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随厦门、泉州“<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夕阳红</b>”旅游团中亚三国游的最后一站是一个与我们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途经之地,和我国有着约1096公里的接壤边界,从汉武帝时,这块地域首次被纳入西汉版图,到了唐朝,玄奘西行取经,翻越凌山,经过大清池(伊塞克湖)和边陲重镇素叶城(碎叶),而后者被郭沫若视为诗仙李白的出生地,也引发了中国人对这座古城的关注。这个神秘的国度就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吉爾吉斯斯坦</b>——如今成为了我们“一带一路”沿线上的友好邻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乘船游览伊塞克湖秀丽风光)</b></p> <p class="ql-block"> 吉尔吉斯共和国,北边与哈萨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乌兹别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国。面积为19.99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p><p class="ql-block"> 吉尔吉斯斯坦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伊斯兰合作组织、突厥语国家组织和突厥文化国际组织成员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约合106.6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22.86美元。</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国度,这片土地充满了令人向往的景观。在那里度过的游览时光,让我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踏上这段奇妙的旅程,领略了不一样于想象的异国风情,让我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李白出生地碎叶城</b></p><p class="ql-block"> 乘着大巴,我们在凹凸不平的沙石路上颠簸起来。车轮把尘土高高扬起。我们问地接小穆:“这是要去哪里?”他神秘一笑:“去看一座你们中国大诗人李白出生的古城。”“怎么这么偏远啊!值得花这么长的时间来看吗?”我们心里泛起了嘀咕。小穆呵呵一笑:“这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你说值得不值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异国他乡,小罗唱起思念家乡的歌曲一一《</b><b style="color:rgb(237, 35, 8);">鼓浪屿之波</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b></p> <p class="ql-block"> 又颠簸了好一阵,客车终于在一块刻满外文的石碑前停了下来。我们争先恐后忙着下车,迫不及待地向碎叶城遗址奔去,都想尽早一睹古城风采。</p> <p class="ql-block"> 然而,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野草,其荒凉程度也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虽然城廓的地基依稀可辨,但除此以外已无任何地面建筑了。不仅残垣断壁的痕迹看不到,周边也没有人居住。眼前的一切让所有人都大失所望。</p> <p class="ql-block"> 这里,难道是中西商人、各国使者的必经之路?导游说,它确实为当年各路人马在此相会,繁荣一时的碎叶城。有文献记载,碎叶城到了唐朝,便成为唐王朝经营西域的“安西四镇”之一,唐朝军队曾长时间在此驻扎。唐高宗元年,唐朝仿长安城重建了碎叶城,这里便成为唐王朝西部最边远的城镇,粟特商人经商最东端的定居点之一。629年去印度取经的玄奘曾途经碎叶城,对当地的物产也有所记述,说那一带土壤肥沃,有利于种植小米和葡萄等农作物。据我国著名考古专家郭沫若考证,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在碎叶城。李白是在5岁时随父母迁居到四川原籍的。郭沫若的这一考证当时虽然存在争议,但现已被学术界普遍接受,吉尔吉斯斯坦学术界对此也表示认可。</p> <p class="ql-block">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记载:古时的碎叶城由一个城堡、两个设防的内城和一个被两道环形城墙包围的广阔郊区组成,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其中最古老的部分有35公顷,有防御墙、佛塔等建筑遗迹。专业人员曾在城堡西南处发现了公元7到8世纪建造的佛教寺庙,在城堡的东南角发现了一个10至11世纪建造的基督教建筑群。