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秋风迎诗意,教研唤灵思。为了提高我市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打造高效历史课堂,更好地推进高三历史教学工作,2024年9月9日,日照市高三历史教学研讨会在山东省日照黄海高级中学召开,日照市教科院高中历史教研员朱庆科和黄海高中党委书记尹衍利,党委副书记、校长滕怀勇及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本次会议。</p> <p class="ql-block"> 第一环节:公开课展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自日照海曲高中的宋云龙老师、日照黄海高中的李超老师、日照三中的邵健楠老师和莒县一中的油馨华老师分别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或巧设问题情境,或精研历史试题,或设置学生互动,或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在不断的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第二环节:经验交流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10日先安排教师分享如何从高考试题出发,指导日常教学。海曲高中刘婷婷就山东高考16题山东卷中的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做了报告,刘老师分析了本题的考查立意:以地图呈现江南经济区变迁的图文信息,考查从汉至唐江南经济区的变化以及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指出本题作答的思路和注意事项:概括说明要有层次性,总结变化要结合汉唐经济区变化指出经济重心南移的实质。刘老师指出日常经济史教学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地形、气候经济呈现的区域化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注重经济区变化与中国古代行政区域的变化的联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黄海高中任相国老师就山东高考17题《鸦片战争的时空之维》进行了解读,任老师指出本题考查的亮点在于材料新、设问新:根据高中哥哥的描述,小学生小敏会对鸦片战争形成怎样的认识?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影响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材料二引用学者观点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把中国近代史当世界史,近代性怎么理解?揭示从科学与民主,从思想文化角度来理解鸦片战争;把中国近代史当世界史,以中国如何融入了世界的全球史视角形成理解。考查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在学者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思考就如何书写鸦片战争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任老师还指出高考体现国家意志,对日常教学的启示是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审题,把握主干知识,掌握基本特征,注重重大事件的联系。教师要注重问题引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第二,课堂教学要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要多研究高考真题,把握考向,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照一中赵敏老师分析了18题上海缩影和19题什么是真正的解放。从18题来看,赵老师提出比较类的题目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要注重对材料中饼状图、折线图信息的提取,在对比中揭示变化的实质,表述成文,行文流畅。19题什么是真正的解放?体现注重核心价值的引领,是对当今世界秩序的思考,本题从二战后非洲在经济、政治、文化独立后存在很大的问题,没有完成真正的解放,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何为真正的解放?需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采取什么措施?赵老师指出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情境创设,参考从山东题这种小切口,大视野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重大事件的关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照实验高中杨华老师做了《主题 概念 情境——2024年高考山东卷选择题解析》的报告,杨老师高屋建瓴,对试题考查的价值取向、素养目标、考查方式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解读,对每个题目的四个选项都做了科学、系统的分析,不仅分析如何做对,还将每个选项来龙去脉都做了详细解析。杨老师强调教师平时教学要做细功夫,给学生讲通、讲透,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夯实基础,才能在考场中以不变应万变。杨老师还指出,对学生而言,高考是高中最后一节历史教育课,山东题在价值素养方面关注现实和国家意志,如近两年选择题第一题都注重考查史前史,对文明产生标准提出中国方案,体现了现实关怀。山东高考注重考查五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高频考点,教师要加强对高频考点的学术史阅读,才能从理论层面引领学生形成对重点问题的认识;杨老师还指出漫画题是近年山东高考的高频考点,就漫画解读的方法、分析漫画绘制者的意图,如何全面提取漫画信息尤其注重创作的时间提示等方面对漫画题的作答提供了指导。杨老师还强调一定要多研究高考题,用好日照模拟题,以考定教,讲通讲透,注重方法指导,让学生学得会、学得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莒县教研室来霞霞老师对9日四位老师的公开课进行了点评,并对课堂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一)日常教学要注重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落实;(二)课堂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结构要清晰:注重时空体系的构建,重大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问题任务要突出重点,注重重大历史事件的关联;(三 )课堂教学要始终围绕学生,通过学生主题活动来体现、落实,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技能,辩证客观的看历史;教师要创设情境驱动,通过问题设置引领学生体会时人所处背景,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四)要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证据意识以及新情境下拓展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五)在教学评一体化下要注重课堂的生成和评价,学生有生成和回应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评价,评价要具体清晰、不能笼统,对漏洞错误及时的修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照市教育局教科院朱庆科老师就高三开学考难题讲解、山东卷的认识和特点以及高三一轮复习策略做了高屋建瓴的报告。朱老师指出教师对高考题和模拟题要做懂做透,刨根问底,寻求正面突破,将试题涉及的背景知识弄清楚,对同类题目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引导学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老师结合山东省教育考试院高黎明老师的文章和自己的研究从高考命题的理论层面指出山东高考题有以下特点:(一)情境复杂、多维信息但主题非常明确。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读材料先归类,注重史料与史料之间、史实之间的关系,提炼主题;(二)开放性设问:山东高考从知识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标准答案到解决问题的转变,试题从面向材料到面向考生个人,引导考生谈自己的认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材知识转化为内在的创造;(三)突出思维过程和逻辑:观察历史角度要新、要多元,山东高考信息与所学知识关联和结论极具抽象性,问题的解决需要调动多种知识形成对某一时期历史的深刻认识;(四)注重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老师对高三教学提出如下建议:(一)注重主题教学,强调大概念引领,赋予课堂教学价值引领和意义;注重问题引导和任务驱动,围绕主题设置关键问题,使课程内容结构化,问题和任务的设计要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实;(二)拓展历史视野,把握历史的长度,构建历史事件的联系。朱老师还结合9日四位老师的公开课分析了如何把握历史的长度,如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这一课为例,要明确价值引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在这一主题的引领下,设置问题中国共产党对新道路做了哪些方面探索?为什么这样探索?新道路在理论和组织上如何最终确立?新道路的探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这一系列问题来把握本节课的内容。(三) 强调思维过程和学习过程,教师要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学评一体化的理念下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设置要求要细致化,有效化,设问方式向高考设问看齐。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师者如光,虽微致远,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相信在朱老师和各位优秀教师的引领下,会为高三教学照亮前方的路,为明年历史高考保驾护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