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青春成长互助实操案例复盘 记录(二)

王丽莉

<p class="ql-block">书本理论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层面的运用,每周的实操复盘是一次难得的共创机会。晚上7点大家如约腾讯会议室,分享自己工作、生活当中的案例或者问题。这也许就是学习的意义所在吧。</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赣南师大附小 邹老师</p><p class="ql-block">主讲: 赣州青苹果学院 徐老师</p><p class="ql-block">记录与整理:赣南师范大学 王老师</p> 案例:小学6年级学生,这个孩子情绪好的时候,很积极的配合老师。一旦情绪爆发,很难控制自己,和同学打架会下死手那种。上周四用完午餐后和同学打架,结果哪个同学比较高大,他吃亏了。走廊遇到老师,老师要他到办公室,他却跑掉了。就联系了家长过来沟通。家长过来之后,情绪很激动,一个办公室的老师和她讲,都讲不赢她。<br><br>  问题:如何和这样的家长沟通? 与会者的分享与建议整理如下:<br><br>徐老师了解孩子的基本信息:几年级?男生?女生?是一贯式还是突然间这样?有无很信服的老师?<br><br>回答: 6年级 男生 一贯式 没有 <p class="ql-block">徐老师:案例非常好,它里面有非常多可以值得我们深挖的东西。假设说我们现在能以接纳的心态。接纳孩子接纳,接纳父母的心态。就是事情已经发生了,也就从现在的这个现状开始去做,为什么就是我们所有的讨论,一定是要从现实出发,所有偏离事实的努力,其实它都是飘在空中的挣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家庭沟通模式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在遇到某种类型的刺激,就会形成这种情绪。这种状态下我们去评判家长和孩子的对和错,都会激发对方的情绪,沟通基本是无效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先接纳对方的价值体系,比如有些家长想改,不知道从哪里改,只能停留在远处。如果我们理解这个事实,才能从更高的层面梳理和面对这件事情,而不是和家长绕圈圈,被家长的情绪牵着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要让对方接纳我们意见,应该输入不同以往的信息,也许她们已经听惯了周边人对孩子的批评。是否有别的切入点?</p> 王老师:每个人都希望被接纳、被欣赏、被肯定,这是每个人的内心渴望,也许我们可以先从欣赏孩子的闪光点开始和家长沟通了解。<br><br>望老师:从孩子的视角,先和孩子共情,引导孩子平时如何处理和同学的关系;先不要评判事情的好与坏,要帮助孩子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平时和家长保持友好畅通,讲讲孩子进步的地方,闪光点,遇到问题怎么解决,有利于孩子有问题时沟通。<br><br>雷老师:先和家长共情;然后邀请家长一起学习。<br><br>徐老师小结: 对于孩子情绪处理,我们多实操,刻意练习这部分,告诉家长,孩子有情绪时候,怎么引导孩子,有哪些方法可以做。积极引导向上的方法,不是出了问题,停留在这个点上。<br> 对于如何引导学生的情绪,如何和家长沟通,你有哪些建议呢?期待您在评论区分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