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份

候鸟

<p class="ql-block">  煤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挥发份</b>是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将煤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煤中的有机质分解而析出的气态物质。</p><p class="ql-block"><b> 一、挥发份的组成和性质</b></p><p class="ql-block"><b> 1. 组成:</b>挥发份主要由碳氢化合物、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组成。</p><p class="ql-block"> 不同种类的煤,其挥发份的组成和含量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轻煤的挥发份含量较高,年老煤的挥发份含量较低。</p><p class="ql-block"> <b>2. 性质</b></p><p class="ql-block"> 挥发份是煤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对煤的燃烧、气化、液化等加工利用过程有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 挥发份含量高的煤,容易着火和燃烧,燃烧速度快,火焰长,但燃烧温度相对较低。挥发份含量低的煤,着火和燃烧困难,燃烧速度慢,火焰短,但燃烧温度相对较高。</p><p class="ql-block"><b> 二、挥发份的测定方法</b></p><p class="ql-block"> 1. 国家标准方法</p><p class="ql-block"> 按照国家标准《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 212-2008),煤的挥发份测定是<b>将一定量的煤样放在带盖的瓷坩埚中,在(900±10)℃的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 7 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称量坩埚和剩余物的质量,计算出挥发份的含量。</b></p><p class="ql-block"> <b>2.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b></p><p class="ql-block"> <b>加热温度和时间:</b>加热温度和时间对挥发份的测定结果有很大影响。如果加热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使挥发份中的某些成分分解,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如果加热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会使挥发份中的某些成分不能完全析出,导致测定结果偏低。</p><p class="ql-block"> <b>坩埚的材质和形状:</b>坩埚的材质和形状也会对挥发份的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瓷坩埚比金属坩埚更适合用于挥发份的测定,因为瓷坩埚不会与煤样发生化学反应。坩埚的形状应该是圆柱形,底部平整,盖子严密,以防止煤样在加热过程中飞溅和氧化。</p><p class="ql-block"><b> 三、挥发份的应用</b></p><p class="ql-block"> <b>1. 煤质评价</b></p><p class="ql-block"> 挥发份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挥发份含量高的煤,容易燃烧和气化,适合用于动力煤和气化煤;挥发份含量低的煤,燃烧和气化困难,适合用于炼焦煤和无烟煤。</p><p class="ql-block"> 挥发份的组成和含量也可以反映煤的变质程度和地质成因。一般来说,年轻煤的挥发份含量高,组成复杂,含有较多的氢和氧;年老煤的挥发份含量低,组成简单,含有较多的碳。</p><p class="ql-block"> <b>2. 燃烧和气化</b></p><p class="ql-block"> 挥发份在煤的燃烧和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燃烧过程中,挥发份首先析出并燃烧,为煤的燃烧提供初始热量和火焰传播速度。在气化过程中,挥发份中的碳氢化合物可以与气化剂反应,生成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p><p class="ql-block"> 挥发份的含量和组成也会影响煤的燃烧和气化性能。一般来说,挥发份含量高的煤,燃烧和气化速度快,效率高,但需要注意控制燃烧温度和气氛,以防止结渣和污染。</p><p class="ql-block"> <b>3. 加工利用</b></p><p class="ql-block"> 挥发份还可以用于煤的加工利用过程中。例如,在炼焦过程中,挥发份可以作为炼焦煤气的主要成分,用于加热焦炉和生产化工产品;在煤的液化过程中,挥发份可以作为溶剂或反应介质,促进煤的液化反应。</p><p class="ql-block"> 总之,煤的挥发份是煤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对煤的燃烧、气化、液化等加工利用过程有重要影响。在煤的生产、加工和利用过程中,需要准确测定和合理利用煤的挥发份,以提高煤的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p><p class="ql-block"> <b>四、不同种类的煤挥发份含量范围如下:</b></p><p class="ql-block"> <b>1. 无烟煤:</b>挥发分含量很低,通常在10%以下。</p><p class="ql-block"> <b>2. 贫煤:</b>挥发分含量在10% - 20%之间。</p><p class="ql-block"> <b>3. 瘦煤:</b>挥发分含量为12% - 18%。</p><p class="ql-block"> <b>4. 焦煤:</b>挥发分含量处于18% - 26%。</p><p class="ql-block"> <b>5. 肥煤:</b>挥发分含量在26% - 35%。</p><p class="ql-block"> <b>6. 气煤:</b>挥发分含量较高,为35% - 44%。</p><p class="ql-block"> <b>7. 长焰煤:</b>挥发分含量超过42%。</p><p class="ql-block"> <b>8. 褐煤:</b>是煤化程度较低的煤,挥发分含量高,通常在40% - 60%左右。</p> <p class="ql-block"><b>  五、煤在储存过程中的安全风险:</b></p><p class="ql-block"> ( <b>一)自燃风险</b></p><p class="ql-block"><b> 1. 原因;</b>煤具有自燃倾向性。煤中的易氧化成分如黄铁矿、低变质程度的煤等,在与空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量。如果热量积聚且不能及时散发,温度会逐渐升高,当达到煤的自燃点时,就会引发自燃。</p><p class="ql-block"> 储存环境因素也会促进自燃。如储存场地通风不良,煤堆内部的热量难以散发;煤堆过大、过高,内部散热困难;储存时间过长,氧化反应持续进行等。</p><p class="ql-block"> <b>2. 危害:</b>自燃会导致煤的质量下降,热值降低,甚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自燃产生的高温可能引发火灾,对周围的设施、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威胁。同时,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p><p class="ql-block"><b> (二)粉尘爆炸风险</b></p><p class="ql-block"> <b>1. 原因</b></p><p class="ql-block"> 煤在装卸、搬运和储存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当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并且遇到火源(如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等)时,就可能发生爆炸。</p><p class="ql-block"> 煤尘的粒径、湿度、通风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粉尘爆炸的可能性。一般来说,粒径越小、湿度越低、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粉尘爆炸的风险越高。</p><p class="ql-block"> <b>2. 危害</b></p><p class="ql-block"> 粉尘爆炸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可能导致储存设施损坏、人员伤亡。</p><p class="ql-block">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会波及周围区域,引发二次事故。</p><p class="ql-block"><b> (三)坍塌风险</b></p><p class="ql-block"> <b>1. 原因</b></p><p class="ql-block"> 煤堆的堆放方式不合理。如果煤堆过高、过陡,或者底部支撑不稳固,就容易发生坍塌。</p><p class="ql-block"> 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地震、暴雨、大风等,可能使煤堆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引发坍塌事故。</p><p class="ql-block"> <b>2. 危害</b></p><p class="ql-block"> 坍塌会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掩埋、砸伤等伤害。</p><p class="ql-block"> 可能损坏储存设施和周边设备,影响生产运营。</p><p class="ql-block"><b> (四)有毒有害气体风险</b></p><p class="ql-block"> <b>1. 原因</b></p><p class="ql-block"> 煤在储存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这些气体主要是由于煤中的杂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p><p class="ql-block"> 储存场地通风不良,会导致有毒有害气体积聚,浓度升高。</p><p class="ql-block"><b> 2. 危害</b></p><p class="ql-block"> 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轻者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重者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p><p class="ql-block"> 某些有毒有害气体还具有易燃易爆性,增加了储存过程中的安全风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