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位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82号大街,在纽约中央公园一侧。整个博物馆占地13万平方米,共收藏有300万件各种展品。从建筑本身到藏品量,皆令人震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既堪称艺术圣殿, 400多个展厅有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和藏品。馆内有许多出众的古典艺术品,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两河流域、中华文明和几乎所有欧洲大师的油画及美国现代艺术,还有非洲、亚洲、大洋洲、拜占庭、中世纪及伊斯兰艺术品,同时也是世界乐器、服装、饰品、武器、盔甲的大总汇。馆内的室内设计模仿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从1世纪的罗马风格延续至现代美国。所有的作品涉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欧洲中世纪各个分期、 亚洲各大王朝时期、近现代等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艺术品,而且都有专门的展厅。一天逛下来,能目之所及的展品也只有几分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希腊和罗马艺术展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倚靠在古代女性身上的狄俄尼索斯大理石雕像。头部是古代的,但来自另一座雕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罗马,奥古斯都或胡里奥-克劳迪亚时期,公元前27年-公元68年</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改编自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作品。</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狄俄尼索斯是酒神和醉境之神,他身穿短上衣,脚穿饰有动物头像的凉鞋,外面罩着豹皮。他站在一个古朴的女神像旁边,女神像的姿势和服装模仿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雕像。很难确定这个狄俄尼索斯的原版希腊青铜雕像是否包括这个女神像。在古典艺术中,柱子、小雕像和半身像形式的支撑物并不少见,但这个雕像可能是为了支撑伸出的手臂而添加的,它可能代表着斯珀斯,即罗马的希望女神,通常被绘成一个古朴的少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金星(阿佛洛狄忒)的大理石雕像从浴缸中浮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罗马人,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一世纪。</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比利时私人收藏(L.2016.73)</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尊雕像展示的是爱神(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的典型姿势,基于公元前四世纪或公元前三世纪的希腊风格,这种风格在罗马时代经常被复制。这种雕塑深受罗马富人和文化人的喜爱,他们用希腊艺术作品来装饰自己的城镇住宅和乡村别墅。维纳斯是如此受欢迎的主题,以至于一些罗马女性肖像雕像都是以这位衣着暴露的女神为原型雕刻的。这尊维纳斯来自诺森伯兰公爵的收藏,虽然她现在失去了双臂,但她的右手很可能向上伸去整理湿漉漉的头发,而左手则向下伸去,仿佛要抓住即将从臀部落下的斗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年轻的赫拉克勒斯的大理石雕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罗马,弗拉维王朝,公元68-98年17世纪初</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修复:头部和颈部,右臂肩部以下,左臂和肩部,右腿膝盖以下,左腿,树干,棍棒,基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赫拉克勒斯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是力量、勇气和智慧的化身,艺术家们创造了大量关于赫拉克勒斯的作品,经典名作很多,还出演过好莱坞《复仇者联盟》等电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阿佛洛狄忒青铜雕像。眼睛镶嵌着玻璃膏,从膝盖以下恢复了正常的左腿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希腊雕像,公元前2世纪末或1世纪。弗朗西斯•尼尔森夫妇的礼物,1935年(35.122)</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直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雕塑家普拉克西特列斯创作了著名的克尼多斯阿芙洛狄忒之后,希腊人才将阿芙洛狄忒塑造成全身赤裸的形象。在希腊化时期,各种类型和媒介的阿芙洛狄忒裸体像变得非常普遍。这尊小雕像属于阿芙洛狄忒“海中诞生”(束发)型雕像的变体。雕像的姿势可能受到了某部经典作品的启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戴着酒神雕像的大理石神像头罗马人,约公元14-68年公元前2世纪希腊作品的副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纪念查尔斯•爱德华茲教授的匿名礼物,1992年(1992.11.66)</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尽管头部和脖子的部分被切掉了,但头部的剩余部分保存得非常好,眼睛、嘴唇和鱼排上仍保留着红色颜料,头发上还有金色的痕迹。在这尊雕像中,头部被旋转并向上倾斜至右侧,呈现出一种悲怆的表情。雅典大理石和复制品右侧的支柱状凸起可能是右手举到脸颊上的手指的残余部分。前额上戴的细带是狄俄尼索斯的特征。