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墟古镇

水清云淡

‌       芦墟古镇是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下辖的一个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端,距吴江城区24.5千米。‌ 这个古镇北靠太浦河,南至南栅港,隔芦墟塘与浙江省相望,西濒汾湖,东达槐字港。芦墟古镇具有2500年的历史,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曾是春秋末年吴、越相争的边界。古镇的命名源于南朝梁太学博士顾野王之子安饶、安文卜居于此。        芦墟古镇的主要景点包括市河两岸的老街、高大的香樟树、跨街楼等。这些建筑大多建于清朝中叶至民国时期,是古镇的一大特色。尽管在抗战时期部分建筑被毁,但至今仍保留着许氏和沈氏两幢过街楼供人参观。古镇保留了70年代的原始生态,拥有清澈的小河、古老的建筑和树木,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貌。        人民桥‌,古称太平桥或中堂桥,又称中塘桥,始建于明朝天启丙寅年(1626年)。这座桥经历了多次重建,最终在嘉庆元年(1796年)改为三孔石拱桥,位于芦墟市河的中段。人民桥的变迁史见证了从石拱桥到梁式平桥,再到水泥桥的演变,其位置曾是热闹的街区,商店周布,如今在芦墟老街提升工程中建有一亭,供居民憩休。        许氏跨街楼,又称雕花楼,位于芦墟西南街北首。‌ 该宅于清末开始建造,于民国初年(约1915年)竣工。许氏跨街楼的正屋为四进五开间,其中第一进楼层跨街而过,形成颇具特色的跨街楼。第二进正厅为挑高单层建筑,宅南北两侧均置备弄,曾是许姓米行。这座建筑临河而建,是芦墟镇唯一的淌水河埠,展现了古镇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底蕴。 供销社时期商店用的老柜台,还在用。 商铺老门板 大亨黄金荣故居,西南街90号        古镇的“同庆池”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浴室,位于芦墟古镇的西南街118号,是电影《沐浴之王》的取景地‌。        “同庆池”的创办人戴荣茂(1900~1989),人称老娘舅,是丹阳戴巷里人。浴室在解放前由戴家买下王家房子后改造而成,并聘请了一帮丹阳师傅,以他们出众的扦脚、敲背手法而闻名,吸引了分湖周边的人前来沐浴‌。 煤球炉子        芦墟古镇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水乡风情的地方,适合游客体验江南水乡的文化和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