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寻找澳头南北船踪迹探亲考察团日记(5)寻找上海城隍庙新江司乡城隍蒋芳镛的足迹

blank

<p class="ql-block">在上海市档案馆,查询城隍庙历史及蒋芳镛相关史料,由于年代历史较久远,资料较多,经过三小时的查阅时间还未查到相关史料。但了解到1964年破四旧城隍庙也部分拆迁改造,拆除了很多庙,不知道当时新江司庙是否也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图:到上海市档案馆查询资料视频</p> <p class="ql-block">根据相关资料介绍:</p><p class="ql-block">之前的胜利金属制品厂是在三牌楼路“庙”里。三牌楼路24号,在很久很久以前,那里有个庙。它建于何时,叫什么庙,现无法在史料中得到查征。但那里曾经是个庙,确凿无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废弃的庙堂成了我们上海前进金属制品厂的工作场所。我在那里工作了四年。因为是以前的庙堂,工作场地没有常见的车间规整样子,依稀可揣见昔日庙堂的格局。老同事陈利荣看了我写的三牌楼路文初稿后,补充说:</p><p class="ql-block">“这个庙叫'新江司庙’,是眀代老百姓为纪念海瑞疏浚治理吴淞江有功而筹建的。当年,我们工厂三车间的发夹班组里有一块工作台板,就是庙中的一块匾,匾上书有‘威震江海’四个字,黑底金字,金色已脱落,年款未详记。”</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上海黄浦三牌楼路41号,也就是原三牌楼路旧上海前进金属制品厂旧址,咨询了一位老大爷,他说:“记得这个厂很久前就没有了,后来改为印刷厂”。现为黄浦区69号地块,上海市南房屋动拆迁有限公司的傳家街地块旧城改建项目基地管理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据拆迁办公室人员讲:“这片已经没有相关文物、庙及旧工厂的任何遗迹了。“改建的居民楼房,如今又面临拆迁改造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经过三天的上海考察调研,虽一时没有找到明代同安进士蒋芳镛在上海的申江崇侯庙原址,但从历史资料、史学专家研究及民国《同安县志》据碑记,我们总结以下三点:</p> <p class="ql-block">一,民国《同安县志》据碑记,讲述蒋芳镛松江府治水之功。在松江府或其所属上海县、青浦县,曾有一座供奉同安进士蒋芳镛的崇侯庙,庙中之碑记其治水之功。蒋芳镛由之被清浦县新江乡奉为“崇侯(海崇侯)、城隍神,后被列入上海‘五城隍神’,是有历史依据的,并非空穴来风。但其崇候庙原址的查找只能邀请上海当地的文史专家,进一步查找相关史料记载及文物来进一步佐证吧。</p> <p class="ql-block">第二,蒋芳镛围观一生,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是一位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好官。“万历四十四年(1616)调江苏按察使,爱民如子。旋改江宁布政使,时黄河泛滥,扬淮徐等州皆受灾,他赈灾备至。天启元年(1621),因松江水患,他疏通河道,既通水路又便通航。”等历史功绩,被家乡和上海百姓所敬仰。在蒋芳镛出生地,中国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金海街道澳头社区海边妈祖庙内原有一块明代的石头功德碑,碑文记载了蒋芳镛了解到福建浙江等沿海遭受风灾水灾,人民生活处在苦难之中,他上奏皇上请求为灾民减免盐税的功德事迹。蒋方镛在松江治水的功绩被上海人民所敬仰,被奉为城隍庙的五城隍之一(新江司海崇侯)也在情理之中。</p> <p class="ql-block">第三,新江司海崇侯城隍是皇帝赐封还是由民间发起供奉的城隍神,还需到北京中国第一档案馆查找相关历史文献。</p> <p class="ql-block">寻找史实,口述历史。</p><p class="ql-block">讲述澳头南北船与历史名人故事!</p><p class="ql-block"> 图/文:彭奕、苏浩</p><p class="ql-block"> 编审/蒋永泰</p><p class="ql-block">2024寻找澳头南北船踪迹探亲考察团</p><p class="ql-block">后附:蒋芳镛相关集锦</p> <p class="ql-block">上海新江司庙蒋芳镛</p><p class="ql-block">蒋芳镛是上海城隍庙新江司的“乡城隍”。</p><p class="ql-block">蒋芳镛,字任坦,号鲸台,翔安新店澳头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会魁,初授户部主事,后任广东琼州知府、湖广按察使司、江苏按察使司、江宁布政使司、湖南湖北巡按。</p><p class="ql-block">有资料记载,蒋芳镛在上海一带任职时,因开通河道有功,被立庙祭祀,并拥戴为上海四大乡城隍之一的“新江司乡城隍”。明代弘治年间《上海县志》称上海县旧名华亭,元至元二十九年,以民物繁庶,始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镇,隶松江府。