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的建筑 美丽的艺术殿堂——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

康乐公主👸(婉拒私聊)

<p class="ql-block"><b>美篇昵称:康乐公主👸(婉拒私聊)</b></p><p class="ql-block"><b>美 篇 号:3232057</b></p> <p class="ql-block"><b>去年半年的纽约之行,参观了不少博物馆,拍下了不少的照片。古根海姆博物馆位于纽约市区,又被誉为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它是纽约基金会旗下所有博物馆的总称。起步于美国纽约,在毕尔巴鄂、威尼斯等城市均设有分馆。此博物馆的位置非常好,吡邻中央公园东侧,也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一座。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立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其实它与大都会博物馆毗邻。之前我分享过大都会博物馆,而古根海姆博物馆没来得及写,又拖了快一年。今天分享这个博物馆,远眺它时,其外面呈螺旋状,并且还有或高或低的“外翼”。该建筑也是纽约著名的地标建筑,由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所设计,建筑坐落在纽约市一条街道的拐角处,与其他任何建筑物都迥然不同,可以说外观像一只茶杯,或者像一条巨大的白色弹簧,可能是因为螺旋线结构也有人说像海螺。</b></p> <p class="ql-block"><b>庞大的建筑犹如漩涡般在天幕下如同生长的蘑菇,并且旋转如在漩涡下的你,去仰望,惊叹,眩晕,仿若被吸入了另一个星球。就是这样一个令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忽视的存在,自诞生以来,它也许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受关注也最多争议的建筑之一。</b></p> <p class="ql-block"><b>进入博物馆内,同样是一个巨大的“白色漩涡”,也像是一条自下而上、半径越来越大的“弹簧”构成。一条螺旋状的斜坡贯穿了博物馆的六层空间,天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穹顶洒向中庭。据介绍当时建这个博物馆时,</b><b style="font-size:18px;">馆长要求设计师和建筑师,要把这个博物馆建成“精神的殿堂”。所以据说建筑设计师便从古巴比伦的“金字塔形神庙”获得了灵感,进而设计出这一独特的空间。</b></p> <p class="ql-block"><b>里面也设计比较独特,螺旋状的周围是平缓而有旋转的通道。每一层通道旁都设置有休息的地方,会有一个小小的喷泉不住地的喷出细流。中间部分设有游客休息区,可以在这里听着音乐伴奏和细水长流的水滴声。无论是在夏天,这里也比较凉爽。每一层的外围俯瞰是非常矮的,其实走到跟前墙的高度到胸口处。尽管我们国人都觉得这个设计存在着隐患,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人身跌落的安全问题。建筑师赖特希望古根海姆这一有机建筑内部的流畅空间,能让观众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艺术,也能让每一位参观者感受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如此和谐。</b></p> <p class="ql-block"><b>每一层的周围墙上,都挂着各个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画家的画展。尤其在这里看到了很多著名画家的作品,这是梵高的《麦田与柏树》,这幅画绘于1889年,麦田里随风摇摆的柏树,随麦浪翻滚涌动,像是压抑不住的激情。柏树又像是黑色的火焰,将天空也一并搅动起来。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梵高的《鸢尾花》,前几天在纽约旅游局的抽奖活动中,得到了以梵高所画的鸢尾花图案所制作出的橡胶登机牌。</b></p> <p class="ql-block"><b>这一幅是著名画家莫奈笔下描绘出的维尼斯,也是他唯一一次去威尼斯旅行时的产物。那时是1908年10月初到12月初,莫奈并不大愿意访问这座城市,原因是它在艺术史有着太过重要的地位,且被他的诸多导师和朋友们都造访过。当时莫奈已68岁,他觉得也许以后没有太多的机会再去这座城市了,索性答应了他的妻子爱丽丝接受了英国社会名媛、艺术赞助人玛丽·亨特和旧时交往的萨金特邀请,前往威尼斯。</b></p> <p class="ql-block">乡间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照镜子的贵妇</p> <p class="ql-block"><b>大半天时间还没看完。这里的展品太多,与纽约自然博物馆比,这里的藏品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出来后天蓝蓝,与建筑外墙的金色融为一体,美仑美奂。这也许是多年来建筑师赖特一直探求的目标,并且以一条三向维度的螺旋形的结构,而不是圆形平面的结构来包容一个空间,使人们真正体验空间中的运动。他认为人们沿着螺旋形坡道走动时,周围的空间才是连续的、渐变的并融为一体。而不是片断的、折叠的狭小空间。</b></p> <p class="ql-block"><b>随着夜晚的降临,以其独特的钛合金材料为材质的外墙材料,构建成的建筑。并用不规则的双曲面设计,加上光影效果及与环境的融合而著称。该博物馆对建筑学、文化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成为城市更新和文化复兴的典范。</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