1953至1954年,有关人员在西北部曾发现一个基督教教堂遗址和一个8世纪的墓地。2016年至2018年,又发现了由多种颜色鹅卵石铺成的小径和一块带有制造者印记的瓷砖碎片。此外,考古专家在碎叶城寺庙的废墟内还捡到了“开元通宝”和“大历通宝”。这些揭示了碎叶城与唐朝、与中国的亲缘关系。</p><p class="ql-block"> 由此,我们转变了对碎叶城迷惑的看法,相信,在那坍塌的城墙和被荒草掩盖的土壤下面,一定还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并对今后的全面考古发掘寄予厚望。</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布拉纳古塔-诗歌塔</b></p><p class="ql-block"> 布拉纳古塔-诗歌塔位于托克马克附近的中世纪八刺沙衮市境内,是卡拉汉国首都和《有益的知识》一书的作者著名的中世纪诗人优素福巴拉萨根的发源地,诗歌塔原为清真寺的尖塔。随着时间的推移,清真寺完全摧毁,尖塔在十五世纪地震被摧毁,今天的塔高约25米,原有的高度达到45米,如今,该塔变成斜塔,周围花草成林。</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布拉纳.诗歌塔)</b></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为埋葬一位古代哲学家而建的千年古塔,而这位哲学家的头像,如今就印在当地最大面值的纸币上,俨然成为国家的象征。我们沿着又黑又陡的转梯,小心翼翼地爬到塔顶,四顾只有旷野。倒是小小的展室里,陈列着不少当地出土的“开元通宝”等中国钱币,这些中国钱币印证着当年丝路的繁华,也让远道而来的我们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东干村</b></p><p class="ql-block"> 中午是在东干村用的午餐。饭店的摆设,主人的音容,桌上的饭菜,都有浓浓的中国味。老板娘热情地端上水饺热菜,全是地道的中餐美食,这让多天未尝上热饭蔡的我们欣喜不已。大快朵颐之余,我提着相机走到村中拍摄人文风貌,总感觉镜头中的人似曾相识。问了导游才知道,原来东干人是中国西北回民后裔,历史上曾两次迁居后逐渐定居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是中国海外穆斯林侨胞中最大的群体之一。他们的长相和中国人无异,吃饭使用筷子,主食为拉面、饺子、大饼等中国西北地区的常见面食,还会做别具特色的"陕西凉粉”,他们的民族语言为一百多年前的中国陕西方言,因此中国探访者将分布在那里的东干人村子称为"陕西村"。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当地东干人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享受东干美食。</p> <p class="ql-block"> 如此,我还想起书中所读的一段历史文载,说的是吉尔吉斯斯坦有部分人含有中原血统,其中一支是西汉大将李陵的后代。李陵是飞将军李广之孙,受汉武帝派遣攻打匈奴,因孤军深入失败投降。武帝盛怒,灭其三族,还将为李陵说情的司马迁施以宫刑。后来,李陵被匈奴封王,其封地就在楚河流域,即成为现今部分吉尔吉斯斯坦人的祖先。</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伊塞克湖</b></p><p class="ql-block">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天山山脉的北部,面积有6300多平方公里,是天山之巅的世界最深高山湖泊,为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高山湖泊,被誉为吉尔吉斯斯坦的“大海”,湖水清澈澄碧,素有“上帝遗落的明珠”之称,是前苏联在中亚的各加盟共和国中最富盛名的疗养胜地。</p> <p class="ql-block"> 吉尔吉斯人将伊塞克湖周边的山脉称为“大地的翅膀”,而将伊塞克湖称为“天山的眼睛”。在中国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谚语,而在吉尔吉斯斯坦也有类似的“谚语荣誉”:即“没有到过伊塞克湖,就不算到过吉尔吉斯斯坦。”</p> <p class="ql-block"> 在伊塞克湖,我们入住在吉尔吉斯斯坦最高级的别墅内。这座公园是前苏联人造的,名称叫“阿芙乐尔疗养院”,是专供前苏共中央高级干部疗养用的,故环湖而建的疗养院景观别具一格。一些青松和胡杨已有合抱之粗。进入这桃花源般的世界,心境无比愉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伊塞克湖的美丽风景)</b></p> <p class="ql-block"> 伊塞克湖沿岸自古就有人类居住,一洗如蓝的湖面,容易让人产生梦幻般的联想,故一直流传有各种各样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有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吉尔吉斯人被异族人战败而不得不逃亡,当逃到湖边时,突然感到对敌人的恐惧消失了,姑娘们忘记了害羞都跳到湖里洗澡。