澳头的蒋芳镛曾长期在江苏一带为官,任江苏按察使司、江宁布政使司,且“天启元年(16↓因松江水患,他疏通河道旰通水败▽倆通航”,且“天启元年(1621),因松江水患,他疏通河道,既通水路又便通航”,这可能是他被尊为上海新江司“乡城隍”的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蒋芳镛建于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的古墓被列入新发现的重点文物点,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芳镛有哪些著作?</p><p class="ql-block">关于蒋芳镛的著作,目前可查的资料较少,暂未明确其具体有哪些流传于世的著作。</p><p class="ql-block">蒋芳镛在历史上主要以其为官的经历和事迹较为突出,比如他在多地任职期间有诸多政绩,如在衡州府开鼓铸代饷、捐俸禄赈济饥民、刷册均粮、通漕盐、罢逋米等,且百姓为其立祠。但关于他在著书立说方面的成就,可能由于年代久远、资↓失等原因,相关信息并不多 如里未来有新的文献资料或研究发表。能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等原因,相关信息并不多。如果未来有新的文献资料或研究发现其具体的著作,将会进一步丰富对他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芳镛在衡州府的具体政绩有哪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芳镛在衡州府的具体政绩如下:</p><p class="ql-block">·开鼓铸代饷: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缓解了百姓在饷银方面的压力。</p><p class="ql-block">·捐俸禄赈济饥民:展现了他对百姓的关怀和爱心,在灾荒时期帮助百姓缓解饥饿问题。</p><p class="ql-block">·刷册均粮:通过对土地和粮食册籍的整理清查,实现粮食分配的公平合理,保障了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p><p class="ql-block">·通漕盐:使漕运和更加通畅,这不仅有利物的流通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百姓的基本生活需求。</p><p class="ql-block">·通漕盐:使漕运和盐运更加通畅,这不仅有利于物资的流通,也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能还为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和经济利益。</p><p class="ql-block">·罢逋米:免去了拖欠的米粮,减轻了百姓的债务负担。</p><p class="ql-block">·荫湘薇峙:为当地带来了福祉和安定,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促进了地方的稳定和发展。</p><p class="ql-block">由于多地民众感其恩德,还为他立祠纪念。蒋芳镛在衡州府的这些政绩,体现了他清正廉洁、爱民如子的为官之道,以及为地方发展和百姓福祉所做出的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蒋芳镛(1573 年一1627年),字任坦,号鲸台,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p><p class="ql-block">·科举及仕途: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中式丙午科福建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联捷丁未科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工部主事,差管海运、新泰二仓,后因父病请假归省。补任工部营缮司主事,晋升为虞衡司郎中,督宝源局。曾出守江西建昌府,后因明断失权贵意,被移知湖广衡州府。天启五年(1625年),擢升为广东按察副使,改任湖广郴桂副使,赴任前去世。</p><p class="ql-block">·衡州府政绩:在衡州府任职期间,开鼓铸代饷,减轻百姓负担;捐俸禄赈济饥民;刷册均粮;通漕盐;罢逋米;荫湘薇峙,百姓为其立祠。</p><p class="ql-block">·家族背景:曾祖父为蒋崇殷,祖父为蒋仁卿,父亲为蒋怀忠,乡饮大宾,赠中宪大夫。前母为康氏。</p><p class="ql-block">·其他事迹:其家族家风优良,先祖蒋畴为官清正,宣德皇帝赐予“岁寒松柏”牌匾,后世子孙重视教育,人才辈出,出仕后牢记清正廉洁祖训。蒋芳镛清正廉洁、爱民如子,多地民众为其立祠祭祀。为褒奖蒋氏世代清廉,万历皇帝御赐牌匾“世清白”。2007年,其建于明代天启七年(1627年)的古墓被列入新发现的重点文物点,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