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南美洲——智利圣地亚哥(下)

xuxi

<p class="ql-block">美篇号:930975</p> 4月30日早上(从复活节岛回到圣地亚哥之后的第二天),我们从入住的民宿乘车前往圣地亚哥市中心,此行有三个目的,继续游览市区景点;再去中央市场吃海鲜,毕竟在复活节岛吃得比较简单,回到圣地亚哥要解解馋;去原酒店取回寄存的行李。 <h3><b>圣露西亚山</b></h3>我们的第一站是圣露西亚山。圣露西亚山(Cerro Santa Lucía),是圣地亚哥建城的地方,原为1541年修建的军事堡垒,圣地亚哥市政府从1872年开始对其进行花园式改建,向山上运送了大量的植物土,种植了千姿百态的棕榈树、仙人掌、耐旱的花草,并从欧洲运来了精美别致的人物雕像、喷泉、路灯、石雕花瓶等作为花园的装饰。如今这座几百米高的小山丘集古堡、喷泉、花草怪石于一身。 此外,圣露西亚山也是市区内欣赏圣地亚哥全景的最佳地点,登顶路径有好几条,曲径通幽,移步换景,非常有意思。 在山顶俯瞰远眺,近处的圣地亚哥市区以及远处高大宏伟的安第斯山脉尽收眼底,景色怡人。 圣露西亚山的雕塑既有智利的普通劳动者,也有诺奖得主,他们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div>加布列拉·米斯特拉尔(Gabriela Mistral,1889—1957)是拉丁美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迄今为止,获此殊荣的西班牙语作家中唯一的女性。“她那富于强烈感情的抒情诗歌,使她的名字成了整个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征。”</div> <h3><b>市立歌剧院</b></h3>我们离开圣露西亚山之后,前往市立歌剧院(Teatro Municipal),这是圣地亚哥最美的建筑之一,就算以欧洲人苛刻的标准来评价其内部装饰,也可以说是壮丽辉煌。据说这里是圣地亚哥舞台艺术的中心,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艺术团体,在此上演歌剧、芭蕾舞、音乐会。<div>我们本来想进去参观的,但是被工作人员拒之门外,理由是里面正在举行私人演唱会,我们只能在门外拍一张打卡照。</div> <h3>我们在去今天的第三站,圣弗朗西斯科教堂(lglesia de San Francisco)时,却发生了一个暖心的小插曲。由于使用离线地图没有定位到这个地方,于是就近询问一位了中年男士,他看过教堂名后,给我们指了一个方向,就在我们往这个方向走了不到一个街区时,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喊我们,循声看去,发现正是之前给我们指路的男士,他抱歉地告诉我们,他指错方向了(这也难怪,毕竟这里的教堂太多了),然后他就亲自给我们带路,走了约摸4、5个街区,大概十几分钟,这期间我们再三请他留步,表示我们自己能找到,但是这位热心的男士却执意把我们带到能看到教堂时才离开,太暖心了。这是我们在南美第一次感受到当地人民的古道热肠。<br></h3><div>不过,当我看到教堂红墙建筑的那一刻,顿时觉得太雷人了,原来找了半天的这个教堂,居然就是我们曾经路过无数次的地方。因为它就位于我们原来住的“Hotel Libertador”酒店对面。记得我们刚入住酒店时,就发现对面的红墙建筑非常醒目,大家还曾经猜测过这个建筑的用途,没想到我们最后竟费了这么多周折,才终于搞清楚它的用途。哎,早知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等最后去酒店取行李的时候顺便去的呀,都怪我,攻略做得太粗心了。</div> <h3><b>弗朗西斯科教堂</b><br>圣弗朗西斯科教堂(lglesia de San Francisco),是圣地亚哥最早的教堂,历经几次地震,却都幸存下来。教堂有一个古老的庭院,氛围静谧平和。