这件作品可能代表酒神本人或他的配偶阿里阿德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君士坦丁一世皇帝大理石头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罗马,君士坦丁时期,约公元325—370年</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玛丽 克拉克 汤普森的遗产,1923(26.229)</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君士坦丁大帝是罗马的第一位基督教皇帝,他的统治对罗马(后来的拜占庭帝国)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公元325年,他成功地重新统一了帝国,击败了最后一位四帝共治的同事—东部皇帝李锡尼。此后,他致力于建立一个新王朝,并建立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基督教不仅在君士坦丁大帝的个人生活和成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他为罗马帝国制定的改革和复兴计划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虽然法院和政府不再居住在罗马,但君士坦丁小心翼翼地没有忽视这座古老的帝国城市,并在城中建造了许多新的世俗和基督教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凯旋门,即君士坦丁凯旋门,至今仍矗立在罗马斗兽场附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纳西瑟斯和回声,海拉斯和仙女的普特尔(井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罗马。安东妮或西弗兰,公元1500-200年</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1797年在古罗马港口奥斯蒂亚发掘</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古罗马人物雕像的杰出典范,曾经覆盖在古罗马港口城市奥斯提亚一日井的井口上。雕塑家将一个实用物品变成了一件奢华的艺术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理石石棺盖,配卧床夫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罗马时期,西弗兰时期,约公元220年购买,莉拉•艾奇逊•华莱士赠品,1993(1993.1.1)</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对夫妇被描绘成水和土地的半神化人物。与希腊和罗马的河神形象一样,这个赤裸上身的男人拿着一根长芦苇,一个像蜥蜴一样的生物蹲在他旁边。女人拿着花环和两捆小麦,这是地球女神泰勒斯的特点。她的脚下是一只毛茸茸的尾巴哺乳动物,背上有一个小小的爱神丘比特。虽然男人的头部被仔细描绘,但妻子的头部没有完成。这表明他先于她去世,在她死后没有人添加她的肖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理石丧葬浮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罗马人,公元2一3世纪</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1949年弗莱彻基金(49.69.5)</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圆形托诺形状的葬礼浮雕描绘了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或者像这个例子一样,描绘了整个家庭,主要来自色雷斯、希腊北部和多瑙河省。有些是刻字的,但这个例子没有给这个男人、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命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阿耳忒弥斯和鹿的青铜雕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希腊或罗马人,晚希腊化或早期帝国,约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1世纪。</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私人收藏(2007.63)</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阿耳特弥斯(罗马人称之为戴安娜)站在那里,身体重心放在右腿上,左脚拖曳着。她穿着一件短款束腰外衣,与她作为狩猎女神的角色相符。她头戴镶嵌着银饰的精美头饰,脚穿精制的凉鞋。她原本应该左手拿着一张弓,在其他类似的雕像中,女神都是大步流星地走着,但在这里,她仿佛在顿悟,这种印象被人物的古典主义风格所强调,她的长袍被风吹起,而且具有强烈的理想化色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她的左边站着一只鹿,右边还有一个小身影,可能是一条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沉睡中的爱神铜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希腊,希腊化或奥古斯都,公元前3世纪-公元1世纪初</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说来自罗兹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43年罗杰斯基金(43.11.4)</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精确的年龄特征是在希腊化时期引入的。这是为数不多的从古代保存下来的完好无损的青铜雕像之一,这个人物是一个丰满的婴儿在放松的姿势中传达了一种直接的感觉和自然主义的细节,这是青铜媒介所可能实现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古希腊时期的一个狮鹫头造型的青铜饰物,其来自于奥林匹亚,是希腊神庙中所供奉的最壮观的祭祀品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考古学家们的研究,这个青铜狮鹫头是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之间,古希腊人打造的一个青铜大锅上的一个装饰物,这种大锅往往被三角架或锥形支架架起来,在锅口边缘处会有各种装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狮身人面像的青钢剪考精還,約公元數60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华德家送的扎赠1巴尼特,是他的选产,20002000680</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之间,精致的青铜容器是希腊艺术家们的杰出作品之一,这只脚可能是支撑一个超大浅盆的三只脚之一,这里的狮身人面像和附近的狮鹫(1972.118.54)等神话生物应该被理解为守护神,而不仅仅是装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埃及艺术展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丹铎神庙:建于公元前15年,完成于公元前10年,是埃及唯一建在境外的神殿,因水坝崩塌淹没原址而被埃及政府赠送给美国。