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5月28日从西藏改则穿越216羌塘无人区到达新疆的民丰,29日开启行走塔里木沙漠公路。中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世界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也是中国最早的沙漠公路。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中心,如今是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也是众多旅游者前去观光的目的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近20%,以前都是只能用骆驼进走,如今,在这片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中有贯穿大漠南北的公路∽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在“生命禁区”建公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在这里发现32个大中型油气田,年油气产量达3182余万吨,为方便油气勘探开发和运输等,从1995年9月,轮台至民丰的首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通车,此后“绿色动脉”在沙漠中延伸,在“死亡之海”内形成网状公路,这在世界上都极为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公路会被流动的“沙海”淹没吗?沙漠筑路难,养护更难,为有效防止风沙淹埋,选育出柽柳,沙拐枣,梭梭等优良灌木防风固沙,开凿机井,铺设管网,让2000万株沙生植物深深扎根,用绿色长廊牢牢搏住“沙龙”</p> <p class="ql-block">近30年来,我国科技工作者通过观测掌握风沙运动规律,在沙漠公路旁碾压芦苇栽植草方格,形成了草方格沙障</p> <p class="ql-block">沙漠公路是如何形成绿色滴灌系统的?防护林生态工程全线采用管道供水技术,实行就地采水,分散供水,滴水灌溉,2005年建设了109个水井房,抽取沙漠中的高矿化度地下水,为保证不会因抽取地下水引起沙漠地区生态恶化,公路需要人工长期值守,才最终确保公路畅通</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在全世界都少见的沙漠公路,公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眼里最靓丽的风景便是那屹立不倒的胡杨,它是沙漠生命之魂,那抹稀有的绿色,让人不得不惊叹生命的顽强,沙漠公路那绵延数公里的草方格沙障,既为土壤保留水分,也很好地固定住流沙,防止公路被风沙埋没,向那些默默无闻的治沙人致敬吧</p> <p class="ql-block">中途停车下去拍照,上车打不着火了,咋办?电话报警,特警前来帮忙救援啦</p> <p class="ql-block">行走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是一段充满神奇与美丽的旅程,在这片荒野中,你会看到大自然的无尽魅力,深刻地认识到生命的坚韧与价值</p> <p class="ql-block">走了两天的沙漠公路,今晚宿若羌,若羌县是楼兰古城的所在县,但国家规定任何民众不能进入到楼兰古城,我们还突发想知道,这任期内的县委书记有机会进一次这楼兰古城吗?当然只有考古和科研工作者才有资格进入,所以我们只能参观楼兰古城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去了解楼兰古城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楼兰美女,是你认知的模样吗</p> <p class="ql-block">今天计划是若羌∽塔中,再次前进在沙漠公路上,在下午的4点,眼看离塔中只有40公里了,没想到前面出了事故,车突然被叫停,原来前100米处有辆大型的油罐车翻车,而且是滿载燃油,是极度危险的存在,必须重新调车过来把油罐清空才能有效处理,路给封了不能再往前行走,当时风沙越来越大,气温下降,路警每辆车去调解劝说,要我们掉头,因为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解决,留在这里等很危险,我们只能掉头回且未,错过塔中这个点了。在回去的4个多小时车程里,遇到了遮天蔽日的沙尘暴,风卷着黄沙横扫公路,能见度只有3米,穿越沙尘暴用了1个小时,完整地感受了沙尘暴的威力,哈哈,又经历一次洗礼</p> <p class="ql-block">今天去库尔勒的罗布泊村寨,其实这里就是一个利用地形地貌打造的一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哈密回王府是哈密首任回王额贝都拉在清康熙四十五年组织汉人工匠历时7年在原蒙古府的基础上重建,融合了多民族的建筑风格,是新疆当时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风格最独特的宫廷建筑群,被誉为“西域小故宫”</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九年6月,被驻哈密省军进占回城,为寻找财宝,乱兵将这座有二百年历史的回王府付之一炬,夷为平地。2004年,哈密回王府原址重建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如今哈密回王府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能感受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伟大意义</p> <p class="ql-block">这座王府不仅是哈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见证了新疆地区的繁荣与变迁,以及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哈密的大海道景区是一个充满神秘与探险精神的地方。