博物馆收藏了描述圣弗朗西斯科生平的54幅大型绘画,这些创作于17世纪的作品来自于秘鲁库斯科,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h3> 教堂对面就是我们原来入住的“Hotel Libertador”酒店。 接下来我们要去中央市场吃海鲜,又要再次往回走了,刚才走的都是冤枉路。<div>去复活节岛之前,我们曾经在去中央市场的路上,找到一家门脸很大的“Entel”电话卡经销店,买了带流量的手机卡,当天使用一切正常,但是第二天就发现不能上网了,导致我们从复活节岛回来之后只能用离线地图导航,所以我们就想着凭记忆再找到原来那家店,结果转了半天也没找到,无奈只能借燕的手机,用她不多的流量,终于通过谷歌地图找到了这家店,经询问我们购买的电话卡虽然号称30分钟话费和1G流量,但有效期只有一天,超时之后,即使话费和流量没有用完,也自动失效。如果要充值的话,只有30天的套餐,而我们5天之后就要离开智利了,继续充值的意义不大,好在我们那次同时买了两张手机卡,于是就准备把另外一张卡留待去智利的下一站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使用。</div> <div>继续前行,我们又经过了圣地亚哥最重要的广场,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这是圣地亚哥殖民时代老城区方格布局的中心。广场四周坐落着很多历史建筑,包括圣地亚哥主教堂、圣地亚哥中央邮局以及圣地亚哥皇家大法庭。</div> 圣地亚哥主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是圣地亚哥规模最大的教堂之一,是建于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十九世纪未形成了现在的面貌。 大教堂内部装饰既华丽又不俗气,共有三个拱形长廊,每个长廊长度均超过90米,智利历任大主教的遗骸均保留在此。教堂里圣弗朗西斯科•沙乌略的木制雕像以及重达二十多千克的17世纪的银制灯具都很值得一看。 中午我们轻车熟路地继续去中央市场,在上次去过的那家海鲜店继续点了海鲜,店员好像也认出了我们,饱餐一顿之后,我们在海鲜档转了一圈,想买些海鲜回民宿自己做,但是发现很难选择鱼的种类,毕竟不了解什么鱼适合清蒸?而煎鱼又担心油烟太大,一般民宿抽油烟机的功能都很弱,于是就买了一些可以清炒的虾仁。我们还想买些蔬菜水果,于是继续逛市场,上次因为时间紧张,没敢走远,今天下午没有其他安排,我们就沿着中央市场继续向北走,过马路后,大约步行了不到10分钟,发现了一个很大的生鲜市场Mercado Tirso de Molina,一楼卖蔬菜水果鲜花,二楼有餐饮店,据说这是当地居民吃饭的地方。这里的蔬菜品种比中央市场周边的多,摊贩也更随和,接受我们的挑选,看来这里应该是当地居民购物的地方。我们在这里买好了当晚和次日的蔬菜水果和鸡蛋,这里的鸡蛋价格大约是复活节岛的一半。 去酒店取出寄存的行李之后,我们搭乘207路红线巴士准备回民宿,谁知在这里又发生了第二次暖心的插曲,当时我们5人共用一张公交卡乘车,当刷卡到第4次时,突然提示余额不足,这时前面3人已经上车,后面两位当即就囧在原地不知所措了,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这时大巴司机非常友好地挥了挥手,让剩下的两位一起上车。我们再一次被南美人民的热情友好所感动。 5月1日,这是我们在圣地亚哥呆的最后一天,原本想安排去离圣地亚哥一个多小时车程的海滨城市瓦尔帕莱索一日游的,无奈从复活节岛返回之后,先后有两位同伴身体小有不适在家休息,真是岁月不饶人呀,遂放弃前往瓦尔帕莱索的安排。选择到离民宿很近的大都会公园游玩。<div>我们入住的民宿就位于马波乔河南岸的市政主干道旁,站在阳台上就可以看到位于马波乔河北岸的大都会公园所在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山,上山的盘山公路和缆车都清晰可见。</div><div>早餐之后,我们5人(又有一位在家休息)从民宿步行前往大都会公园,途经圣地亚哥的母亲河——马波乔河,这条河穿城而过,是圣地亚哥的护城河。