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寻找澳头南北船踪迹探亲考察团日记(6)烟台一封家书的牵挂

淡泊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和苏浩、彭奕告别了上海,直奔烟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上海虹桥登上动车后,</span>我心如潮涌,思绪万千,如同<span style="font-size:18px;">动车的铁轨向远方延伸,那些往事一一在我脑海中盘旋。</span></p> <p class="ql-block"><b>一,小时候我从一封家书得知我家古时走北船的亲人在烟台</b></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在我家早期那栋红砖瓦房的南面主房内,有一座古老的梳妆台,抽屉里珍藏着我爸爸一封带有边格纹的家书。</p><p class="ql-block">我妈妈说:“这封书信是从烟台我们家一位很亲的亲人寄来的”。我很好奇,心想这遥远的北方怎么会有亲人呢?后来才了解,这亲人是清朝时候走北船去烟台做生意并定居在那里。从此,南方人成了北方人,从此在那里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我妈妈说这个通讯地址也是我们蒋家嫁给一位姓施的烟台人的春令姑告诉我们的。这施家在烟台开了一家名叫〝六和居生熟药材店”。后来他姓施的这个女婿也跟随老婆回到了澳头,并在澳头开了一家六合居中药材店。如今他的孙子把它改成澳头六合居海鲜馆。</p><p class="ql-block">我家烟台这位亲戚叫蒋才栋,我父亲叫蒋才裕,都是才字辈。按照字辈推理,应该是我的祖父那一辈是同胞兄弟。我们这一辈应该是第4代亲。</p> <p class="ql-block"><b>二,完成父亲的遗愿到烟台寻找远方的亲人</b></p> <p class="ql-block">1982年2月,蒋才栋伯父写给我父亲的回信,介绍了,他有俩位女儿,目前在一家工厂工作。信中透露<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他还想请假到南方做生意</span>,并打听我爸爸石狮的产品。</p><p class="ql-block">后来因为各自忙碌,我父亲到了鼓浪屿工作。地址变了,也中断了联系。但父母亲还会时常提起,烟台的蒋才栋伯父,希望有机会到烟台走走,也请蒋才栋能到厦门来走走,见见面,拉家常。</p><p class="ql-block">空闲时,我父亲会把那封信拿起来反复瞧瞧看看,因为当时没有电话联系不方便,路途遥远,所以说音信全无。看我父亲那若有所失的样子,我知道父亲非常挂念烟台这位从未谋面的远方亲人。</p><p class="ql-block">岁月如梭,时间飞快。</p><p class="ql-block">直到我父亲去世,他们都没有再联系过。</p> <p class="ql-block"><b>三,2016年,是烟台市电视台的一位领导帮我找到找到北方亲人</b></p> <p class="ql-block">我想,我爸爸生前没完成到北方找亲人的这个心愿我一定帮他完成。所以我就复印了我爸爸的那封信的地址,注明蒋才栋的名字带在身上,随时托人帮助寻找。</p><p class="ql-block">2015年,我去北京参加一个全国广告会议,委托一位烟台电视台的领导,希望他能帮我找找这位亲戚。</p><p class="ql-block">第二年元旦,这位领导打电话告诉我:“你提供的地址10多年前就已经拆迁了,所以找不到你要的人。我很失望,心想这位走北船(清代)亲人可能这辈子在也联系不上了。</p><p class="ql-block">当我不抱希望之时,有一天我的办公电话又响了,烟台电视台这位领导告诉我已经找到了。他告诉我,是通过公安局找到这个拆迁户的新地址,并联系了户主的女儿。得知蒋才栋先生已经去世了,但是他有俩个女儿,一个在烟台轮渡公司工作;另一个女儿在美国。并把在烟台轮船公司工作的女儿电话给我。</p> <p class="ql-block"><b>四,十年前的烟台行记忆至今历历在目</b></p><p class="ql-block">得知烟台亲人的消息后,我欣喜若狂,庆幸终于找到了。马上打通这位亲人的电话。</p><p class="ql-block">于是,我马上请假一周,去烟台找亲人,完成爸爸的未完成的心愿。</p><p class="ql-block">记得我是从厦门乘坐山东航空公司的小飞机飞到烟台。我特地约了在大连理工读书的女儿也赶过来在烟台会合,一起去走亲戚。</p> <p class="ql-block">到了烟台后,这位未谋面的蒋才栋的女儿叫蒋培玲。因为她比我年纪小,所以叫我哥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培玲热情接待了我们。带我们拜访了他的叔叔,与远在美国的姐姐通了电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请我们品尝烟台美食大餐,陪我们参观烟台葡萄酒厂、博物馆等景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因为血缘相连的关系,让我们彼此拉近了距离,感到特别的亲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培玲说,她姐姐结婚的时候还到厦门旅行,去找过我们,但因为地址不详等原因没有找到我们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于烟台历史及古时澳头木帆船队到烟台的历史 ,培玲也不了解。只知道,她小时候和爷爷爸爸一家人住在烟台博物馆,即福建会馆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几天的相会很快过去的,我们依依不舍告别了培玲妹妹,我女儿也坐船回大连上学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b>五、走北船的远方亲人,你们都好吗?</b></p><p class="ql-block">转眼间又过去10年了,今再来烟台感慨万千,我们今天沿着明清时期澳头人,不畏风险,架驶木帆船到了北方各大港从事海上贸易的港口城市行走,将继续想寻找更多未曾谋面的远方亲人。</p><p class="ql-block">我们也不清楚会找到多少远方的亲人。也许会找到很多,也许一个也找不到。</p><p class="ql-block">当我还沉醉在往事的回忆中,动车的广播突然响了:“前方烟台站到了〞。</p><p class="ql-block">是啊,我们从下午4点坐动车,一直坐到晚上11点钟才到达烟台。整整坐了7个小时,行程近千公里。</p><p class="ql-block">寻找史实,口述历史。 </p><p class="ql-block">讲述澳头南北船与历史名人故事!</p><p class="ql-block">文:蒋永泰</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0日写于上海至烟台的动车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