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缘起赞.讲记》【己二、随念“若从能仁王,亲闻此法,何其幸哉”

华庆拉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宗喀巴大师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法尊法师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洛桑陀美上师讲授</b></p><p class="ql-block"><b>【己二、随念“若从能仁王,亲闻此法,何其幸哉”】</b></p><p class="ql-block">我们大家一起恭诵一遍《缘起赞》的原文:</p><p class="ql-block"><b>由见何法德,如钩钓诸鱼, 能引尊意法,未亲从尊闻。</b></p><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意思呢?“由见何法德”,宗喀巴大师知道、明白了fo法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在不可思议的诸功德里面,佛陀讲的缘起法是最殊 胜的功德,尤其是第二次转法轮的《般若经》的内容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般若经》讲的内容都是空性。《现观庄严论》里面讲的也是空性,《现观庄严论》是隐蔽讲的,《入中论》是显义讲的。</p><p class="ql-block">深见派讲的《入中论》是关于空性的,非常的深奥,《现观庄严论》里面讲得也非常广。这两部论典讲的都是《般若经》的精髓,我们 学完了之后,能够证悟空性,得到解脱,能够在自己的心相续当中生起来缘起性空的正见。</p> <p class="ql-block">佛陀讲的缘起法有最殊胜的功德,缘起法不但能永远断除一切烦恼的恶业,更能灭除一切烦恼罪业的种子,连“无明”这颗罪业的种子, 也能彻底断除了。把一切心相续中的愚痴无明和不善的罪垢完全去除后,缘起法的智慧就会取而代之,缘起法能够在自性上生出来,所以知道了这种缘起教法的功德之后,就会心甘情愿地去修学。</p><p class="ql-block">这么殊胜的法,佛陀是免费给我们讲的,他一分钱也不收,而且不图任何回报。他为了救度我们这些众生们,讲了这么殊胜的法,给我们 宣讲了不可思议的缘起性空,但是我们还懒惰、懈怠,还不想学,还说没有时间。</p><p class="ql-block">知道了这种缘起教法的功德之后,就会心甘情愿地去修学,并且会有非常欢喜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什么呢?就是非常入迷,而且越学就 越来越融入,越来越欢喜,觉得是一种享受,就像“如钩钓诸鱼”,这个是宗喀巴大师用比喻来讲的。</p> <p class="ql-block">大家都知道,在西藏的文化里面,诗学是从印度传过来的,所以说 跟印度的文化比较接近、相似。印度人用太阳、月亮、云彩这些比喻, 用得特别特别多。宗喀巴大师也是用比喻来讲的,宗喀巴大师把自己比喻为被鱼钩钩着的鱼儿。大家都知道钓鱼的人会拿鱼餌诱惑这个鱼,鱼咬了之后就上钩了,上钩的鱼很快就会身不由己。它没有自由,只能任人摆布。同样的道理,宗喀巴大师已经了解、知道了佛法的殊胜功德, 尤其是缘起法的殊胜功德,所以不由自主地被佛陀吸引,这个是用比喻 来讲的。</p><p class="ql-block">确实,这个期间宗喀巴大师通达了应成派见解,越学越自如,而且感到欢喜、入迷,这个当中什么世间的法都不可能有,这种感觉是非常殊胜的。宗喀巴大师由于已经了知了佛法的殊胜功德,尤其是缘起法的殊胜功德,所以不由自主被佛陀吸引,心甘情愿地“上钩”。就像大家常说的一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是为了钓西伯侯,西伯侯非常敬佩姜太公,所以去请了他三次,让他当国师。</p><p class="ql-block">同样的道理,宗喀巴大师被佛法的证悟功德深深地折服,尤其是佛陀讲的缘起法。当年他没能亲自在佛陀面前听到缘起法,但是他通达佛 讲的缘起法之后,越来越感觉要能处在佛亲口讲的时候该有多么殊胜啊!就像我们一样,看一看大善知识们著作的论典,觉得有些论典里面讲得非常非常殊胜,然后我们就会想,“这个大善知识要是在的话,跟他请教请教更加殊胜嘛!亲耳听到这个法,亲自去接近他,求这个法的话多么殊胜”,有这种感觉。所以宗喀巴大师心里感到伤心难过,心里有一点点悲哀。宗喀巴大师很遗憾,自己为什么不能亲自听闻佛陀宣说缘起妙法。</p> <p class="ql-block">我平常跟你们讲过,我们现在的人福报太小。当年佛陀在世的时 候,我们没有亲见佛陀,没有接近佛陀,若能在佛陀面前听闻fo法,那 有多么殊胜呢!佛陀一讲法,我们也肯定通达缘起法,能够证得果位。 