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比利时皇家艺术博物馆(Musées royaux des Beaux-Arts de Belgique)位于布鲁塞尔皇家广场(Coudenberg)的西南面。</p><p class="ql-block">这座重要的艺术博物馆始建于1801年,当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一声令下便建立起了“布鲁塞尔美术博物馆”,用以展示来自卢浮宫的艺术品。</p><p class="ql-block">1802-1811年间,拿破仑送去了大革命时期缴获的70幅画作和皇家收藏,自1887年这座艺术宫里安置了这些艺术品。随着收购和众多赞助人的捐赠以及遗产,艺术宫的收藏不断丰富,迄今拥有15 -17世纪及现代绘画、雕塑、素描作品数量超过2万件。随着比利时王国独立,比利时联邦政府接管了博物馆,并将其改名为“比利时皇家艺术博物馆”, 拿破仑送去的藏品保留了下来,不乏世界级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是一个博物馆群,包括6个分馆:</p><p class="ql-block">古代艺术博物馆 (Musee d’Art Ancien);现代艺术博物馆(Musée Moderne );康斯坦丁·默尼耶博物馆(Musée Constantin Meunier);安东尼·维尔茨博物馆(Musée d’Antoine Wiertz) ;马格里特博物馆(Musée Magritte )和世纪之交博物馆 (Musée Fin-de-Siècle)。</p> <p class="ql-block">其中古代艺术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博物馆主楼内。马格里特博物馆是2009年设立的新馆,坐落于博物馆主楼北侧。世纪之交博物馆于2013年设立,主要展示1868-1914年间的艺术作品,它曾经取代现代艺术博物馆,后者2020年修复后展示1914年迄今的现当代艺术品。康斯坦丁·默尼耶博物馆和安东尼·维尔茨博物馆是献给比利时艺术家的小博物馆,座落在布鲁塞尔的其他地方。</p> <p class="ql-block">当我走进比利时皇家艺术博物馆,正好是古代艺术分馆。</p> <p class="ql-block">古代艺术博物馆收藏15 -17世纪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大部分来自荷兰,和拿破仑1802-1811年间送交的法国皇家藏品。</p> <p class="ql-block">古代艺术博物馆分别两个房间展示15-16世纪的绘画作品,在15世纪展室里专门收藏着弗拉芒(flamand)画家的作品;16世纪展室里收藏了布鲁日和安特卫普画家们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我首先看见的是“三联画”,有《圣安东尼的诱惑》。不懂“三联画”,当时没有错过是因为这些画被放置在博物馆楼上漂亮的回廊里展示,很显眼。</p> <p class="ql-block">《圣安东尼的诱惑》,艺术家博斯(Hieronymus Bosch)的这幅橡木板油画是比利时皇家艺术馆的精品之一, “圣安东尼的诱惑”是宗教画的永久题材。三联画就像我们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每一页描述着故事情节发展,其中表达了非常多的内容和道理。传说安东尼是公元三世纪时期埃及南部的富家之子,他年方20即散尽家财给穷人,只身遁入底比斯沙漠苦修,他建立了修道院、创立了教派,享寿105岁。</p><p class="ql-block">所谓“诱惑”,指他在修行期间与心魔抗争,“诱惑”(temptation)同时也包含“考验”的意思。三联画的左屏画面体现安东尼受到恶魔重创,被修士和信徒搀扶着回去;中屏画面上是安东尼跪地祈祷,抵抗心中妖魔鬼怪的幻象;右屏画面上是安东尼读圣经,他抵挡美色与贪婪的引诱。艺术家创造了一幅深刻的人类与恶魔斗争的图景。</p> <p class="ql-block">Triptyque de la tentation de saint Antoine),Chêne, 133,5 x 119,5 (panneau central), 131,5 x 53 (volet gauche),131 x 52,5 (volet droit), Hieronymus Bosch (1450 - 1516)</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世的著名三联画还有《天使报喜》。据说是一位勃艮第的法国艺术家去了弗拉芒,又说是一位弗拉芒的艺术家定居在法国南部,首次创造了“艾克斯报喜大师”,艺术史学家们普遍认为是巴泰勒米·戴克(Barthélemy d'Eyck),来自列日;又认为是活跃在国王宫廷的画家勒内·德·安茹(René d'Anjou),来自普罗旺斯艾克斯的一位拥有法国血统的王子。</p><p class="ql-block">《天使报喜三联画》或称“梅罗德祭坛画”</p><p class="ql-block">这幅三联画的色彩、光线和透视都展现出精湛的技巧。中间画面讲述天使报喜的故事。上帝指派天使Gabriel向圣母玛利亚宣布,她将生下一个儿子,场景温馨。圣母玛利亚穿着一件红色长袍在阅读圣经,身着白色长袍、腰系蓝色带子的天使在一旁,两侧的画面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左侧画面的两人见证了奇迹发生。