紧追不舍的异族人,看到了平静的湖水,看到了纯洁的雪山,看到了神态自若的洗澡姑娘,被美好生活的魅力感化了,产生了一种无地自容的罪恶感,大自然赐予人们美丽的家园,而人类却互相残杀,追兵们为自己的行为羞愧难当,便放下屠刀握手言和。从此,吉尔吉斯人将伊塞克湖奉为母亲湖,世世代代厮守在湖畔。</p> <p class="ql-block"> 还有另一个故事:古时候,高山上有座城堡,主人是个残暴的大汗。住在山脚下牧羊人的女儿美若天仙,对所有倾慕者都拒绝了。原来姑娘已有了心上人,曾有一个英俊骑士骑着白马带她来到很高很高的地方,从手中摘下戒指戴在她手上并留言“我很快会再来,只要有戒指在,你将远离任何灾难。”姑娘上山去找心上人,不小心弄丢了戒指,哭着往家跑的途中,被曾求婚遭拒的大汗劫持到城堡中。姑娘宁死不从,纵身跃出窗外,落下悬崖。这时,山谷中涌出一股股洪水,形成了伊塞克湖,城堡开始下沉而没入水底。</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故事虽然是传说,但的确在伊塞克湖水底以下7米处有被淹埋的古城遗址,已打捞出古代的生活用品和古钱币,经鉴定一些是成吉思汗时代的物品,以致引起了越来越多考古学家的兴趣。在众多的猜想中最能蛊惑人心的是,成吉思汗的墓地在湖底。因为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曾经是成吉思汗儿子的属地,大胆的推测得到不少学者的支持。据说,成吉思汗去世后,其后人秘密地将成吉思汗遗体和众多的财宝运到湖区,并制作了巨大的石棺,将遗体和财宝装入其中并沉入湖底,然后将其他财宝藏在伊塞克湖地区的山谷中,引泉水将它们掩藏起来。后来所有参与引水工程的人都被杀死了,藏宝的秘密至今也没有被揭开。对湖底古城遗址秘密的神奇说法,给眼前这片蓝色湖泊表面,蒙上了一层迷幻般的薄纱。</p> <p class="ql-block"> 此外,伊塞克湖与中国渊源颇深,因为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约1400年前,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到达哈密后,原打算由天山北麓西去碎叶城,因高昌王的固请,才改走天山南路。来到跋禄迦国即今阿克苏后,玄奘翻越西北300余公里的别迭里山通道,沿伊塞克湖南岸至碎叶城。玄奘曾留下历史上关于伊塞克湖的第一笔记录:“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咸苦,洪涛浩瀚,惊波汨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这是迄今有史可考关于伊塞克湖最早的文字记载,“大清池”这个名字自此传入中国。</p> <p class="ql-block">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一诗中这样描写伊塞克湖:“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冬日黄昏,诗人在伊塞克湖畔送别友人。上有云天白雪,下有绿叶青枝,湖面热气蒸腾,纷纷扬扬的雪花遇到热气即临空消融,肥硕的鲤鱼在湖中来回游弋,一幅亦真亦幻的塞外奇景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 我们特地乘船沿湖游览,为的是一览伊塞克湖的无尽美丽风景。果不其然,游船所到之处,那沿湖迷人的旖旎风光,让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 湖面水天一色,在地平线尽头融为一体,岚风吹拂,湖上白色浪花一层推一层扑向岸边,当到达岸边沙滩时,水势顿减,又缓缓退回湖中,湖水与沙滩以亘古未变的独特方式接触交融。湖面上不时看到潜鸭、水鸭和绿头鸭等禽鸟悠闲地飘来浮去,似乎水中的食物太丰富了,不需要为吃忙忙碌碌,显得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天地的大爱造就了如此大美的画面,面对大美而难以言美,就在于再多的赞美语,也无法完整表述感觉到的美。</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乘坐游船,与船长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 站在岸边,湖光明媚,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无限暇想。</p><p class="ql-block"> 伊塞克湖,湖光山色美得令人心醉!</p><p class="ql-block"> 它醉在季节里,醉在岁月里,也醉在人们的目光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陆虎奥尔多”文化中心 </b></p><p class="ql-block"> 小城尽头,靠近湖边,有一个“陆虎奥尔多”文化中心,走进大门,面前是大片绿地,绿地上有五座白色建筑,各自代表世界上五大宗教:即佛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其室内的壁画,体现了五种宗教的特色元素。中心用很大篇幅,向人们介绍本土著名作家埃特玛托夫,显眼处建有他的博物馆,草地上布满了根据他的作品创作的塑像。游览中,隐约领略到文化中心的寓意,就是提倡我们这个世界,应该文化共生,宗教共存,大家和睦相处。