位于新疆哈密市,是一个结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重要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大海道全长456公里,从新疆吐鲁番的迪坎尔村直通甘肃玉门关,大海道是古代敦煌、哈密、吐鲁番之间最近的一条商道,开通于汉代,唐代以后逐渐废弃,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p> <p class="ql-block">大海道以其独特的雅丹地貌著称,这些都是经历了亿万年的地质形态变化而形成,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地质形态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之一</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汇集了古城堡,烽燧,驿站等历史遗迹,以及史前人类居住遗址和化石山,每一处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史前世界</p> <p class="ql-block">一般自驾都是从哈密市出发,经过柏油路到东门进入景区,然后穿越石沙路和戈壁,最终到北门,但我们这次的穿越先走北门,通过一段挑战性极高的炮弹坑路和黄碎石路后,到达北门进入景区,穿越到东门出,后一路平坦直奔吐鲁番</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风太大了,把人可以吹起来,车停着风都可以吹得在晃,真真确确让你知道为什么山是不一样的山,路是不一样的路,风也是不一样的风</p> <p class="ql-block">大海道一个让人心醉神迷的地方,它奇特的地貌,丰富的色彩和迷人的气息都使你为之惊叹,壮丽的天山与茫茫戈壁之间的奇迹,展现出大自然的无尽魅力,其鬼斧神工和人类智慧相互辉映,共同塑造了这片土地的绝美景色</p> <p class="ql-block">从进入新疆5天的行走,不是沙漠就是戈壁,今天过吐鲁番终于在沿途见到青绿草原,融雪山峰,牛羊牧场,有点眼前一亮,要深呼吸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又称“开渠”或“坎儿井地下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极度干旱和高蒸发量的条件下创造的一种独特地下水利工程。它主要分布在天山南麓的吐鲁番地区。被誉为“地下水长城”和“生命之泉”。坎儿井的建造和使用,不仅解决了当地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沙漠变成绿洲,有了当今的葡萄沟</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将地下水引出地表进行灌溉,其构造包括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四个部分,竖井用于挖掘和通风,暗渠负责输送地下水,明渠用于将水引导至农田,而蓄水池则用于蓄水和调节水流,这种设计不仅节省了大量水资源,还避免了水分的蒸发损失。确保了灌溉效率</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今天我们所见的规模和形式,它不仅是古代在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吐鲁番坎儿井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一古老而独特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p> <p class="ql-block">鄯善沙漠,正式名称为库木塔格沙漠,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东缘,鄯善县城南端、是世界上少有的与城市零距离接触的沙漠之一,这个沙漠不仅风景独特,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被誉为“沙不进,绿不退,人不迁”的世界奇观</p> <p class="ql-block">沙漠与城市相连,绿洲与黄沙相伴,大漠风光与江南秀色景观相映,在阳光的普照下金色的大漠雄浑壮观,风光无限,一座座沙丘就像丝滑的绸缎,轮廓清晰,层次分明,置身大漠,可静观大漠日出的绚丽,日落夕阳染沙的缤纷</p> <p class="ql-block">新疆吐鲁番市以西10公里处,耸立着一处高台,两头窄,中间宽,形如柳叶,又似扁舟,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交河故城</p> <p class="ql-block">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城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交河故城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交河故城起源于汉代,由车师人在公元前2世纪至5世纪开创和建造的,并在南北朝和唐朝时期达到鼎盛。交河故城曾是车师国(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首都,后来成为高昌国,唐西州,高昌回鹘国等下辖的交河州或交河县的治所所在。公元9至14世纪,由于连年战火,交河故城逐渐衰落,元未察合台时期,交河故城毁于蒙古人的铁骑之下,最终被废弃</p> <p class="ql-block">与大多数城市不同,整个交河故城的建筑依自然地势自上而下掏挖窑洞,开掘街巷,减地为墙,房子是挖出来的,大街深嵌地下六七米,临街厚厚的生土层充当高墙,这样独特的建筑方式既能低挡风沙日晒,也便于抵御外界侵袭。眼前虽然是断壁残垣,仍依稀可辨,传递出时光的沧桑和历史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白日登山望锋火,黄昏饮马傍交河”,透过无声的文物遗迹,往昔的繁华若隐若现,风沙磨砺,岁月淘洗仍保留着当年的格局,柳叶形的交河故城,如同摆渡古今的一叶扁舟,传递着沧海桑田的故事,提醒我们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敬畏守护,敬畏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次在新疆行走,没有去热门的地区和景点,走了一圈冷门的地方,感受不同于风花雪月,是比风花雪月更高层次的体验,更觉得给自己的人生又一次补上不一样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