右侧画面描绘约瑟夫正在工作台上做着木工活儿,他似乎没有意识到家里正在发生着撼动世界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 Triptych with the Annunciation, known as the Merode Altarpiece,1443 -144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托三世的正义》是一幅双联画,是15世纪罕见的作品之一。迪里克·鲍茨(Dirk Bouts)这幅画的场景来自维泰博主教戈德弗鲁伊(Godefroy)撰写的12世纪编年史。</p><p class="ql-block">双联画所描述的故事说,德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奥托三世(980-1002)娶了阿拉贡国王的女儿为妻,而妻子却被奥托宫廷里的一个伯爵迷住了。伯爵忠于他的主人奥托三世和自己的妻子,拒绝了奥托三世不忠妻子的求爱。这样就激怒了奥托三世的妻子,反而告发是伯爵向她求爱。奥托三世皇帝立即下令,草率地将伯爵斩首。被判死刑的伯爵赤着脚,双手被绑,穿着囚犯的白色长袍,走向方济各修士去做最后的忏悔,和妻子说最后的话……</p><p class="ql-block">伯爵夫人坚信她的丈夫是无辜的,她问奥托三世“任何不公正地杀人的人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 当真相大白,奥托三世向伯爵夫人自首并接受火刑,伯爵夫人跪在奥托三世面前,她的丈夫的头融化了,另一只手拿着燃烧的铁。奥托三世将左手放在心上,他感动、悔改,不忠妻子被处决。—— 正义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La justice de l’empereur Otton III: Le supplice de l’innocent et L’epreuve du feu, Chêne , 323,5 x 181,5 et 324,5 x 182, inv.1447-1448. Dirk Bouts (1410?-147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浪子回头》是安特卫普画家扬·桑德斯·范·赫梅森(Jan Sandwes Van Hemessen, 1575-1579)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浪子的寓言出自圣经故事(路加福音15,11-22),说明忏悔的主题和上帝的无限怜悯。画面展示圣经中提到的年轻人在放荡中挥霍的情节,作者强调人类的悲惨命运,他们不断被自己的缺点所困扰,浪子失去了所有的金钱、水壶,被赶出城,被贬去放猪,方知悔改。</p> <p class="ql-block">L’enfant prodigue, Chêne , 140 x 198, 1536, Jan Sandwes Van Hemessen (1575-1579)</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耶稣拜访玛莎和玛利亚》是安特卫普画家约阿希姆·博克拉尔(Joachim Beuckelaer)的作品。</p><p class="ql-block">故事出自路加福音(10,38-42),是16世纪绘画的流行主题 。这幅画描绘了玛莎和两个仆人正在工作,背景中耶稣正在教导一群人,但他被一根柱子(Christus est columna)遮住了,这种突出前景的绘画被称为倒置的静物画,常用于宗教绘画中(参见这里的几幅画都是)。</p> <p class="ql-block">Jesus chez Marthe et Marie, Chêne, 113 x 163, 1565, Joachim Beuckelaer(1533-1574)</p> <p class="ql-block">Maître anonyme des Pays-Bas méridionaux, Paysage anthropomorphes, Seconde moitié du XVIe siècle, Chêne, 50,5 x 65,5 cm, Musée Royal des Beaux-Arts de Belgique, Bruxelles</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世纪展室还为老彼得·勃鲁盖尔和他的儿子小彼得·勃鲁盖尔设置了一个专门的展室。</p> <p class="ql-block">《伯利恒伯爵》,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 )的这幅作品也译作《伯利恒的户口调查》。据圣路加福音第2章第1-5 节:“……凯撒奥古斯都颁布了一项法令,要盘点整个世界。……所有人都将被登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城镇……”</p><p class="ql-block">这幅画表现北欧的冬天,白雪覆盖的村庄,人们在扫雪、建造小屋、聚集在火旁,渡轮被冰搁浅,孩子们在打雪仗、滑冰、转陀螺,或坐在雪橇上滑行。有一个人带着木匠的大锯,牵着牛和驴,一个女人坐于驴的身上。这正是约瑟夫和玛丽,来到伯利恒参加奥古斯都皇帝下令进行的人口普查。人群拥挤在税吏屋前,太阳的光环从画中浮现出来。画师用微妙、细小的差别在白颜色上描绘完美无瑕的雪、雪地里的脚印,冰冻、融化和泥泞的雪,是老彼得·布鲁盖尔最早在绘画中表达了雪,勾画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以及圣经历史的生动形象。</p> <p class="ql-block">Le denombrement de Betheen,Chêne, 115,5 x 163,5, 1566,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 </p> <p class="ql-block">这两幅画看起来好像是一样的,开始以为是自己重覆拍摄了,细看却发现它们并不完全一样。