完整保存了神庙的柱头、墙上的文字、浮雕等细节。它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体积最大的镇馆之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神庙雄伟壮观,近观可以看到雕刻有精致的荷花、秃鹰以及神像,置身其中就如回到了远古的埃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老的棕榈叶造型的金头饰(来自古埃及,该金头饰由450余枚黄金薄片与宝石薄片镶嵌而成,极为华丽尊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国王之首 绿色白云石大理石)晚朝11一早朝12)c.公元前199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微笑的嘴巴、睁大的眼睛和圆圆的脸颊暗示着一个年轻的国王以及尼米斯的比例和破裂的深度,表明头部是一个小狮身人面像的一部分。据称,该物体是在黎巴嫩提尔的水下发掘中发现的,其磨损的外观往往会证实这一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尤霍尔猿人石棺托勒密时期,公元前150-100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来自底比斯石灰石、油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罗杰斯基金和爱德华•哈克尼斯赠款,1922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座石棺是为一个名叫佩尤霍尔的男子制作的,他的头衔表明他是阿蒙、伊西斯和孔苏的祭司,厨师长,宝箱保管员和白宫(南部国库)的书记官。盖子上的场景显示死者躺在灵床上,两侧是葬礼女神伊西斯(右)和奈芙蒂斯(左),以及霍鲁斯的四个儿子,他们是木乃伊制作过程中从尸体上取出的四个器官的保护者。Payuhor的灵魂被描绘成一个长着人头的鸟从他的身体里飞出来。随附的铭文包含着在死后将灵魂与身体重新结合在一起的魔法公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基座上的女神是地下世界的化身,她打算张开双臂迎接帕尤霍尔。她的名字后面刻着帕尤霍的亲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欧洲绘画展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德国艺术家埃玛纽埃尔·洛伊茨)的代表作,创作于1851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该画描绘了华盛顿率领部队横渡结冰的特拉华河的场景,大块的冰块、旗帜、马匹、伟岸的身姿、冬日的阳光,所有的元素表达出一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代表了美国精神。该画作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带草帽的自画像》1887年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森特•梵高(1853-1890)</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86年至1888年在巴黎逗留期间,梵高创作了超过20幅自画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柏树共舞的田野》,1889年帆布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森特•梵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53-1890欧瓦塞河畔奥弗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89年6月下旬,柏树开始在梵高作品中占据一席之地,当时他决定将自己在圣雷米创作的第一批系列画作中的一幅献给高耸入云的柏树。梵高对柏树进行了生动的现场写生,其特点在于厚重的颜料层,其中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柏树的特写垂直视角(见下一幅)和这幅宏伟的横向构图,梵高认为这幅作品是他最好的夏季风景画之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53-1890欧瓦塞河畔奥弗尔向日葵,1887年帆布上的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森特 梵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87年夏未,梵高在巴黎画了四幅向日葵静物画,这是其中一幅。</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水百合花,1919年帆布上的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克劳德•莫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国人,巴黎1840-1926吉维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莫奈的一位评论家将这幅创作于1919 年的《睡莲》描述为“盛开的水莲花….…它们金色的花瓣包裹在紫色中,与阴云密布的水面相映成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水百合花池塘上的桥,1899年帆布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克劳德•莫奈</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法国人,巴黎1840-1926吉维尼</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93年,热衷园艺的莫奈在吉维尼附近的自家地产上购买了一块带池塘的土地,打算建造一座赏心悦目的建筑,并以此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最终,他建成了睡莲池。1899年,他开始创作池塘木板桥的18幅系列画作,那年夏天完成了其中的12幅,包括这幅作品。