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位于美国东北部沿海哈德逊河口,濒临大西洋,总面积1214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总人口约834万人。纽约曾是美国临时首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此就职。现为联合国总部所在地。纽约市是美国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商业、贸易、文化和传媒中心,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华尔街被称为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纽约拥有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120家高等教育机构及2000家艺术和文化机构,是全球电视、广告、音乐、报纸和图书出版业中心城市,也是北美最大的媒体市场。纽约旅游业发达,有时代广场、自由女神像、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等景点。 <b>上纽约湾</b><br>上纽约湾位于美国纽约市的曼哈顿岛的南面,是美国第一大港——纽约港通向大西洋的门户,著名的自由女神像就位于上纽约湾里的自由岛上。<br> <b>总督岛</b><br>上纽约湾里的总督岛又名加弗纳岛,位于曼哈顿岛南端约1公里处,总面积70公顷(173英亩),是保卫纽约市港湾的重要基地。<br>总督岛是纽约市曼哈顿行政区的一部分。该岛开发于1624年,是荷兰西印度公司在纽约最早占领的一个殖民地。1776年在岛上建立防御工事,从1783至1966年,该岛是美国军事基地。岛上有杰伊堡(1794年建,1806年重建)、威廉姆斯城堡(1807∼1811)及南炮台(1812)。从1966年到1996年,为美国海岸警卫队的驻地,设有美国海岸警卫队东区司令部和训练中心。2001年1月19日,岛上的杰伊堡和威廉姆斯城堡,成为国家纪念物。目前岛上有220座建筑物,包括十八、十九世纪前的古建筑,以及维多利亚及罗马式的楼宇。 <br>在总督岛上,曾举办过许多重要的高峰会议,包括1988年里根总统与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裁军高峰会议。<br> <b>从上纽约湾看曼哈顿</b> <b>从上纽约湾看布鲁克林</b> <b>从上纽约湾看新泽西</b> <b>自由女神像</b><br>自由女神像位于纽约市上纽约湾中的自由岛(原名贝德罗岛)上,是1876年美国独立100周年时法国赠送给美国礼物,于1886年10月28日正式落成。1984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r>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基座为93米,重达225吨,由金属铸造。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铆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雕像置于一座混凝土制的基座上,基座上部的台基由花岗岩构筑,基座下部由混凝土构筑的大底座现为美国移民史博物馆。女神像体内设有螺旋形阶梯,使游客能登上它的头部,这相当于攀登一幢12层高的楼房。后来为方便游人上下,从底座开始安装了电梯。 雕像中的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的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七道尖芒象征世界七大洲。自由女神像腰宽10.6米,嘴宽91厘米;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这只手长达12.8米,仅食指就长达2.44米,直径1米多,指甲厚25厘米;火炬的边沿上可以站12个人。左手捧着一本封面刻有“1776年7月4日”字样的法律典籍,象征着这一天签署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和自由。 自由女神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现在世界各地展列有数以百计的自由女神像的复制品,其中,中国北京的世界公园和深圳的世界之窗就分别有一座自由女神像的微缩复制品。 <b>布鲁克林桥</b> <b>曼哈顿桥</b> <b>曼哈顿码头</b> <b>从上纽约湾看帝国大厦</b><br>帝国大厦是美国纽约的地标建筑物之一。1930年3月17日开始建设,1931年竣工。帝国大厦楼高381米,共103层,1951年增添了高62米的天线后,总高度为443.7米。它是保持世界最高建筑地位最久的摩天大楼(1931-1972共41年)。1955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帝国大厦评价为现代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纽约地标委员会将其选为纽约市地标,1986年该建筑被认定为美国国家历史地标。<br> <b>曼哈顿地图(点击小图看大图)</b> <b>华尔街</b><br>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街道,全长仅500多米,宽仅为11米。这条街道虽然短而狭窄,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华尔街”一词现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br> <b>美国联邦大厅国家纪念馆</b><br>美国联邦大厅国家纪念馆坐落在华尔街26号,对面是纽约证劵交易所。联邦厅建于1700年,是一座古希腊风格的大理石建筑,台阶上矗立着8根古朴典雅的圆形立柱。这里曾是美国第一届国会所在地。1789年4月30日,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职的。现在大厅门口矗立着华盛顿的雕塑,栩栩如生。