</div>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条流浪狗一直默默地跟随着我们,我们停下来拍照,它也不走。 直到我们进入大都会公园售票点的建筑内,它才没有跟进来。这时超有爱心的燕担心狗狗饿了,就从包里拿了点吃的给狗狗,转过身来,却找不到是哪只狗了。 大都会公园 (ParqueMetropolitano),依圣克里斯托瓦尔山而建,位于圣地亚哥市中心,占地面积约为722公顷,绿化面积约占公园总面积的75%,是城市之肺,也是世界上第四大城市公园。大都会公园跟我们平时定义中的狭义公园不太一样,因为公园还包括了两个游泳池、动物园、植物园、日本花园、野餐区域等。 圣克里斯托瓦尔山上植被丰富,丛荫茂密,一直是圣地亚哥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每逢节假日,人们三五成群或举家出游,集结于树下溪边、围坐在草坪上野餐,可谓其乐融融,逍遥悠哉。圣克里斯托瓦尔山顶还有一座巨大的白色圣母像,是圣地亚哥的标志景点。<br>如果要登顶圣克里斯托瓦尔山,喜欢运动的人可以徒步45分钟上山,有车的人也可以沿盘山公路开车到达,不具备前面两个条件的,可以乘坐缆车上山。<br>当然最适合我们的是体验收费索道,乘缆车上山啦。这条索道建于1925年,长500米。因为智利地形起伏不平,以前有很多这种用钢缆在铁轨上牵引的小火车,方便运送人员和物资,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索道越来越少见。 <div>乘坐缆车的出入口有七、八个之多,如果想参观山顶的圣母像,建议选择从Pio Nono区的入口进,Pio Nono区入口的导航地址链接是:https://maps.app.goo.gl/uUSGcskAVVxZEsTj8 ,做攻略时曾经看到有人吐槽买缆车票需要排队半小时,我曾打算在网上购买,网址是:https://www.funicularonline.cl/ 。但是因为无法确定具体到达时间,遂决定现场购买,到了售票点发现人很少,根本不用排队。因为有很多出入口,购票之前一定要想好从哪里下山?如果还想前往南美第一高楼,可以坐缆车到达Pedro de Valdivia区的出入口,这个出口下来走十来分钟就可以到南美第一高楼。这样走的话注意买票的时候要跟工作人员讲清楚。我们最后是选择了直接返回Pio Nono区出入口。这是离我们的民宿最近,线路也最短的缆车线路。</div><div>做攻略时曾经考虑到需要去玻利维亚领事馆取回签证,所以我原来打算从附近的南美第一高楼乘缆车上山,所以我也同时定位了Pedro de Valdivia区的出入口的导航地址链接:https://maps.app.goo.gl/pRhwqB74d5u9fsFJ6,无奈签证泡汤,也就没有必要这样走了。不过有需求的游客也是可以这样反过来走的。</div><div>我们在购买缆车票时,细心的窗口工作人员看我们上了年纪,主动要我们提供护照后,给我们减免了部分票价。</div> 下了缆车后走了不远,我们就看到了圣母雕像。 1908年,在圣克里斯托瓦尔山顶上竖立了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巨型圣母无玷污始胎雕像,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圣母山”。圣母像铸于法国,总高22米,其中雕像高14米,基座高8米,重36吨。基座内设有一个小堂,1987年4月1日,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在此祈祷,并祝福圣地亚哥城。 圣母雕像脚下有一个露天剧场,用于举行弥撒或其他宗教仪式。<div>我们在这里遇到了一个中国旅行团,当时看到有人坐在台阶上正在用中文跟亲友视频聊天,这是我们在南美期间唯一遇到的来自国内的旅行团。旅行团中一位来自河北的老先生见到我们非常激动,跟我们聊天之后,主动拿出手机要求跟我们合影留念。估计他在南美也是很少见到除团友之外的其他中国人吧。