</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陆虎奥尔多文化中心的景观美不胜收)</b></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草地上有一尊金色的人物塑像,一旁的牌子写着:”TURDAKUN USUB ALIEV”HE”,上网查询,才知道他是图尔达昆.乌斯巴里耶夫,吉尔吉斯斯坦著名的公共和政治人物。曾经担任吉尔吉斯斯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领导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经济和社会政治发展进程。</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阿拉阿恰国家森林公园</b></p><p class="ql-block"> 阿拉阿恰国家森林公园(Ala Archa National Park)是 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天山山脉的一处高山公园,建立于 1976 年,位于首都比什凯克以南 40 千米的地方。 该公园覆盖范围包括阿拉阿查河流附近的峡谷以后周围的山脉,这是一处适宜野餐郊游、徒步旅行、 滑雪以及爬山的好去处。最佳旅游时间是夏末秋初,尤其是每年的 5 月 1 日的“高山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在峡谷野营和攀登高峰。</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前往比什凯克的路上,旅友们唱起冼星海的歌曲《在太行山上》)</b></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还有许多其他的野生动物,比如高山草地上稀有的雪豹,以及海拔 2500 米以上冰雪覆盖地区的野山羊、獐鹿等。我们在松林边遇到许多小动物,如雀鸟、松鼠等,它们不时飞到、跳到游客身边,与人亲密接触,毫不怯生。</p> <p class="ql-block"> 园区里游客众多,人们不同装束,不同皮肤,不同语言,来自不同国家,却彼此很好相处,遇见时相互道声“OK”或打个手势以示问候,有的人还会主动打招呼,邀请与之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比什凯克中央广场</b></p><p class="ql-block"> 阿拉套广场是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中央广场,是国家活动与庆典的场所,建于1984年。每年独立日等重大国家和民族节日,这里都要举行庆典活动。广场北侧是国家历史博物馆,广场西侧是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大厦。阿拉套在吉语里是“连绵群山”的意思,形象象征了吉尔吉斯斯坦这个三分之二是山地地形的国家。这个广场一直深受当地居民喜爱,是一些大型聚会活动的首选场所。</p> <p class="ql-block"> 在1991年之前,这个广场的名字是列宁广场,所树立的雕像也是列宁经典的举手形象。如今的阿拉套广场(也有人称作玛纳斯广场)红色国旗飘扬,中央高耸的纪念碑顶端,屹立着吉国的象征:“玛纳斯”的骑马铜像。《玛纳斯》是吉尔吉斯族,也就是我国称“柯尔克孜”族的人们集体创作、世代口头流传的一部英雄史诗。史诗颂扬了传说中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率领柯尔克孜人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雄业绩。在吉尔吉斯斯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比什凯克中央广场的大型歌会正在上演)</b></p> <p class="ql-block"> 列宁雕像没有因为广场更名而消失,他被安放在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后面,面向吉尔吉斯政府大楼。</p> <p class="ql-block"> 在独联体国家中,比什凯克是唯一还保留着列宁铜像的城市,人们来到这里,都愿意和“列宁”合个影,当然,我们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在吉尔吉斯斯坦短短的三天里,李白出生地碎叶城、布拉纳古塔-诗歌塔、东干村、伊塞克湖、“陆虎奥尔多”文化中心、比什凯克森林公园、广场等地的所见所闻,不仅让我们畅游了这个充满浓浓中亚韵味的神秘国度,也让我们对吉尔吉斯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吉尔吉斯斯坦,这个拥有710万人口,这个与我们中国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国家给我们福建厦门、泉州“</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夕阳红</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旅游团的全体成员带来了许多的惊喜与发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