那时候,阿罗汉、缘觉等大善知识特别多,我们哪怕投生为一个蚂蚁, 即使在佛陀走过的地方被佛陀踩死了,由于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也能够解脱,可惜我们没有福报。</p><p class="ql-block">当然,现在我们在世上的福报还算不错,佛陀的缘起法还仍然存在,两千七百年之后,通过学习缘起法,通达缘起法的大善知识也有无 量无数个,能够成就、解脱的特别多。宗喀巴大师没有听到佛亲自讲法,我们也一样,现在距离佛陀降生已经两千七百多年了,我们不要说生在佛陀那个年代,就是距离宗喀巴大师降生也已经六百多年了,相对而言我们的福报还是不够啊。</p><p class="ql-block">宗喀巴大师那个年代,大善知识特别特别多,萨迦派、噶当派等 等,尤其是萨迦派的特别多,那个时代绝大部分大善知识都是萨迦派 的。这么多的大善知识里边,显密都精通,在辩论等各个方面都无与伦比的就是宗喀巴大师。所以说,那个期间宗喀巴大师独一无二,无人能比。那个时代的人福报大呀,我们还是没有福报,要能在那个时候投生多好啊,亲自听一听宗喀巴大师的缘起法,该有多么殊胜哪!所以说和宗喀巴大师一样的,我们的内心里面也非常难过,内心深处非常沮丧, 因为自己无缘亲自听闻这个无比殊胜的、非常不可思议的法门,是自己的福报不够,我们哪有福报呢?</p> <p class="ql-block">“能引尊意法”,就是说自心能被这种缘起妙法摄引。缘起法就像钓鱼的钩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当年佛陀不惜舍弃生命寻求fo法的心,就像鱼钩钓鱼一样,佛陀的心被非常不可思议的缘起法所钩着了,所以才能有如此大的魅力,能够让佛陀为了求法舍弃生命。</p><p class="ql-block">佛陀、宗喀巴大师已经越学越自如,越来越入迷,而我们越学越懒惰懈怠,越来越没有信心,我们连表面上都没有好好地学,那能深入进去吗?能自如吗?能投入吗?我们没有!对fo法没有信心,越来越退步,而且福报资粮上不来,没有成就,离成就越来越远,离解脱也越来越远。我们身口意完全没有进入fo法的状态,离解脱越来越远,离懒惰越来越近,离懈怠越来越近,然后散漫惯了,所以说解脱的人很少很少。完全没有进入状态,自己信心还不够,这样能解脱吗?</p><p class="ql-block">当年佛陀为了求四句佛法,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要了,他能把生命献出来,就像钓鱼一样的,自己的心已经上钩了,对《般若经》上钩了, 所以说他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财产等。我们大家好好地想一想,这不是一般的人能够达到的,我们根本达不到。做任何一个事情,我们的心都不清净,根本就算不上一个修行人。</p><p class="ql-block">宗喀巴大师说:“当年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很多小乘比丘、大乘菩萨以及成千上万的人、非人等众生,都围绕着佛陀,都有福报从佛陀那里亲自聆听这样殊胜的缘起法,而我却没有这样的福分。”当然这是宗喀巴大师自己谦虚的话语,其实是讲给我们听的。宗喀巴大师是第二佛陀,他在喜足天,他是乘愿再来的。</p> <p class="ql-block">在原文里面“未亲从尊闻”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没有能够亲自听闻佛讲的缘起法,感到非常遗憾,心里面非常难过,那我们现在难过吗?</p><p class="ql-block">历代的大善知识们,像至尊曲吉坚参、瓦梭曲吉坚参、万钦索南扎 巴,还有我们黄教格鲁巴的大善知识岗热华桑,宗喀巴大师的清净八大弟子,这些人福报大。但是像妙音笑大师等后期的很多大善知识们,心里肯定也是有同样的感受,觉得非常遗憾:那个时候我们没有降生,宗喀巴大师没有亲自给我们传法。</p><p class="ql-block">宗喀巴大师那个时候,佛法如日中天,个个都是人才,有很多证悟空性的大善知识,所以说相互之间辩论得特别特别激烈。尽管大善知识 特别多,但是这里边宗喀巴大师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最终还是得到清净见了。</p><p class="ql-block">《缘起赞》这里面的内容也很简单,不是特别难懂,就像是宗喀巴大师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分享给我们大家,分享给弟子们,所以我们好好 地珍惜《缘起赞》,好好地学习。</p><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学习《缘起赞》的内容,首先我们恭诵一遍原文:</p><p class="ql-block"><b>节选自洛桑陀美金刚上师《缘起赞.讲记》讲记352</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