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背包西部行(一)

山妹子

蓄谋已久,不如说走就走 第一站   天水麦积山石窟 <p class="ql-block">  日子空闲下来,就觉得无聊至极,想要流浪甚至自虐的心开始蠢蠢欲动,如沸水般咕咕嘟嘟,难得片刻安宁。想走大西北,感受黄土高原也或河西走廊的情结一直都在,无数次冒出脑海。</p><p class="ql-block"> 走吧?</p><p class="ql-block"> 走!</p><p class="ql-block"> 走哪里?</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与河西走廊,是我很久的梦想。随便去哪儿,都是我的最爱,反正这两个地方,气候相近。出发的时间,就随机一些。其实前一天我已经收拾好了自己的行囊!</p><p class="ql-block"> 下午3:00,没有太多犹豫,网上订了天水的车票,两个半小时后,已经坐上火车,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我来看你啦啦啦!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看最美的风景,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初踏征程,兴奋过度难以安眠,内乡到西安段,我买硬座,走动走动,与周围人可以聊聊天,开启社牛模式,目的是了解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为旅游行程积累经验与素材。</p><p class="ql-block"> 隔着过道,与我邻座是一位临夏州的姐姐,穆斯林女性装扮,优雅娴静,一直端庄地规规矩矩地坐着,得知她从温州一路过来,都是硬座且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我问她,有没有想过在余位多时到别的车厢的三连座上躺下睡会儿,或者升为卧铺之类,她说没有。</p><p class="ql-block"> 唉,估计也是很少出门的人,心里没来由地心疼她来。</p><p class="ql-block"> 晚上7:30左右,我说,咱们去别的车厢睡觉吧,行李就放这里,没人会拿的,贵重东西随身带即可。</p><p class="ql-block"> 她没动。是没听清我的话,还是不敢动怕行李丢失,我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人出去了,在间隔的第三个车厢里,睡得恣意妄为,后感觉缺少枕头不舒服,就又返回去取我的行李。临返之前,把西安至天水,升为卧铺。</p><p class="ql-block"> 背着我的行囊,离开原位前,我又耐心地给临夏姐姐,讲了升卧铺的办票车厢及价位,我的语速很慢,尽量用普通话讲给她听。这下,她听明白了。没想到,少顷又回来,说没有下铺了,中铺上铺她都上不去。</p><p class="ql-block"> 唉,那真是爱助莫能啊!</p> <p class="ql-block">  凌晨两点半,被列车员叫醒,天水到了。3:01,我已出现在天水站台上。自拍一张,记录此刻。没想到半夜时分,这里下车出站的人也挺多。</p> <p class="ql-block">正对检票出口,大幅版面清晰地展示着天水的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去往景点的经过火车站的公交车线路,这里都标得明明白白。天水,你真是太贴心了,好爱你呦!</p><p class="ql-block"> ——————这就一下子省却了我查交通做攻略的繁琐。</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广场,环视两分钟,选在地下停车场的人工安全出口与电梯口相交的空地,不到10钟,快速搭好了帐篷。太累了,只想倒头就睡。刚躺下不到20分钟,只听得篷顶有细微的淅沥,实在不想动,坚持了一会,突觉不对劲儿:莫非下雨了?</p><p class="ql-block"> 果不其然,真的下雨了。并且越来越大。容不得多想,手忙脚乱,把账赶紧移到人工通道的楼梯转角处,速度已经够快了,帐篷和地垫还是淋得湿透透的,好在,地垫翻过来也可用,帐篷内帐还是干的。这里不是最佳选择——玻璃房,通风不好,太热。但又是最安全的地方,身边不到20米的地方,警察的车就停在那里。还有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赶紧睡吧,心静自然凉,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和衣而眠,带着耳塞,噪音减去大半。5点左右,被冻醒了,随便拉件衣服披身上,又沉睡过去,再醒来已是6:30。</p> <p class="ql-block"> 火车站广场边的卫生间洗漱完毕,一碗热酿皮,开启新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7:00时分,从火车站广场出发,乘坐34路公交车,5元钱直达麦积山停车场。如果不做攻略,提前了解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二次倒车现象,即:乘车到游客中心,然后再从游客中心坐15元的景交到景区门口。</p><p class="ql-block"> 看看,我聪明吧。</p><p class="ql-block"> 真是得意非凡:门票和大小景交都省了。</p><p class="ql-block"> 10钱办好行李寄存,随着人流3分钟步行到检票口,胸前的导游证,使我畅通无阻。</p><p class="ql-block"> 检票口过道,挑檐悬山大屋顶,斗拱错落有致,果然很中国,大气典雅。</p> <p class="ql-block">  看景之前,先来一段科普,大致了解一下麦积山的前世今生及重要地位。人常说,旅游旅游,回家吹牛。不了解这些,如何吹牛呢?</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南28公里的小陇山丛林之中,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而得名。创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384--417年),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朝代的开凿和重修,现存大小窟龛 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 身,壁画979.54平方米。因其大量精美的古代泥塑造像,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其中:第4、26、27、127、135号等窟的大型经变画如西方净土变、维摩变、涅槃变、法华变等是国内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大型经变画,壁画中以及雕凿于崖壁上的崖阁、帐形龛等仿木建筑的窟龛形制,为研究北朝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齐名的中国四大佛教石窟之一。