原来老彼得·布鲁盖尔的儿子,小彼得·布鲁盖尔(Brueghel d'Enfer,1564 - 1636),长期模仿父亲的作品,创作了相同风格的作品,并制作了大量副本以满足收藏家们的需求,也正是通过儿子的优秀副本,人们知道了父亲遗漏的一些原版,以致现在很难将一幅画作归于父亲、儿子还是他们的画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狂欢节和大斋节之战》的主题起源于中世纪的文学和戏剧。画的前景中,左边丰满的狂欢节人物和右边卡莱姆带领的护卫队即将在较量中发生冲突:盛宴与年轻、冬天与春天、欢庆与秩序井然、邪恶的酒馆与教堂(虔诚的灵魂的避难所)……有趣的是,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这就是在这幅图画的中心有一个疯子在光天化日之下用火炬引导一对夫妇,他们向左走,背对着盛大的狂欢节?</p> <p class="ql-block">Le combat de Carnaval et Careme, Bois, 121,3 x 171,5, 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 </p> <p class="ql-block">如果说老彼得·布鲁盖尔的作品不乏幽默,小彼得·布鲁盖尔的作品则突出了其百科全书般的丰富和微妙,看吧,远不止是简单的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传说老彼得·布鲁盖尔喜欢在婚礼或集市上拜访村民,他把自己也打扮得像村民一样,在人群中观察人们的举止:餐桌上、舞蹈或游戏中、玩笑时、求爱时如何表达……画家知道如何以极大的敏感、幽默和非凡的信念,用色彩自然地描绘出农民在活动和娱乐中的真实面目。农民世界是布鲁盖尔的灵感来源,他的叙事才能和对“小流派”的兴趣,使他成为了艺术史上无法归类的艺术家,或许,这也开启了一个新世纪。</p> <p class="ql-block">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hel the Elder )画的《叛逆天使的陨落》(La chute des anges rebelles) ,这幅画的灵感来自圣经·启示录(12, 3-9) ,描述了大天使与反叛天使的斗争。一道光晕从远方浮现,天使与妖怪搏斗,妖怪坠落,如潮水般抛向大地,贝壳嫁接在龙虾上、人头配饰蝴蝶翅膀、侏儒戴着羽毛头盔、粘糊糊的鱼、鳞片甲壳......相反圣迈克尔和天使优雅地穿着精致而明亮的白带,轻松地畅游在清澈湛蓝的天空中。彼得·布鲁盖尔的调色巧妙地分配了红、绿、蓝、白色与深棕色和浅米色、赭石色的交替。</p><p class="ql-block">这幅画引发人的许多想象,但必须是天使战胜妖魔鬼怪。</p> <p class="ql-block">La chute des anges rebelles, Chêne, 117x162, Signature et date dans le bas a gauche, 1562</p> <p class="ql-block">《通天塔》 是老彼得·布鲁盖尔38岁时的作品,也是在布鲁塞尔的第一幅作品,取材旧约《创世纪》,传说诺亚的后代迁居亚洲西南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一块大平原,因为祖先被洪水冲怕了,担心再遭水灾,人们就齐心协力修建了一座高塔让大家都住进去以永保平安。塔越修越高直至天界,触怒了上帝。于是上帝施神术搅乱了造塔人的语言,使人们互相不能沟通而造不成塔。</p><p class="ql-block">— 这是基督教解释不同民族语言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La Tour de Babel, </p><p class="ql-block">Huile sur bois (chêne), 114 x 155 cm, signée et datée de 1563</p> <p class="ql-block">作者扬·布鲁盖尔(Jan Brueghel the Elder,1568 -1625),是老彼得·布鲁盖尔第二个儿子,父亲去世前几个月他出生在布鲁塞尔。擅长画花卉和圣经、寓言、神话里的场景。 </p><p class="ql-block">《静物与花环和杯子》这幅画非常优雅,是 17 世纪最珍贵的画作之一。斜倚在塔扎或朱红色杯上的皇冠,由春天和夏天的花朵组成:康乃馨、玫瑰、海葵、长春花、毛茛、铃兰、勿忘我和山楂,甚至还有刚刚引入荷兰的郁金香和万寿菊。扬·布鲁盖尔 (Jan Brueghel) 经常在大自然中创作,因为他希望作品像真的一样。桌子上放着一个首饰盒,里面放着一个金戒指、硬币、一个仿珍珠,两条一模一样的手镯,由玛瑙制成的金圈。盒子旁边是三个镶有钻石的戒指和一个镶有珐琅、宝石和巴洛克珍珠的吊坠。华丽的静物画,花朵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Nature morte avec guirlande de fleurs et coupe), Bois, 47,5 x 52,5, 1618,Jan Brueghel de Velours (1568-1625)</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幅《港口》保留了弗拉芒传统典型的高处视角,从左侧开始汇聚到右侧地平线上的透视线,强烈光线反射在平静的水面上,水手和船只的轮廓映衬着地中海的落日,赋予了一种宁静和舒缓。</p><p class="ql-block">作者保罗·布里尔 (Paul Bril) 出生于安特卫普,1582年他在罗马开设了自己的画室,在那里他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辉煌,让他的海景画完美地融合弗拉芒和意大利元素。