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崖梯野线

军号嘹亮

<p class="ql-block">  三崖梯!位于林州林虑山的五龙洞沟附近,前两年在驴界曾昙花一现!并没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但对于喜欢野线攀爬的我来说!早就把它作为一个目标而努力!</p><p class="ql-block"> 夏季年年有,今年特别热!酷暑终究还是熬不住岁月的消磨!气温逐渐向秋天靠近,一颗蛰伏许久的心蠢蠢欲动,感觉终于可以出山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31日,鹤徒户外10名勇士前往五龙洞沟探寻素未谋面的"三崖梯"。</p><p class="ql-block"> 9:15分到达登山点,此处停车非常方便!顺五龙洞沟开始进山。</p> <p class="ql-block">  雨水的冲涮把沟内破坏的零乱不堪,曾经的登山小路已无影无踪!我们只能在裸露的乱石丛中闪转腾挪,小心前行……</p> <p class="ql-block">  走了一里有余,小路逐渐清晰起来!不知道多久没人来了!蜘蛛网是真多!一不小心就粘在脸上!</p> <p class="ql-block">  如果顺小路一直前行会到达我们曾经走过的"野人梯"或"黄龙梯",而"三梯崖"需要向左拐。</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见过最豪华的蜘蛛网!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对蜘蛛来说这可能是个巨大的工程!我不忍心破坏,迂回而去!</p> <p class="ql-block">  左行不远便到达了"三崖梯"之第一梯—拐梯!驴友也真会起名字!起的天马行空,五花八门,甚至有时各起各的,一不小心很容易被忽悠!</p> <p class="ql-block">  拐梯第一段难度不大!绳也不需要下,尽管我们10人中女驴友居多,甚至还有新手,也都顺利攀爬而上。</p> <p class="ql-block">  拐梯第二段有一定难度,就在两崖壁拐角处,这可能也是称之为"拐梯"的原因吧!从下面猛一看无从上起!但顺着拐角向上爬几米才发现左切便可上去!此处也是三崖梯中最难的一个点!</p> <p class="ql-block">  "拐梯"上去后,路痕模糊,从偶而可见的几根红布条儿来看,此处估计几个月都无人问津了,三崖梯本来就不是成熟线路,只是偶尔有驴友在黄龙梯中途探寻出来的一条野线,远不如黄龙梯好走!</p> <p class="ql-block">  在乱林中几经转折之后,来到了第二梯→"官帽梯",此梯也分两段,第一段也就三米多高,下面竖一木棍方便借力,一般人可徒手而上!</p> <p class="ql-block">  臂力如果差些!那就是这样上的……</p> <p class="ql-block">  上来之后突现一巨大石板,犹如大帽子一样盖在头顶,这也就是"官帽梯"名字的由来,也是第二段攀爬,石板下有一孔洞可钻出,也可直接从右侧翻越到达帽顶,但上面石板斜角挺大,易落石!需小心!</p> <p class="ql-block">  官帽梯上来之后,路更难寻找,山高林茂,人在其中犹如井底之蛙,东寻西觅,左冲右撞,为了找路我还借助这棵老树上到此崖壁之上,感觉不对,及时止损,一切都应该感谢走过的驴友们记录下的一条条轨迹,否则想在这种深山老林中走出去谈何容易?</p> <p class="ql-block">  三崖梯的第三梯是一连串的攀爬,有人称为"通天谷",每段攀爬都不难,但都不太明显!</p> <p class="ql-block">  山腰可俯望太行平湖!</p> <p class="ql-block">  一路的攀爬夹杂着迷惘和坎坷!好在每一个难点都有几棵杂树的助力!也不知断断续续闯过了几段攀爬?通天谷就像迷魂阵,即使借助了两步路这个高科技,也得细思慎行!一不小心走个错路很正常。</p> <p class="ql-block">  这个拐角很有特点,三座高崖彼此依靠,有两个缝隙貌似可上,甚至让我以为这才是压轴大戏→"三崖梯",但细细打量一番感觉不可能上得去!路其实在右侧!</p> <p class="ql-block">  三崖梯右侧小道!</p> <p class="ql-block"> 休息一下!顺便来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一处小难点!</p> <p class="ql-block">  此处才是一段山谷!好像也有小野道存在,不知道这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通天谷?</p> <p class="ql-block">  顺崖脚一段爬坡之后终于到达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  出口非常隐敝!反穿的话恐怕很难找到地方。</p> <p class="ql-block">  苍龙山上这条大道我已走过三四次了!如果从黄龙梯下山,不远便是入口,我们并不太想早早下山,就向士驴缝方向前进。</p> <p class="ql-block">  一位老人在采摘连翘果,听说二十多一斤,一天估计能摘一二十斤,算起来收入也不错!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收入!何乐而不为?</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这两扇大门之间围起来的一片场地具体干啥用?也没发现有啥特别的东西存在。</p> <p class="ql-block">  山顶有几处观景台是观看太行平湖的绝佳场所,山水相依,你侬我侬,一个仰望,一个凝视,彼此守护千年,诠释了爱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中经过了一处露营基地→云顶阁,对面也是一处观景台!也许曾经风光无限,但现在很难见到人影,当地政府和村民在苍龙山上花了不少心思,前后建了多处休闲设施,却都已逐渐冷落!路,可能是最大的影响之一,唯一的一条上山大路→天一公路既不太好走,也不太好用,现在干脆罢工了。</p> <p class="ql-block">  再次合影一张!</p> <p class="ql-block">  一直想着顺着这条康庄大道就能走下山去,不走土驴缝的话很容易就结束行程了,谁知现实却啪啪打脸,看下轨迹,顺大路竟然通往苇子凹村……</p> <p class="ql-block">  下山小道就在观景台的北侧不远处,站到路口跟前都看不到在哪儿?只有拨开芦苇丛才见其真容。</p> <p class="ql-block">  所谓的小路其实就是又钻又挂、模糊不清的羊道!夏末秋初,枝繁草盛,把小路遮掩的严严实实,驴友再不光顾的话,此路估计就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  好几处陡坡非常滑,走起来又险又累!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就是这种路。</p> <p class="ql-block">  如果上山的话,此处是可以攀爬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下山标准姿势!</p> <p class="ql-block">  这路不是一般的野呀!一不小心就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  下山也是技术活,对新手来说很不舒服,但对有经验的老驴来说并不是多大事儿,这次的队伍里还是有新驴,一定程度上耽搁了不少时间。</p> <p class="ql-block">  后面的道路相对好找了很多,所谓的土驴缝叉路口压根没看见,就是看见我们也没精力去挑战了!</p> <p class="ql-block">  将近两个半小时的艰若探寻,终于到达水泥大路之上,疲惫的身躯往地上一坐真的不想起来了,离停车位置还有一里多路,我让牛哥开车来把我接了过去,再一起返回,终于结束了这段艰辛"三崖梯"之旅。</p> <p class="ql-block">  三崖梯野线全程约9公里,耗时约8小时,也许是几个月不爬山的缘故,体力有点儿吃不消,该线路风景没的说,该有的都有,从不让人失望,三道攀爬也很有特色,野性有余,难度不大,令人满意,至于下山路段实在出人意料,真不太适合行走,还不如直接从黄龙洞方向或从风豁垴方向下山,甚至从远处的小天生桥方向下山都是不错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