</div> 圣母雕像旁边还有一个蜡烛祭台,供人们放置点燃的蜡烛。 山顶小教堂。 沿着十字架走到尽头,下面这个机位是俯拍南美第一高楼的最佳位置,园方贴心地准备了一个石凳,不是仅是给游客坐下休息的,估计也是让游客可以站在石凳上“登高望远”的吧? 这张照片就是我站在石凳上拍的,但由于是阴天,空气不通透,能见度很低。 圣克里斯托巴山是观赏圣地亚哥城市景观的好地方,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雄伟的安第斯山,欣赏夕照东山、群山尽染的美丽景色。只可惜我们去时是阴天,光线不给力,感觉到处都是灰濛濛的。但是站在山顶的观景台俯瞰圣地亚哥,城市全景尽收眼底,还是值得一看的。 我们乘缆车返回后,途经缆车售票点的城堡式建筑。 看看时间还早,我们决定去山脚下的圣地亚哥动物园。因为缆车在动物园这个站点已经停运,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点下,沿着售票点旁边的木桥走了大约十几分钟后,就到达了位于半山腰的动物园入口。动物园有两个入口,另一个入口位于山脚下。 <div>圣地亚哥动物园被评为拉美最佳动物园之一,饲养着158种、上千只动物,其中一些是智利或拉美特有的动物。对于那些没有游览过智利南部和北部、又喜欢动物的旅行者来说,还是值得一去的。<br></div><div>我们进入动物园门口,准备购买门票,却被告知免费入园。动物园坐落在圣克里斯托巴山上,一路都是缓坡,走起来还是有点费劲的。</div> 第一次见到一种生活在非洲的猫鼬,样子还是很萌的。猫鼬又称狐獴深受各大纪录片和影视作品的喜爱,这些可以站起来瞭望的动物看起来憨态可掬。这种动物居住在南非、纳米比亚及安哥拉西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中的哺乳类保持群居社会化生活,彼此间相互合作。乍一看狐獴群体间的成员彼此相互合作甚是友好,然而和人类一样,狐獴也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通常一群狐獴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最有优势的那一对的后代。 美洲鸵鸟,也是第一次见。也称为鶆䴈,是分布于南美洲的一个鸟类属,是美洲鸵鸟科的唯一一属,属于鸵鸟目或单独的美洲鸵鸟目。其下有两个现存物种,包括大美洲鸵及小美洲鸵。 由于此种鸟类无法飞行而只能在地上走的特性,因此德国动物学家保罗‧默林将其属名以希腊文的瑞亚来命名 大名鼎鼎的火烈鸟,别名Greater Flamingo、大火烈鸟,是红鹳科红鹤属动物,是一种大型水鸟。它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颈长而曲;脚极长而裸出,体羽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黑,覆羽深红,诸色相衬,非常艳丽。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等为食,性怯懦,喜群栖,主要分布于非洲、中南美洲,以及印度等亚热带地区。火烈鸟出生时是白色或灰色的,他们的羽毛要花三年的时间才会出现成熟的红色。我第一次见到野生的火烈鸟是在阿根廷的埃尔卡拉法特。 洪堡企鹅(Pingüino de Humboldt)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洪堡洋流活动的区域,它们都以德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名字命名。企鹅们被这股寒流从南极往上带,一直到了赤道,留在赤道的那些就演化成了今天的加拉帕戈斯企鹅。我第一次见到野生的洪堡企鹅,是在乌斯怀亚的比格尔海峡。 游客用自拍杆在玻璃外面移动,企鹅们以为是食物,竟傻傻地跟着来了一大群。 在一般的动物园看长颈鹿只能仰望,圣地亚哥动物园因为建在山上,所以借助地势,将长颈鹿进食的位置设置在高处,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长颈鹿。 