<br> <b>纽约证券交易所总部</b><br>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总部位于纽约市百老汇大街18号,在华尔街的拐角南侧。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美国上市公司总市值最大的交易所。<br> <b>华尔街铜牛</b><br>华尔街铜牛是一座长5米、重6.3吨的铜牛塑像,它是美国华尔街的标志。铜牛的设计者迪莫迪卡最早为它挑选的立足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的人行道。后来,为了不影响交通和保证铜牛的安全,铜牛被搬到南端的博灵格林公园。华尔街铜牛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喻义着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br> <b>三一教堂</b><br>三一教堂位于百老汇大道与华尔街的交汇处,是圣公会纽约教区的一座古老的堂区教堂。1696年,英国圣公会购买这块土地兴建新教堂。原来的教堂木质框架被大雪压塌,目前的教堂于1846年落成,当时是曼哈顿下城最高的建筑,高耸的新哥特式的尖顶装饰着镀金的十字架,是进入纽约港船只的欢迎灯塔。它被认为是哥特复兴式建筑的经典实例,1976年被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br> <b>圣帕特里克大教堂</b><br>圣帕特里克大教堂位于纽约市50街与51街之间的第五大道东侧,是纽约最大的教堂,也是整个美国最大的一座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教堂,有着超过150年的历史。当年梵蒂冈大主教到美国讲经布道就在这座教堂。<br> 从外面看,这座双塔顶教堂线条简洁,整体灰色,并不怎么起眼。不过进到教堂里面,就会被教堂内部的气势恢宏所震撼。教堂内的纵深有100余米,高约十多层楼,顶部是看似线条繁复的穹顶,两边是装着彩色玻璃的窗户,十分精美华丽。 <b>联合国总部</b><br>联合国总部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区东侧,其西侧边界为第一大道,南侧为东42街,北侧为东48街,东侧可以俯瞰东河。联合国总部于1949年和1950年间兴建,此后进行了整修。<br> <b>联合国秘书处大楼(右)与大会堂大楼(左)</b><br>联合国秘书处大楼高154米,共39层,是早期板式高层建筑之一,也是最早采用玻璃幕墙的建筑。前后立面都采用铝合金框格的暗绿色吸热玻璃幕墙,钢框架挑出90厘米,两端山墙用白大理石贴面。大楼体形简洁,色彩明快,质感对比强烈。<br>大会堂大楼四边状若天穹,整个建筑结构呈斜坡状,长380英尺,宽160英尺,顶端是薄薄的圆屋顶,有供大厅内照明用的固定装置。大会堂的前厅是游客进入总部大楼的主要入口。<br> 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竖立着193个会员国的国旗。 从北门进去,首先见到的是两个雕塑:<br>一个是“打结的手枪”雕塑,由卢森堡赠送。弯曲打结的枪管表示了人们对非暴力的向往,以及呼吁国际裁军行动。<br>另一个是巨大的金黄色的铜质地球,但是地球已经开裂,名曰“破碎的地球”。这是意大利赠送给联合国的。这一雕塑警示人们,如果不及时控制环境污染,控制人口增长,地球就会千疮百孔。<br> <b>大会堂</b><br>大会堂是联合国总部里最大的房间,座位能容纳1800多人,供193个会员国在此聚会讨论当代的紧迫问题。大会堂是联合国里唯一挂有联合国徽章的会议室。徽章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下来的世界地图,两侧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br>蓝、绿、黄三色相间的大会堂长165英尺,宽115英尺,天花板宽75英尺。大会堂共有三层,即占据了大会堂大楼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层。在大会堂的前部是几张会议桌,直对着稍稍抬高的演讲台。各成员国的代表就坐在这些桌子后面。在演讲台旁边就坐的是大会主席,坐在主席右侧的是联合国秘书长,坐在左边的是主管大会事务和会议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br> 在联合国总部的大厅内,陈设有各会员国赠送的艺术品。<br><b>挂毯《万里长城》</b><br>由中国1974年赠送。挂毯长10米、宽5米,由天津地毯公司所属各厂的15名织毯高手以248种色纱织成,表现了北京居庸关长城的雄姿。40多年来,它一直高挂在联合国代表休息北大厅里,不少来联合国参观的人在经过时都忍不住驻足观看。<br> <b>挂毯《为纪念切尔诺贝利事件而作》</b><br>这幅挂毯由白俄罗斯所赠,是为纪念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而创作的。挂毯中的左、中、右三部分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旨在提醒人们对于核能的和平利用,以及对于环境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作品的构图均衡而又有差异,视觉对比强烈,不同线条构成的透视效果和尖锐角度,以及带有科技感的人物造型,都时刻在提醒人们对核能等科技产物应该保有足够的警惕。<br> <b>《佛塔》</b><br>为泰国所赠,是从佛教的角度为世界和平而铸造的佛塔。这件赠品不仅有泰国典型的民族特征,还从宗教的角度呼吁了对世界和平的关注。<br> <b>马赛克镶嵌画《黄金律》</b><br>这幅镶嵌画是1985年联合国成立40周年时,由当时的美国第40任总统夫人南西·里根代表美国赠送给联合国。它是根据美国艺术家诺曼·罗克韦尔的一幅名为“为人准则”的画制作的。罗克韦尔想要说明,为人准则是世界各大宗教的共同主题,他描绘了各个种族、信念和肤色的尊严和体面的人。镶嵌画里有一句题词:“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它是由专门从事镶嵌艺术的维也纳艺术家制作的。<br> <b>参观联合国总部的游客</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