因“最美东方微笑”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到一个地方游玩,导览图是最先要拍下并保存于的手机中的,这对于后面游览会帮助很大。举个例子:知道从哪进从哪出,找个卫生间什么的,也很方便,在没有导游介绍或领路的时候,最少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便于规划行走线路,合理安排时间等,好处简直不要太多了!只可惜,有的朋友就是不注意这一点儿。</p> <p class="ql-block">  景交车在山间斗转蛇行,人在其中,眼睛仿佛就不够用,山峦在云雾中如梦似幻,可能是多雨的缘故,植被都绿油油的,好看得不像话!</p><p class="ql-block"> 10分钟左右,到了登山步道,麦积山石窟一下子亮在眼前,那刻真的怦然心动————终于见真颜且是期盼已久!</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很高大,没想到就是一个小小的山疙瘩。古人诚不欺我,真的很像麦秸垛。</p><p class="ql-block"> 两三位景区讲解员热情地过来打招呼,表示可以给我的团以最优惠的价格。我笑笑,坦诚地说,平时带团没好好玩,这次我是孤家寡人,单枪匹马的出行[捂脸]。</p><p class="ql-block"> 信步前行,石窟近在眼前:翠枝摇曳,绿意掩映,映衬着麦积山体的红色,更加艳美动人,陡生三分俏丽。</p><p class="ql-block"> 远眺,正对我们的,这里是东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东崖上,三尊大佛,特别突出,大家都是兴奋地拍拍拍。这是麦积山的第二大佛,编号98号窟,供的是西方三圣,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中间是阿弥陀佛如来佛,右边已经风化掉的是观世音菩萨,左边脸庞氧化为红色的,为大势至菩萨。为北魏造像,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中间大佛高13米,两边菩萨高8米。他们是最最典型的石胎泥塑。何为石胎泥塑?我们知道,麦积山的山头属于疏松沙砾岩的丹霞地貌,这是单一红色丹霞,不似张掖那边,是七彩绚丽的丹霞。由于这疏松的红色沙砾丹霞,不易系统雕塑,只能依山而凿雕出大致轮廓模型就行了,然后用泥巴一层一层往上抹、塑,直到塑成为止。而右边的观音菩萨,外面的泥巴已经风化脱落掉了,但里面石胎尚在,留下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 这三尊大佛的造像风格,标准的北魏风。北魏时期,士大夫穿衣风格,崇尚褒衣博带,溜肩削肩,以瘦为美风格,所以这个时期的塑像,以秀骨清相著称。而这三尊大佛右边👉🏻200米的地方,就是隋唐时期的造像,风格迥异,那是以胖为美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后面我会陆续提到各时期的造像风格,别问我为啥知道————导游基本功呗!</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三尊大佛旁,近观而录的视频,令人异常痛惜,分外感慨!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外在剥落后,里面石胎的大致轮廓。</p> <p class="ql-block">  偶遇一团,导游边走边讲。我等着他们的到来,然后加入其中,装作若无其事地同行—— 蹭讲解,是我的一贯作风。我不说话,扮做聋子拼耳朵还不行吗?千方百计来学习,不算丢人吧。😂</p><p class="ql-block"> 这位景区讲解,应该快60岁了,在讲石窟的同时,穿插讲天水市情概况及历史沿革。原来,这里就是秦国先人非子牧马,秦穆公得封地的所在。</p><p class="ql-block"> 关于天水,因“天河注水”的传说而得名。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厮杀加上连年的干旱,使当时繁华、富饶的上城变得残垣断壁,民不聊生。传说,在一天夜里,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忽然天空狂风呼啸,雷电交加,随着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地面裂开一条大缝。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于是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设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从此,有了“天水”之名。</p><p class="ql-block"> 西周时,天水市曾是夏禹重臣的伯益后裔的一支中迁徙西垂(后名西犬丘),至非子时,天水市为周王室牧马有功而封为附庸,赐号秦嬴,秦民族因此以天水市为中心建立了秦国,位列春秋列国之一。秦国越陇山东扩以后,周庄王九年(前688年),秦武公在天水市境内设置了中国最早的县级行政建置县冀县。</p><p class="ql-block"> 抽空邀请路人帮忙,背对东崖,来了一张与麦积山石窟唯一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看看秦人起家史,以我辈当自强。牧马人,都能成功,何况是生于当代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来到西崖。这是景区的入口,视野相当开阔。</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空中俯瞰,这里的山脊就是一条卧龙。麦秸山东、西、南三面临崖,刀削斧劈般,陡直而立,洞窟如蜂巢密布的山头恰如高高扬起的龙头,西北边的山峦就是蜿蜒的龙脊,环抱着古老的瑞应寺,拖带着神秘美丽麦积山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 站在西崖前的广场,了望麦积山,散花楼,是如此的触目惊心!宏大、壮观,都不足以形容它带给人的震撼!那么高、那么大、那么清晰,古人是如何做到的?是谁为什么要给它起得这么一个个浪漫唯美的名字散花楼呢?</p><p class="ql-block"> 带着疑问,伴着敬畏,一步步走近!</p><p class="ql-block"><br></p>

麦积山

天水

天水市

石窟

大佛

造像

石胎

三尊

景区

东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