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老兵的精彩瞬间

古象

<p class="ql-block">一、活动现场,让老兵们绽放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浙江军休红色思政文化走进浙江大学”的活动落下了帷幕。浙江大学对12名军休干部颁授了兼职校外辅导员的牌匾,来自杭州、宁波、舟山的军休干部现场演出了自编自演的十多个文艺节目,杭州明珠电视频道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p> <p class="ql-block">12名军休干部被聘为浙大校外兼职辅导员</p> <p class="ql-block">杭州军休干部、浙江大学校外兼职辅导员代表陶慧敏发言</p> <p class="ql-block">历史情景剧《信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歌舞《咱当兵的人》</p> <p class="ql-block">故事《洪水中的钢铁长城》</p> <p class="ql-block">诗朗诵《咱们这帮老兵》</p> <p class="ql-block">舞蹈《光的守护者》</p> <p class="ql-block">故事宣讲《在路上 在船上 在岛上》</p> <p class="ql-block">宣讲《军魂耀之江 奋进“再启航”》</p> <p class="ql-block">舞蹈《梦萦钱塘》</p> <p class="ql-block">情景剧《行走的红烛思政》</p> <p class="ql-block">浙江大学同学演出大合唱</p> <p class="ql-block">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回宁波的路上,大家情绪高涨,议论纷纷,笑声连连。</p><p class="ql-block">一个参与演出的老同志发了这样一段文字;“演出成功,不但是感染了在场观众,并且出乎意外的受到了社会的广泛的赞誉!同志们的辛勤付出终有了回报!这要感谢中心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正是由于你们支持和有力的诸多后勤服务保障。传承红色基因,不负重托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是啊!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幕后工作的军休中心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是他们默默奉献,做了大量的服务保障工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不可能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他们事无巨细,耐心周到,加班加点,顾不上孩子,顾不了家,只为把工作做好,让老干部满意。生怕哪个地方出现瑕疵,更怕老同志身体出什么问题。写到这里,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p> <p class="ql-block">二、“红烛思政”,让老兵们发挥余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情还要从头说起。</p><p class="ql-block">2021年4月27日,为庆祝海军建军72周年,原海航四师的政委崔平均,为老同志们搞了一次“海空雄鹰团”的讲座,内容很精彩,反响非常好。此后,他多次被地方单位邀请去宣讲英雄故事。</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的一天,我接到宁波军休一中心应姿主任的电话。她说,军休中心要成立红烛思政教研组。组织更多的军休干部为社会、学校,企业宣讲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为了稳妥,她策划第一课在中心内部对老干部讲座。但是讲什么?谁来讲?是聘请外来的专家,还是军休干部自己讲?让她费劲脑汁,她想由军休干部来开讲,问我愿不愿、能不能来讲这一课</p> <p class="ql-block">凑巧的是,我那时在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刚刚完成了《学习的胜利》这本书的主编工作,深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更感觉这是突破自我,传播终身学习的一次机会。所以,我爽然答应,还和应主任一起商定了主题:《开放心灵,终身学习,活出生命的意义》。应主任不仅答应了这个主题。而且要用教研组内部授课试讲、集体会诊的方式来提升授课的质量。这正合我意!因为,这样做就对应了学习型组织倡导的五项修炼的其中一项——团队学习。我当时想,红烛思政教研组就应该打造一个学习型组织。</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艰难的备课之中。我参考了不少终身学习的理论观点、收集了不少的案例故事、还对多位军休干部进行了采访访谈。授课方案也一改再改。第一稿,应主任没有通过。我修改后,在红烛思政教研组中,进行了两次试讲,教研组的老同志提出了许多非常中肯的意见,我也认真听取,认真修改。最后成稿,已是进行了四次大的调整。</p> <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2日,我终于站到了军休中心的讲台上。没有想到的是,宁波晚报的甬派 APP全程拍摄并现场直播,当日的点击量,竟然达到了10万多人次。</p> <p class="ql-block">此后,军休中心还专门邀请了管理咨询专家刘毅老师,给我们进行了三天多备课训练工作坊。就如何备课,如何制作APP,如何授课等技能进行了系统培训。</p><p class="ql-block">此后,教研组每个人都布置了任务。每个人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特长来打造课程。每一课都按照事先试讲,集体会诊的模式来提升备课质量。</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其他战友的课程,也陆续打造出来。红烛思政也越来越多地走入了院校、企业、医院和机关。军休中心与宁波的院校、企业开展共建联建活动也日益增多。红烛思政的多位思政讲师被聘为兼职辅导员。