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图:全国重点文物李宗仁故居。</p><p class="ql-block">李宗仁(1891~1969),广西省桂林市临桂县人,国民党军一级上将,“桂系”军阀首领,北伐名将,治理广西,多有建树。</p><p class="ql-block">十年内战期间,李宗仁率桂军进攻围剿红军;抗日战争,桂军表现出坚韧的战斗力;解放战争后期,桂系军队被我军全歼。</p><p class="ql-block">1938年,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兼安徽省主席,指挥台儿庄战役取得对日作战胜利。1948年当选国民党政府副总统,蒋介石下野后任代总统,欲以和谈挽救危局。之后与蒋介石矛盾激化出走寓居美国16年,1965年7月偕夫人郭德洁回国,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欢迎。1966年夫人去世,三个月后与胡友松再婚,1969年1月在北京逝世。</p> <p class="ql-block">上图:天马山下李宗仁故居。</p><p class="ql-block">李宗仁故居位于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两江镇,座落在气势雄伟的天马山下,旁边的崇山峻岭,宛如两条巨龙盘旋交汇于此,犹如二龙戏珠。故居宅地正对天马山穴位,引进山上的泉源,可谓难得的祖荫风水宝地。</p><p class="ql-block">李宗仁故里浪头村距桂林市30公里,座落在风光秀丽的田园林木之间。村名称为“木田木”,村民读做“浪”音,字典里没有这个字,说专门为他们选的,称之为浪头村。李宗仁家宅是他当上桂军总司令后建成的,完成于上世纪20年代,背靠两座桂林特有的山貌——天马山脚下。</p><p class="ql-block">李宗仁在临桂县浪头村天马山脚下盖起这座这座宏伟建筑,后山如南天一柱,使人联想到李宗仁在“近代中国”的支柱作用。</p> <p class="ql-block">上图:临桂李宗仁故居侧影。</p><p class="ql-block">李宗仁故居始建于上世纪20年代,迄今已有100年多年历史。院落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占地4550平方米。四周以清水墙高垣屏护,顶盖硬山式双坡青瓦头,故居东西对角设置两炮楼护卫。</p><p class="ql-block">故居内分安东第、将军第、学馆及三进客厅等四大院落,均为两层,砖木结构,以重重券门相联,通高8.7米,建筑面积4361平方米,故居第一进为李宗仁生平展览。</p><p class="ql-block">故居大门气势雄伟,两侧是“山河永固,天地皆春”对联,“青天白日”横批,反映看“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的时代气息。</p><p class="ql-block">这座老宅是上世纪20年代李宗仁晋升为桂军司令后三次扩建而成,为两层砖木结构,有7个院落,13个天井,113间房屋,具有桂北民居耕读之家的传统建筑特色。</p> <p class="ql-block">上图:在李宗仁故居门前。</p><p class="ql-block">李宗仁故居正门,匾额上从右往左刻有“青天白日”四个篆字,对联是“山河永固,天地皆春”。</p><p class="ql-block">李宗仁在故居与原配夫人举行了婚礼。抗战时期,李宗仁曾在故居接待过蒋介石等国民党要人。故居为李宗仁的母亲、胞兄李德明和元配夫人李秀文长住,其本人曾数度回归省亲和居住。</p><p class="ql-block">故居大门的装饰也很有讲究,大门与墙院呈凹形布设,门楼顶为龙脊拱环饰,形似一张稳靠的太师椅,门楼上三环拱檐正中镌刻了一座挂钟,时针指向九时,取“座中有靠、长长久久”之吉。</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故居第一、二进间院落。</p><p class="ql-block">故居后院有阁楼、井池、鱼塘、厨房,布局独特,构思巧妙,既具雄踞一方的庄园气派,又富有桂北民居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故居占地5000多平米的家园,为四合院式木结构,分上下两层,庭园缀有多种珍贵树木。故居始建于1911年,三次扩建,于1926年结束。高大气派的院墙院门,有如城墙威风,墙上窗户很小,曲线造型,呈现西洋风格。</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父亲李春荣(1870~1925)是农村私塾教师。</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母亲刘肃端像。</p><p class="ql-block">李宗仁母亲刘肃端(1867~1942),终身务农持家相夫教子。</p><p class="ql-block">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提到他的家庭情况 :“我家所有的田地都由我们自己耕种,我父既少下田,一切劳动遂由我母担任,我们弟兄不过从旁协助而已。农忙时我们偶尔也雇请短工,但那是极少的例外,提起我乡妇女的勤劳,举世实罕有其匹。”广西妇女吃苦耐劳无与伦比,男的倒是轻松自在,当家做主,指手画脚,不吃苦不受累。</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原配夫人李秀文(1891~1992)。</p><p class="ql-block">李秀文是旧式妇女没有文化,1911年与李宗仁在临桂家乡故居结婚,1918年生下长子李幼临。李宗仁和郭德洁结婚后,李秀文仍在老宅居住,侍奉公婆为其养老送终,养育独子,善待乡亲,102岁高寿无疾而终,活过了李宗仁和他的二、三任夫人,深受乡里敬重。</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第二任夫人郭德洁。</p><p class="ql-block">郭德洁(1906~1966),1924年与李宗仁在桂平县结婚,比李宗仁小15岁。郭是新派知识青年,投身国民革命,担任广西北伐宣传队长,第五战区妇女主任等职,陪伴李宗仁42年,1965年身患癌症后随李宗仁回国,次年去世,年60岁。</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第三任夫人在胡友松。</p><p class="ql-block">胡友松(1938~2008),是三十年代电影明星胡蝶的女儿,在医院做护士工作,1966年7月胡有松28岁时,与比她年长46岁的李宗仁在北京结婚。三年后李宗仁去世,胡再未结婚,任台儿庄李宗仁纪念馆长,2008年去世,年70岁。</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故居第一进侧影。</p><p class="ql-block">李宗仁离家后军务繁忙很少返乡,1949年辗转去美国当寓公,直到1965年7月才回归祖国。1966年李宗仁来到阔别17年的家乡,看到故居保存完整,回忆往事,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上图:故居第二进正厅前。</p><p class="ql-block">李宗仁曾在故居接待过蒋介石、宋美龄及多名国民党高官要人和桂系将领。</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故居第一进客厅。</p><p class="ql-block">李宗仁故居由三进两层木楼组成,东侧是学馆,前面是花园,后面是鱼塘辅助用房,规模宏大。</p> <p class="ql-block">上图:故居第二进李宗仁半身铜像。</p><p class="ql-block">李宗仁故居已经成为著名人文景观,全国重点文物,虽地处偏僻,游人却是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故居第三进客厅。</p> <p class="ql-block">上图:李宗仁故居学馆。</p><p class="ql-block">学馆为1925年在故居东侧新建,占地700平米,原为李宗仁父亲教书场所,后来成为接待来访党政军要员下榻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李宗仁。</p><p class="ql-block">1965年7月,李宗仁从美国回归祖国,右1李宗仁;左1程思远,曾任李宗仁秘书,他联络斡旋促成李宗仁回归,后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左2李宗仁夫人郭德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