</p> <p class="ql-block">Le port, Toile, 105 x 150, 1611,Paul Bril, 1554-1626</p> <p class="ql-block">《食品储藏室》(Le garde -manger)的作者弗兰斯·斯奈德斯(Frans Snijders)是一位弗拉芒巴洛克画家,他是小彼得·勃鲁盖尔 (Pieter Bruegel the Younger)和亨德里克·范·巴伦 (Hendrick van Balen)的学生,专长静物画和动物画,被誉为开创了新的安特卫普的静物与动物主题。他的画经常围绕着“一张桌子”,桌子上铺满无序而丰富的物品,这让人们联想到17世纪 弗拉芒的富足和繁荣。</p> <p class="ql-block">Le garde -manger, Toile, 170 x 200, Frans Snijders (1579-1657)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中人弗朗索瓦·杜克努瓦是一位布鲁塞尔的雕塑家,他的名气远超出了弗拉芒的边界,知名于巴黎和罗马。</p> <p class="ql-block">Portrait presume du sculpteur Francois du Quesnoy, Toile, 77,5 x 61, Antoon Van Dyck, (1599-1641)</p><p class="ql-block">作者安东尼·范戴克爵士(Antoon Van Dyck)是比利时弗拉芒族画家,也是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时期的首席宫廷画家,查理一世及其皇族的许多著名画像都是由他创作的。他的画像具有轻松高贵的风格,以至于影响了英国肖像画将近150年。他还创作了许多圣经故事和神话题材的作品,并且改革了水彩画和蚀刻版画的技法。</p> <p class="ql-block">安东尼·凡·戴克(Antoon Van Dyck)画的耶稣会神父让-查尔斯·德拉法耶肖像。</p> <p class="ql-block">Portrait du R.P. Jean-charles della Faille, de la Compagnie de Jesus, Toile, 130,8 x 118,5, Antoon Van Dy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个孩子与山羊拉着的马车》(Trois enfants avec une voiture tiree par un bouc),</p><p class="ql-block">弗兰斯·哈尔斯(Frans Hals)凭借着写实、清新、活泼的风格在荷兰的黄金时代确立了自己作为肖像画大师的地位。在他的绘画里,孩子们经常与动物在一起,体现了孩童的纯真与顽皮。在这幅画里,一只脖子上挂着花环的山羊正拉着一辆小车,给小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乐趣,让人一看就喜爱和欢乐。</p> <p class="ql-block">Trois enfants avec une voiture tiree par un bouc), Toile, 152 x 107.5, 1623-1625, Frans Hals(1582-1666)</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瞌睡的老太太》Femme agee assoupie</p><p class="ql-block">画家尼古拉斯·梅斯((Nicolas Maes) 生活在荷兰的黄金时代,是一位擅长描绘风俗画、社会肖像和宗教故事的大师,伦勃朗的学生,创作《打瞌睡的老妇人》时他年仅 22 岁。</p><p class="ql-block">你看画中的这位老太太可不贫穷噢,她的房间里有大书、有青铜烛台和陶瓷水壶,她的腿上是一件毛皮斗篷。那本大书是“圣经”,半打开着,打开的页面清晰可读,“阿摩司”。</p> <p class="ql-block">Femme agee assoupie, Toile, 135 x 105, Nicolas Maes(1634–169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静物与花束和李子》(Nature morte au bouquet de fleurs et prunes)是荷兰画家雷切尔·鲁伊施(Rachel Ruysch)的作品,她专攻花卉,开创了自己的风格,长达60多年漫长职业生涯使她成为了荷兰黄金时代的女画家,并在有生之年就获得了国际声誉。</p><p class="ql-block">《静物与花束和李子》是一幅精心绘制的杰作,明暗之间显现出优雅的平衡,画面上光线从左上方进入,花朵们的不同朝向产生了动感美。《静物》的创作年份尚不清楚,据说雷切尔·鲁伊施多数作品的售价还高于伦勃朗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Nature morte au bouquet de fleurs et prunes,Toile, 92x70, Rachel Ruysch(1664–1750)</p> <p class="ql-block">Portrait de la famille de Hemptinne (1816), François -Joseph Navez (1787-1869) </p> <p class="ql-block">走出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博物馆的街景。</p><p class="ql-block">— 艺海拾贝</p><p class="ql-block"> 🍃 🍂 🍃 🍂 🍃 🎨</p>