</p> <p class="ql-block">到了2023年12月,红烛思政对外授课累计16场,线上线下受众达 10.4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烛思政的做法,很快得到了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的肯定。</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新时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还把红烛思政的做法评优秀案例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这次,红烛思政的5名思政讲师被浙江大学聘为兼职辅导员。作为其中一员,我深感责任的重大!</p> <p class="ql-block">三、和谐团队,让老兵们赢得尊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是建国75周年,举国上下都在筹备庆祝这个神圣的节日。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军休系统的文艺汇演比赛,宁波军休中心要拿出两个节目去参赛。一个是历史情景剧《信仰的力量》、一个是舞蹈《光的守护者》。同时,退役军人事务部也要组织传播红色文化的演讲比赛。于是,我们又编排了《行走的红烛思政》的演讲节目。经过4个月的努力。大家的辛苦终于有了结果。我们的节目不仅在全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在浙大的演出,也赢得了真诚的掌声。有人说:宁波的节目整体水平还是相对比较高的。</p> <p class="ql-block">本人有幸参加了《信仰的力量》和《行走的红烛思政》的排练演出。《行走的红烛思政》是一种艺术化的演讲,而《信仰的力量》虽然叫历史情景剧,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话剧。所以,这两个节目都是语言艺术类别,都有大段的台词要表演。这些对我来说,都是人生第一回。特别是在六月份排练《信仰的力量》,在安心导演的精心指导下。我从开始什么都不对,到慢慢理解了什么是表演?最后终于克服了恐惧表演的心理,初尝了话剧表演的味道。为此,我写了《一个老兵的自我超越》的美篇,记录这段美好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信仰的力量》的演出片段</p> <p class="ql-block">《行走的红烛思政》演出片段</p> <p class="ql-block">更值得回味的是,团队的氛围非常好。大家都是退休老兵,没有演艺界的那种你高我低、争风吃醋的毛病。有的是团结和谐、努力奋斗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你的道具放在哪里、服装怎么弄,有人会主动告知你;</p> <p class="ql-block">你的穿戴不整齐,有人会主动帮助你;</p> <p class="ql-block">你在台上的位置怎么站,也有人会暗示你。</p> <p class="ql-block">你的表演需要注意什么,有人会提醒你;</p> <p class="ql-block">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提醒,为了一个共同的愿景而齐心协力。</p> <p class="ql-block">更难得的是每个人的自我激励、自我超越。如果哪一点没有做好,都会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想办法去改进提高。个人有什么困难,都会想办法克服。</p> <p class="ql-block">特别是战胜年级大了,身体疾病的问题,情景演员和舞蹈演员,为了塑造长征的艰难困苦和战场的炮火硝烟,他们一遍一遍地跳起来、跪下去、爬着走、一点也看不出来,他们都是六七十岁的人。</p> <p class="ql-block">八十六岁的杨占桐,为了演好角色,不仅在家反复练。还经常去主动征求别人的意见。直到最后彩排,他还听取了他人的建议,出色地塑造了开国大将徐海东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扮演地下党员朱枫的张素清,成功克服了戏剧表演的习惯和记不住台词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信仰的力量》片段</p> <p class="ql-block">七十四岁的胡永祥,担当着两个语言节目的主要演员。他的腿部麻痛,走路一瘸一拐,家人反对他来排练演出。但是他义无反顾,靠吃镇痛药来维持排练和演出,不仅赢得了专业人士的认可,还在宁波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比赛中荣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我的战友俞明忠,在《行走的红烛思政》节目中,本来有他的一段讲述。但主办方要求节目控制在8分钟以内,军休中心忍痛割爱,将他讲的故事去掉。要知道老俞为这段演讲没少付出心血。但是他毫无怨言,甘当配角。不仅反复的帮助剧组修改演讲词,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p> <p class="ql-block">“功夫不负苦心人,团结奋斗立新功”</p><p class="ql-block">战友们在团结和谐的奋斗中,实现了1+1&gt;2的团队超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了,回到宁波,已是深夜。看着活动的视频回放和群里的照片议论。我的思绪万千,难以入眠。于是写下了一段顺口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群老兵的精彩瞬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场人生的精神盛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曲世间的动人旋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种晚年的蹊径洞天。</p>

军休

思政

红烛

教研组

老兵

宁波

演出

节目

辅导员

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