这幅作品在系列画作中采用了垂直构图,突出了睡莲及其在池塘中的倒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纳奇兹家族,1823-1835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帆布上的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欧仁•德拉克洛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国人,夏伦顿-圣莫里斯1798-1863巴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逃避部落的屠杀,两个年轻的野蛮人在密西西比河上游旅行。在旅途中,那个女人因分娩的痛苦而被带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那一刻就是父亲把新生儿握在手里,两人都温柔地看着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蒂拉 杜里厄(奥蒂莉 戈德弗洛伊,1880-1971年)1914年帆布上的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古斯特•雷诺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国人,利摩日1841-1919年海滨卡格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著名德国女演员蒂拉•杜里埃与她的丈夫、艺术商人保罗•卡西勒前往巴黎,为雷诺阿当模特。这幅作品采用了金字塔式的经典构图,使穿着时装设计师波烈为她在1913 年乔治•伯纳德•肖的《皮格马利翁》中饰演的伊丽莎•杜利特尔设计的服装的模特显得更加高贵。雷诺阿创作这幅雄心勃勃的肖像时,由于关节炎发作,他只能坐在轮椅上,用绑在手上的画笔作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无辜者大屠杀,1824年帆布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弗朗索瓦•约瑟夫•纳韦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比利时,沙勒罗瓦1787-1869布鲁塞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这幅画中,纳夫兹将这些暴力行为放在背景中,前景中则填满了交织在一起的一群真人大小的人物,他们被压缩成浅浮雕,以增强观众对他们的脆弱性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卡图尔•门德斯的女儿,于盖特(1871-1964)、克劳汀(1876-1937)和赫利翁(1879-1955),1888帆布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奥古斯特•雷诺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国人,利摩日1841-1919年海滨卡格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雷诺希望重现他在1879 年沙龙展上《乔治•夏庞蒂埃夫人与她的孩子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丽贝卡的绑架,1846帆布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欧仁•德拉克洛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法国人,夏伦顿-圣莫里斯1798-1863巴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德拉克洛瓦的职业生涯深受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小说影响,他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最喜爱的作家。这幅画描绘了《艾凡赫》中的一个场景:犹太女主人公丽贝卡被关在城堡里,被贪婪的基督教骑士布瓦-吉伯特指挥的两名穆斯林奴隶战士带走。扭曲的、相互交织的姿势和紧凑的空间,从高高的前景突然转移到后面的堡垒,创造了一种强烈的戏剧感。除了左下角的静物,唯一的平静元素是丽贝卡本人。</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苹果与灌木的静物画》,1872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帆布上的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卡米尔 皮萨罗</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夏洛特,阿玛莉,圣托马斯,法国1830-1903巴黎</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莫奈、雷诺阿、塞尚和其他印象派画家不同,毕沙罗很少画静物画,他的静物画大多创作于其职业生涯晚期。因此,这幅创作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72年的静物画非常独特,不仅因为其主题,还因为其清晰的形式和微妙的光线运用。</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海边的巴克尚特,1865年木头上的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卡米尔•科罗</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法国,巴黎1796-1875巴黎</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幅内阁照片几乎肯定是为了满足19世纪 60年代柯罗人物画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创作的。人物躺在豹皮或老虎皮上,配饰负责仙女的传统身份,即罗马酒神巴克斯的追随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金星诞生,1875帆布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亚历山大 卡巴内尔</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法国人,蒙彼利埃1823-1889巴黎</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卡巴内尔的《维纳斯的诞生》(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的第一版本在1863年的沙龙上引起了轰动,该沙龙因此被称为“维纳斯沙龙”,因为当时展出了大量迷人的裸体画。