座两层,下层呈五棱台形,上沿抹角内收,上层弧形内收,共高1.06米。</p> <p class="ql-block">  在此栖息时拍照留念!发现路边的商家,水和水果及登山用品的价格略高于市区,真是孔孟之乡,经商也儒雅!</p> <p class="ql-block">又一坐牌楼“迴马岭”。</p> <p class="ql-block">  石刻“峰回路转”在回马岭上盘路东侧的石壁上‌。由历城人刁文元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农历三月上旬题书,楷书横刻,末署“乙酉姑洗月上澣历邑刁文元书”。此处山势陡峭,盘道曲折蜿蜒,路随峰转,形成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故刁文元题刻“峰回路转”以形容此景。</p> <p class="ql-block">步天桥近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用了180分钟,消耗了三分之二的实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出了几身的“阿富汗”!终于登顶中天门!中天门是登顶泰山的中点,此石坊为标志。未看到醒目的石刻与风景!由于从中天门到南天门的索道在重建,只能选择继续徒步登顶或乘中巴到桃花源乘缆车登顶。我们选择了后者!</p> <p class="ql-block">  这个平常的周末,登泰山的游客用“摩肩接踵,川流不息,蜂拥而至”来形容,绝无夸张与煽情之意!98%的游客在60岁以下,其中又以40岁以下的为主!65岁以上的游客可以说是凤毛翎角!由此可见泰山在国人心中的位置,是如此显赫!98%的游客,不论长幼都备用一支登山杖或拐杖!并非是腿脚不便使然!而是等于增加了一条腿!</p><p class="ql-block"> 便宜实用的拐杖仅买5元两根!</p> <p class="ql-block">  过“中天门”后有一段半山腰的路比较平坦,台阶舒缓,绿树成荫。对于从“”红门”千辛万苦登顶“中天门”的游客来说,有点如履平地,轻松自如。古人称此地为“快活三里”!</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后的第一座石坊“迎天”。</p> <p class="ql-block">  “斩云剑”也是一处标志性景观!意在斩云播雨!</p> <p class="ql-block">远眺“南天门”,高耸入云!</p> <p class="ql-block">以逸待劳!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  “从善如登”来自“从善如流”。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  七律.长征。气势磅礴,荡气回肠!为大家鼓劲加油!</p> <p class="ql-block">  走近极少路过的溪流瀑布!有水则灵!</p> <p class="ql-block">  “五大夫松”石坊!职业敏感看成“王大夫”了!哈哈哈!不知这里的“大夫”何解!</p> <p class="ql-block">拐杖助力!安全又省力!</p> <p class="ql-block">“圣寿万年”</p> <p class="ql-block">  经搜索此“大夫”,恰指医生了!有不同见解吗?</p> <p class="ql-block">  十八盘是登顶南天门的险要陡峭路段!有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滋味!</p> <p class="ql-block">十八盘的第一座石坊“龙门”!</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座石坊“升仙坊”。✌仙境、天门近在咫尺!</p> <p class="ql-block">  泰山南天门海拔1460米,山于此为最危耸,上即绝顶。它建在飞龙岩与翔凤岭之间的低坳处,双峰夹峙,仿佛天门自开。元中统五年(1264年)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门为阁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额题“南天门”。红墙点缀,黄色琉璃瓦盖顶,气势雄伟。门侧有楹联曰“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确实堪称天下奇观!</p> <p class="ql-block">  携手南天门,一览众山小!</p><p class="ql-block"> 由于非美篇平台会员,只能用100张美照。天街,碧霞寺,孔庙,玉皇顶,及山顶石刻,日落,日出下集编制!谢谢亲友关注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