生活在动物园里的大型动物看起来总是最不开心的,狮子一家三口大概是在用睡觉的方式麻痹自己吧?实在想不出它们吃饱喝足的了以后还有什么事可以做,也只能是吃了睡,睡了再吃吧?全然没有了驰骋草原的雄风了。期待明年能去非洲一睹野生狮子的雄风。 在离开动物园之前,我还是忍不住八卦了一下我们为什么能免费入园?动物园工作人员的答复是,因为动物园正在维修,有部分场馆已经关闭,所以开放的这部分就免费了。(我起初以为是五一节免费,因为南美人民也是过五一劳动节的)。难怪途经动物园的缆车暂停运行呢,应该与动物园维修相关。 沿路看到了很多色彩鲜艳的建筑、涂鸦及门面装点,这非常符合南美人民的性格——热情奔放。 <div>我们顺路还去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智利诗人巴布罗·聂鲁达的故居,但是却遗憾地吃了闭门羹。</div><div>据说这所故居是1953年聂鲁达以他当时的秘密情人Matilde Urnutia的名字命名修建的。</div><div>我们只能拍几张建筑外的照片了。事后了解到当天不开放的原因,是五一节放假。</div><div></div> 明天(5月2日),我们就要离开圣地亚哥,飞往智利北部的旅游胜地圣佩德罗-德阿塔卡马了。所以回到民宿我又在网上预订了transvip的送机服务,上次预订时我是专程找了酒店前台帮我填写的乘车地址和电话,这次因为换了住宿,我让兰跟房东确认了乘车地址后,自己填写了订单。我们的房东不愧是超赞房东,当她得知我们在网上预订接机时,让我们告诉她预订信息,她主动提出帮我们打电话确认。我在电子邮箱和手机短信中找了半天,居然没有找到任何确认信息,上次预订成功之后,我马上就收到了短信,这次却没有收到短信,我有点慌,又检查邮箱,还是没有,这可怎么办?慌乱之中,我忽然想起来找了一下广告邮件,居然从这里找到了确认邮件,但是仍然没有收到短信。于是赶紧让房东帮我们打电话确认,房东回复这个预订是有效的。我终于放下心来,那时的我可能还不会想到,正是这个订单,差点耽误了我们的航班。<div><div>第二天早上,我们比预订的时间早上9:00,提前了5分钟在民宿楼下等候,到了9:10,还没有看到车的影子,我们觉得不对劲,于是请公寓保安给司机打电话,在鸡同鸭讲的多次沟通之后,保安告诉我们,司机走错路了,并主动放弃了订单,于是,我们又请保安继续联系transvip公司,答应再派一辆车过来,又是漫长地等待,这次司机连解释都不给,就直接说不来了,这时,已经快9:40了,接着公司transvip公司又派了第三辆车,而且告知要等候15-25分钟,我们一看这个架势,不敢轻易相信了,于是紧急联系房东,房东一边安慰我们,一边动用她的人脉,很快帮我们找到了一位司机,并让房东管家带我们到约定地点乘车,而且价格非常公道,跟transvip公司的报价一样。坐上车之后,我们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民宿地处交通主干道,所以司机接上我们之后很快上了快速干道,不到半小时就把我们送到机场,还好没有耽误乘机。真的是非常感谢这位热心助人的房东,才使我们如期赶上了飞机。我觉得找到一位好房东真的是太重要了。</div><div>而transvip公司派的第三辆车却始终没有消息了。在此之前我还对transvip公司的服务非常满意,经历了这件事后,我不再推荐这家公司了。</div><div>事后我们也分析了司机弃单的原因,可能正是因为民宿地处交通主干道上,又是早上的交通繁忙时段,同伴在等车时还看到有交警在执法,估计是司机担心在这个位置停车会吃罚单,所以都纷纷弃单了。而房东约的车是停在了侧面的一条小道上。另外,我也找到了收不到短信的原因,是我把电话卡的国家代码等信息全部填上去了,而我第一次请酒店帮我填写订单时看到酒店前台小妹妹是直接填写了不带国家代码和区号的电话号码的,而我当时并不知道这两者的区别。</div></div><div>我们在经历了早上有惊无险的等车风波之后,终于乘飞机到达了卡拉马机场,而这一天的有惊无险还会继续上演。且待下回分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