拿破仑三世买下了这幅沙龙画,作为自己的收藏。1875年,纽约人约翰•沃尔夫委托卡巴内尔创作了这幅尺寸略小的复制品。这幅画体现了学院派艺术的理想:神话题材、优雅的造型、丝滑的笔触和完美的形式。</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地狱,1908画布上的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弗朗茨•冯•斯塔克</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德国人,特滕魏斯1863-1928慕尼黑</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幅画的标题指的是但丁•阿利吉耶里的这幅中世纪地狱之旅的史诗虽然使用了传统的地狱象征———条蛇、一个恶魔和一个燃烧的深渊——但那些不和谐的色彩和风格化、夸张的姿势却有着惊人的现代感。他设计了互补的框架。1909年,当《地狱》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德国当代艺术展上首次亮相时,评论家们称赞它“无与伦比的残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塞雷娜 普利策 拉德尔/1867-194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899 年帆布上的油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古斯塔夫•克里姆特</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奥地利巴姆加滕1862—1918年维也纳</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丽的塞雷娜•普利策•莱德尔是世纪之交维也纳社会的一位明星。这幅肖像画是她的丈夫、工业家奥古斯特•莱德尔委托克利姆特创作的。在1901年维也纳分离派第十次展览上展出这幅画时,一位评论家热情地写道:“一朵笔直的花,长长的花茎.像一朵黑郁金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亚洲艺术展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清 钱维城(1720–1772) 景敷四气,冬景图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冬季风景和花卉清朝(1644-1911)十二幅画集;纸上墨水和彩色购买,迪伦基金赠款,1988年(1985.15.3.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花鸟图》是钱维城存世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该画册交替描绘了荒凉萧瑟的冬景和百花盛开的明媚春景。该画册原本是钱维城为乾隆皇帝绘制的四季花鸟图四卷之一,乾隆皇帝后来在画页上题诗。乾隆皇帝欣赏钱维城的学识和绘画才能,钱维城英年早逝时,乾隆皇帝十分悲痛。钱维城去世后,乾隆皇帝在钱维城的多幅画作上题诗,这幅《花鸟图》是其中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彩绘佛教壁画《药师经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宽大的壁画全长15.2米,高7.52米,在大都会博物馆中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壁。画面上,正中央端坐药师如来,法相庄严,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胁侍两侧,周遭有8大接引菩萨,12神将,各率7000药叉眷属,护佑各地受持药师佛名号的众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元广胜寺 药师佛法会图壁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医学佛陀,巴沙迦古鲁(药师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元朝(1271-1368),约1319年</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山西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粘土与秸秆混合基础上的水性颜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亚瑟•M-萨克勒的礼物,纪念他的父母,艾萨克和索菲•萨克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幅壁画最可能代表的是药房师佛在他的净土,或个人天堂。Bhaishajyaguru (A)坐在莲花宝座上,周围环绕着一群神。站在他旁边的是月光菩萨月光菩萨和日光菩萨日光菩萨,他们分别可以通过月盘和太阳盘来识别。旁边坐着两个较大的菩萨,下面站着一对次要菩萨,持有巴希贾古鲁的传统属性:僧杖(D)和药碗(E)。最左和最右的十二位护法神(F)体现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Bhaishajyaguru的誓言,即通过治愈疾病、确保健康儿童的出生以及提供衣服和其他必需品来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重复使用的阿蒙涅姆赫特一世遗迹第12王朝,<u>约公元前1991-1962年。</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来自利什特、北皮拉米奇、MMA</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u>罗杰斯基金,1908年,1909年08.</u></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间画廊中的浮雕是在利希的阿蒙涅姆赫特一世葬祭庙的地基中发现的,其中大部分都刻有他的名字,有时还有他的儿子和共同摄政者森沃塞特一世的名字。由于这些浮雕所在的位置受到保护,所以很多石块都是完整的,颜色也很鲜艳;它们代表了多种雕塑风格。这些石块的来源地和建筑尚未被确认,但它们可能都来自利希的一座更早的葬祭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阿门内姆哈特一世的葬祭庙建成于何时已不可考。他本人可能在基统治末期开始修建,因为庙宇地基沉积物证实了该庙宇建于第12王朝早期。森沃塞特一世可能完成了该庙宇的修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你将被其壮丽和多样性所震撼,被艺术的魅力所打动,体验到文化的传承和创意的力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