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雷锋(1940.12—1962.08),他的一生是苦难的一生,他的一生见证了新旧社会的更替,他的一生仅有短暂的22年。但是他的理想信念,他的奉献精神,<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的敬业精神,他</span>的创新精神,他的创业精神却被传送了60余年,而且必将永久流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3年3月,毛主席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不单是学习他的哪一方面的优点,也不只是学习他做的哪一两件好事,而是学习他长期为人民做好事,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雷锋,要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不但群众学,干部学,领导也要学。这样,才能形成好风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雷锋所处的年代,新中国仅仅成立十多年,遭遇来自自然、外交等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尤需确立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激扬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勇气,弘扬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雷锋,为全社会提供了鲜活的公民道德样本,激励各行各业奋斗、坚守与创造,凝聚起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雷锋,对万恶的旧社会充满了恨,父亲被日寇折磨致死,年仅12岁的哥哥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务工,过度劳累,胳膊被车床压断,由于不能劳动被辞退,沿途乞讨到家,病死。弟弟活活饿死在母亲怀里,母亲带着雷锋乞讨过日子,后去地主家做工,被凌辱后回到家中,失魂落魄,于1947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一根麻绳挂梁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天夜里她为雷锋洗了脸,洗了脚,换上干净的衣服,抱着雷锋哭了好久,祈祷少一些蚊虫叮咬,祈祷他长大成人,然后把他送到了六叔奶奶家。第二天起来他看到的是一具悬挂的冰冷的尸体。那年他才七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雷锋,对新社会充满了爱,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旧社会“我还是一个孤苦伶仃的流浪儿,过去的生活,把我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害得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正当我处在生死的关头,来了人民的大救星——伟大的共产党和英明的毛主席,把我从苦海中拯救,给我吃的、穿的,送我读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温暖和幸福,党像慈母一样,哺育着我长大成人。”对于雷锋来说,新中国,新天地,新制度,新生活,给雷锋的生理机制,心理机制健康发育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条件。成功地完成对童年生理心理机制的后补任务。“翻身感”“重生感”是雷锋日后成长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情感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乱世的苦孩子到新社会的模范工人、青年团员,再到革命军人、共产党员、共产主义战士,以22年的生命,将有限变得无限,将短暂凝结成永恒,将平凡升华为伟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雷锋精神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p> <p class="ql-block">学习雷锋,在平常日子里重塑生活方式。勤俭节约这个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传家宝”,无论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都不能丢。学习雷锋,就应珍惜每一餐饭,节约每一滴水,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共同树立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时尚新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前进的中国,对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关注更甚以往,对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的归属感尤为强烈,这,就是全社会呼唤、践行雷锋精神的内生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发出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强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想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审视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