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秋季课程开设和学科教学计划

go go.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武城县老城镇南屯小学</b></p> 一、指导思想 <p class="ql-block">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程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作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聚焦核心素养、强化课程综合、变革育人方式。严格执行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标准。</p> 二、课程设置 三、实施要求 <p class="ql-block">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和《武城县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不随意增减规定的课程和课时,确保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规范开设地方课程,不断丰富地方课程实施载体,做好与国家课程融合衔接。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目标,按照开发程序和要求,开发建设校本课程。结合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落实山东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指南,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实施标准等,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确保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p> 四、教学措施 (一)加强组内教研 <p class="ql-block">  1.每隔一周按时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分析重、难点的突破,研究练习题设计的有效性,对教材进行恰当的调整和重组等,另外“周清、月测”的命题与分析、近年的期末试题的分析与研究都作为教研的重要内容,全面提高教研的实效性,落实“高效教”。</p><p class="ql-block"> 2.日常教学中,我们统一进度,抓好每次教研的机会,珍惜每天见面的时间,聊教学心得,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难讲的点,大家交流心得。组内单元过关、阶段检测等认真做好质量分析,相互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切实做到亡羊补牢。</p> (二)深化课堂改革 <p class="ql-block">  1.精心设计课堂和小测习题,力求量少。</p><p class="ql-block"> 2.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质疑、讲道理,力求思维严谨、表达清晰。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将问题的来龙去脉或问题的困惑恰当地呈现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言之有理、落笔有据的讲理和推理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紧扣问题本质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p><p class="ql-block"> 3.重视画图策略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重视让学生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p><p class="ql-block"> 张奠宙教授曾说过:“有了思想,才会产生更多的方法。我们要抓住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相关的各个数学环节,适当渗透或点明,使数学思想方法在恰当境中滋生;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或在解决问题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抓住时机给以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引导,使学生的数学思想从无意识层面上升到有意识层面,学生的数学学习会上升到更高的层次。</p> (三)提升学生“读题、思考、书写、计算、表达”等数学素养 <p class="ql-block">  1.依据小学生习惯评价标准,从细节入手,抓好、抓实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读题、思考、书写、计算、表达五方面的训练,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p><p class="ql-block"> 2.开展多形式的竞赛,以赛促练。 </p><p class="ql-block"> 3.结合学校的活动,在班级中开展计算比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小老师开讲)等多种形式的数学素养竞赛活动,以赛促练,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达到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p> (四)关注学情,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p class="ql-block">  1.多和学困生进行课下交流,给予更多的关心,树立起学习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2.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下,增加一些有梯度的练习,做到因材施教。</p><p class="ql-block"> 3.成立师友互助帮协小组,充分发挥小老师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4.进行家校沟通,得到家长的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p> (五)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形成教育合力 <p class="ql-block">  1.利用班级群,与家长做好沟通,经常在群里转一些教育子女的好经验好方法。</p><p class="ql-block"> 2.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家校全力,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拧成一股力量,共育促进孩子成长。</p> <p class="ql-block">编辑:马宁宁</p><p class="ql-block">编审:李淑玲</p>

课程

学生

数学

教学

教研

素养

课堂

解决问题

思想

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